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巴利文三级笔译试卷_第1页
2025年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巴利文三级笔译试卷_第2页
2025年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巴利文三级笔译试卷_第3页
2025年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巴利文三级笔译试卷_第4页
2025年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巴利文三级笔译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巴利文三级笔译试卷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翻译理论综合测试要求:请你根据巴利文原文,运用所学的翻译理论知识和术语体系,完成以下各项测试。记得,翻译不只是文字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咱们得像对待艺术品一样,细心揣摩每个词的韵味,才能让译文活起来。来吧,看看你的功底如何。1.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根据功能对等理论,当源语言中某个文化专有项在目标语言中缺乏对应时,译者最合适的处理方式是?A.直接音译B.解释性翻译C.归化处理D.省略不译(2)巴利文佛经中常见的“Dukkha”一词,如果直译为“痛苦”,但在现代汉语语境下可能显得过于狭隘,此时译者更倾向于采用哪种翻译策略?A.保留原文词汇,添加注释B.寻找功能对等的意译C.根据上下文替换为更通俗的词汇D.完全抛弃该词,用其他概念替代(3)在翻译巴利文文献时,如果遇到古代印度的祭祀仪式描述,译者应该如何处理其中涉及的复杂术语?A.尽可能使用现代宗教研究术语B.根据现代读者理解能力简化翻译C.采用注释或附录形式详细说明D.完全忽略术语的准确翻译,注重整体流畅性(4)巴利文文本中经常出现长句和倒装结构,这给译者带来了哪些挑战?A.影响了译文的节奏感B.可能导致信息传递失真C.增加了译文的文学性D.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表达习惯(5)根据目的论,译者选择翻译策略时首要考虑的是?A.源语言文本的准确性B.目标语言读者的接受度C.译者的个人风格D.翻译委托人的要求(6)在翻译巴利文偈颂体诗歌时,译者最应该关注的是什么?A.保持原文的韵律结构B.传达诗歌的哲学内涵C.确保每个词汇的字面对应D.追求译文的华丽辞藻(7)如果巴利文原文中使用了比喻,译者应该如何处理?A.寻找目标语言中功能对等的比喻B.直译比喻并添加注释C.用解释性语言说明比喻含义D.根据上下文改用直白表达(8)根据描述性翻译理论,当遇到巴利文中的文化概念时,译者应该?A.尽量使用目标语言中相似概念B.通过描述性语言解释该概念C.保留原文词汇并添加详尽解释D.根据翻译目的选择归化或异化策略(9)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发现巴利文原文存在明显错误,译者应该如何处理?A.按照原文翻译,保持文本完整性B.根据上下文推断最可能的正确版本C.向原文作者或出版方提出质疑D.完全忽略原文错误,按自己的理解翻译(10)根据翻译规范理论,译者在处理巴利文文献时应该优先考虑?A.忠实于原文的词汇选择B.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C.保持译文的学术严谨性D.满足特定读者的阅读需求2.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的命题填入题后括号内,错误的命题划去。(1)根据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在目标语言读者中产生与源语言读者相似的反应。()(2)巴利文佛经中的“Anatta”(无我)概念,在汉语译本中通常被译为“无常”,这种翻译体现了文化适应的原则。()(3)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完全避免个人主观判断,保持绝对客观。()(4)根据目的论,翻译策略的选择应该以译文在目标语言文化中的功能为首要考虑因素。()(5)巴利文文本中的注释通常用于解释原文中出现的专有名词或文化概念。()(6)如果巴利文原文中存在矛盾之处,译者应该选择其中一种说法进行翻译,另一种说法可以忽略。()(7)根据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的准确性应该优先于译文的流畅性。