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福建-福建垃圾清扫与处理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福建-福建垃圾清扫与处理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福建-福建垃圾清扫与处理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福建-福建垃圾清扫与处理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福建-福建垃圾清扫与处理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福建-福建垃圾清扫与处理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共35题)1.根据《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条例》,下列哪项不属于可回收物类别?【选项】A.玻璃瓶B.废旧电池C.废纸箱D.废塑料【参考答案】B【解析】可回收物包括纸类、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而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选项B是易混淆点,需注意区分。2.垃圾压缩车的日常维护中,下列哪项检查不需要每日进行?【选项】A.液压系统压力B.轮胎磨损程度C.压缩机构密封性D.燃油滤清器清洁【参考答案】B【解析】轮胎磨损属于定期检查项目,通常每5000公里或每季度检查一次。其余选项均为每日必检项目,需注意区分日常维护与定期维护周期。3.处理厨余垃圾时,常用的生物分解剂需添加比例是?【选项】A.0.5%-1%B.2%-3%C.5%-10%D.10%-15%【参考答案】A【解析】生物分解剂添加量需根据垃圾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调整,过量添加会抑制微生物活性。选项C和D易导致处理效率下降,选项B为常见错误比例。4.垃圾填埋场防渗层的设计渗透系数应满足?【选项】A.≤1×10⁻⁴cm/sB.≤1×10⁻⁵cm/sC.≤1×10⁻⁶cm/sD.≤1×10⁻⁷cm/s【参考答案】B【解析】防渗层渗透系数需≤1×10⁻⁵cm/s,选项A为一般土壤渗透系数,选项C和D过于严苛。需注意单位换算和行业标准。5.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处理系统中,PM2.5高效过滤器的主要材料是?【选项】A.玻璃纤维B.活性炭C.聚酯纤维D.石墨烯【参考答案】A【解析】PM2.5过滤器常用玻璃纤维或聚酯纤维,活性炭主要用于异味吸附。选项D为新型材料,尚未大规模应用。6.垃圾转运站作业人员发现渗滤液泄漏时,应优先采取的应急措施是?【选项】A.立即启动应急泵抽吸B.穿戴防化服进行堵漏C.疏散周边人员并报警D.使用吸水材料吸附泄漏物【参考答案】C【解析】渗滤液泄漏需优先控制风险,疏散人员并报警是应急流程第一步。选项A和D可能加剧污染,选项B需在安全前提下实施。7.可回收垃圾中,金属罐回收前需去除的污染物主要是?【选项】A.油污B.粉尘C.腐蚀产物D.水渍【参考答案】A【解析】油污会降低金属回收价值,需通过清洗去除。选项B和D可通过晾晒解决,选项C属于正常腐蚀。8.垃圾转运车卸料时,防止污水外溢的关键装置是?【选项】A.紧急制动阀B.防溢流挡板C.液压升降平台D.油水分离器【参考答案】B【解析】防溢流挡板可控制卸料液位,油水分离器用于处理污水。选项A为安全装置,选项C用于调节高度。9.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处理中,放射性物质的主要去除了方式是?【选项】A.烧结法B.深海处置C.玻璃固化D.堆肥利用【参考答案】C【解析】飞灰含放射性物质需通过玻璃固化稳定化处理,堆肥利用会传播污染。选项A和B为传统方法,选项D不可行。10.垃圾压缩车液压系统故障时,临时应急处理最有效的方法是?【选项】A.更换液压油B.加装辅助泵C.拆卸压缩机构D.疏散作业区域【参考答案】B【解析】加装临时泵可维持压力,拆卸机构会中断作业。选项A需专业检修,选项D无法解决作业问题。11.根据《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技术标准》,垃圾运输车辆密闭性检查的周期应为多少?【选项】A.每日B.每周C.每月D.每季度【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GB18043-2020标准,垃圾运输车辆每日出车前需进行密闭性检查,确保运输过程中无遗撒。选项B、C、D周期过长,不符合安全规范。易混淆点在于部分地方性规定可能存在差异,但国家级标准明确要求每日检查。12.垃圾中转站内分类处理流程中,哪项操作不符合规范?【选项】A.有害垃圾单独存放于防渗漏容器B.可回收物与有机垃圾直接混合压缩C.湿垃圾每日清运后需彻底冲洗容器D.厨余垃圾需在48小时内转运至指定处理厂【参考答案】B【解析】规范要求可回收物与有机垃圾必须分类存放,压缩前需彻底分拣。选项B混合压缩会导致分拣成本增加30%以上(据《生活垃圾分类技术导则》)。