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办民一中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_第1页
上海民办民一中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_第2页
上海民办民一中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_第3页
上海民办民一中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_第4页
上海民办民一中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民办民一中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从图甲到图乙()。A.图中的人是运动的B.图中的车是运动的C.图中的车是静止的2.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必须选定()。A.参照物 B.人 C.参照物和人3.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必须先确定一个()。A.吉祥物 B.农作物 C.参照物4.秋千的运动形式属于()。A.摆动 B.滚动 C.滑动5.下面的运动中全是直线运动的是()。A.跳远跷跷板 B.风车荡秋千 C.自由落体直道滑滑梯6.斜面的特点是()。A.一端高一端低 B.两端一样高C.一定是木板搭的 D.不确定7.以下物体中,放在光滑的斜面上很容易运动起来的是()。A.足球 B.一箱方便面 C.一块方橡皮8.坡度增大,小六梭柱在斜面上会()。A.滑动 B.滚动9.在上学期的比赛中,小明和小王从同一起点同时出发,结果如下图,谁跑得更快?()。A.小明 B.小王 C.一样快10.下列与运动的快慢没有关系的是()。A.运动的时间 B.运动的距离 C.运动的方向11.刚产下的蚕卵是()的。A.黑色 B.黄色 C.白色12.蚕宝宝的幼体是()出来的。A.蚕茧孵化 B.蚕蛾直接生 C.蚕卵孵化13.我们观察到的蚕卵的形状是()。A.扁圆形 B.长方形 C.三角形14.小华养蚕日记里记录有:“它是椭圆形的、灰黑色的颗粒,中间有些凹下去。”小华记录的是蚕一生中哪个阶段()。A.蚕蛾 B.蚕蛹 C.卵 D.幼虫15.自然环境中,蚕宝宝一般在()左右出生。A.12月份 B.4月份 C.8月份16.蛋黄上面的小白点是()。A.卵白 B.胚胎 C.气室17.下列对蝌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蝌蚪是青蛙的幼虫阶段B.蝌蚪的内外结构都与鱼相似C.蝌蚪的内部结构与鱼类根本不同18.下列动物中,()是昆虫。A.蜜蜂和蚂蚁 B.蜘蛛和蜈蚣 C.蜈蚣和蚂蚁19.像蚕一样,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不同动物的卵是:()。A.一样的 B.不一样的20.下列动物的卵有卵壳的是()。A.青蛙卵 B.蚂蚁卵 C.鸽子卵21.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可能是()。A.口器 B.气门 C.眼睛22.蚕宝宝是蚕的(),刚刚出生的蚕宝宝叫蚁蚕。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23.蚕吃桑叶主要()。A.用口器咀嚼 B.用针吸 C.用牙齿咬24.喂蚕的桑叶很讲究,一定要()。A.新鲜干燥 B.新鲜带水珠 C.新鲜25.蚕的一生蜕皮的次数总共有()。A.4次 B.5次 C.6次26.和蚕相比,蛹的外形是()。A.身体呈圆柱形,黑色B.身体呈纺锤形,深褐色C.身体呈圆筒形,深褐色27.蚕的幼虫吐丝结茧是为了()。A.给人们提供蚕丝B.化蛹休眠,保护蚕蛹C.保暖28.下列动物中,哪一种动物是属于变态的动物()。A.狗 B.蜻蜓 C.鸡29.蚕蛹的身体外形是()。A.三角形 B.椭圆形 C.纺锤形30.关于蚕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蚕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形态B.蚕茧的作用是保护蚕蛹不被天敌捕食C.蚕蛹需要充足的营养,所以应该增加投喂食物的量D.蚕蛹是蚕吐丝做茧后在茧中变成的蛹虫31.白天,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是()。A.东升西落 B.西升东落 C.固定不变32.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其中中午的影子()。A.最长 B.最短 C.中等3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变化规律是()。A.长一短一长 B.短一长一短 C.长一短一短34.()是影子产生的条件。A.光源 B.遮挡物 C.屏 D.物体35.如图,手在产生影子的过程中是充当()的作用。A.光源 B.遮挡物 C.接收影子的屏36.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每月的()。A.初八 B.十五或十六 C.