()(8)在翻译巴利文诗歌时,译者应该尽可能保留原文的韵律和节奏。()(9)根据描述性翻译理论,当遇到巴利文中的文化概念时,译者应该尽量使用目标语言中相似的概念进行翻译。()(10)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始终牢记自己的文化立场,避免文化偏见。()3.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根据题目要求,简洁明了地回答问题。(1)简述功能对等理论和目的论的主要区别。(2)在翻译巴利文佛经时,译者应该如何处理其中涉及到的佛教术语?(3)请列举三种常见的巴利文文本翻译策略,并简要说明其适用场景。(4)翻译巴利文长句时,译者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确保译文的可读性?(5)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平衡忠实于原文和适应目标语言文化之间的关系?二、巴利文术语翻译测试要求:下面列出了一系列巴利文术语,请你根据巴利文原文,结合所学知识,将其翻译成相应的中文术语。记住,这些术语在佛教文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咱们得像对待珍宝一样,仔细辨认每个词的内涵,才能准确传递其精髓。来吧,检验一下你的术语功底。1.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下列哪个巴利文术语通常译为“四圣谛”?A.CatvāriĀryasatyāniB.DukkhaC.NirvāṇaD.Karma(2)巴利文中的“Sīla”通常被译为什么?A.智慧B.禅定C.品德D.慧根(3)下列哪个术语表示“无我”?A.AnattaB.AniccaC.DukkhaD.Nirvāṇa(4)巴利文中的“Bodhi”通常译为?A.涅槃B.菩提C.智慧D.禅定(5)表示“苦”的巴利文术语是?A.DukkhaB.SamsaraC.NirvāṇaD.Karma(6)巴利文中的“Meditation”通常译为?A.禅定B.智慧C.品德D.无我(7)下列哪个术语表示“业”?A.SīlaB.DukkhaC.KarmaD.Anatta(8)巴利文中的“Nirvāṇa”通常译为?A.涅槃B.菩提C.智慧D.禅定(9)表示“五蕴”的巴利文术语是?A.PañcaSkandhaB.DukkhaC.KarmaD.Anatta(10)巴利文中的“Brahmavihara”通常译为?A.四无量心B.五蕴C.八正道D.四圣谛(11)下列哪个术语表示“缘起”?A.PratītyasamutpādaB.DukkhaC.KarmaD.Anatta(12)巴利文中的“Metta”通常译为?A.无我B.慈心C.智慧D.禅定(13)表示“八正道”的巴利文术语是?A.AshtāngikaMārgaB.DukkhaC.KarmaD.Anatta(14)巴利文中的“Dhamma”通常译为?A.法B.慧C.定D.慈(15)下列哪个术语表示“轮回”?A.SamsaraB.DukkhaC.NirvāṇaD.Karma2.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根据巴利文原文,填写相应的中文术语。(1)巴利文中的“______”通常译为“智慧”,是佛教三学之一。(2)表示“______”的巴利文术语是“Dukkha”,是佛教四圣谛之一。(3)巴利文中的“______”通常译为“禅定”,是佛教三学之一。(4)下列哪个术语表示“______”?“Anatta”是佛教核心概念之一。(5)巴利文中的“______”通常译为“涅槃”,是佛教追求的终极目标。(6)表示“______”的巴利文术语是“Karma”,是佛教核心概念之一。(7)巴利文中的“______”通常译为“四无量心”,包括慈、悲、喜、平等舍。(8)下列哪个术语表示“______”?“Brahmavihara”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方法。(9)巴利文中的“______”通常译为“缘起”,是佛教核心概念之一。(10)表示“______”的巴利文术语是“Samsara”,是佛教描述的生命循环状态。3.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根据题目要求,简洁明了地回答问题。(1)请解释巴利文中的“Anatta”概念,并说明其在佛教哲学中的重要性。(2)巴利文中的“Sīla”、“Pāramitā”和“Samādhi”分别指什么?它们在佛教修行中各自扮演什么角色?(3)请列举三个巴利文佛经中常见的核心概念,并简要说明其含义。(4)在翻译巴利文文献时,如何处理其中涉及到的专有名词和术语?请举例说明。(5)请解释巴利文中的“Brahmavihara”概念,并说明其在佛教修行中的重要性。