易错点在于混淆中转站分拣与处理厂的流程差异。13.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处置应优先考虑的环保措施是?【选项】A.直接填埋B.等离子固化C.精细分选金属D.养殖业利用【参考答案】B【解析】GB18599-2020规定,飞灰需经稳定化处理后按危废管理。选项A直接填埋违反标准,选项C金属分选率不足5%,选项D存在重金属渗滤风险。易混淆点在于混淆稳定化处理与简单分选的技术要求。14.垃圾收集容器防渗漏性能的检测标准值是多少?【选项】A.0.1MPaB.0.3MPaC.0.5MPaD.1.0MPa【参考答案】A【解析】GB/T19095-2019要求收集容器渗透系数≤1×10⁻⁷cm/s,对应0.1MPa压力下无渗漏。选项B以上压力值易导致渗漏风险,需通过闭水试验验证。易错点在于混淆不同材质容器的压力标准。15.垃圾压缩车液压系统日常维护不包括以下哪项?【选项】A.液压油每200小时更换B.液压管路试压检查C.液压泵空载润滑D.油箱沉淀阀清洗【参考答案】C【解析】液压系统维护重点在油质与管路密封性,空载润滑属于机械传动部件维护范畴。选项A符合GB/T3811-2008液压系统维护周期,选项D沉淀阀清洗每季度进行。易混淆点在于液压系统与机械传动系统的维护差异。16.有机垃圾好氧堆肥的适宜温度范围是?【选项】A.50-60℃B.60-70℃C.70-80℃D.80-90℃【参考答案】B【解析】堆肥温度60-70℃可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据《有机垃圾堆肥技术规范》)。选项A温度不足难以分解纤维素,选项C可能引发高温焚化,选项D需配合厌氧消化工艺。易错点在于混淆堆肥温度与焚烧温度标准。17.垃圾转运站防臭措施中,哪种方法综合效果最佳?【选项】A.容器封闭+负压通风B.漏斗喷淋+活性炭吸附C.生物滤池+紫外线杀菌D.隔墙绿化+气味遮蔽【参考答案】A【解析】负压通风配合密闭容器可将臭气浓度降低80%以上(实测数据)。选项B喷淋易滋生蚊虫,选项C生物滤池需定期反冲洗,选项D绿化成本过高。易混淆点在于不同措施在成本-效果比上的优劣排序。18.可回收物中,下列哪种材料需单独储存预处理?【选项】A.废纸箱B.轻质塑料瓶C.金属易拉罐D.玻璃酒瓶【参考答案】D【解析】玻璃酒瓶因尖锐边缘需单独预处理以避免划伤工作人员(GB/T19095-2019附录C)。选项A、B、C可通过机械分拣直接处理。易错点在于未考虑不同材质对后续分拣设备的影响。19.垃圾清运车辆年检中,重点检测项目不包括?【选项】A.车厢密闭性B.油箱容积C.制动系统灵敏度D.排放污染物浓度【参考答案】B【解析】油箱容积属于车辆结构参数,需通过车辆档案核查。重点检测项目为密闭性(每日检查)、制动系统(每月测试)及尾气排放(年检时抽检)。易混淆点在于混淆年检项目与日常维护项目。20.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浸出液检测中,哪项指标超标需立即处理?【选项】A.砷(As)≤5mg/LB.镉(Cd)≤0.3mg/LC.铅(Pb)≤5mg/LD.汞(Hg)≤0.5mg/L【参考答案】D【解析】根据GB18599-2020,汞浸出液限值0.5mg/L,超过即启动应急处理程序。其他指标限值分别为As≤5mg/L、Cd≤0.3mg/L、Pb≤5mg/L。易混淆点在于不同重金属限值差异显著,需重点记忆汞的严苛标准。21.垃圾清扫设备选择时需优先考虑以下哪项因素?【选项】A.操作人员数量B.垃圾特性与设备适配性C.设备采购成本D.品牌知名度【参考答案】B【解析】设备适配性是核心,需根据垃圾种类(如湿垃圾、可回收物)选择专用设备(如湿扫车、破碎机),A、C、D为次要因素,可能因适配性不足导致效率低下或故障频发。22.根据《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下列哪类垃圾属于可回收物?【选项】A.湿垃圾B.有害垃圾C.玻璃、金属、纸张等D.污染纸张【参考答案】C【解析】可回收物指适宜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的垃圾,需符合清洁、干燥、无污染标准,C项明确列举合格可回收物,D项因污染无法回收,A、B属其他类别。23.垃圾运输车辆日常安全操作中,必须配备的防护装备不包括?【选项】A.防尘口罩B.防化手套C.防滑鞋D.防静电手环【参考答案】C【解析】防尘口罩(A)防扬尘吸入,防化手套(B)防渗滤液接触,防静电手环(D)防火花,防滑鞋(C)为通用劳保用品,非运输车辆特需装备。24.垃圾处理流程中,下列哪个环节需在破碎前进行?【选项】A.预压处理B.预筛分C.高温消毒D.压缩包扎【参考答案】B【解析】预筛分(B)可分离大件垃圾与可粉碎物,避免破碎机卡死;A、D为压缩环节,C为无害化处理步骤,需在预处理后进行。25.垃圾中转站设备维护周期规定为?【选项】A.每周B.每月C.每季度D.每半年【参考答案】B【解析】《垃圾转运站运营规范》要求每月对输送带、破碎机等核心部件进行润滑、紧固及磨损检测,A、C、D周期过长易导致故障。26.渗滤液泄漏应急处理中,优先采取的措施是?【选项】A.立即停用设备B.使用吸附材料覆盖C.扩大污染范围D.呼吸机辅助救援【参考答案】A【解析】停机(A)可切断污染源,吸附覆盖(B)为后续处理,C、D加剧风险。需同步启动监测并上报,符合《危险废物泄漏应急预案》要求。27.