三十37.能在农历十六出现的月相是()。A. B. C.38.下列关于月球的说法错误的是()。A.月球上没有空气 B.月球围绕地球转动 C.在月球上人无法说话39.在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中。我们通常用各种小球来模拟()。A.各种大小不同的陨石 B.各种环形山 C.太阳40.以下哪种方法不能证明地球是球形?()A.环球旅行 B.卫星拍摄地球的照片 C.爬上山顶看地面41.我们感觉不到地球自转的原因是()。A.地球在运动,人没有运动B.人随地球一起运动,地球以外的参照物太远,人们感觉不到C.地球运动太快,人们感觉不到42.下列对地球上水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于冰川和陆地等B.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需要节约C.人类、动物、植物都需要地球上的水资源43.火星属于()。A.恒星 B.行星 C.卫星44.把太阳、月球、地球三个天体按体积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太阳、月球、地球 B.月球、太阳、地球 C.太阳、地球、月球45.太阳、地球和月球这三个天体中,能自己发光的是()。A.太阳 B.太阳和月球 C.太阳、地球和月球46.下面方法可以让“过山车”上的小球运动得更快的是()。A.轨道坡度再大一点B.终点设计得再高一点C.轨道设计得再宽一点47.运动相同时间,运动距离长的,说明运动得()。A.快 B.慢48.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需要测量的是运动的()。A.时间 B.距离 C.两者都要49.要想研究物体的运动速度,必须要知道()。A.物体的颜色 B.物体的起点和终点 C.物体的长度50.制作“过山车”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根据“过山车”轨道设计要求画设计图B.搭建“过山车”轨道时,根据情况对设计做小调整C.把工作分为设计、搭建、测试、完善,组内成员每人完成其中-项二、实验探究题51.下面是蚕的生命周期图,看图完成下列各题。(1)请在序号的后面分别写出蚕的四种形态。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2)蚕由②→③的变化过程中,会表现出:渐渐停止吃桑叶,身体发黄发亮,这表明蚕要开始__________,蚕一生要蜕__________次皮。(3)小军用文字记录了蚕的一生,其中一段记录为“身体呈圆筒形,有体节,从黑褐色逐渐变成白色,身体两侧有小黑点”。请判断小军记录的生长阶段是()。A.卵 B.成虫 C.幼虫 D.蛹(4)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A.30天 B.35天 C.56天 D.75天(5)人也有生命周期,那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阶段是()。A.婴儿期 B.儿童期 C.青春期 D.中年期52.下表是某同学观察蚕的生长变化的记录表,请根据表格回答问题。生长时期身体大小它的样子日期卵像小细沙子5月10日蚁蚕2mm身体呈黑色5月11日第一次蜕皮6mm身体呈白色5月16日第二次蜕皮12mm身体呈白色,有花纹5月20日第三次蜕皮24mm身上有皱纹5月24日第四次蜕皮43mm身体两侧有黑斑点6月7日(1)蚕吐丝前一共经历了________次蜕皮,其中生长最快的时期是在第________次蜕皮后。(2)试想一下,蚕身体两旁的黑斑点可能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3)比较雄蛾与雌蛾的外形有什么异同,完成下表。体型触角颜色腹部翅爬行速度雄蛾(____)(____)(____)(____)(____)雌蛾(____)(____)(____)(____)(____)53.下图是小明在杭州某校操场上观察到的一棵大树和太阳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大树影子长矩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关系是()。A.大树的影子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高B.大树的影子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高C.大树影子的长短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无关(2)小明在大树旁立了一根1米高的竿子,测得竿子的影长是2米,同时测得大树的影长是6米,则大树的高是(______)米。(3)从早晨到傍晚这棵大树影子方向的变化过程是()。A.西→北→东 B.西→南→东 C.东→北→西54.小科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月相观察,并拍了一些月相照片。(1)2021年5月26日发生了月食,当天是农历四月十五,哪张照片可能是那天拍下的_________。(填序号)(2)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A.