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检测(一)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与之吻合的依据是()A.促成思想解放 B.反对君主专制C.鼓励民族独立 D.主张克己复礼答案A解析五四运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极大地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也起到了同样的历史作用。B、C两项与之不符,D项仅是孔子一家思想,也与主题不符。2.蔡元培赞扬孟子时说:“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苛政猛于虎”答案C解析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本题是对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主张的考查。A、D两项为孔子的主张和观点,可排除;B项是荀子的主张,不符合题意;C项“民贵君轻”的思想是孟子提出的,符合题意。3.某学者指出:“孔子是传统制度的拥护者,而墨子则是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追求者。”下列孔子、墨子的主张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A.仁者爱人、兼爱 B.克己复礼、兼爱C.仁者爱人、非攻 D.克己复礼、非攻答案B解析仁者爱人不能说明孔子维护传统制度,故A项错误。孔子生活在动荡的春秋时期,面对乱世,他极力维护周礼,主张“克己复礼”,推行德治;墨子思想的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他代表小生产阶层的利益,与儒家思想针锋相对,追求一种新的社会秩序,故B项正确。非攻是反对非正义战争,与追求新社会秩序无关,故C、D两项错误。4.战国初期,楚国准备攻打宋国。当时有一位反对战争的思想家,日夜兼程赶到楚国,劝说楚王停止攻宋,并在楚王面前进行攻防演示,瓦解了楚国的攻城战术,最终迫使楚王放弃攻宋计划。这位思想家属于()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答案D解析材料阐述了一种“非攻”的政治思想,这属于墨家思想。5.在“法”与“德”的关系上,某位思想家主张先德后刑、先教后杀,认为有礼之法才是良法,无礼之法是恶法,“故非礼,是无法也”。材料表明这位思想家属于()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切入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依据“先德后刑、先教后杀”“有礼之法”判断,符合荀子提倡的儒家思想,故B项符合题目要求。6.“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这段材料所体现的思想是()A.仁者爱人,缓和社会矛盾B.分封诸侯,维护等级秩序C.君权神授,维护君主专制D.物皆有理,遵守三纲五常答案C解析本题关键信息是“天子受命于天”及“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指出一切源自天,并且强调君臣关系,因而选C项。材料不是讨论人际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君权,没有分封的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虽有君臣、夫妻关系,但没有五常的内容,故D项错误。7.据《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记载:鲁邦大旱,哀公谓孔子:“子不为我图之?”孔子答曰:“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继承和发展了孔子这一观点的是()A.孟子B.荀子C.董仲舒D.朱熹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发展的理解能力。材料中的内容反映了孔子主张鲁国大旱,也要刑与德并用,董仲舒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使儒法结合。故选C项。8.有人将“心”与“物”比喻为“理”的两个儿子,一个在家,一个在外。“心”是“理”在家里的儿子,“物”是在外的儿子,“物”虽在外,也不能说不是“理”的儿子。与这一思想一致的是()A.心外无物 B.理是世界本原C.无为而治 D.仁者爱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理学,故排除C、D项,材料认为“心”与“物”都是“理”的儿子,只不过一里一外,故A项错误,B项正确。9.下图展现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他们求教的内容最有可能是()A.“天人感应” B.“天理”C.因果轮回 D.修炼养生答案B解析程颐是北宋时期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杨时和游酢向程颐拜师求教的内容最有可能是理学,故选B项。10.《明神宗实录》记载:“乙卯,礼科给事中张问达上疏劾________:壮岁为官,晚年削发,近又刻《藏书》《焚书》《卓吾大德》等书,流行海内,惑乱人心。……以冯道为吏隐,以卓文君为善择佳偶,以司马光论桑弘羊欺武帝为可笑,以秦始皇为千古一帝……”“________”中的人物最有可能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答案A解析材料中《藏书》《焚书》及赞扬卓文君善择佳偶等信息可判断为李贽。11.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明末清初思想界出现了黄宗羲等为代表的鼓吹早期民主、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家,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12.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B.否定了君主制度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答案D 解析材料大意说,封建统治者治理国家应当尊重“群心”(民意),百姓认为“之所是”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矫之以为非”,百姓认为“之所非”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矫之以为是”,故D项符合材料本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主要由孔子的教诲组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材料二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材料三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春秋繁露》材料四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朱子语类》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4分)(2)材料三的作者是谁?材料三、四分别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6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先秦、西汉、南宋以后儒学地位发生的主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儒学对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影响。(10分)答案(1)主张:孔子主张等级、名分、秩序;孟子认为君臣应该互相尊重。(2)董仲舒。材料三:神化君权;臣子只有服从的义务。材料四:天理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臣服从君是天理。(3)变化:先秦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一家;西汉武帝时开始确立独尊地位;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原因:儒学因时而变,适应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主要内容归纳概括,两则材料体现了君主、臣子、父子之间的等级名分关系。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内容和《春秋繁露》分析,应是董仲舒;第二小问,根据两则材料的意思回答,材料三从君权神授的角度回答,材料四从天理的角度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儒学变化发展的主要史实回答;第二小问,要根据第一问中的地位进行总体的归纳和概括;第三小问,可以言之有理答之有据的回答。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仁者爱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材料二“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材料四他一生著述甚多,多年研究先秦儒家经典,编著成《四书章句集注》。这部书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材料五和一位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山岩中的花树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你认为呢?他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请回答:(1)材料一的思想核心是什么?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3分)(2)材料二的思想核心是什么?它与材料一有何关系?(3分)(3)材料三的提出在当时具有怎样的意义?其结果如何?对儒学产生怎样的影响?(3分)(4)材料四中他是谁?他在儒学发展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2分)(5)材料五中他是谁?请从哲学角度评价他的观点。(4分)(6)综上所述,简要总结一下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5分)答案(1)仁。孔子。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2)核心:仁政。关系:是对“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意义:适应了当时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大一统”的需要。结果:被汉武帝采纳。影响:儒学成为正统思想。(4)朱熹。他是理学集大成者,是孔孟之后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5)王阳明。属于主观唯心论。(6)孔子创立儒学。孟子将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思想。董仲舒形成新儒学,并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代儒学发展为理学,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明代王阳明又把理学发展为心学。解析第(1)问,由“仁者爱人”等得出思想核心为“仁”,由此判断该思想家为孔子,然后回答孔子在历史上的地位。第(2)问解答的关键是抓住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7573-2:2025 EN Electronic fee collection -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vehicle related tolling - Part 2: Vocabulary
- 选拔名师笔试试题及答案
- 虹桥国际学校笔试题及答案
- 大唐安规考试试题及答案
- 石化招生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财务分析答题题库及答案
- 化学实验报告撰写规范性训练试题
- 2025年高考物理全真模拟演练试题(二)
- 公司理财自考试题及答案
- 工地入场考试题目及答案
- 《人体的经络》课件
- 《福禄贝尔》课件
- 期中测试卷(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文化艺术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立审核表
- 赴日签证申请表(标准版)
- BCP业务连续性管理手册
- 吸收塔及烟道内部检修脚手架搭建和拆除三措两案
- 合同验收标准
- 公安机关行业场所培训课件
- 2024年安徽马鞍山马钢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3.5画角【知识精练+应用拓展】四年级数学上册课后分层作业(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