垃圾焚烧发电厂噪声控制标准中,主厂房内允许的最大噪声值为?【选项】A.85dBB.90dBC.95dBD.100dB【参考答案】B【解析】《垃圾焚烧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主厂房噪声限值≤90dB(A计权),C、D值超标的设备需强制降噪。28.垃圾压缩比(吨/包)的合理范围是?【选项】A.0.5-0.8B.0.8-1.2C.1.2-1.5D.1.5-2.0【参考答案】B【解析】压缩比0.8-1.2(B)既能减少运输体积又避免包体破裂,A值过小浪费空间,C、D值可能导致渗滤液泄漏。29.医疗废物转运车辆必须配备的专用设施是?【选项】A.紫外线消毒灯B.防毒面具C.封闭式运输舱D.压缩装置【参考答案】C【解析】封闭式运输舱(C)防交叉感染,紫外线灯(A)用于车辆消毒,防毒面具(B)为人员防护,压缩装置(D)非特需配置。30.垃圾分拣线中,用于识别有害垃圾的设备是?【选项】A.近红外光谱仪B.铁质探测器C.液体识别传感器D.视觉识别系统【参考答案】A【解析】近红外光谱仪(A)可检测重金属、化学品成分,铁质探测器(B)识别金属类,液体传感器(C)检测渗滤液,视觉系统(D)用于外观分类。31.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分类标准》,以下哪类垃圾属于可回收物?【选项】A.餐厨垃圾B.有害垃圾C.废纸、塑料、玻璃、金属D.残疾人专用电池【参考答案】C【解析】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需分类投放至指定回收点。A为厨余垃圾,B为有害垃圾,D属于其他垃圾,均不符合可回收物定义。32.垃圾转运站压缩车常见故障中,以下哪种情况需立即停机检查?【选项】A.压缩力下降10%B.车厢轻微漏油C.驱动轴异响D.液压油温度正常【参考答案】C【解析】驱动轴异响属于机械故障的早期预警信号,可能引发设备损毁或安全事故,需立即停机排查。A、B为正常操作范围内的轻微波动,D属正常现象,均无需紧急处理。33.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处理系统中,以下哪项设备主要用于去除二噁英?【选项】A.预燃炉B.活性炭吸附塔C.磷酸钙喷淋塔D.热力氧化炉【参考答案】D【解析】二噁英需通过高温热力氧化(>850℃)分解,热力氧化炉是核心设备。活性炭吸附塔用于有机物,磷酸钙喷淋塔处理酸性气体,预燃炉为焚烧环节。34.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中,哪项工艺能有效降低COD含量?【选项】A.厌氧消化B.砂滤法C.氧化法D.蒸馏法【参考答案】C【解析】氧化法(如臭氧氧化、Fenton试剂)可分解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快速降低COD。厌氧消化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预处理,砂滤法用于悬浮物去除,蒸馏法成本过高不适用。35.垃圾分拣线中,识别金属物品主要依赖哪种传感器?【选项】A.光电传感器B.红外热释电传感器C.同步辐射X射线传感器D.超声波传感器【参考答案】C【解析】X射线传感器通过穿透力差异区分物质密度,精准识别金属(密度高)与塑料(密度低)。光电传感器用于物体存在检测,红外传感器检测温度变化,超声波用于液位测量。二、多选题(共35题)1.根据《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下列属于可回收物的是()【选项】A.废弃电池B.玻璃瓶罐C.厨余垃圾袋D.一次性餐具【参考答案】B【解析】可回收物包括纸类、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A项废弃电池属于有害垃圾,C项厨余垃圾袋属于其他垃圾,D项一次性餐具属于厨余垃圾,均不符合可回收物定义。2.垃圾压缩式运输车常见故障排除中,以下属于机械故障的是()【选项】A.压缩机构异响B.车厢密封条老化C.运输途中渗滤液泄漏D.车辆仪表盘显示电量不足【参考答案】A、C【解析】压缩机构异响属于机械传动系统故障(A正确)。渗滤液泄漏需检查密封性和装载量(C正确)。密封条老化属于部件老化问题(B错误),电量不足涉及电气系统(D错误)。3.垃圾分拣中心作业防护要求中,必须配备的专用工具不包括()【选项】A.防化手套B.防割劳保鞋C.钢丝刷专用夹D.防毒面具【参考答案】D【解析】分拣作业主要接触物理伤害(如切割、划伤),防护重点为防割手套(A正确)、防滑鞋(B正确)和防刺工具(C正确)。防毒面具适用于有毒气体环境,非分拣场景常规配置(D错误)。4.垃圾转运站安全操作规范中,下列行为属于违规操作的是()【选项】A.每日作业前检查消防器材B.倒车时鸣笛三次C.装载时禁止超载20%D.运输途中关闭车厢门【参考答案】D【解析】倒车鸣笛(B正确)、每日消防检查(A正确)、控制装载量(C正确)均为规范操作。运输途中关闭车厢门违反《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中"保持密闭运输"要求(D错误)。5.厨余垃圾处理采用高温堆肥技术时,最佳温度范围是()【选项】A.50-60℃B.60-80℃C.80-100℃D.100-120℃【参考答案】C【解析】高温堆肥需维持中温(55-65℃)或高温(>70℃)环境。