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生已完成“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等单元的学习。从知识掌握来看,学生能进行万以内加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认识四边形并计算周长,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初步掌握分数的读写与简单比较。但存在明显不足:一是知识碎片化,难以建立单元间关联,比如不会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知识解决四边形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二是综合应用能力薄弱,面对跨单元复杂问题时,不知如何调用合适知识;三是缺乏自主整理知识的方法,多数学生仅能零散回忆知识点,无法构建系统知识框架。此外,学生在计算时仍有粗心问题,如进位、退位失误,对分数部分与整体关系的理解也需进一步深化。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数感:通过梳理万以内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及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熟练进行相关运算,提升数感。运算能力:巩固各类计算规则,减少计算错误,提高运算的准确性与熟练度,培养良好运算习惯。空间观念:整合四边形特征与周长计算知识,能灵活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增强空间观念。推理意识:在分析单元间知识关联、解决综合问题时,进行简单推理,培养推理意识。应用意识:运用多单元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强化应用意识。数据意识:通过整理知识框架、分析典型错题数据,初步培养数据整理与分析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系统梳理前几个单元的核心知识,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明确各知识点间的关联。熟练掌握万以内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四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跨单元的简单实际问题。2.教学难点理解并梳理不同单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多位数乘一位数与周长计算的结合应用。自主运用整理知识的方法(如思维导图、表格)构建知识体系。灵活调用多单元知识解决复杂的综合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各单元核心知识点梳理图、典型例题、错题分析案例、生活情境问题等内容。学具材料:为每个学生准备知识整理卡片(空白)、不同颜色的彩笔、直尺;为小组准备磁吸式知识模块卡片(印有各单元核心知识点)。实物道具:带有四边形面的盒子(如长方体文具盒)、绳子(用于演示周长测量)、计数器(辅助理解多位数计算)。前置作业:让学生提前回忆已学单元的知识点,用自己的方式记录1-2个印象最深的知识点及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激发整理需求师:同学们,最近我们陆续学习了好几个数学单元,就像收集了许多有趣的“数学宝藏”。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生活中的问题,看看大家能不能用这些“宝藏”解决。(课件出示情境:学校要举办运动会,需要准备运动器材。体育老师买了3箱跳绳,每箱24根,还买了一个长12米、宽8米的长方形操场围栏材料,要计算围栏长度;另外,学校原有325个羽毛球,又采购了186个,需要算出现在一共有多少个羽毛球。)师:请大家仔细读题,这个问题里用到了我们之前学过的哪些单元的知识呢?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生1:计算3箱跳绳一共有多少根,用到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24×3。生2:计算长方形操场围栏长度,是“四边形”里的周长计算,长方形周长=(长+宽)×2。生3:计算羽毛球总数,用到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知识,325+186。3.师:大家都很会观察!一个生活问题就用到了三个单元的知识。但如果我们对这些知识记得不牢固、不系统,解决问题时就会很困难。所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和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把这些“数学宝藏”分类整理好,方便我们随时调用。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综合情境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知识的关联与应用,发现自身知识梳理的需求,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引入“整理和复习”的主题。同时,情境问题覆盖多个单元知识,为后续知识整合做好铺垫。自主梳理,构建知识框架1.回顾单元,明确梳理内容师:首先,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从开学到现在,我们主要学习了哪几个重要的数学单元?(课件依次出示单元名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师:这五个单元就是我们今天整理和复习的重点。接下来,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围绕其中一个单元,把这个单元的核心知识点整理出来。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单元,用桌上的知识模块卡片或者自己画图、写文字的方式,在小组内交流整理。2.小组合作,初步整理知识各小组自主选择单元(确保五个单元都有小组选择),进行讨论整理。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可以从“知识点是什么”“怎么计算/判断”“容易错的地方”这三个方面整理。示例(以“四边形”单元为例):小组1代表:我们整理的是“四边形”单元。首先,四边形的特征是有4条直的边、4个角;然后是特殊的四边形,比如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4个直角);还有周长,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长方形周长公式是(长+宽)×2,正方形周长公式是边长×4。容易错的地方是计算周长时,会把长方形的长和宽搞混,或者忘记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师:这个小组整理得很全面,不仅有知识点,还有易错点。其他小组也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整理成果吧!各小组依次分享“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整理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分享,在课件上逐步完善各单元的知识框架图(如表格形式):单元名称核心知识点计算/判断方法易错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进退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忘记进位/退位标记;得数末尾有0时漏写0;三位数减法中,十位向百位退1后,百位计算时忘记减1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平均分后有剩余)、算式各部分名称、计算方法、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计算: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余数要比除数小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商的位置写错;忘记写余数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进位、连续进位)、估算口算:先算非0部分乘一位数,再在末尾添相应个数的0;笔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估算:把多位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乘连续进位时漏加进位的数;因数中间有0时,漏乘0;估算时与准确计算混淆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部分与整体)、分数各部分名称、读写法、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意义:把一个物体/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读写:先读分母再读“分之”最后读分子,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比较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没有“平均分”就用分数表示;混淆分子和分母的意义;比较大小时分母不同也直接比分子3.