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感人故事集萃_第1页
抗击疫情感人故事集萃_第2页
抗击疫情感人故事集萃_第3页
抗击疫情感人故事集萃_第4页
抗击疫情感人故事集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击疫情感人故事集萃一、医者仁心:以生命守护生命的逆行担当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医护人员是直面病毒的“战士”。他们以专业素养为剑,以仁爱之心为盾,用生命守护着患者的希望。1.防护服上的“生日约定”:一位呼吸科医生的72小时2022年春,某省会城市突发疫情,市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李敏主动请战,带领团队进驻定点医院。连续3天,她每天工作超过20小时,防护服上用马克笔写着“等我回来,陪你过6岁生日”——那是给女儿的承诺。某天凌晨,李敏在抢救一位重症患者时,手套被患者的痰液弄脏。她没有丝毫犹豫,继续操作,直到患者转危为安。换班时,同事发现她的手因长时间浸泡在消毒液中,指腹发白起皱,像泡发的木耳。“我是医生,这是我的职责。”她笑着说。第4天清晨,李敏终于完成任务。当她推开家门,女儿抱着生日蛋糕扑过来:“妈妈,我等你好久了!”蛋糕上的蜡烛映着她脸上的勒痕,那是最美的“战疫勋章”。启示:医者的担当,源于对生命的敬畏。他们用专业技能扛起责任,用爱心温暖患者,这种“以生命守护生命”的精神,是医疗行业的灵魂,也是全社会的榜样。2.跨山越海的“接力赛”:援藏医生的高原坚守2021年秋,西藏某县突发疫情,来自四川的援藏医生王浩主动留在当地。高原反应让他头痛欲裂,但他依然坚持每天出诊。为了给偏远牧区的患者送药,他骑摩托车翻越好几座山,途中遇到暴雨,连人带车摔进沟里,膝盖渗着血,却依然把药箱紧紧抱在怀里。“这里的患者需要我。”王浩说。他利用休息时间教当地护士使用呼吸机,还编写了《高原疫情防控手册》。3个月后,疫情得到控制,王浩却因劳累过度住进了医院。当他醒来时,床头摆满了当地群众送的哈达和酥油饼。启示:援藏医生的坚守,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他们用专业知识填补地区医疗差距,用爱心搭建民族情谊的桥梁,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二、社区守护:用耐心织就疫情防控网社区是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工作者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耐心化解矛盾,成为居民的“贴心人”。1.一本写满“小事”的笔记本:社区书记的24小时某老旧小区的社区书记张燕,有一本写满“小事”的笔记本:“3栋2单元王阿姨需要买降压药”“5栋1单元李大爷的孙子要上网课,需要调试网络”“门口快递柜的钥匙丢了,要联系物业”……这些“小事”,却是居民的“大事”。疫情期间,张燕每天早上6点起床,先去小区门口查看防控情况,然后逐户排查外来人员。有一次,一位居民因拒绝核酸检测与志愿者发生争执,张燕闻讯赶来,耐心解释:“核酸检测是为了大家的安全,您有什么困难可以跟我说。”最终,居民同意检测。晚上10点,张燕还在小区里巡逻。当她走到4栋楼下时,突然传来孩子的哭声。她循声望去,发现一个小朋友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作业本。原来,孩子的妈妈是护士,正在医院值班,孩子因为不会做数学题而哭。张燕蹲下来,一边帮孩子擦眼泪,一边教他解题。直到孩子露出笑容,她才放心离开。启示:社区工作者的耐心,源于对居民的牵挂。他们用“绣花功夫”做好基层工作,用“共情心”化解矛盾,这种“把居民当家人”的责任,是社区治理的关键。2.凌晨3点的“灯光”:网格员的“跑腿”日常网格员李霞负责的小区有12栋楼,500多户居民。疫情期间,她每天要跑遍所有楼栋,为居家隔离的居民送物资、测体温。有一天,凌晨3点,李霞接到电话:“我家孩子发烧了,怎么办?”电话里的妈妈带着哭腔。李霞立刻穿上衣服,拿上体温计和退烧药,往居民家跑。当她赶到时,孩子已经烧到38.5℃。李霞一边给孩子喂药,一边安慰妈妈:“别着急,我陪你去医院。”她联系了120,又帮着收拾孩子的衣物。直到孩子住进医院,李霞才松了口气。此时,天已经亮了,她又赶去小区门口换班。“其实我做的都是小事。”李霞说,“只要居民需要,我随叫随到。”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微信里有10多个居民群,每天要回复几百条消息。有一次,一位居民说:“李姐,我家的猫饿了,能不能帮我喂一下?”李霞立刻拿着猫粮去了他家。“猫也是家庭的一员,不能让它饿着。”她笑着说。启示:网格员的“跑腿”,体现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服务理念。