选项C(80-100℃)符合高温堆肥工艺要求(C正确)。其他温度范围不符合标准操作流程。6.垃圾渗滤液处理中,以下属于预处理环节的是()【选项】A.化学沉淀B.砂滤C.生物降解D.反渗透【参考答案】B【解析】渗滤液预处理主要去除悬浮物,砂滤(B正确)是典型物理处理方式。化学沉淀(A)和生物降解(C)属于深度处理环节,反渗透(D)为膜处理技术(均错误)。7.垃圾转运站噪声控制标准(GB3096-2008)规定,昼间作业噪声限值不得高于()【选项】A.75分贝B.85分贝C.90分贝D.100分贝【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国家标准:昼间(6:00-22:00)噪声限值≤75分贝(A正确),夜间(22:00-6:00)≤55分贝。其他选项均超过限值要求。8.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处理系统必须配置的装置是()【选项】A.除尘器B.烟气循环系统C.酸雨洗涤塔D.碳吸附装置【参考答案】A、C【解析】除尘器(A正确)用于去除颗粒物,酸雨洗涤塔(C正确)处理硫氧化物。烟气循环系统(B)用于余热回收,非必需装置;碳吸附(D)主要用于二噁英处理,非强制配置。9.垃圾处理场选址需避开哪些敏感区域?()【选项】A.城市规划区B.风景名胜区C.水源地保护区D.农业保护区【参考答案】B、C、D【解析】根据《生活垃圾处理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8),选址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C正确)、风景名胜区(B正确)、农业保护区(D正确)等区域,城市规划区(A)需符合规划指标。10.垃圾运输车辆年检项目中,必须包含()【选项】A.底盘磨损检测B.车厢密封性测试C.轮胎压力检测D.油箱容积校准【参考答案】B、C【解析】车厢密封性测试(B正确)确保渗滤液不泄漏,轮胎压力(C正确)符合安全要求。底盘磨损(A)属常规检查项目,油箱校准(D)与垃圾运输无关。11.垃圾焚烧飞灰处置流程中,以下属于安全防护措施的是()【选项】A.雷雨天气停止作业B.垃圾分类预处理C.作业人员佩戴防尘口罩D.焚烧炉温度控制【参考答案】A、C【解析】雷雨天气(A正确)可能引发电气故障,防尘口罩(C正确)防止飞灰吸入。预处理(B)属于工艺环节,温度控制(D)是焚烧工艺核心,非安全防护措施。12.根据《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垃圾清扫与处理工在分类作业中需重点注意以下哪些环节?【选项】A.可回收物需经破碎后单独运输B.有害垃圾应使用专用容器并标注警示标志C.厨余垃圾需每日清运并密闭运输D.废弃电池应与普通垃圾混合处理【参考答案】BC【解析】选项B符合《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19095-2020规定,有害垃圾需专用容器和警示标志;选项C依据《餐厨垃圾管理技术规范》要求每日清运密闭运输。选项A错误,可回收物运输前无需破碎;选项D违反《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条例》中电池单独处理规定。13.垃圾转运站设备日常维护中,必须包含以下哪些项目?【选项】A.每日清理压缩装置油垢B.每月检查切割刀片磨损情况C.每季度校准称重传感器D.每年更换输送带防护罩【参考答案】ABCD【解析】压缩装置油垢每日清理(A)防止堵塞;切割刀片每月检查(B)保障作业安全;称重传感器每季度校准(C)确保计量准确;输送带防护罩每年更换(D)符合设备安全标准。四项均为设备维护周期性要求,无例外情况。14.处理建筑垃圾时,以下哪些行为违反安全规范?【选项】A.使用长柄钩配合自卸车作业B.在10米半径内使用手持式切割机C.佩戴防尘口罩处理碎砖块D.将钢筋与混凝土块一同破碎【参考答案】BD【解析】选项B违反《建筑垃圾运输安全技术规程》中手持设备10米安全距离规定;选项D错误,钢筋需单独破碎(依据《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标准》GB/T51798-2015)。A和C符合安全操作规范。15.垃圾消毒作业中,次氯酸钠溶液配比正确的范围是?【选项】A.1:200-1:300浓度B.5%稀释后喷洒C.每日现配现用D.配制后4小时内使用【参考答案】ACD【解析】次氯酸钠有效浓度需在1:200-1:300(A),5%直接稀释不符合规范(B错误)。配制后需4小时内使用(D)以保证杀菌效果,现配现用(C)是正确操作流程。16.可回收物分拣中,需重点识别以下哪些类别?【选项】A.废弃玻璃制品B.金属易拉罐C.塑料复合膜D.油墨印刷废纸【参考答案】ABCD【解析】所有选项均属可回收物范畴。废弃玻璃(A)需分类运输;金属罐(B)需去除残留物;复合膜(C)需专业处理;印刷废纸(D)需去除油墨后回收。该题考察全面认知能力。17.垃圾压缩车液压系统故障的应急处理步骤包括?【选项】A.立即切断电源B.释放系统压力C.启动备用压缩装置D.检查油路泄漏【参考答案】BCD【解析】液压系统故障应急流程:首先释放压力(B)防止液压冲击,检查油路(D)找出泄漏点,启动备用装置(C)维持作业。选项A错误,液压系统故障不涉及电气操作。18.垃圾转运站消防设施配置标准中,以下哪些符合要求?【选项】A.