赤壁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1页
赤壁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2页
赤壁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3页
赤壁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4页
赤壁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壁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潮汐(xi)骤雨(zhòu)吹毛求疵(cī)B.纨绔(kuà)红肿(zhǒng)翩翩(piān)C.潺潺(chán)迂腐(yū)纨绔(kù)D.骤雨(zhòu)踌躇(chú)酝酿(niàng)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气慨万马齐喑走头无路B.羁縻气冲斗牛再接再励C.精髓长歌当哭走头无路D.陨石不可告人莫衷一是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他这篇文章写得很精彩,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深厚的文学功底。B.面对歹徒的威胁,他面不改色,从容不迫。C.他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刺要害,让人无地自容。D.这幅画的色彩搭配很俗气,一看就是出自一个没有审美情趣的人之手。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B.《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他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C.《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革命事业的豪情壮志。D.《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这部悲剧塑造了哈姆雷特、奥菲莉亚等典型人物形象。5.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2分)(1)落霞与孤鹜齐飞,。(2)海内存知己,。(3)人生自古谁无死,。(4)莫笑农家腊酒浑,。(5)零落成泥碾作尘,。(6)携来百侣曾游,。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9题。(15分)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1)缘溪行:(2)仿佛若有光:(3)黄发垂髫:(4)无论魏晋: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8.文中描绘桃花源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请简要分析这些句子描绘了怎样的景象。()(4分)9.读完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或启示?()(3分)(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第10~13题。(25分)那树(节选)它是一棵老树,在河岸,已有几十年历史了。它很高大,枝叶茂密,浓荫覆盖着河滩,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为歇脚的行人遮挡风雨。它年年岁岁,日日夜夜,忠实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为人们带来荫凉和生机。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开始嫌它碍事了。它的树干有些弯曲,枝桠也伸得太长了,挡住了道路,影响了市容。于是,有人提议要砍掉它。起初,人们只是想修剪一下它的枝叶,但后来,有人建议把它整棵砍掉,换上整齐的电线杆。那树很伤心,但它没有反抗。它只是默默地承受着人们的修剪,忍受着人们的责骂。它的叶子一天天稀疏,它的树干一天天干枯,但它依然坚守着岗位,为人们带来最后一丝荫凉。终于,有一天,人们真的把它砍倒了。它倒下的那一刻,仿佛听到了一个时代的终结。它的枝叶在空中打着旋儿,它的树干在地面打着滚儿,它的根须在泥土里挣扎着,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那树倒下后,人们并没有感到高兴。他们看着那棵老树,心中充满了惋惜和悲伤。他们知道,他们失去了一棵宝贵的树,失去了一个时代的记忆。10.文中“它”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6分)11.文章中描写那棵老树的句子有哪些?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8分)12.文章最后一段写道:“他们看着那棵老树,心中充满了惋惜和悲伤。他们知道,他们失去了一棵宝贵的树,失去了一个时代的记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13.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像“那树”这样的老树?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6分)三、写作(50分)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我们每个人都是旅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经历着不同的风景,不同的故事。在这些经历中,我们收获了成长,也留下了遗憾。请以“行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30分)1.C2.C3.D4.C5.(1)秋水共长天一色(2)天涯若比邻(3)留取丹心照汗青(4)丰年留客足鸡豚(5)只有香如故(6)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9题。(15分)6.(1)沿着(2)好像(3)老人和小孩(4)更不必说7.(1)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2)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些句子描绘了桃花源宁静祥和、美丽富饶的景象。9.①桃花源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对和平、幸福生活的追求。②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也要为创造更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第10~13题。(25分)10.“它”指的是河岸上的一棵老树。文章主要写了河岸上的一棵老树因为城市发展而被砍倒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老树的惋惜和对城市发展的反思。11.文章中描写那棵老树的句子有:“它很高大,枝叶茂密,浓荫覆盖着河滩,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为歇脚的行人遮挡风雨。”“它年年岁岁,日日夜夜,忠实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为人们带来荫凉和生机。”“它的叶子一天天稀疏,它的树干一天天干枯,但它依然坚守着岗位,为人们带来最后一丝荫凉。”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老树的赞美和喜爱之情。12.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看着那棵老树,心中充满了惋惜和悲伤,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失去了一棵宝贵的树,也失去了一个时代的记忆。这棵老树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也象征着那个时代的生活和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