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第1页
《将进酒》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第2页
《将进酒》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第3页
《将进酒》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第4页
《将进酒》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将进酒》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一作: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愿醒一作: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一作:自古)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注释与翻译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翻译:你没看见吗?黄河的水像从天上倾泻而下,奔腾着流向大海,再也不会返回。注释:-君不见:乐府诗常用开头,以呼告语气唤起读者注意,营造壮阔开篇氛围。-天上来:夸张手法,形容黄河源头高远(源自青藏高原),如从天际奔涌而下,凸显其自然气势的雄浑磅礴。-不复回:既写黄河奔流入海的不可逆,更暗喻时光流逝的决绝,为后文感慨人生短暂铺垫。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翻译:你没看见吗?家中高堂(父母或长辈)对着明镜,为满头白发悲叹;早晨还是乌黑的头发,傍晚就变得像雪一样白。注释:-高堂:古代指父母或长辈居住的厅堂,此处代指“家中长辈”,也可泛指“人生在世”的场景。-青丝、暮成雪:“青丝”即黑发,“暮成雪”用极端夸张,将“头发变白”的漫长过程压缩为“朝暮之间”,直观展现时光飞逝、人生易老的紧迫感,与上句“黄河入海不复回”形成“自然—人生”的双重呼应,强化“时光不可逆”的核心感慨。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翻译:人生顺遂、心情畅快时,就该尽情享受欢乐,不要让珍贵的酒杯空着对着明月(辜负美好时光)。注释:-得意:指人生境遇顺利、内心愉悦畅快的时刻(非“得志当官”,侧重心境与时机的契合)。-金樽:用黄金装饰的酒杯,代指“珍贵的酒器”,象征“值得珍惜的生活情境”。-空对月:“空”是核心——明月是美好意象,空杯对月则显“遗憾、辜负”,体现李白“不辜负当下”的豪放态度,从“悲时光”转向“享当下”的情绪转折。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翻译:上天造就我的才华,就一定有它的用处;就算千两黄金挥霍一空,也总会再赚回来。注释:-材:通“才”,指个人的才华、能力与价值(李白自指文学才华与抱负)。-千金散尽还复来:既体现李白对自身价值的绝对自信(不担心财富流失),更暗含“轻视物质、看重自我”的狂放——黄金可失,才华与自信永存,这是全诗“豪放精神”的核心句。5.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翻译:煮羊宰牛,暂且尽情欢乐;今日应当痛饮,一定要喝够三百杯。注释:-烹羊宰牛:描绘“盛大宴饮”的场景,比普通“饮酒”更显豪奢,呼应“尽欢”的氛围。-会须:“应当、一定要”,语气坚决,强化“尽兴”的态度。-三百杯:极度夸张(非实指数量),用“过量饮酒”的想象,凸显李白“狂饮尽欢”的豪放气概,将“享当下”的情绪推向高潮。6.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翻译: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快喝酒吧,杯子不要停下!注释:-岑夫子、丹丘生:均为李白好友(岑勋是隐士,元丹丘是道士),直接点名呼唤,让诗歌从“泛论人生”转向“具体宴饮场景”,更显朋友间的畅快无拘。-将进酒:“将”即“请、愿”,是古汉语中常用的劝酒语,与诗题《将进酒》呼应,“杯莫停”则以直白的指令,推动宴饮的热烈氛围。7.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一作:侧耳听)翻译:我为各位唱一首歌,请诸位为我侧耳倾听。注释:-君:指岑勋、元丹丘二人,语气亲切,体现朋友间的平等互动。-倾耳听/侧耳听:“倾耳”“侧耳”均指“专注倾听”,版本差异不影响语义,仅用词略有不同;此句是过渡,从“劝饮”转向“高歌抒怀”,为后文表达对权贵的蔑视做铺垫。8.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愿醒一作:不复醒)翻译:权贵人家的钟鼓之乐、珍馐美玉,都不值得珍视;我只愿长久沉醉,不愿醒来。注释:-钟鼓馔玉:“钟鼓”是古代权贵宴会时演奏的音乐,“馔玉”指用美玉般珍贵的食材制作的食物,二者合称“富贵生活的象征”。-不足贵/何足贵:“不足”“何足”均表“不值得”,前者语气稍缓,后者反问语气更强,凸显对富贵的蔑视;“不愿醒/不复醒”:“不愿”是“主观不想”,“不复”是“不再(打算)”,均体现对现实的疏离——因不满世俗权贵,故愿以醉酒逃避。9.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一作:自古)翻译:自古以来,圣贤之人都处境寂寞(无人理解、声名不彰),只有善于饮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注释:-圣贤:指孔子、孟子等儒家推崇的“圣人”“贤人”,他们虽有道德才华,却多因理念不合而不得志(如孔子周游列国无果),故说“寂寞”。