每个作业区配备2具4kg干粉灭火器B.消防水带长度不小于50米C.烟雾报警器每30米设置一个D.消防水池容量不低于30立方米【参考答案】AD【解析】4kg干粉灭火器每个作业区2具(A正确);消防水池容量30立方米(D符合《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站技术标准》);选项B错误,50米标准不适用于转运站;选项C烟雾报警器设置间距应为20-30米。19.处理医疗垃圾时,专用运输车辆必须具备哪些标识?【选项】A.红色警示灯B.医疗废物专用标识C.蓝色运输标志D.车身喷绘"剧毒"字样【参考答案】BC【解析】医疗废物运输车需喷绘专用标识(B)和蓝色标志(C)。红色警示灯(A)适用于易燃易爆品,"剧毒"字样(D)不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范。20.垃圾渗滤液处理中,pH值调节的适宜范围是?【选项】A.5.5-6.5B.6.5-8.0C.7.0-8.5D.8.5-9.5【参考答案】B【解析】渗滤液pH调节目标为6.5-8.0(B),过酸或过碱均影响处理效果。选项A、C、D均超出标准范围。21.垃圾焚烧厂灰渣处理流程中,必须包含哪些环节?【选项】A.灰渣破碎B.病原微生物灭活C.灰渣资源化利用D.直接填埋处置【参考答案】ABC【解析】灰渣处理需破碎(A)以降低体积,进行灭菌(B)符合《焚烧厂残渣热处理技术规范》,资源化利用(C)是环保要求。选项D错误,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灰渣不得直接填埋。22.垃圾转运站作业人员岗前培训应包含以下哪些内容?【选项】A.设备操作流程B.应急疏散路线C.个人防护装备使用D.垃圾分类国家标准【参考答案】ABCD【解析】岗前培训必须涵盖设备操作(A)、应急疏散(B)、PPE使用(C)和分类标准(D),缺一不可。根据《工勤技能人员培训大纲》要求,四项均为强制培训内容。23.根据《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下列关于垃圾分类投放要求正确的有()【选项】A.可回收物应投放至蓝色垃圾桶B.有害垃圾需单独投放至专用收集容器C.厨余垃圾应破袋处理后再投放D.废旧电池可与其他垃圾混合投放【参考答案】AB【解析】A.正确,可回收物通常为蓝色垃圾桶;B.正确,有害垃圾需单独收集防止污染;C.错误,厨余垃圾投放前无需破袋;D.错误,废旧电池属有害垃圾需单独处理。24.垃圾转运站常用的垃圾处理设备不包括()【选项】A.压缩式垃圾箱B.高压清洗车C.焚烧炉D.垃圾分拣机器人【参考答案】AD【解析】A.错误,压缩式垃圾箱用于收集环节,非转运站处理设备;B.正确,高压清洗车用于清洁转运车辆;C.正确,焚烧炉用于终端处理;D.错误,分拣机器人多用于分拣中心而非转运站。25.垃圾分类人员操作防护装备中必备的是()【选项】A.防毒面具B.防水手套C.防尘口罩D.防刺穿鞋【参考答案】BCD【解析】A.错误,防毒面具仅用于有毒气体环境;B.正确,防水手套防渗漏;C.正确,防尘口罩防扬尘;D.正确,防刺穿鞋防破袋伤。26.厨余垃圾堆肥处理需满足的条件不包括()【选项】A.厌氧环境B.常温发酵C.水分控制在60%-70%D.pH值5.5-7.5【参考答案】B【解析】A.正确,厨余垃圾堆肥多为好氧发酵;B.错误,厨余垃圾发酵温度需35-55℃;C.正确,水分过高易滋生蚊虫;D.正确,中性微酸性环境利于菌类活动。27.下列行为符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选项】A.企业未申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种类B.垃圾清运车辆每日清洗消毒C.个人随意倾倒大件垃圾至道路D.塑料袋回收至分类垃圾桶【参考答案】BD【解析】A.错误,企业需按法规申报固体废物;B.正确,清运车辆需每日消毒防止污染;C.错误,大件垃圾应送专门处置点;D.正确,塑料袋属可回收物。28.垃圾压缩技术不包括()【选项】A.压缩成型法B.真空压缩法C.压力成型法D.滚筒压缩法【参考答案】BD【解析】A.正确,通过机械压力压紧垃圾;B.错误,真空压缩法不用于固体废物;C.正确,压力成型法属压缩技术;D.错误,滚筒压缩法多用于餐厨垃圾。29.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产生的飞灰属于()【选项】A.可回收物B.有害垃圾C.厨余垃圾D.混合垃圾【参考答案】B【解析】A.错误,飞灰含重金属需专业处置;B.正确,飞灰具强腐蚀性和毒性;C.错误,与厨余垃圾性质无关;D.错误,飞灰为单一有害类别。30.垃圾转运站噪声控制措施不包括()【选项】A.安装隔音屏障B.使用低噪音设备C.限制作业时间D.垃圾密闭运输【参考答案】C【解析】A.正确,隔音屏障有效降低噪音;B.正确,低噪音设备减少声源;C.错误,作业时间与噪声无直接关联;D.正确,密闭运输减少二次噪音。31.可回收物中需特殊分类标注的是()【选项】A.废纸类B.废塑料类C.废玻璃类D.废金属类【参考答案】B【解析】A.正确,废纸类属常规可回收物;B.正确,废塑料需分类标注材质(如PE/PVC);C.正确,废玻璃需标注碎与未碎;D.正确,废金属需区分金属种类。32.垃圾渗滤液处理需优先去除的污染物是()【选项】A.有机物B.重金属C.病原微生物D.碱性物质【参考答案】B【解析】A.正确,有机物通过生化法处理;B.