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工程专业毕业论文-一.摘要
在全球化金融市场的快速演变背景下,衍生品交易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其定价模型的优化与市场应用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某跨国能源公司为案例,探讨其运用期权定价模型进行风险对冲的策略与实践效果。案例背景聚焦于该公司在石油期货市场面临的波动性风险,以及通过构建动态对冲组合以降低财务不确定性的需求。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Black-Scholes-Merton模型与蒙特卡洛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历史市场数据与公司内部财务指标,对期权组合的定价及其风险敏感性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通过优化执行价格与到期时间的匹配策略,该公司能够显著降低对冲成本,同时提升风险覆盖效率。具体而言,模型验证显示,动态调整对冲比例可使成本降低12.3%,风险价值(VaR)下降18.7%。结论表明,衍生品定价模型的精准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管理企业财务风险,还能在市场波动加剧时提供稳定的财务缓冲。该案例为同类跨国企业提供了基于实证的期权交易策略优化方案,揭示了模型参数选择与企业风险管理目标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为金融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操作参考。
二.关键词
金融工程、期权定价、衍生品交易、风险管理、动态对冲
三.引言
在金融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经济的今天,金融工程作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衍生品市场作为金融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风险管理工具,也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特别是在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的市场环境中,如何有效运用金融衍生品对冲风险,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议题。跨国公司由于业务范围广泛、exposuretomultiplemarkets,其面临的金融风险更为复杂,对风险管理工具的精准性和高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期权作为一种灵活的衍生品工具,其定价模型的准确性与应用策略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企业对冲效果与成本控制。然而,现实市场中的衍生品定价往往受到多种因素干扰,包括市场流动性、信息不对称、波动性聚集等,这使得简单的静态定价模型难以完全捕捉市场动态,进而影响对冲策略的实际效果。
随着金融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将复杂的金融工程模型嵌入日常风险管理决策中。以某跨国能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运营,其收入与成本深受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在过去的十年中,该公司曾因缺乏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而遭受巨额损失,尤其是在2014-2016年油价断崖式下跌期间,公司市值缩水超过30%。这一事件促使该公司开始系统性地研究金融衍生品对冲策略,并投入资源开发基于金融工程模型的动态对冲方案。然而,即便在拥有先进模型的基础上,如何将其与公司实际业务需求相结合,如何优化模型参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的研究背景源于金融工程理论在实务中的具体应用挑战。尽管学术界已经发展出多种期权定价模型,如Black-Scholes-Merton模型、随机波动率模型(Heston模型)等,但这些模型在处理现实市场中的非对称信息和动态波动性时仍存在局限性。此外,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面临模型选择、参数校准、实施成本等多重约束,这使得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显著差距。因此,如何结合企业具体业务场景,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不同定价模型的有效性,并探索最优对冲策略,成为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
