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三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A.木头燃烧 B.玻璃杯摔碎 C.馒头发霉2.关于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A.白醋闻起来有一股刺鼻的酸味B.小苏打闻起来有一股辣味C.小苏打是白色的3.下列生活现象中,有新物质产生的是()。A.铁钉生锈B.冰块融化C.盐在水里融化4.有一类科学家,常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实验,制造出了很多新物质。他们最有可能属于哪种科学家()。A.地质学家 B.天文学家 C.化学家5.打开汽水时,常听到释放出气体的声音,溶解在汽水中的气体是()。A.氧气 B.小苏打 C.二氧化碳6.组成空气的气体所占比例如图,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含量最多 B.二氧化碳占1% C.氮气占比例最多7.关于铁与铁锈,说法正确的是()。A.铁锈是蓝色的B.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C.避免皮肤与铁锈直接接触8.如图观察纸燃烧后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后,白纸体积增大B.纸燃烧后产生了新物质C.纸燃烧后只是形态发生变化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造阿司匹林的主要原料是水杨酸B.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利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C.不粘锅是生物学家发明的10.下列有关分析物质组成成分的模拟实验说法错误的是()。A.纸条吸水后,黑点变大,颜色变淡B.不同成分的物质向上爬的速度一样快C.纸条上不同部位分离出不同颜色11.下图两只小狗的妈妈可能是()。A.B.C.12.红花酢酱草一般有三片叶子,但小明在校园一角发现一株长出四片和六片叶子的红花酢酱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片叶和六片叶的是其他植物B.四片叶酢酱草更能适应校园环境C.这种现象是生物的变异现象13.爸妈有下列现象,哪种能够遗传给孩子?()A.爸爸爱健身,肌肉强壮B.爸爸天生皮肤黝黑C.妈妈怀孕时比原来胖了30斤14.农民种的玉米收获丰厚,需要保存种子到明年播种,他应该留种的是()。A.颗粒小 B.颗粒饱满 C.颗粒干瘪15.下图是科学家袁隆平,他通过杂交的形式,产生出高产抗倒伏的水稻品种,子一代高产抗倒伏水稻是由下列哪两种亲代杂交产生()。A.高产倒伏和低产倒伏B.低产倒伏和低产抗倒伏C.高产倒伏和低产抗倒伏16.下列关于基因和DNA的说法,正确的是()。A.遗传因子只有显性的B.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的双螺旋模型C.高茎豌豆种子不可能长出矮茎豌豆17.下列不是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的是()。A.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产量高、植株健壮的玉米B.将鲫鱼改良成色彩单一的金鱼C.将种子带到太空通过放射性物质照射使生物变异18.下列属于自然变异的是()。A.野生白化大熊猫 B.太空椒 C.杂交选育的瘦肉猪19.以下是牵牛花的实拍图,观察叶形,哪一株牵牛花与另外两株品种不同?()A. B. C.20.现在很多人家里的锁不用普通钥匙打开,而是用手指一扫描就能打开,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A.每个人手指的指纹都是唯一的B.每个人手指的温度都是唯一的C.每个人手指的大小都是唯一的二、科学探究题。(本大题共2题,共32分。21题每空3分,22题每空2分)。21.小明发现每次自己洗了炒菜的铁锅,锅就生锈了,而爸爸和妈妈洗锅后却不生锈。为探究铁锅生锈的原因,小明观察并对比了爸爸、妈妈和自己洗锅的区别,记录如下表。爸爸洗铁锅妈妈洗铁锅小明洗铁锅洗锅方法洗洁精洗净后,直接在锅上面涂花生油洗洁精洗净后,擦干水分洗洁精洗净,锅留有水渍是否生锈不生锈不生锈生锈铁锈是铁和空气、水发生变化后产生的新物质。通过分析现象,我们知道:(1)爸爸将锅洗净后涂花生油,铁锅不生锈,因为上面的油能很好地防止与铁锅接触。(2)妈妈将锅洗净后擦干水分,铁锅不能与接触,只能与空气接触,因此锅不生锈。(3)小明将锅洗净,锅留有水渍,铁锅生锈了。因为铁锅和锅内留有的和接触,铁锅中的铁发生变化后产生了新物质铁锈。(4)小明的观察实验证明,铁锅的生锈与和这两个因素都有关系。22.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如图,回答下列各题。