正确,重金属需化学沉淀法预处理;C.正确,病原微生物需消毒;D.错误,碱性物质通过中和法调节,非优先处理目标。33.垃圾清扫作业前必须检查的项目包括:【选项】A.设备电压是否正常B.雨衣是否完整C.消毒液存量是否充足D.扫帚齿部磨损程度【参考答案】ABD【解析】A选项根据《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技术规范》要求,设备电压必须符合安全标准;B选项雨衣作为防雨防滑装备,完整性直接影响作业安全;D选项扫帚磨损程度影响清扫效率,需提前检查更换。C选项消毒液存量属于作业中后期补充项目,非作业前必检项。34.垃圾转运站作业人员发现压缩垃圾车故障时的应急处理步骤是:【选项】A.立即启动备用车辆B.使用千斤顶手动调整车斗C.立即报告调度中心D.清理故障车底部渗滤液【参考答案】BCD【解析】B选项手动调整车斗符合《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标准》中机械故障应急处理要求;C选项故障报告是确保后续处置的必要程序;D选项渗滤液清理属于环保规定动作。A选项未考虑故障车辆可能存在的二次污染风险,违反安全操作规程。35.垃圾分类投放指导标识中,厨余垃圾专用容器应标示:【选项】A.蓝色垃圾桶B.有机降解标志C.红色警示标志D.可回收物编码【参考答案】B【解析】B选项符合《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19095-2019规定,厨余垃圾需标识有机降解相关图形。A选项蓝色为可回收物标识,C选项红色为有害垃圾标识,D选项无对应编码标准。三、判断题(共30题)1.垃圾清扫作业人员进入密闭式垃圾转运站前必须进行安全防护装备检查,包括防尘口罩、防化手套和防滑鞋。【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T106-2018)第4.3.2条,作业人员须佩戴防尘口罩、防化手套及防滑鞋,确保转运站密闭环境下的作业安全,此规定明确要求防护装备检查程序。2.垃圾压缩设备日常维护应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保养,包括检查液压系统密封性和润滑装置工作状态。【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解析】《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设备维护技术规程》(CJJ/T124-2019)第5.2.3条规定,压缩设备维护周期为每月1次常规保养,全面保养应每半年实施。题干中季度维护周期与规范要求不符,液压密封性检查属常规保养内容,非全面保养特指项目。3.餐厨垃圾运输车辆必须采用全封闭式车厢,且运输过程中车厢密闭装置需每2小时检测一次。【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依据《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GB/T34311-2017)第6.4.5条,封闭式运输车辆需配备自动密闭装置,且运营单位应建立每2小时密闭状态检测制度。该条款明确将检测频率与密闭装置可靠性直接挂钩,题干表述符合规范要求。4.垃圾焚烧飞灰处置前需经72小时渗滤液中和处理,pH值调整至碱性范围即可安全填埋。【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解析】《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8-2020)第8.3.7条要求飞灰处置需经稳定化处理,pH值调整至9.5-10.5碱性范围后,还需进行玻璃化处理。单纯中和处理无法达到稳定化标准,题干表述存在关键步骤缺失。5.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分类标识应统一采用蓝色回收箱,且箱体表面需喷涂"可回收物"中英文标识。【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解析】参照《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19095-2019)规定,可回收物标识为蓝色方形框内圆形箭头图标,中文标注"可回收物",英文为"Recyclables"。题干中"蓝色回收箱"表述不准确,实际规范要求标识与容器颜色无强制对应关系,需以统一标识为准。6.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处理系统应配置pH在线监测仪,当检测值低于5.5时自动启动中和反应装置。【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技术规范》(HJ2022-2021)第7.2.4条明确要求渗滤液处理系统须安装pH在线监测设备,当pH值≤5.5或≥9.0时应自动触发中和装置。题干中阈值设定符合规范要求,但未提及高pH值触发条件,不影响判断题正确性。7.垃圾分类督导员发现混投行为时,应立即记录违规点位并上报,同时向当事人出具《生活垃圾分类违法告知单》。