-饮者:指善饮且有才华、能留下声名的人(如下句的曹植),非指“沉迷饮酒的庸人”;“惟通唯”:“惟”是“只”的意思,古文中常与“唯”通用;此句用“圣贤寂寞”与“饮者留名”对比,看似否定传统圣贤,实则是李白对“自身才华不被理解”的愤激表达——既然做圣贤无人认可,不如做“饮者”自在留名。10.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翻译:陈王(曹植)当年在平乐观设宴,一斗酒价值十千钱(极贵),他却尽情欢乐、肆意戏谑(毫无拘束)。注释:-陈王:指三国时期的曹植(魏武帝曹操之子),曾被封为“陈思王”,才华横溢却因兄长曹丕猜忌而不得志,后常借饮酒抒发苦闷,是李白心中“有才、善饮、豪放”的代表。-平乐:即“平乐观”,汉代长安的著名游乐场所,曹植曾在此设宴饮酒(其《名都篇》有类似宴饮描写)。-斗酒十千:形容酒的珍贵(一斗酒价值十千铜钱),凸显宴饮的豪奢;“恣欢谑”:“恣”是“尽情、肆意”,“欢谑”是“欢乐、玩笑”,描绘曹植宴饮时的畅快无拘,李白借这一典故,既烘托自身宴饮的豪放,也暗合“有才不遇、借酒抒怀”的共鸣。11.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翻译:主人(此处或指李白自喻,或指宴饮的东道主)为什么说钱不够?只管去买酒,我要和各位一同畅饮。注释:-主人:学界多认为是李白“自指”(以主人身份劝酒),也有解为“宴饮的东道主”,但核心是“打破‘钱少’的顾虑”。-何为:“为什么”,反问语气,消除“钱不够”的尴尬;“径须”:“径直、只管”,语气果断,体现“不计较金钱”的豪放;“沽取”:“沽”即“买”,“取”为衬字,无实义,“沽取”即“买酒”;此句推动情绪进一步升级——从“尽欢”到“不计成本地尽欢”,凸显对金钱的轻视。12.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翻译:(就算用)珍贵的五花马、价值千金的皮衣,叫仆人拿出去换美酒,我要和你一同消解这跨越万古的忧愁。注释:-五花马:唐代名贵的宝马(马毛修剪成五瓣花纹,故称“五花”),“千金裘”:用狐狸、貂等珍贵毛皮制作的皮衣,二者均为“极贵重的私人财物”。-将出:“将”即“拿、取”,“将出”即“拿出去”;“尔”:指前文的岑勋、元丹丘(“你”),语气亲密。-万古愁:“万古”形容“忧愁的绵长深远”,既指李白个人的怀才不遇之愁,也暗指古往今来有才者共同的失意之愁;以“珍贵财物换酒”的极端行为,将“消解忧愁”的愿望推向顶点,也为全诗的豪放情绪画上句号。赏析李白的《将进酒》是盛唐七言歌行的巅峰之作,诗中以“酒”为媒,将人生的悲喜、自我的傲骨与时代的气象熔铸一体,既见狂放不羁的诗仙本色,也藏着怀才不遇的深沉慨叹,堪称“以醉写醒”的千古绝唱。一、情感脉络:从“悲时”到“狂放”,再到“悲慨”的层层递进全诗情感并非一味豪放,而是有清晰的转折与深化,形成强烈的张力:1.开篇“悲”:时光易逝的生命焦虑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阔起笔,却紧接着用“不复回”暗喻人生不可逆;“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更以夸张手法,将“时光飞逝”具象为“青丝变白雪”,瞬间拉近距离——这份对衰老、对时光的悲叹,是普通人共有的生命焦虑,为后文的“狂放”埋下伏笔(正因时光短暂,才要“尽欢”)。2.中段“狂”:自我价值的极致张扬从“人生得意须尽欢”开始,情感陡然上扬:“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打破世俗对“财富”“得失”的执念,彰显李白对自我才华的绝对自信;“烹羊宰牛”“一饮三百杯”“杯莫停”的细节,将饮酒的场景写得热烈狂放,甚至直呼“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以对权贵、奢华的蔑视,强化“自我意志高于一切”的态度。3.结尾“慨”:借酒销愁的深沉无奈诗末看似仍在写“狂”——“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连珍贵的车马、皮衣都可舍弃换酒,但落点却是“与尔同销万古愁”。“万古愁”三字瞬间戳破“长醉不愿醒”的伪装:他醉的不是酒,是对“圣贤寂寞”的不甘,是对自身有才难施的愤懑,这份“愁”跨越时空,让狂放的姿态多了厚重的悲慨。二、艺术手法:以“夸张”“用典”写尽极致,以“直白”见出真性情1.夸张手法:放大情感,震撼人心诗中几乎每处关键句都用了夸张,却毫无刻意感:①空间夸张:“黄河之水天上来”,将黄河的源头抬到“天上”,既符合黄河奔涌的壮阔实景,也暗合李白“天地为怀”的视野;②时间夸张:“朝如青丝暮成雪”,用一天的“朝暮”浓缩人生的“衰老”,把抽象的时光焦虑变成视觉冲击;③行为夸张:“一饮三百杯”“斗酒十千”,并非真写饮酒量,而是用极致的数字,凸显“尽兴”“狂放”的心境。2.用典精准:借古人抒己怀,含蓄又有力提到“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选用曹植(陈王)的典故极有深意:曹植才华横溢却遭兄长猜忌,一生不得志——李白借他“恣欢谑”的表象,暗写两人“有才难施”的共鸣,既表达对曹植的同情,也隐喻自己的处境,比直白诉苦更有韵味。3.语言直白:无雕琢却有千钧力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甚至像口语对话(“岑夫子,丹丘生”“主人何为言少钱”),却字字见性情:“天生我材必有用”不是空洞的口号,是李白历经挫折后仍未熄灭的傲骨;“与尔同销万古愁”也不是单纯的“劝酒”,是将个人的愁绪升华为人类共有的“时光之愁”“失意之愁”,让读者能瞬间共情。三、精神内核:盛唐气象下的“个体觉醒”《将进酒》的魅力,不止在于文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