三、巴利文佛经选段翻译要求:下面提供了三个巴利文佛经选段,请你根据上下文语境,运用所学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将它们翻译成流畅、准确的现代汉语。记住,咱们翻译佛经,得像对待佛祖的教诲一样,虔诚、细致,字斟句酌。别怕麻烦,遇到拿不准的地方,多想想原文的意思,多对比一下经典的译本,一定能找到最贴切的表达。来吧,看看你的翻译功夫。1.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阅读下面的巴利文选段,根据语境,"santī"最恰当的翻译是?"Yatocakhoidaṃsaccaṃdhammānaṃsacchikatvāhoti,tatocakhohotisantī."A.明白B.证悟C.平静D.满足(2)在下面的巴利文选段中,"cetovimuttiyaṃ"最恰当的翻译是?"Imecakho,bhikkhave,dhammāvijñātācetovimuttiyaṃhoti."A.心识解脱B.慧解脱C.行解脱D.觉悟(3)阅读下面的巴利文选段,根据语境,"aññāyenaajjhāyena"最恰当的翻译是?"Santīkho,bhikkhave,sīloaññāyenaajjhāyenasacchikāti."A.渐次地,逐渐地B.同时地,一起地C.频繁地,反复地D.偶尔地,有时地(4)在下面的巴利文选段中,"sabbaṃvācāraṃ"最恰当的翻译是?"Bhikkhave,khotesīlavādhammānaṃsacchikāmisabbaṃvācāraṃ."A.所有的言语B.持续不断的言语C.重要的言语D.有益的言语(5)阅读下面的巴利文选段,根据语境,"cattāriariyasaccāni"最恰当的翻译是?"Imekho,bhikkhave,cattāriariyasaccānisacchikāmi."A.四种圣谛B.四种智慧C.四种功德D.四种境界(6)在下面的巴利文选段中,"atthasāmi"最恰当的翻译是?"Bhikkhave,khotesīloatthasāmi."A.有益的B.有价值的C.可靠的D.必要的(7)阅读下面的巴利文选段,根据语境,"sīlavā"最恰当的翻译是?"Sīlavākho,bhikkhave,dhammānaṃsacchikāti."A.有道德的B.品德高尚的C.遵守戒律的D.具备德行的(8)在下面的巴利文选段中,"santī"最恰当的翻译是?"Santīkho,bhikkhave,sīlocapaññācasamādhica."A.平静B.证悟C.获得D.存在(9)阅读下面的巴利文选段,根据语境,"dhammāsacchikatvā"最恰当的翻译是?"Dhammāsacchikatvākho,bhikkhave,santī."A.理解了法B.证得了法C.接触了法D.记住了法(10)在下面的巴利文选段中,"cetovimuttiyaṃ"最恰当的翻译是?"Cetovimuttiyaṃkho,bhikkhave,dhammāvijñātāhoti."A.心识解脱B.慧解脱C.智慧解脱D.觉悟2.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根据巴利文原文,填写相应的中文翻译。(1)巴利文中的“______”通常译为“四圣谛”,是佛教的核心教义。(2)表示“无我”的巴利文术语是“______”,是佛教的重要哲学概念。(3)巴利文中的“______”通常译为“智慧”,是佛教三学之一。(4)下列哪个术语表示“______”?“______”是佛教追求的终极目标。(5)巴利文中的“______”通常译为“禅定”,是佛教三学之一。(6)表示“______”的巴利文术语是“______”,是佛教核心概念之一。(7)巴利文中的“______”通常译为“八正道”,是佛教修行的道路。(8)下列哪个术语表示“______”?“______”是佛教描述的生命循环状态。(9)巴利文中的“______”通常译为“缘起”,是佛教的核心世界观。(10)表示“______”的巴利文术语是“______”,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方法。3.翻译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请根据巴利文原文,将选段翻译成现代汉语。(1)巴利文选段:"Yathāhikho,bhikkhave,āyatanānipañcaṃsacchikāmi.Tassacakho,bhikkhave,pañcaṃsacchikāmāhotisīlo,paññā,samādhi.Tassacakho,bhikkhave,sīloaññāyenaajjhāyenasacchikāti.Paññācaaññāyenaajjhāyenasacchikāti.Samādhicaaññāyenaajjhāyenasacchikāti.Imekho,bhikkhave,cattāriariyasaccānisacchikāmi."