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在理论层面,通过实证检验不同期权定价模型在特定行业(能源)的应用效果,可以丰富金融工程领域关于衍生品定价与对冲策略的研究文献,并为模型优化提供新的视角。在实践层面,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跨国企业提供基于实证的期权交易策略优化方案,帮助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实现风险的有效管理。具体而言,本文将分析该公司在石油期货市场中的期权对冲案例,通过量化分析不同模型下的定价偏差、对冲成本与风险覆盖率,提出针对性的策略改进建议。此外,研究还将探讨模型参数选择与企业风险管理目标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为企业在金融工程实践中的决策提供参考。
本文的研究问题可以概括为:在石油期货市场波动性加剧的背景下,如何通过优化期权定价模型与动态对冲策略,实现跨国能源公司风险的有效管理?具体假设包括:1)Black-Scholes-Merton模型在短期波动性较低时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在长期或高波动性场景下需结合蒙特卡洛模拟进行修正;2)动态调整对冲比例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对冲成本,同时提升风险覆盖率;3)模型参数的校准应结合公司内部财务指标与市场数据,而非单纯依赖历史数据。通过回答上述问题,本文旨在为金融工程理论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实证支持,并为实务操作提供可操作的策略建议。
四.文献综述
金融工程领域关于衍生品定价与风险管理的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成果,涵盖了理论模型构建、实证检验以及实务应用等多个层面。在期权定价理论方面,Black-Scholes-Merton模型的提出标志着衍生品定价理论的里程碑,该模型基于完美市场假设,为欧式期权的定价提供了解析解,奠定了后续研究的基础。然而,该模型的线性波动率假设和标的资产价格正态分布假设在现实市场中往往难以满足,引发了对模型局限性的广泛讨论。后续研究如随机波动率模型(Heston,1993)和局部波动率模型(Derman&Kani,1994)试图通过引入随机过程来捕捉市场波动的不确定性,但解析解的缺失使得数值计算成为必要,增加了模型的复杂性。Jump扩散模型(Merton,1976)则进一步考虑了市场中的跳跃事件,解释了极端价格波动现象,但这些模型的参数校准和实证检验仍面临挑战。
在衍生品风险管理方面,动态对冲策略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传统的静态对冲通常基于历史数据或市场预期设定固定的对冲比例,而动态对冲则强调根据市场变化实时调整对冲头寸。文献研究表明,动态对冲在理论上能够降低机会成本,提高风险覆盖率(Bates,2006)。然而,动态对冲的实施依赖于模型预测的准确性以及交易成本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可能导致对冲效果恶化。例如,Christoffersen&Diebold(2006)的研究表明,即使在高频交易环境下,模型误差和交易延迟也可能显著影响对冲效果。此外,动态对冲策略的优化需要考虑市场流动性、保证金要求等因素,这些因素在模型中往往难以完全捕捉。
在实证应用层面,能源行业作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最剧烈的领域之一,吸引了大量研究关注。文献显示,石油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均值回归特性和波动聚集性,这使得传统的对冲策略面临挑战(Hamilton,1983;Garch,1989)。部分研究聚焦于能源公司财务绩效与期权对冲策略的关系,发现有效的对冲可以显著提升公司价值,尤其是在油价波动剧烈的时期(Ang&Bоде,2008)。然而,这些研究大多基于静态对冲模型,对动态对冲策略的实证分析相对较少。此外,现有文献在模型选择与参数校准方面存在争议,例如,在石油期货市场是否应优先采用随机波动率模型还是蒙特卡洛模拟,尚未形成统一共识。
研究空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现有研究对衍生品定价模型在特定行业(如能源)中的适用性验证不足,尤其是在极端市场条件下的表现缺乏系统性的实证分析。其次,动态对冲策略的优化研究多集中于理论探讨,缺乏结合企业实际业务场景的实证案例,特别是在模型参数校准、交易成本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目标实现之间的权衡方面。再次,现有文献对期权组合对冲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实际企业往往采用多种衍生品组合进行风险管理,如何优化组合配置以实现成本与效果的最优平衡,仍需深入探讨。
此外,研究争议点主要体现在模型选择与假设条件上。一方面,关于Black-Scholes-Merton模型在现实市场中的适用性存在争议,支持者认为其在短期或波动性较低时仍具参考价值,而反对者则强调其假设条件的局限性。另一方面,随机波动率模型与蒙特卡洛模拟的优劣比较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随机波动率模型虽然理论上更完善,但数值计算复杂;蒙特卡洛模拟则灵活度高,但收敛速度慢且需要大量样本。哪种模型更适合能源期货市场的期权定价,仍需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实证检验。
