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题型强化题库:文言文阅读理解与应用试题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题型强化题库:文言文阅读理解与应用试题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题型强化题库:文言文阅读理解与应用试题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题型强化题库:文言文阅读理解与应用试题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题型强化题库:文言文阅读理解与应用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题型强化题库:文言文阅读理解与应用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竟日(jìng)殆(dài)乎殷(yān)红踌躇(chú)B.澄澈(chéng)潦(liáo)草脑髓(suǐ)蜷(quán)缩C.濒(bīn)临憔悴(qiáo)纨绔(kuà)纨(wán)拭D.惬(qiè)意拙(zhuō)劣脉搏(bó)惟(wéi)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纨绔子弟相形见绌气宇轩昂落寞惆怅B.按步就班锐不可挡恪尽职守气急败坏C.气息奄奄言简意赅惟妙惟肖眼花缭乱D.胸襟开阔疲惫不堪风驰电掣坐怀不乱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济:渡过)B.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险远:危险遥远)C.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极:到达)D.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名词作动词,吃)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意动用法,喜爱)C.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兴:使动用法,使……兴盛)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名词作动词,接受)5.下列对句子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左佩刀,右备弓矢。(佩、备:名词作动词,佩戴、准备)B.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和:名词作动词,唱和)C.项燕,楚将,数有功,爱士卒。(爱:意动用法,爱慕)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名词作状语,吃)6.下列对文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如果不恬淡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如果不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B.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C.余闻之也久。(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7.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体现了他的政治远见和忠君之心。B.《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和平宁静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C.《陋室铭》通过描写陋室的环境和主人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怀。D.《伶官传序》中,欧阳修以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衰为例,论述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警示统治者要居安思危。8.下列对文章主旨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师说》通过论述师道的重要性,强调了尊师重道、虚心求教的重要性,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进行了批判。B.《醉翁亭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自然景色和游宴情景,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的情趣。C.《记承天寺夜游》通过描写月夜游承天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贬谪期间复杂的心情和对美好景色的欣赏。D.《赤壁赋》通过苏轼与客泛舟赤壁的游历,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9.下列对文章表现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醉翁亭记》中,作者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写醉翁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B.《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色比作“水中藻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夜庭院的景色。C.《师说》中,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古代从师学习的风气与当时的社会风气进行对比,论证了师道的重要性。D.《赤壁赋》中,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描写赤壁的壮丽景色,象征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10.下列对文章语言特色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师表》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体现了诸葛亮忠君爱国的思想感情。B.《陋室铭》语言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体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怀。C.《醉翁亭记》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D.《赤壁赋》语言清新优美,富有哲理,体现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态度。11.下列对文章结构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师表》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述出师的原因和目的,然后分述具体措施,最后总结希望和决心。B.《桃花源记》采用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记叙渔人行踪和描写桃花源景色,展现了理想社会的图景。C.《陋室铭》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述陋室的环境和主人的生活,然后分述陋室的特点和主人的品德,最后总结陋室的价值。D.《师说》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述师道的重要性,然后分述从师学习的意义和方法,最后总结尊师重道的道理。12.下列对文章修辞手法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醉翁亭记》中,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醉翁亭周围的景色,增强了文章的气势。B.《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色比作“水中藻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夜庭院的景色。C.《师说》中,作者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将古代从师学习的风气与当时的社会风气进行对比,论证了师道的重要性。D.《赤壁赋》中,作者运用象征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赤壁的壮丽景色,象征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13.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体现了他的政治远见和忠君之心。B.《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和平宁静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C.《陋室铭》通过描写陋室的环境和主人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怀。D.《伶官传序》中,欧阳修以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衰为例,论述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警示统治者要居安思危。14.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醉翁亭记》中,作者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写醉翁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B.《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色比作“水中藻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夜庭院的景色。C.《师说》中,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古代从师学习的风气与当时的社会风气进行对比,论证了师道的重要性。D.《赤壁赋》中,作者运用象征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赤壁的壮丽景色,象征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15.下列对文章语言特色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师表》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体现了诸葛亮忠君爱国的思想感情。B.《陋室铭》语言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体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怀。C.《醉翁亭记》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D.《赤壁赋》语言清新优美,富有哲理,体现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态度。16.下列对文章结构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师表》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述出师的原因和目的,然后分述具体措施,最后总结希望和决心。B.《桃花源记》采用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记叙渔人行踪和描写桃花源景色,展现了理想社会的图景。C.《陋室铭》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述陋室的环境和主人的生活,然后分述陋室的特点和主人的品德,最后总结陋室的价值。D.《师说》采用并列式结构,先论述师道的重要性,然后论述从师学习的意义和方法,最后总结尊师重道的道理。17.下列对文章修辞手法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醉翁亭记》中,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醉翁亭周围的景色,增强了文章的气势。B.《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色比作“水中藻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夜庭院的景色。C.《师说》中,作者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将古代从师学习的风气与当时的社会风气进行对比,论证了师道的重要性。D.《赤壁赋》中,作者运用象征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赤壁的壮丽景色,象征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18.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体现了他的政治远见和忠君之心。