请翻译成现代汉语。(2)巴利文选段:"Imekho,bhikkhave,dhammāvijñātācetovimuttiyaṃhoti.Sīlavākho,bhikkhave,dhammānaṃsacchikāti.Paññāvākho,bhikkhave,dhammānaṃsacchikāti.Samādhiyākho,bhikkhave,dhammānaṃsacchikāti.Sīlocapaññācasamādhicakho,bhikkhave,dhammānaṃsacchikāti.Imekho,bhikkhave,cattāriariyasaccānisacchikāmi."请翻译成现代汉语。(3)巴利文选段:"Bhikkhave,khotesīloatthasāmi.Paññācaatthasāmi.Samādhicaatthasāmi.Sīlocapaññācasamādhicakho,bhikkhave,atthasāmi.Imekho,bhikkhave,cattāriariyasaccānisacchikāmi."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四、巴利文应用文翻译要求:下面提供了三个巴利文应用文选段,请你根据上下文语境,运用所学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将它们翻译成流畅、准确的现代汉语。记住,咱们翻译应用文,得像处理日常事务一样,简洁、明了,直截了当,别拖泥带水。遇到需要解释的地方,就简单说清楚,别啰嗦。来吧,看看你的实际应用能力。1.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阅读下面的巴利文选段,根据语境,"āyamante"最恰当的翻译是?"Subhūte,khoteāyamanteāgacchāmi."A.今天B.明天C.现在D.以后(2)在下面的巴利文选段中,"saccheyyaṃ"最恰当的翻译是?"Tenakhopana,bhoāyamantesaccheyyaṃ."A.说B.做C.给D.领(3)阅读下面的巴利文选段,根据语境,"āhāraṃ"最恰当的翻译是?"Tatthakho,bho,āhāraṃpiṭṭhakaṃpiṭṭhakaṃgacchāmi."A.食物B.水C.草D.树(4)在下面的巴利文选段中,"sāvasaṃ"最恰当的翻译是?"Bhikkhave,khotesāvasaṃattanonavācāmi."A.恐惧B.忧虑C.担心D.焦虑(5)阅读下面的巴利文选段,根据语境,"dakkhiṇāyaṃ"最恰当的翻译是?"Tenakhopana,bho,dakkhiṇāyaṃupasaṅkami."A.东边B.西边C.南边D.北边(6)在下面的巴利文选段中,"piṭṭhakaṃ"最恰当的翻译是?"Tatthakho,bho,piṭṭhakaṃpiṭṭhakaṃgacchāmi."A.块B.包C.筐D.杯(7)阅读下面的巴利文选段,根据语境,"ācariyo"最恰当的翻译是?"Subhūte,khoteācariyoagacchāmi."A.老师B.母亲C.父亲D.弟弟(8)在下面的巴利文选段中,"saccheyyaṃ"最恰当的翻译是?"Tenakhopana,bho,saccheyyaṃ."A.说B.做C.给D.领(9)阅读下面的巴利文选段,根据语境,"āhāraṃ"最恰当的翻译是?"Tatthakho,bho,āhāraṃgacchāmi."A.食物B.水C.草D.树(10)在下面的巴利文选段中,"sāvasaṃ"最恰当的翻译是?"Bhikkhave,khotesāvasaṃattanonavācāmi."A.恐惧B.忧虑C.担心D.焦虑2.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根据巴利文原文,填写相应的中文翻译。(1)巴利文中的“______”通常译为“食物”,是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2)表示“______”的巴利文术语是“sāvasaṃ”,通常指人们内心的恐惧和忧虑。(3)巴利文中的“______”通常译为“南边”,是方位词之一。(4)下列哪个术语表示“______”?“______”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动作。(5)巴利文中的“______”通常译为“老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人。(6)表示“______”的巴利文术语是“______”,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7)巴利文中的“______”通常译为“食物”,是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8)下列哪个术语表示“______”?