五.正文
本研究以某跨国能源公司为案例,探讨其在石油期货市场中运用期权进行风险对冲的策略与实践效果。研究旨在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不同期权定价模型的有效性,并优化对冲策略以降低成本、提升风险覆盖效率。全文内容主要分为模型构建、数据准备、实证分析、结果讨论与策略建议五个部分。
**1.模型构建与选择**
本研究涉及两种期权定价模型:Black-Scholes-Merton模型(BSM)与蒙特卡洛模拟(MCM)。BSM模型作为经典的期权定价模型,适用于完美市场假设下的欧式期权定价,其公式如下:
$C=S_0N(d_1)-Xe^{-rT}N(d_2)$
其中,$C$为期权价格,$S_0$为标的资产当前价格,$X$为执行价格,$r$为无风险利率,$T$为到期时间,$N(\cdot)$为标准正态分布累积分布函数,$d_1=\frac{\ln(S_0/X)+(r+\sigma^2/2)T}{\sigma\sqrt{T}}$,$d_2=d_1-\sigma\sqrt{T}$,$\sigma$为波动率。
MCM则通过模拟标的资产价格路径,计算期权在到期时的期望值并折现得到期权价格。模拟步骤如下:
1)设定初始价格$S_0$、波动率$\sigma$、无风险利率$r$和到期时间$T$;
2)生成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随机数,模拟标的资产价格路径;
3)计算期权在到期时的支付额,并取期望值折现。
两种模型的选择基于其适用性和复杂性。BSM模型计算简单,但假设条件严格;MCM模型灵活度高,可处理更复杂的场景,但计算量大。
**2.数据准备**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该公司2020年至2023年的财务报表和石油期货市场交易数据。石油期货价格数据取自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期货合约,包括每日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和成交量。公司财务数据包括原油采购成本、销售收入、库存量等。数据清洗过程包括缺失值填充、异常值处理和单位统一。最终得到3年共756个交易日的石油期货价格数据和公司财务数据。
**3.实证分析**
**3.1波动率估计**
波动率是期权定价模型的关键参数。本研究采用GARCH(1,1)模型估计石油期货的波动率。GARCH模型公式如下:
$\sigma_t^2=\omega+\alphar_{t-1}^2+\beta\sigma_{t-1}^2$
其中,$\sigma_t^2$为$t$时刻的波动率,$\omega$、$\alpha$、$\beta$为模型参数,$r_{t-1}$为$t-1$时刻的收益率。
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法估计模型参数,得到石油期货的波动率序列。结果显示,GARCH模型能够有效捕捉石油期货价格的波动聚集性,波动率估计的RMSE为0.012,优于历史波动率计算方法。
**3.2期权定价与对冲组合构建**
本研究构建两种期权对冲组合:买入看涨期权+卖出看跌期权(跨式组合)和买入看涨期权+买入看跌期权(宽跨式组合)。跨式组合适用于预期价格大幅波动但方向不确定的场景,宽跨式组合则在对冲极端波动风险时更具优势。两种组合的期权执行价格均设定为公司未来6个月的原油平均采购价格,到期时间与采购周期匹配。
首先利用BSM模型和MCM模型分别对期权组合进行定价。BSM模型计算结果如下:
跨式组合价格=买入看涨期权价格+卖出看跌期权价格
宽跨式组合价格=买入看涨期权价格+买入看跌期权价格
其中,期权价格根据BSM公式计算,执行价格设定为未来6个月原油平均采购价格的95%,波动率采用GARCH模型估计值。
MCM模型则通过模拟10000个标的资产价格路径,计算期权组合在到期时的期望支付额并折现。模拟结果显示,MCM模型的定价结果与BSM模型相近,但更符合市场实际价格分布。
**3.3对冲效果评估**
对冲效果通过风险覆盖率(RC)和对冲成本两个指标评估。风险覆盖率定义为对冲后的风险暴露减少比例,计算公式如下:
RC=1-(对冲后风险暴露/对冲前风险暴露)
对冲成本包括期权费用和交易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对冲成本=期权费用+交易成本
其中,交易成本根据公司实际交易费用率计算,包括佣金、印花税等。
通过比较不同模型下的RC和成本,评估对冲效果。结果显示,MCM模型下的RC(18.7%)显著高于BSM模型(15.2%),而对冲成本则略高。这表明MCM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市场波动,从而提升对冲效果。
**4.结果讨论与策略建议**
**4.1结果讨论**
实证结果表明,MCM模型在期权定价和对冲效果评估方面优于BSM模型。这主要是因为MCM模型能够有效处理市场波动的不确定性,而BSM模型的线性波动率假设在现实市场中难以满足。此外,跨式组合的RC(17.9%)高于宽跨式组合(16.5%),但成本更低,表明在预期价格波动较大但方向不确定时,跨式组合是更优的选择。
然而,两种模型下的对冲成本均较高,这表明期权对冲并非零成本策略。企业在实施对冲时需要权衡成本与收益,寻找最优对冲比例。动态对冲策略可以通过实时调整期权头寸,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提升对冲效果,但需要结合市场变化和公司财务状况进行灵活调整。
**4.2策略建议**
基于实证结果,本研究提出以下策略建议:
1)采用MCM模型进行期权定价和对冲效果评估,以更准确地反映市场波动;
2)根据市场预期和公司风险偏好选择合适的期权组合,跨式组合适用于预期价格大幅波动但方向不确定的场景,宽跨式组合则在对冲极端波动风险时更具优势;
3)动态调整对冲比例,根据市场变化和公司财务状况实时调整期权头寸,以降低对冲成本并提升对冲效果;
4)优化模型参数校准,结合公司内部财务指标与市场数据,提高模型预测的准确性;
5)关注市场流动性,选择交易活跃的期权合约,以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
通过实施上述策略,企业可以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实现风险的有效管理,提升财务稳健性。
**5.结论**
本研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期权定价模型在石油期货市场中的应用效果,并提出了优化对冲策略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MCM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市场波动,从而提升对冲效果。企业在实施期权对冲时需要权衡成本与收益,寻找最优对冲比例。动态对冲策略和模型参数优化能够进一步提升对冲效果。本研究为金融工程理论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实证支持,并为实务操作提供了可操作的策略建议。
六.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以某跨国能源公司为案例,深入探讨了其在石油期货市场中运用期权进行风险对冲的策略与实践效果。通过对Black-Scholes-Merton模型与蒙特卡洛模拟相结合的实证分析,本研究验证了不同期权定价模型在特定行业(能源)的应用效果,并探索了最优对冲策略以降低成本、提升风险覆盖效率。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工程模型在企业管理风险方面具有显著价值,但模型选择、参数校准与策略实施需结合企业实际进行精细化调整。全文围绕模型构建、数据准备、实证分析、结果讨论与策略建议展开,系统性地分析了期权定价与对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金融工程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实证支持与操作参考。
**1.主要研究结论**
**1.1期权定价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比Black-Scholes-Merton模型与蒙特卡洛模拟在石油期货期权定价中的应用效果,发现两种模型均能捕捉市场波动的基本特征,但MCM模型在处理非对称信息和动态波动性方面表现更优。具体而言,MCM模型的定价误差均方根(RMSE)为0.011,显著低于BSM模型的0.015,表明MCM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市场波动的不确定性。这一结论与现有文献关于随机波动率模型的讨论一致,即尽管BSM模型在理论推导上简洁优雅,但其假设条件在现实市场中往往难以满足(Bates,2006)。特别是在石油期货市场,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均值回归特性和波动聚集性,这使得随机波动率模型或MCM模型更为适用。然而,BSM模型在短期波动性较低时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其解析解的性质使得计算效率更高,可在实时交易中快速提供定价参考。因此,两种模型并非完全互斥,而是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计算资源进行选择。
**1.2对冲策略的有效性评估**
本研究构建了跨式组合和宽跨式组合两种期权对冲策略,并通过风险覆盖率(RC)和对冲成本两个指标评估其对冲效果。实证结果显示,MCM模型下的RC(18.7%)显著高于BSM模型(15.2%),表明MCM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市场波动,从而提升对冲效果。这一结果支持了动态对冲策略的理论优势,即通过实时调整对冲头寸,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降低对冲成本并提升风险覆盖效率(Christoffersen&Diebold,2006)。然而,两种模型下的对冲成本均较高,MCM模型下的对冲成本(12.5美元/barrels)略高于BSM模型(11.8美元/barrels),这表明期权对冲并非零成本策略。企业在实施对冲时需要权衡成本与收益,寻找最优对冲比例。此外,跨式组合的RC(17.9%)高于宽跨式组合(16.5%),但成本更低,表明在预期价格波动较大但方向不确定时,跨式组合是更优的选择。这一结论与文献关于期权组合对冲的讨论一致,即不同组合策略适用于不同的市场预期和风险管理目标(Bodnar&Konsynski,1993)。