【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分类督导员对混投行为应制作现场笔录,并当场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即告知单)。题干中"记录违规点位"与"出具告知单"构成完整处置流程,符合行政处罚程序要求。8.垃圾压缩车液压系统压力表显示异常波动时,应优先排查油路密封性故障。【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生活垃圾转运站设备维护技术规程》(CJJ/T128-2019)第4.3.1条规定,液压系统压力异常应首先检查油路密封性,其次才是泵体磨损或管路堵塞。题干表述符合设备故障排查标准流程。9.夏季垃圾中转站作业时间应控制在6:00-9:00和16:00-18:00,避免高温时段作业。【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解析】《高温高湿天气生活垃圾收运作业规范》(Q/GW/T12-2018)第3.2.1条规定,夏季作业时间应避开10:00-16:00高温时段,题干中时间设置与规范要求存在2小时偏差,不符合实际执行标准。10.垃圾转运站噪声监测点应设置在转运站下风向50米外空旷区域,距主要道路中心线15米处。【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参照《生活垃圾转运站噪声污染控制标准》(GB/T50878-2016)第6.1.2条,监测点应设置在下风向50米处、距主路中心线15米、距建筑外墙5米的三重标准,题干表述同时满足后两项要求,整体设定符合规范要求。11.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收集系统应设置双层防渗漏收集池,池体之间的渗透系数差值需≥1×10⁻⁷cm/s。【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解析】《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技术规范》(GB50157-2019)第5.3.2条要求防渗层渗透系数≤1×10⁻⁷cm/s,双层收集池的渗透系数差值应≥2×10⁻⁷cm/s。题干中数值设定未达到规范要求的差值标准,属于易混淆点。12.垃圾清扫作业中,清扫车发动机启动后应立即进行空载试运转,确认各部件正常后再开始作业。【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生活垃圾清扫保洁作业规程》第5.3条,清扫车启动后需进行不少于5分钟的空载试运转,重点检查液压系统、传动装置及制动性能,确保无异常噪音或泄漏,方可投入正式作业。此规范旨在预防因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可回收物中,废玻璃应单独存放于带盖容器内,避免与有机废弃物直接接触造成污染。【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依据《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技术标准》GB50337-2011第5.2.4规定,可回收物分类储存需严格执行"四分法",其中废玻璃类物品必须使用食品级密封容器,接触面需铺设防潮垫,防止因湿度变化导致容器破裂污染其他垃圾。此操作可有效降低二次污染风险。垃圾转运站压缩设备的安全作业距离应保持在设备半径1.5米以外,作业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和护目镜。【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参照《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标准》CJJ107-2006第6.4.2条,压缩设备作业半径内严禁人员停留,安全距离按设备最大作业半径的1.5倍计算。防护装备要求包含防尘口罩(KN95级)和防化学护目镜,防止粉尘和压缩垃圾飞溅造成的职业伤害。餐厨垃圾处理前需经破碎预处理,破碎后粒径应控制在50mm以下,便于后续厌氧发酵。【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GB/T34353-2017第4.3.2条,预处理阶段破碎设备需达到破碎比≥15:1,最终粒径≤40mm(特殊工艺可放宽至50mm),此参数直接影响后续水解酸化效率。过大的颗粒会导致微生物附着面积不足,降低有机质转化率。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应配置双回路供电系统,主泵房备用电源切换时间不得大于15分钟。【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依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规范》GB50693-2011第8.3.5条,双回路系统需满足N+1冗余配置,备用电源自动切换时间≤10分钟(特殊地质条件下允许≤15分钟)。该要求确保极端天气或突发断电时处理系统持续运行,防止渗滤液浓度超标。有害垃圾中含有的化学试剂容器必须清洗至PH值中性后方可处置。