“______”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动作。(9)巴利文中的“______”通常译为“北边”,是方位词之一。(10)表示“______”的巴利文术语是“______”,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情绪。3.翻译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请根据巴利文原文,将选段翻译成现代汉语。(1)巴利文选段:"Subhūte,khoteāyamanteāgacchāmi.Tenakhopana,bho,saccheyyaṃ.Tatthakho,bho,āhāraṃpiṭṭhakaṃpiṭṭhakaṃgacchāmi."请翻译成现代汉语。(2)巴利文选段:"Bhikkhave,khotesāvasaṃattanonavācāmi.Tenakhopana,bho,dakkhiṇāyaṃupasaṅkami.Tatthakho,bho,piṭṭhakaṃpiṭṭhakaṃgacchāmi."请翻译成现代汉语。(3)巴利文选段:"Subhūte,khoteācariyoagacchāmi.Tenakhopana,bho,saccheyyaṃ.Tatthakho,bho,āhāraṃgacchāmi."请翻译成现代汉语。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翻译理论综合测试1.选择题(1)B解析: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文在目标语言读者中产生的效果应与原文在源语言读者中产生的效果相似。当源语言中存在文化专有项时,直接音译无法让目标读者理解其文化内涵,解释性翻译(B)能够提供必要的文化背景信息,帮助读者理解,符合功能对等原则。(2)B解析:动态对等理论要求译文在目标读者中产生的反应应尽可能接近源语言读者产生的反应。“Dukkha”涵盖了苦、痛苦、烦恼等多重含义,直译为“痛苦”可能过于狭隘,意译为“无常”(B)更能传达其哲学内涵,即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这在汉语佛经翻译中是常见的处理方式。(3)C解析: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可能完全避免主观判断,因为翻译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需要译者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选择。但主观判断应基于对原文和目标语言的理解,以及翻译理论知识的指导,而不是任意发挥。因此,认为译者应该完全避免个人主观判断(C)是不现实的。(4)B解析:巴利文文本中常见的长句和倒装结构,如果直接翻译成汉语,可能会影响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导致信息传递失真(B)。译者需要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拆分长句、调整语序等,以确保译文清晰易懂。(5)B解析:目的论认为,翻译行为是由目的决定的,翻译策略的选择应以译文在目标语言文化中的功能为首要考虑因素(B)。这意味着译者需要根据翻译目的,灵活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而不是拘泥于某种固定的理论。(6)A解析:巴利文偈颂体诗歌通常具有严格的韵律和节奏,译者应该尽可能保留原文的韵律结构(A),以传达诗歌的艺术美感。虽然传达诗歌的哲学内涵(B)也很重要,但韵律和节奏是诗歌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丢失了韵律和节奏,诗歌的艺术性就会大打折扣。(7)A解析:比喻是文学语言中常用的修辞手法,翻译比喻时,最佳策略是寻找目标语言中功能对等的比喻(A),这样既能保留原文的形象性,又能让目标读者产生相似的联想。直译比喻并添加注释(B)虽然可行,但可能会影响译文的流畅性;用解释性语言说明比喻含义(C)则过于平淡;根据上下文改用直白表达(D)则可能丢失原文的表达效果。(8)B解析:描述性翻译理论强调,当遇到源语言中特有的文化概念时,译者应该通过描述性语言来解释该概念(B),而不是强行寻找目标语言中相似的概念(A),因为文化概念往往无法直接对应。保留原文词汇并添加详尽解释(C)也是一种方法,但描述性翻译更侧重于解释概念的内涵。(9)B解析:翻译过程中,如果发现巴利文原文存在明显错误,译者应该根据上下文推断最可能的正确版本(B),而不是完全按照原文翻译(A),因为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的转换,更是对原文的理解和诠释。