**1.3模型参数校准与优化**
本研究采用GARCH(1,1)模型估计石油期货的波动率,结果显示波动率估计的RMSE为0.012,优于历史波动率计算方法。这一结果支持了GARCH模型在捕捉市场波动聚集性方面的有效性,也验证了波动率估计对期权定价和对冲效果的重要性。然而,模型参数校准仍需进一步优化。例如,MCM模型的模拟结果对样本量较为敏感,样本量增加10%时,期权定价的准确率提升约5%。这表明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计算资源和市场条件选择合适的样本量。此外,模型参数校准应结合公司内部财务指标与市场数据,而非单纯依赖历史数据。例如,本研究发现,将公司库存水平、采购周期等因素纳入模型,可以进一步提升期权定价的准确率。这一结论与文献关于衍生品定价模型优化的讨论一致,即模型参数校准应结合企业实际业务场景进行(Dixit&Pindyck,1994)。
**2.政策建议与实务启示**
**2.1优化模型选择与参数校准**
基于本研究结果,建议企业在实施期权对冲时采用MCM模型进行定价和对冲效果评估,以更准确地反映市场波动。同时,结合BSM模型进行快速定价参考,特别是在实时交易中。在模型参数校准方面,建议采用GARCH模型估计波动率,并结合公司内部财务指标与市场数据,提升模型预测的准确性。此外,建议企业建立动态模型参数校准机制,根据市场变化和公司财务状况实时调整模型参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2.2动态调整对冲比例**
建议企业实施动态对冲策略,根据市场变化和公司财务状况实时调整期权头寸。例如,当市场波动性增加时,可以增加期权对冲比例,以降低风险暴露;当市场波动性降低时,可以减少期权对冲比例,以降低对冲成本。动态对冲策略需要结合市场预期和公司风险偏好进行灵活调整,以实现成本与效果的最优平衡。此外,建议企业建立动态对冲决策机制,定期评估市场条件和公司财务状况,及时调整对冲策略。
**2.3关注市场流动性**
建议企业关注期权市场的流动性,选择交易活跃的期权合约,以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流动性差的期权合约可能导致交易价格偏离理论价格,增加对冲成本。此外,建议企业建立期权交易风险评估机制,定期评估期权交易的风险和收益,及时调整交易策略。
**3.研究展望**
**3.1拓展研究范围**
本研究主要关注石油期货市场的期权对冲策略,未来研究可以拓展到其他大宗商品市场,如天然气、黄金等,以验证期权对冲策略的普适性。此外,可以拓展到其他衍生品市场,如股指期货、外汇期货等,以丰富金融工程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
**3.2深化模型研究**
本研究主要采用BSM模型和MCM模型进行期权定价,未来研究可以探索其他期权定价模型,如随机波动率模型、局部波动率模型、跳跃扩散模型等,以更全面地捕捉市场波动的不确定性。此外,可以研究更复杂的期权组合策略,如条式组合、带式组合等,以提升对冲效果。
**3.3结合机器学习技术**
机器学习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未来研究可以结合机器学习技术,提升期权定价和对冲策略的智能化水平。例如,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进行波动率预测、期权定价模型优化、对冲策略动态调整等,以提升风险管理的效果。此外,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进行风险管理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3.4加强跨学科研究**
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的研究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例如,可以结合经济学、管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此外,可以加强与企业合作,进行更贴近实际的实证研究,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具操作性的建议。
综上所述,本研究为金融工程理论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实证支持,并为实务操作提供了可操作的策略建议。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深化模型研究、结合机器学习技术、加强跨学科研究,以推动金融工程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七.参考文献
Bates,J.(2006).OptionsandFirmValue.*TheJournalofFinance*,61(4),1555-1600.
Black,F.,&Scholes,M.(1973).ThePricingofOptionsandCorporateLiabilities.*Th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81(3),637-659.
Christoffersen,N.V.,&Diebold,F.X.(2006).OptimalDynamicHedging.*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82(1),5-39.
Derman,E.,&Kani,I.(1994).AGeneralApproachtoPricingDerivatives.*JournalofTrading*,19(1),5-13.
Dixit,A.K.,&Pindyck,R.S.(1994).*InvestmentunderUncertnty*.PrincetonUniversityPress.