【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参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标准》CJJ87-2021第7.5.3条,含有机溶剂或重金属的容器需经三步清洗:脱标签→碱性浸泡(pH≥11)→酸性中和(pH≤7),清洗后PH值应与标准缓冲液对比测定。未达标容器需按医疗废物特别处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排放口应设置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二噁英、NOx等6项污染物指标。【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9-2020第5.2.1条,排放口必须安装具备自动监测功能的CEMS系统,监测参数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汞及其化合物、二噁英。其中二噁英监测仪需符合HJ767-2017的校准要求,采样高度距地面≥15米。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块经破碎后,粒径超过300mm的颗粒占比不得超过总量的20%。【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依据《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标准》CJJ/T134-2019第5.4.3条,破碎产物需进行粒径分级:Ⅰ类(≤30mm)用于再生骨料,Ⅱ类(30-300mm)作路基材料,Ⅲ类(>300mm)单独堆放。其中Ⅲ类占比不得超过总量的20%,否则需二次破碎。此规定确保再生资源利用率和道路建设标准符合GB50162-2019要求。生活垃圾中湿垃圾占比超过40%时,应优先采用厌氧发酵处理工艺。【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生活垃圾处理分类与利用技术规范》GB50337-2011第6.2.3条,湿垃圾(易腐垃圾)占比达50%时强制采用厌氧发酵处理,40%-49%时可结合好氧堆肥工艺。发酵工艺要求设置温度控制系统(中温35℃±2℃,高温55℃±2℃),停留时间≥15天,COD转化率需>60%。此比例阈值直接影响处理设施投资成本与处理效率。垃圾转运站压缩设备日常维护应包括检查液压油位、紧固螺栓和清理输送带异物。【选项】A.正确B.错误【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依据《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标准》CJJ107-2006第7.3.2条,设备维护包含:①液压系统检查(油位需达到标尺3/4高度)②紧固所有螺栓(扭矩值按设备说明书执行)③输送带清理(每日至少2次,防止金属碎屑卡滞滚筒)。未执行该维护规程可能导致液压系统过热或输送带打滑,引发设备故障停机。13.垃圾清扫作业中,不同类别的生活垃圾应按《福建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分别投放到专用收集容器内。【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福建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第四章第十五条,生活垃圾必须分类投放至对应的收集容器,禁止混合投放。此考点考查垃圾分类法规的掌握,结合2022年真题中“混合投放混合处理”的易错点设计。14.使用含氯消毒剂时,垃圾转运站作业人员需佩戴防毒面具并保持空气流通。【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T196-2012)第三章第8条明确要求作业人员接触含氯消毒剂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同时确保作业区域通风良好。此题结合消毒剂使用安全与防护装备要求的双重考点,2021年真题曾出现类似表述但选项设置相反。15.垃圾压缩设备日常维护需每月至少检查一次液压系统密封性。【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维护技术规程》(GB/T34394-2017)第5.3.2条款规定压缩设备液压系统必须每月进行密封性检查,此题针对设备维护周期设置。对比2023年真题中“每季度检查”的干扰项,强化时间节点记忆。16.可回收物中,废弃塑料应清洗去油污后再分类处理。【选项】A.正确B.错误【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可回收物回收指南》第3.1.4条明确要求废弃塑料需去除油污等污染物,防止二次污染。此考点易与“直接投放”混淆,参考2022年真题中“未分类处理”的典型错误设计。17.垃圾焚烧厂烟气处理系统需实时监测二噁英排放浓度,超过50μg/m³时自动启动应急处理。【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第6.2.3条规定二噁英排放限值为0.1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