向原文作者或出版方提出质疑(C)可能不是实际操作中可行的方法;完全忽略原文错误(D)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10)D解析:翻译规范理论认为,译者在处理文本时应该优先考虑译文在目标语言文化中的规范性和接受度(D),而不是仅仅忠实于原文的词汇选择(A)、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B)或保持译文的学术严谨性(C)。因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让目标读者理解和接受译文。2.判断题(1)√解析: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译文在目标语言读者中产生的效果应与原文在源语言读者中产生的效果相似,这正是命题所表达的内容。(2)√解析:“Anatta”(无我)是佛教的核心概念,汉语译本中将其译为“无常”,是因为“无常”更能体现“Anatta”的哲学内涵,即一切事物都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这与“无我”的概念是一致的,体现了文化适应的原则。(3)×解析:如前所述,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可能完全避免主观判断,而且主观判断如果基于对原文和目标语言的理解,以及翻译理论知识的指导,是允许的,甚至是必要的。(4)√解析:目的论的核心观点就是翻译行为是由目的决定的,翻译策略的选择应以译文在目标语言文化中的功能为首要考虑因素,这与命题所表达的内容一致。(5)√解析:巴利文文本中的注释通常用于解释原文中出现的专有名词或文化概念,帮助读者理解,这是注释的功能之一。(6)×解析:如果巴利文原文中存在矛盾之处,译者应该努力弄清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或者哪一种说法更符合上下文语境,而不是简单地选择其中一种说法进行翻译,另一种说法可以忽略。(7)×解析:根据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的准确性(A)和流畅性(B)应该并重,而不是优先于流畅性。准确性的确很重要,但流畅性也是衡量译文质量的重要标准。(8)√解析:翻译巴利文诗歌时,保留原文的韵律和节奏(A)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诗歌艺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传达诗歌的哲学内涵(B)也很重要,但韵律和节奏是诗歌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忽视。(9)×解析:根据描述性翻译理论,当遇到巴利文中的文化概念时,译者应该通过描述性语言来解释该概念(B),而不是尽量寻找目标语言中相似的概念(A),因为文化概念往往无法直接对应。(10)√解析: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始终牢记自己的文化立场,避免文化偏见(D),这是进行客观、公正翻译的前提。3.简答题(1)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文在目标语言读者中产生的效果应与原文在源语言读者中产生的效果相似,而目的论则认为,翻译行为是由目的决定的,翻译策略的选择应以译文在目标语言文化中的功能为首要考虑因素。功能对等理论更侧重于译文与原文在效果上的对等,而目的论更侧重于翻译目的对翻译策略的指导作用。(2)在翻译巴利文佛经时,译者应该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选择翻译策略。对于佛教术语,如果目标语言中有对应的术语,可以直接使用;如果没有对应的术语,可以根据术语的含义进行意译,或者保留原文词汇并添加注释。总之,要以准确传达佛教教义为首要原则。(3)常见的巴利文文本翻译策略包括:直译、意译、解释性翻译、归化、异化等。直译(保留原文结构)适用于结构简单、意义明确的句子;意译(根据目标语言习惯调整表达)适用于结构复杂、难以直译的句子;解释性翻译(添加注释或附录)适用于包含大量文化专有项的文本;归化(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文化)适用于面向普通读者的文本;异化(保留原文文化特色)适用于面向专业读者的文本。(4)翻译巴利文长句时,译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确保译文的可读性:拆分长句、调整语序、使用连接词、添加过渡句等。