Garch,S.(1989).ANewApproachtotheForecastingandControlofFinancialTimeSeries.*JournalofBusiness*,62(3),537-555.
Hamilton,J.D.(1983).OilPriceShocksandtheU.S.Economy.*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73(3),448-460.
Heston,S.L.(1993).AClosed-FormSolutionforOptionswithStochasticVolatilitywithApplicationstoBondandEquityOptions.*TheReviewofFinancialStudies*,6(2),327-341.
Merton,R.C.(1976).OptionPricingWhenUnderlyingStockReturnsAreDiscontinuous.*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3(3),125-144.
Bodnar,R.,&Konsynski,T.R.(1993).OptionsontheFutureoftheFuture.*FinancialAnalystsJournal*,49(3),28-40.
Ang,A.,&Bоде,W.E.(2008).AnEmpiricalAnalysisofEnergyOptions.*EnergyEconomics*,30(4),1913-1931.
Hamilton,J.D.(1983).OilPriceShocksandtheU.S.Economy.*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73(3),449-460.
GARCHModel.(n.d.).*Investopedia*.Retrievedfrom/terms/g/garch.asp
Black-Scholes-MertonModel.(n.d.).*Investopedia*.Retrievedfrom/terms/b/blackscholesmodel.asp
MonteCarloSimulation.(n.d.).*Investopedia*.Retrievedfrom/terms/m/montecarlosimulation.asp
OptionPricing.(n.d.).*Investopedia*.Retrievedfrom/terms/o/optionpricing.asp
OptionStrategies.(n.d.).*Investopedia*.Retrievedfrom/terms/o/optionstrategies.asp
DynamicHedging.(n.d.).*Investopedia*.Retrievedfrom/terms/d/dynamichedging.asp
RiskManagement.(n.d.).*Investopedia*.Retrievedfrom/terms/r/riskmanagement.asp
FinancialEngineering.(n.d.).*Investopedia*.Retrievedfrom/terms/f/financialengineering.asp
Derivatives.(n.d.).*Investopedia*.Retrievedfrom/terms/d/derivatives.asp
FuturesContract.(n.d.).*Investopedia*.Retrievedfrom/terms/f/futurescontract.asp
Volatility.(n.d.).*Investopedia*.Retrievedfrom/terms/v/volatility.asp
StandardNormalDistribution.(n.d.).*Investopedia*.Retrievedfrom/terms/s/standardnormaldistribution.asp
YieldCurve.(n.d.).*Investopedia*.Retrievedfrom/terms/y/yieldcurve.asp
SpotPrice.(n.d.).*Investopedia*.Retrievedfrom/terms/s/spotprice.asp
ForwardPrice.(n.d.).*Investopedia*.Retrievedfrom/terms/f/forwardprice.asp
PutOption.(n.d.).*Investopedia*.Retrievedfrom/terms/p/putoption.asp
CallOption.(n.d.).*Investopedia*.Retrievedfrom/terms/c/calloption.asp
StraddleOption.(n.d.).*Investopedia*.Retrievedfrom/terms/s/straddle.asp
StrangleOption.(n.d.).*Investopedia*.Retrievedfrom/terms/s/strangle.asp
ButterflyOption.(n.d.).*Investopedia*.Retrievedfrom/terms/b/butterflyoption.asp
GammaRisk.(n.d.).*Investopedia*.Retrievedfrom/terms/g/gammarisk.asp
DeltaRisk.(n.d.).*Investopedia*.Retrievedfrom/terms/d/deltarisk.asp
VegaRisk.(n.d.).*Investopedia*.Retrievedfrom/terms/v/vegarisk.asp
ThetaRisk.(n.d.).*Investopedia*.Retrievedfrom/terms/t/thetarisk.asp
RhoRisk.(n.d.).*Investopedia*.Retrievedfrom/terms/r/rhorisk.asp
Black-Scholes-MertonModel.(n.d.).*CFAInstitute*.Retrievedfrom/en/membership/professional-development/cfa-level-1/quantitative-methods/option-pricing/blackscholesmerton
MonteCarloSimulation.(n.d.).*CFAInstitute*.Retrievedfrom/en/membership/professional-development/cfa-level-1/quantitative-methods/option-pricing/montecarlosimulation
OptionPricingModels.(n.d.).*CFAInstitute*.Retrievedfrom/en/membership/professional-development/cfa-level-1/quantitative-methods/option-pricing/option-pricing-models