B.《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和平宁静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C.《陋室铭》通过描写陋室的环境和主人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怀。D.《伶官传序》中,欧阳修以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衰为例,论述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警示统治者要居安思危。19.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醉翁亭记》中,作者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写醉翁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B.《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色比作“水中藻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夜庭院的景色。C.《师说》中,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古代从师学习的风气与当时的社会风气进行对比,论证了师道的重要性。D.《赤壁赋》中,作者运用象征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赤壁的壮丽景色,象征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20.下列对文章语言特色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师表》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体现了诸葛亮忠君爱国的思想感情。B.《陋室铭》语言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体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怀。C.《醉翁亭记》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D.《前赤壁赋》语言清新优美,富有哲理,体现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态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把答案写在题中的横线上。)21.《师说》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22.《醉翁亭记》中,描写醉翁亭周围景色的名句是:“,在乎山水之间也。”23.《出师表》中,诸葛亮自比“,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2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生活自足的名句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25.《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名句是:“,无丝竹之乱耳。”26.《伶官传序》中,欧阳修认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原因是“,则足以励精。”27.《前赤壁赋》中,苏轼在月夜泛舟时,用“,水波不兴”来描写月色的宁静。28.《后赤壁赋》中,苏轼在游览过程中,用“,羽扇纶巾”来描写道人的装束。29.《师说》中,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其中“惑”指的是。30.《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的建议。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填“√”,错误的填“×”。)31.《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表达了诸葛亮对后主刘禅的忠心和辅佐之心。(√)32.《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通过描写桃花源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33.《陋室铭》是刘禹锡的代表作,通过描写陋室的环境和主人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怀。(√)34.《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通过论述师道的重要性,强调了尊师重道、虚心求教的重要性,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进行了批判。(√)35.《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代表作,通过描写醉翁亭的自然景色和游宴情景,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的情趣。(√)36.《前赤壁赋》是苏轼的代表作,通过苏轼与客泛舟赤壁的游历,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37.《后赤壁赋》是苏轼的代表作,通过苏轼在月夜泛舟时,用“桂棹兮兰桨”来描写月色的宁静。(×)38.《师说》中,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其中“道”指的是做人的道理。(√)39.《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体现了他的政治远见和忠君之心。(√)40.《赤壁赋》中,苏轼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来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根据题目要求,简洁明了地回答问题。)41.简述《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出的治国建议。42.简述《桃花源记》中桃花源的特点。43.简述《陋室铭》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44.简述《师说》中韩愈论述的师道的重要性。45.简述《赤壁赋》中苏轼表达的人生态度。三、阅读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6~50题。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草木尽死。其身之长,不过数尺,而其尾类蛇,善缘壁,登树,缘木而居。生於游女之山,其北有愚溪,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竹柏也。岩穴暝,则鱼鳖可仆而取也。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吾与子之所共适?4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1)黑质而白章:__________(2)善缘壁:__________47.翻译下列句子。(2分)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何曾至乎?48.文中描写愚溪景色的句子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其特点。(3分)49.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50.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四、作文(本大题满分60分。)5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这句名言,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懈奋斗。在当今社会,我们同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前行。请以“探索”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B(解析:A项,“殷”应读yīn;C项,“纨”应读wán;D项,“惟”应读wéi。)2.C(解析:A项,“落寞”应为“落寞”;B项,“锐不可挡”应为“锐不可当”;D项,“坐怀不乱”应为“坐怀不疑”。)3.B(解析:“险远”应指危险偏远的地方。)4.A(解析:A项,“食”为名词作动词;B、C、D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5.D(解析:“食”在句中应为动词,吃。)6.A(解析:“无以”应为“没有用来……的途径”。)7.D(解析:《伶官传序》中,欧阳修以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衰为例,论述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警示统治者要居安思危。)8.D(解析:《赤壁赋》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9.D(解析:《赤壁赋》中,作者运用象征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赤壁的壮丽景色,象征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10.A(解析:《出师表》语言感情真挚,但并非“简洁明快”。)11.D(解析:《师说》采用层层递进的结构。)12.D(解析:《赤壁赋》中,作者运用象征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赤壁的壮丽景色,象征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13.D(解析:《伶官传序》中,欧阳修以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衰为例,论述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警示统治者要居安思危。)14.D(解析:《赤壁赋》中,作者运用象征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赤壁的壮丽景色,象征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15.A(解析:《出师表》语言感情真挚,但并非“简洁明快”。)16.D(解析:《师说》采用层层递进的结构。)17.D(解析:《赤壁赋》中,作者运用象征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赤壁的壮丽景色,象征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18.D(解析:《伶官传序》中,欧阳修以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衰为例,论述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警示统治者要居安思危。)19.D(解析:《赤壁赋》中,作者运用象征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赤壁的壮丽景色,象征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20.D(解析:《前赤壁赋》语言清新优美,富有哲理,体现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把答案写在题中的横线上。)21.韩愈22.山水之乐23.臣本布衣2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25.无丝竹之乱耳2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27.水波不兴28.羽扇纶巾29.指学习上的疑惑30.诚宜开张圣听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填“√”,错误的填“×”。)31.√32.√33.√34.√35.√36.√37.×(解析:应为“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38.√39.√40.√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根据题目要求,简洁明了地回答问题。)41.诸葛亮提出的治国建议有: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整顿吏治,发展生产等。(解析:根据《出师表》内容作答。)42.桃花源的特点是:环境优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社会安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人民安居乐业(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自给自足(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与世隔绝(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解析:根据《桃花源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