他们用“脚底板”功夫打通防控“最后一公里”,用“爱心”温暖居民的心,这种“平凡中的坚守”,是社区稳定的基石。三、平凡微光:用爱心点亮抗疫之路疫情期间,无数普通人用自己的方式贡献力量,他们的爱心像微光,汇聚成照亮黑暗的暖流。1.流动的“理发摊”:理发师的“义务剪发”理发师阿强有一个流动“理发摊”,疫情期间,他每天推着工具箱走街串巷,为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和老人义务剪发。“他们都很忙,没时间去理发店,我能帮一点是一点。”阿强说。有一次,阿强去定点医院给护士剪发。当他看到护士们的头发因为长时间戴帽子而乱成一团,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一边剪发,一边跟护士聊天:“你们辛苦了,我给你们剪个清爽的发型,让你们工作起来更方便。”护士们笑着说:“这是我们收到的最好的‘礼物’。”3个月里,阿强义务剪发200多人次。有人问他:“你不怕被感染吗?”他说:“我戴着口罩和手套,做好防护。能为抗疫出一份力,我很开心。”启示:理发师的“义务剪发”,体现了普通人的爱心与担当。他们用自己的技能为抗疫人员解决实际困难,用行动传递温暖,这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善举,是社会文明的缩影。2.快递柜里的“暖心餐”:外卖小哥的“秘密行动”外卖小哥陈林,每天都会给定点医院的护士送外卖。有一次,他看到护士们因为忙得没时间吃饭,只能啃冷馒头,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悄悄联系了几家餐馆,商量好每天给护士送一份“暖心餐”:一份热乎的饭菜,一杯温热的奶茶,还有一张写着“你们辛苦了”的便签。为了不让护士们知道是他送的,陈林每次都把餐放在医院门口的快递柜里,然后发消息告诉护士:“您的外卖到了,放在快递柜里,请查收。”护士们以为是爱心企业送的,直到有一天,陈林送完餐转身要走,被一位护士叫住:“小伙子,谢谢你的‘暖心餐’!”陈林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是我应该做的。”启示:外卖小哥的“秘密行动”,体现了普通人的善良与细心。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关心抗疫人员,用温暖传递力量,这种“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精神,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四、实用价值:从感人故事中汲取前行力量这些感人故事,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温暖,更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1.学习医者的“职业精神”:坚守岗位,敬畏生命医护人员的“逆行”,源于对职业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责任感”——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要坚守自己的岗位;学习他们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学习他们的“爱心”——用温暖对待每一位患者。2.学习社区工作者的“耐心细致”: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社区工作者的“坚守”,源于对居民的牵挂。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耐心”——面对矛盾和问题,不急躁、不抱怨,用心化解;学习他们的“细致”——关注居民的“小事”,把工作做到实处;学习他们的“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为社区和谐贡献力量。3.学习普通人的“爱心担当”:从我做起,传递温暖平凡人的“善举”,源于对社会的责任。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爱心”——关心身边的人,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学习他们的“担当”——在疫情面前,不退缩、不畏惧,用行动贡献力量;学习他们的“乐观”——保持积极的心态,用温暖传递希望。结语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没有“超级英雄”,只有一群“平凡人”:医者、社区工作者、外卖小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