自主完善,形成个人知识框架师:刚才小组合作整理了各单元知识,现在请大家拿出空白知识整理卡片和彩笔,结合课件上的知识框架图,补充自己之前没想到的知识点,并用不同颜色标注出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学生自主完善卡片,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比如提醒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单元名称写在中间,再分支写出知识点、方法、易错点。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整理+全班交流完善+个人补充”的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梳理过程,而非被动接受教师的总结。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全班交流实现知识互补,个人完善则能让每个学生形成符合自身认知的知识框架,同时培养自主整理知识的能力。知识关联,突破综合应用1.寻找单元间的知识联系师:我们已经整理好了每个单元的知识,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这些单元之间有没有联系呢?比如“多位数乘一位数”和“四边形”,我们之前在解决操场围栏问题时就用到了它们的联系。大家再找一找,还有哪些单元之间存在联系?可以结合例子来说明。生1:“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和“分数的初步认识”有联系,比如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吃了3份,还剩几份,用8-3=5份,剩下的就是5/8,这里用到了减法。生2:“有余数的除法”和“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有联系,比如计算25里面有几个4,25÷4=6……1,验算时用4×6+1=25,这里用到了乘法。师:大家说得太好啦!数学知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老师这里有一个“知识关联图”(课件出示),我们一起把刚才找到的联系填进去: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周长计算中,长×2、宽×2等用到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分数的初步认识(计算剩余部分占比时用到加减法)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验算用到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多位数乘一位数(解决购物问题时,既可能算总价用乘法,也可能算找回的钱用减法)2.结合教材例题,深化知识应用(1)教材“整理和复习”例1(课件出示):问题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计算方法。378+245=523-186=45×6=63÷7=3/5和2/5比较大小师:请大家独立完成这些题目,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每道题的计算方法,注意结合我们整理的知识点和易错点。学生完成后,指名汇报:生1:378+245,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个位8+5=13,向十位进1,个位写3;十位7+4+1=12,向百位进1,十位写2;百位3+2+1=6,结果是623。要注意进位标记,不然容易忘。生2:523-186,个位3-6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13-6=7;十位2退1后剩1,1-8不够减,从百位退1当10,11-8=3;百位5退1后剩4,4-1=3,结果是337。这里十位和百位都要退位,要注意计算百位时减1。生3:45×6,从个位乘起,5×6=30,向十位进3,个位写0;十位4×6+3=27,结果是270。要注意连续进位,十位要加进位的3。生4:63÷7=9,因为7×9=63,没有余数,余数要比除数小,这里余数是0,符合要求。生5:3/5和2/5比较,分母都是5,分子3>2,所以3/5>2/5。师:大家不仅算得对,还能清晰说出计算方法,并且注意到了易错点,非常棒!(2)教材“整理和复习”例2(课件出示):问题2:一个长方形花坛,长是28米,宽是16米。工人叔叔要给花坛围上栏杆,栏杆长多少米?如果每米栏杆8元,买栏杆一共需要多少元?师:这道题需要用到哪些单元的知识呢?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解题步骤。小组讨论后汇报:生1:首先要算栏杆的长度,也就是长方形花坛的周长,用到“四边形”单元的知识,长方形周长=(长+宽)×2,(28+16)×2=88米。生2:然后算买栏杆的总钱数,每米8元,88米就是88×8,用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88×8=704元。师:那计算88×8时,大家要注意什么呢?生:从个位乘起,8×8=64,向十位进6,个位写4;十位8×8+6=70,向百位进7,十位写0,百位写7,结果是704,要注意连续进位。师:请大家把这道题的解题过程写在练习本上,注意格式规范。(3)教材“整理和复习”例3(课件出示):问题3:有42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还剩几个?如果每个小朋友分8个苹果,这些苹果够分给几个小朋友?师:这道题涉及“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大家先独立完成,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完成后汇报:生1:第一问,42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42÷5=8(个)……2(个),所以每个小朋友分8个,还剩2个。这里余数2比除数5小,是对的。生2:第二问,每个小朋友分8个,求够分给几个小朋友,就是求42里面有几个8,42÷8=5(个)……2(个),剩下的2个不够分给1个小朋友,所以够分给5个小朋友。师:大家特别注意到了余数的实际意义,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余数有时候需要舍去,就像这道题,剩下的2个苹果不够分,所以只能分给5个小朋友。设计意图:通过寻找单元间知识联系,打破知识壁垒,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合教材例题,从单一计算到综合应用,逐步深化知识理解,同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强化解题思路和方法,突破综合应用的难点。例题选择覆盖多个单元,进一步巩固知识关联,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作方案合同
- 2025年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冲刺押题专项训练试卷
- 2025年Python二级考试模拟试卷 精讲精练秘笈
- 定期租船合同
- 挖机要账合同
- 2025至2030瓜拉尼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贷款购房与签购房合同
- 蜜雪冰城开店合同
- 中介房屋买卖合同
- 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合同
- 司索信号工培训知识课件
- 冬季安全生产六防培训
- (标准)台球厅转让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四川省书法测试题及答案
-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1~3单元+期末共4套测试卷(含答案)
- 《跨境电商实务》教案-教学设计 项目3、4 全球速卖通平台实操、优化店铺和产品
- 2025年4月自考0345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试题
- 学堂在线 工程伦理 章节测试答案
- 土石方外运项目管理制度
- 2023年12月英语四级真题及答案-第1套
- 2025至2030中国工业PC(IPC)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