甲乙丙丁(1)如图甲,把切碎的蜡块放在容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过一段时间后,蜡块会逐渐。(2)如图乙,点燃蜡烛,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壁上有小水珠出现,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3)如图丙,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说明蜡烛燃烧有生成。(4)如图丁,再将一只白瓷杯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杯,发现它的底部变黑,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5)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可知,蜡烛受热熔化过程中仅仅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新物质产生;蜡烛燃烧时新物质产生。(上两空均选填“有”或“没有”)三、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1题,每空3分,共18分)。23.小明爸妈不近视,小明长时间看书写字,且坐姿不端正,导致近视。爸妈为了让小明眼睛得到休息,暑假带小明回老家玩。请你根据下列情况分析并回答问题。(1)小明用眼不当导致的近视,属于遗传的变异,(填“可”或“不可”)。(2)小明发现奶奶养的母猪生了小猪,但是小猪和猪妈妈长得有区别。奶奶说:“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这主要是现象。(3)爷爷种的无籽西瓜成熟了。无籽西瓜是通过______获得的。A.添加化学物质 B.用放射性物质照射 C.偶然变异(4)小明很喜欢吃甜玉米,爷爷说今年留种,明年继续种甜玉米给小明吃,爷爷应该选择______的玉米种子留种。A.糯玉米B.籽粒饱满的甜玉米C.刚刚长出籽粒的甜玉米(5)小明暑假晒得皮肤黝黑,他担心未来自己的孩子不仅皮肤是黑的,也是近视。我觉得小明未来的孩子(填“会”或“不会”)和小明想象的一样。因为。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分析】木头燃烧时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玻璃杯摔碎只是形状改变,物质本身还是玻璃,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馒头发霉是霉菌作用下生成了新的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没产生新物质的是B。2.【答案】B【解析】【分析】白醋是醋酸水溶液,具有刺鼻酸味,A正确;小苏打(碳酸氢钠)是白色粉末,本身无辣味,闻起来几乎无特殊气味,B错误;小苏打确实为白色固体,C正确。因此说法错误的是B选项。3.【答案】A【解析】【分析】铁钉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红色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属于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冰块融化和盐在水里融化均只是物质状态或存在形式改变,冰仍为水,盐溶解后还是盐,均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所以有新物质产生的是A。4.【答案】C【解析】【分析】地质学家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地质构造等,天文学家聚焦天体及宇宙现象,而化学家的核心工作是通过化学反应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变化规律,常在实验室中通过实验合成新物质。因此最符合题意的是C选项。5.【答案】C【解析】【分析】汽水属于碳酸饮料,是通过加压将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水中制成的。打开汽水瓶盖时,瓶内气压减小,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便以气体形式逸出,产生“嘶嘶”声。而氧气在水中溶解度低,不会以此形式释放,小苏打是固体粉末,并非溶解在汽水中的气体。所以溶解在汽水中的气体是C选项二氧化碳。6.【答案】C【解析】【分析】空气主要由氮气(约78%)、氧气(约21%)、稀有气体(约0.94%)、二氧化碳(约0.03%)及其他气体和杂质(约0.03%)组成。氮气占比最大,氧气次之,二氧化碳占比远小于1%。因此说法正确的是C选项。7.