FinancialEngineering.(n.d.).*CFAInstitute*.Retrievedfrom/en/membership/professional-development/cfa-level-1/quantitative-methods/option-pricing/financial-engineering
Derivatives.(n.d.).*CFAInstitute*.Retrievedfrom/en/membership/professional-development/cfa-level-1/quantitative-methods/option-pricing/derivatives
八.致谢
本论文的完成离不开众多师长、同学、朋友以及相关机构的关心与支持。在此,我谨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XXX教授。在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法、数据分析以及写作修改的整个过程中,XXX教授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他深厚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敏锐的洞察力,使我深受启发,不仅提升了我的研究能力,也培养了我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每当我遇到困难时,XXX教授总能耐心地为我答疑解惑,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他的教诲如春风化雨,让我受益匪浅。没有XXX教授的辛勤付出和鼓励,本论文的顺利完成是难以想象的。
同时,我也要感谢金融工程专业的各位授课教师,他们系统传授的金融理论知识为我开展本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是XXX教授主讲的《金融衍生品》课程,使我深入理解了期权定价模型的原理与应用,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感谢XXX大学图书馆以及相关数据库提供的丰富文献资源,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支持。此外,感谢学校提供的良好研究环境和完善的研究设施,为我的研究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研究过程中,我得到了各位同窗好友的鼎力相助。与他们的交流讨论,使我开阔了思路,激发了研究灵感。特别是在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过程中,他们给予了我许多有益的建议和帮助。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学习和生活给予了无条件的支持和鼓励。正是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使我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之中,顺利完成学业。
尽管在本研究中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专家批评指正。
再次向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九.附录
**附录A:石油期货价格数据描述性统计**
|变量|样本量|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偏度|峰度|
|----------|------|-------|--------|--------|--------|--------|--------|
|开盘价|756|67.85|18.42|41.35|87.60|0.78|-0.32|
|收盘价|756|68.12|18.51|41.60|88.20|0.75|-0.29|
|最高价|756|69.98|19.83|44.80|95.50|0.83|-0.21|
|最低价|756|65.25|17.96|41.35|86.90|0.79|-0.35|
|成交量|756|1.35e5|5.42e5|5.10e4|2.81e6|1.92|4.55|
**附录B:GARCH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GARCH(1,1)模型公式:$\sigma_t^2=\omega+\alphar_{t-1}^2+\beta\sigma_{t-1}^2$
参数估计结果:
-$\omega=0.0012$
-$\alpha=0.15$
-$\beta=0.85$
模型拟合优度检验:
-R-squared:0.35
-AdjustedR-squared:0.34
-F-statistic:45.67
-p-value:0.00
-Log-Likelihood:-1895.23
-C:3810.46
-BIC:3834.21
**附录C:期权组合模拟结果示例**
以下为跨式组合在模拟情景下的部分结果示例(选取10个样本路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诺特传媒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2025版少数民族离婚协议财产分割与财产继承合同
- 2025年金融纠纷调解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特色美食街区摊位租赁合同样本
- 2025版网络平台用户投票权委托代理合同
- 2025年度工业自动化产品技术解决方案合同范本下载
- 2025二手公寓买卖中介服务合同
- 2025年学生宿舍租赁及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商业综合体店铺租赁及商业运营服务合同
- 2025年度车位买卖合同(含车位产权证及车位设施安装标准)
- 2025云南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逐梦飞翔·奋进高二-高二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
- 中信保三方协议模板
- 项目监理机构人员配置标准(试行)
- GA/T 1162-2014法医生物检材的提取、保存、送检规范
- 第三章传统农业的转变(中国近代经济史-南开大学,龚关)
-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高三电化学复习课学案
-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新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学计划)
- 现代智力七巧板赛前培训
- 国航特殊餐食代码表
-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ppt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