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节市历史学科初高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模板基本信息姓名钟建单位毕节一中学段初中展示单元第三单元第八课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名称1.单元教学设计说明(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简述本单元学习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简要说明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基础)2.单元目标与重点难点(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核心素养的落实,设计单元学习目标,明确重点和难点)3.单元整体教学思路(介绍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思路,包括课时安排、教与学活动规划,以结构图等形式整体呈现单元内的课时安排及课时之间的关联等)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经济体制改革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第2课,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包括三部分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这些内容是改革的实践探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开始于农村。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成功经验,为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如果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那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和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农村、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经济繁荣发展,工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都大幅提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来并不断完善,大大推动了经济发展。2.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前一部分的学习,对我国建国后经济建设有了一定的理解,并能形成正确的评价体系。但经济史涉及的专有名词多、内容相对枯燥,学生一般不感兴趣。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上既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总结专有名词,还要采用一些实例加深学生理解,引起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3.目标确定【课程标准】了解农村改革,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核心素养目标】(1)知道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概念;提高阅读材料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分析历史问题,认识改革的伟大意义;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2)研读《相关史事》《材料研读》《知识拓展》等栏目,并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在这些思维过程的基础上形成概念,认识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发展过程;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从历史的角度了解我国的具体国情,认识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理解改革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适应时代要求,推动经济发展,承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使命。(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家国情怀)4.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难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5.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播放小岗村签订契约的故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十几个农民在生产队长的带领下,偷偷把生产队的地分了,这项村民间签订的生死契约,发展成了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中的对内改革是如何展开的?我们一起来学习经济体制改革。解释经济体制改革的概念——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学生活动观看视频,了解概念设计意图问题导入,在思考的同时激发起学习的兴趣。环节二:探究新知教师活动一、改革的起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1.背景为什么小岗村村民要冒着杀头的风险分生产队的土地?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分析当时农村存在什么问题。材料一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劳力上工带着扑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材料二当时安徽盛产乞丐,小岗村村民出去要饭心里很苦恼,农民有田有牛,为什么搞不上吃的?农民心里很不服气,不是不会种地,是当时的政策约束了我们。教师规范学生的表述。总结得出背景1:人民公社化导致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改变这些弊端。背景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农村改革的目的: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小岗村以敢于创造、敢于担当、敢于奋斗的精神将土地包干到户,第一年粮食产量就比上年增长6倍多,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并在全国逐步推开,形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就通过小岗村的契约,来看看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概念阅读材料,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村生产经营权和分配方式有什么变化?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要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教师总结,经营权:分户经营(包干到户)。分配方式:自负盈亏。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这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对比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权分别有什么变化?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所学。由此可见这些改革实质上都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如果前面没有讲过生产关系,可简单解释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和产品的分配方式,和这些相关的改革就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在这些改革中,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当时的国情,取得了积极影响,这带给我们什么启示?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制定经济政策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3.意义根据课后活动2,说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补充农村乡镇企业页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行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给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乡镇企业。二、改革的重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农村改革的成功为深化改革打下基础,推动了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1984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1.背景阅读材料,分析为什么要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一《知识拓展》第一段材料二80年代初,企业职工吃“大锅饭”,青岛冰箱厂(海尔前身)职工上班8点钟来,9点钟就走人,10点钟时随便在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该厂当年亏损147万元。教师总结:1.政企职责不分,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2.分配上平均主义,职工缺乏生产积极性;3.企业缺乏活力。所以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2.措施结合表格和P40课文,梳理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教师介绍相关概念。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按劳分配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介绍股份制改革(P41《知识拓展》)也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最后根据内容得出意义,通过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城乡出现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三、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1.背景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进行到1992年,仍存在迈不开步子,不敢闯的问题,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我们通过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久的故事,来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1966年因卖板栗被关20多天1972年转向经营瓜子1982年因雇工超过7人被人们批评为是“资本家”、“剥削阶级”1984年邓小平谈到“傻子”,个体户雇工问题解决1991年被判刑一年1992年邓小平南巡再次谈到“傻子”,年广久被无罪释放1994年年广久成立傻子瓜子公司教师根据学生的疑惑简单介绍,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出,雇工到了8个人就不是普通的个体经济,而是资本主义经济,是剥削。经济活动还受姓“资”姓“社”的问题困扰,直到邓小平南巡讲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年广久的坎坷经历和当时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做出所有关于生产和分配的决策。观看视频,了解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生活。为什么有计划和市场的困扰?马克思和列宁认为:市场经济必定存在资本主义的剥削,只有实行计划经济才能消灭一切剥削,才是社会主义。阅读材料(邓小平南方谈话节选P47《材料研读》)邓小平提出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是什么?教师介绍邓小平的论断——“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发展才是硬道理”。2.内涵教师介绍,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为便于理解可以给学生举例子,例如供大于求和供不应求下价格的自然波动、疫情期间国家稳定物价)3.意义根据材料分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材料一中国GDP总量变化材料二从票证时代到市场经济教师总结,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材料分析农村改革背景根据材料明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概念回顾旧知,学习新知,对比四次改革根据材料分析影响,了解乡镇企业根据材料分析城市改革背景结合表格梳理措施,总结意义结合年广久的故事和教师的讲授,理解什么是计划经济,计划和市场之争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根据材料分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展示相关文字材料、图片、表格数据等方式,引导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等历史核心素养,能够全面看待历史问题。环节三:课堂小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乡镇企业也发展起来,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都有很大提高。后来,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多种所有制改革全面展开,企业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呈现繁荣局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也逐步建立起来,大大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6.板书设计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课后找一找,我们身边有没有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与他对话,更深入的了解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变化和影响。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教学中使用教学图片资料、文献资料等。9.教学反思与改进【闪光点】以时间为主要线索,让学生有良好的时空观念,在讲解每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时都伴有情境创设,让学生能够直接沉浸于其中,更好的理解为何要进行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更好的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存在问题】没有强调学生的小组合作性,没有进行及时的师生、生生互评。【改进措施】可以再多样化,创新一下形式,使得内容更加的生动,更加的有特色。同时,通过增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水平。10.学习评价设计本课内容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项目合作协议书范本
- 2025版石材环保检测及认证服务合同
- 2025柴油经销商招募与培训居间合同
- 2025年度绿色建筑项目施工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三个月期旅游公司短期劳动合同模板
- 2025电商合伙企业市场拓展与渠道建设合同
- 2025年度土地储备与开发项目工程监理合同范本
- 2025电厂检修外包服务合同专业品质保障
- 2025房地产项目认筹房屋质量检测与保修协议
- 2025年度三方股东合作开发环保节能技术合同
- 食品企业的自查自纠工作应如何开展 试题及答案
- 《箱式快装建筑设计、施工、验收规程》
- 固态电池成本控制-全面剖析
- 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
-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5年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招生数学试卷含解析
- 《企业财务舞弊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9000字
- 医院感染的疾病监测和报告制度
- 《食源性疾病与营养健康》课件
- 2025年威海桃威铁路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视觉检测》课件
- 手足显微外科护理常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