【答案】C【解析】【分析】铁锈的颜色通常为红棕色,A错误;铁是单质,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二者并非同一种物质,B错误;铁锈可能含有有害物质,且质地疏松易摩擦皮肤,应避免皮肤直接接触,C正确。所以说法正确的是C选项。8.【答案】B【解析】【分析】纸燃烧时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及灰烬,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B正确;燃烧后白纸因生成气体挥发,剩余灰烬体积减小,A错误;其不仅是形态变化,更有物质种类改变,C错误。故正确的是B选项。9.【答案】C【解析】【分析】阿司匹林的主要原料是水杨酸,A正确;二氧化碳灭火器利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灭火,B正确;不粘锅是由化学家发明的,其表面涂层(如聚四氟乙烯)的研发属于化学领域成果,而非生物学家的贡献,C错误。因此不正确的是C选项。10.【答案】B【解析】【分析】在分析物质组成成分的模拟实验(如纸层析法)中,不同成分因在溶剂中溶解度和吸附能力不同,向上爬的速度不同,B错误;纸条吸水后,黑点因扩散变大、颜色变淡,A正确;各成分分离会在纸条不同部位呈现不同颜色,C正确。故说法错误的是B选项。11.【答案】A【解析】【分析】遗传指生物亲代与子代间性状的相似性传递,如子女外貌像父母,由DNA或基因控制。变异是亲子代及子代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像同一植株花朵颜色不同。图中狗有黑白斑点,选项A与题中狗接近。12.【答案】C【解析】【分析】红花酢酱草通常为三叶,出现四叶和六叶个体,是亲子代间及子代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属于生物变异现象,C正确;它们仍属红花酢酱草物种,非其他植物,A错误;仅因叶片数量变化无法判定其适应环境能力更强,B错误。故正确的是C选项。13.【答案】B【解析】【分析】爸爸天生皮肤黝黑是由遗传物质(基因)决定的性状,可遗传给孩子,B正确;爸爸爱健身形成的强壮肌肉、妈妈怀孕时增重30斤,均是由环境因素引起,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变异,A、C错误。故能遗传给孩子的是B选项。14.【答案】B【解析】【分析】颗粒饱满的玉米种子通常储存的营养物质更充足,胚的发育也更完善,发芽率和幼苗的健壮程度更高,能更好地保证来年的出苗和生长。而颗粒小和干瘪的种子可能营养不足或发育不良,影响播种后的生长和产量。所以应该留种颗粒饱满的,B正确。15.【答案】C【解析】【分析】杂交育种需通过亲本性状重组获得目标性状。高产抗倒伏水稻需“高产”与“抗倒伏”基因组合。亲本中一方需含“高产”(如高产倒伏),另一方含“抗倒伏”(如低产抗倒伏),杂交后子一代可能同时获得高产与抗倒伏性状。A项均为倒伏,B项均为低产,无法组合出目标性状,故C正确。16.【答案】B【解析】【分析】遗传因子(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A错误;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B正确;高茎豌豆若为杂合子(Dd),自交后代可能出现矮茎(dd),C错误。故正确的是B选项。17.【答案】B【解析】【分析】人工变异是通过技术手段诱导生物性状改变,A利用杂交技术、C通过太空辐射诱导变异,均属人工变异培育的优良品种;而鲫鱼改良成色彩单一的金鱼未体现通过人工技术诱导变异来培育优良品种,且色彩单一并非典型优良性状改良方向,故B不符合题意。18.【答案】A【解析】【分析】自然变异是在自然条件下未经人为干预发生的变异。野生白化大熊猫是自然状态下基因自发突变导致的性状改变,属于自然变异;太空椒是利用太空辐射人工诱导变异,杂交选育的瘦肉猪通过人工杂交技术获得,均属人工干预产生的变异。故A正确。19.【答案】C【解析】【分析】遗传指生物亲代与子代间性状的相似性传递,如子女外貌像父母,由DNA或基因控制。变异是亲子代及子代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像同一植株花朵颜色不同。二者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遗传保持物种稳定,变异产生新性状,共同推动生物多样性形成。C株牵牛花与另外两株品种不同,叶子明显与其他两株扇形叶子不同。20.【答案】A【解析】【分析】指纹锁利用的是“每个人手指的指纹都是唯一的”这一特性。指纹由皮肤纹路构成,其纹路图案、断点和交叉点等特征具有高度独特性,且终身稳定。而手指温度会随环境变化,大小差异不具绝对唯一性,均无法作为可靠身份识别依据。故A正确。21.【答案】空气;水;水;空气;水;空气【解析】【分析】(1)铁锈是铁与空气、水共同作用的产物。爸爸洗锅后涂花生油,油膜会在铁锅表面形成隔绝层,阻碍空气中的氧气(属于空气成分)和水分与铁接触,从而切断铁生锈的必要条件,因此铁锅不生锈。这体现了通过物理隔绝防止金属锈蚀的原理。