拆分长句可以将一个长句拆分成几个短句,降低译文的复杂度;调整语序可以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调整原文的语序,使译文更流畅;使用连接词和添加过渡句可以使译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更清晰,提高译文的可读性。(5)在翻译过程中,平衡忠实于原文和适应目标语言文化之间的关系,需要译者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一般来说,译者应该首先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形式,然后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习惯进行调整,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但需要注意的是,忠实和适应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界限,译者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二、巴利文术语翻译测试1.选择题(1)A解析:CatvāriĀryasatyāni(四圣谛)是佛教的核心教义,通常译为“四圣谛”,而不是明白(A)、证悟(B)、平静(C)或满足(D)。(2)C解析:Sīla(品德)是佛教三学之一,通常译为“品德”,而不是智慧(A)、禅定(B)或慧根(D)。(3)A解析:Anatta(无我)是佛教的核心概念,表示“无我”,而不是无常(B)、痛苦(C)或涅槃(D)。(4)B解析:Bodhi(菩提)通常译为“菩提”,而不是涅槃(A)、智慧(C)或禅定(D)。(5)A解析:Dukkha(苦)通常译为“苦”,而不是无常(B)、轮回(C)或涅槃(D)。(6)A解析:Meditation(禅定)在巴利文中通常译为“禅定”,而不是智慧(B)、品德(C)或无我(D)。(7)C解析:Karma(业)表示“业”,而不是智慧(A)、苦(B)、无我(D)。(8)A解析:Nirvāṇa(涅槃)通常译为“涅槃”,而不是菩提(B)、智慧(C)或禅定(D)。(9)A解析:PañcaSkandha(五蕴)表示“五蕴”,而不是无常(B)、业(C)、无我(D)。(10)A解析:Brahmavihara(四无量心)通常译为“四无量心”,而不是慈悲(B)、喜(C)、平等舍(D)。(11)A解析:Pratītyasamutpāda(缘起)表示“缘起”,而不是无常(B)、业(C)、无我(D)。(12)B解析:Metta(慈心)通常译为“慈心”,而不是无我(A)、智慧(C)或禅定(D)。(13)A解析:AshtāngikaMārga(八正道)表示“八正道”,而不是无常(B)、业(C)、无我(D)。(14)A解析:Dhamma(法)通常译为“法”,而不是慧(B)、定(C)或慈(D)。(15)A解析:Samsara(轮回)表示“轮回”,而不是无常(B)、业(C)、无我(D)。2.填空题(1)Sīla解析:Sīla通常译为“智慧”,是佛教三学之一。(2)Dukkha解析:Dukkha表示“苦”,是佛教四圣谛之一。(3)Samādhi解析:Samādhi通常译为“禅定”,是佛教三学之一。(4)Anatta解析:Anatta表示“无我”,是佛教核心概念之一。(5)Nirvāṇa解析:Nirvāṇa通常译为“涅槃”,是佛教追求的终极目标。(6)Karma解析:Karma表示“业”,是佛教核心概念之一。(7)Cattāriariyasaccāni解析:Cattāriariyasaccāni表示“四圣谛”,是佛教的核心教义。(8)Samsara解析:Samsara表示“轮回”,是佛教描述的生命循环状态。(9)Pratītyasamutpāda解析:Pratītyasamutpāda表示“缘起”,是佛教的核心世界观。(10)Brahmavihara解析:Brahmavihara表示“四无量心”,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方法。3.简答题(1)Anatta(无我)是佛教的核心哲学概念,指的是一切事物都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包括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等。它意味着没有一个固定的“我”或“自”存在,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不断变化的。Anatta的概念在佛教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帮助人们破除对“我”的执着,从而减轻痛苦,最终达到涅槃的境界。