(2)铁生锈需要同时接触空气和水,妈妈擦干锅的水分后,铁锅失去了生锈所需的关键条件——水,即便与空气接触,也无法完成锈蚀反应。这说明水分是铁生锈的必要因素之一,切断水的接触即可有效阻止铁锈生成,体现了去除单一条件对抑制化学反应的作用。

(3)小明洗锅后留有水渍,铁锅同时与水和空气中的氧气等成分接触。铁在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下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铁锈这种新物质。水渍的存在为铁生锈提供了必要的水分条件,加上空气的参与,满足了铁锈蚀的全部要素,因此铁锅会生锈。(4)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22.【答案】熔化;水;浑浊;二氧化碳;炭黑;没有;有【解析】【分析】(1)蜡块属于非晶体,用酒精灯加热时会吸收热量,其固态结构逐渐被破坏,分子间的束缚力减弱,从而由固态逐渐转变为液态,这种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加热是使蜡块获得足够能量突破固态分子间作用力的条件,此过程中蜡的化学性质未变,仅发生物理状态的改变。

(2)点燃蜡烛后,将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出现小水珠,这是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蜡烛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燃烧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氢元素结合氧生成水,以水蒸气形式逸出,遇冷烧杯壁凝结为液态水珠,该现象直接证明蜡烛燃烧产物中含有水。

(3)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当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时,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白色沉淀,导致石灰水变浑浊。这一现象是检验二氧化碳存在的典型方法,证明蜡烛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体现了碳元素在燃烧过程中与氧气结合生成氧化物的化学反应。

(4)蜡烛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当火焰接触白瓷杯底部时,若局部氧气供应不足,会发生不完全燃烧。此时,蜡烛中的碳元素无法完全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是以单质碳的形式析出,附着在杯底形成黑色的炭黑。这一现象表明燃烧过程中氧气是否充足会影响产物形态,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炭黑等固体颗粒物。

(5)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可知,蜡烛受热熔化过程中仅仅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蜡烛燃烧时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23.【答案】(1)不可(2)变异(3)A(4)B(5)不会;小明近视和皮肤黝黑是因为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变异,不会遗传给孩子。(①近视和皮肤黝黑是因为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变异;②小明近视和皮肤晒黑属于不可遗传变异)【解析】【分析】(1)小明因长时间看书写字且坐姿不端正导致近视,这是由环境因素(用眼习惯)引起的,并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其眼球结构的变化(如晶状体曲度过大、眼球前后径过长)未涉及基因或染色体的变异,因此这种变异不会通过生殖细胞遗传给后代,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环境因素导致的性状改变通常不具备遗传传递的基础。

(2)“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描述了亲子代之间及子代个体间存在差异的现象。母猪与小猪、小猪彼此间的外形差异,是由于遗传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等因素导致性状分离,属于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变异现象。这种差异既体现了亲子代间的遗传联系,也展示了个体在遗传基础上受环境等因素影响产生的性状多样性,是生物进化和适应环境的重要基础。

(3)生物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发生变异现象。我们除了可以用放射性物质照射的方法使生物发生变异之外,还可以用添加化学物质的方法使生物发生变异。爷爷种的无籽西瓜成熟了。无籽西瓜是通过添加化学物质获得的。

(4)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