(2)Sīla(品德)、Pāramitā(波罗蜜)和Samādhi(禅定)是佛教三学,分别指:-Sīla(品德):指遵守戒律,培养善良的品德,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品德高尚的人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是修行的基础。-Pāramitā(波罗蜜):指修行者需要努力达到的境界,包括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智慧等六波罗蜜。波罗蜜是修行者通往涅槃的必经之路。-Samādhi(禅定):指通过meditation(禅修)训练,使心灵达到平静和专注的状态。禅定能够帮助修行者更好地理解佛教的教义,也是获得其他两种智慧的基础。(3)巴利文佛经中常见的核心概念包括:-Dukkha(苦):指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因此都会带来痛苦。-Anatta(无我):指一切事物都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包括五蕴和六尘等。-Nirvāṇa(涅槃):指修行者通过修行,最终达到的解脱状态,没有痛苦、没有烦恼、没有执着。(4)在翻译巴利文文献时,处理专有名词和术语的方法包括:-直接使用巴利文原文,并在第一次出现时添加注释,解释其含义。例如,Anatta(无我)可以在第一次出现时添加注释:“Anatta(无我):指一切事物都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使用目标语言中对应的术语,并在必要时添加注释,解释其与巴利文术语的异同。例如,Dukkha(苦)可以直接译为“苦”,并在注释中说明其与汉语中“苦”的异同。-根据上下文,对术语进行意译,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例如,Brahmavihara(四无量心)可以根据其含义,意译为“慈、悲、喜、平等舍”,并在注释中说明其与巴利文术语的对应关系。(5)Brahmavihara(四无量心)是指慈心(Metta)、悲心(Karunā)、喜心(Muditā)和平等舍(Upekkhā)。慈心是指对所有众生怀有友善和希望他们幸福的心;悲心是指对所有众生遭受痛苦的事情感到同情,并希望他们远离痛苦;喜心是指看到其他众生获得幸福和成功时感到高兴;平等舍是指对所有众生都怀有平等的心,不偏不倚。四无量心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方法,能够帮助修行者培养慈悲心,减轻痛苦,最终达到涅槃的境界。三、巴利文佛经选段翻译(1)巴利文选段:"Yathāhikho,bhikkhave,āyatanānipañcaṃsacchikāmi.Tassacakho,bhikkhave,pañcaṃsacchikāmāhotisīlo,paññā,samādhi.Tassacakho,bhikkhave,sīloaññāyenaajjhāyenasacchikāti.Paññācaaññāyenaajjhāyenasacchikāti.Samādhicaaññāyenaajjhāyenasacchikāti.Imekho,bhikkhave,cattāriariyasaccānisacchikāmi."请翻译成现代汉语。翻译:“确实,各位,我接触了五处。确实,各位,这五处接触是:戒律、智慧、禅定。确实,各位,戒律是逐渐地、渐渐地接触;智慧是逐渐地、渐渐地接触;禅定是逐渐地、渐渐地接触。确实,各位,这四圣谛我接触了。”(2)巴利文选段:"Imekho,bhikkhave,dhammāvijñātācetovimuttiyaṃhoti.Sīlavākho,bhikkhave,dhammānaṃsacchikāti.Paññāvākho,bhikkhave,dhammānaṃsacchikāti.Samādhiyākho,bhikkhave,dhammānaṃsacchikāti.Sīlocapaññācasamādhicakho,bhikkhave,dhammānaṃsacchikāti.Imekho,bhikkhave,cattāriariyasaccānisacchikāmi."请翻译成现代汉语。翻译:“确实,各位,对法有知见的心识解脱是这样的。确实,各位,有品德的人接触法;确实,各位,有智慧的人接触法;确实,各位,有禅定的人接触法。确实,各位,戒律、智慧、禅定的人接触法。确实,各位,这四圣谛我接触了。”(3)巴利文选段:"Bhikkhave,khotesīloatthasāmi.Paññācaatthasāmi.Samādhicaatthasāmi.Sīlocapaññācasamādhicakho,bhikkhave,atthasāmi.Imekho,bhikkhave,cattāriariyasaccānisacchikām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