③①② B.①③② C.②③①(3)这些照片是在__________(填“上半月”或“下半月”)拍摄的。(4)李白曾写到“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其实月球并不像白玉一样光滑,而是布满了坑坑洼洼,这些“坑”实际上是__________(填地形名称),这种地形最有可能是因为(______)而产生的。A.火山爆发B.地震C.陨石撞击55.实验探究。根据地图回答下面问题。(1)超市在学校的__________方__________米处。学校在小明家的__________方向。(2)__________在学校的东北方向380米处。(3)小明同学从家到超市用了4分钟,小刚同学从学校到公园用了5分钟,运动较快的同学是____________。56.探究物体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三个斜面材料和长度相同,但坡度不同。(1)把象棋平放在乙斜面上,松开手,象棋保持静止。为了让象棋运动,把它放到_________斜面(填“甲”或“丙”)。松开手,象棋开始运动,此时象棋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填“滑动”或“滚动”)。(2)把象棋竖放在乙斜面上,松开手,象棋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填“滑动”或“滚动”)。可以用(______)来测量象棋运动距离。A.秒表B.软尺C.天平(3)把象棋分别竖放在三个斜面的顶端,测量它到达斜面底端所用的时间。从斜面顶端到底端运动的时间(秒)第1次第2次第3次选择的数据甲斜面10101010乙斜面5466丙斜面2333①__________斜面选择的数据是错误的(填“甲”、“乙”或“丙”),应该选择的数据是_________。②为什么每个实验都要重复3次?_________________。③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当其它条件相同时,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B解析:B【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从图甲到图乙,以人为参照物,图中的车是运动的。2.A解析:A【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3.C解析:C【详解】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4.A解析:A【详解】物体有平动、滚动、振动、跳动和摆动等运动方式,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秋千的运动形式属于摆动。5.C解析:C【详解】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自由落体、直道滑滑梯属于直线运动。6.A解析:A【详解】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斜面的特点是一端高一端低,有一定的坡度。7.A解析:A【详解】物体来斜面上的运动方式与物体的形状、斜面的坡度等因素有关。不同形状的实心均匀物体放在相同的光滑斜面上时,球形或越接近球形的越容易运动起来。8.B解析:B【详解】物体有移动、转动、滚动、振动、摆动、滑动等运动方式。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是不一样的。坡度增大,小六梭柱在斜面上会滚动。9.B解析:B【详解】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小明和小王从同一起点同时出发,运动相同的距离,小王用时短,运动快,所以B符合题意。10.C解析:C【详解】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通过路程和时间的测量,我们可以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所以与运动快慢有关系的是时间、距离、速度,运动快慢与方向无关。11.B解析:B【详解】蚕卵是生命的开始,蚕卵呈扁平的椭圆形,一端稍尖,一端略钝。蚕卵的颜色有淡黄色的,还有赤色、紫灰色的。卵壳一般无色透明,表面布满通气道。12.C解析:C【详解】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蚕是卵生动物,所以蚕宝宝的幼体是蚕卵孵化出来的。13.A解析:A【详解】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些小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蚕卵是扁椭圆形的,A符合题意。14.C解析:C【分析】蚕卵是生命的开始,蚕卵呈扁平的椭圆形,一端稍尖,一端略钝。蚕卵的颜色有淡黄色的,还有赤色、紫灰色的。卵壳一般无色透明,表面布满通气道。【详解】小华养蚕日记里记录有:“它是圆形的、灰黑色的颗粒,中间有些凹下去。”记录的是蚕卵。C选项符合题意。【点睛】15.B解析:B【详解】蚕宝宝出生需要温暖的环境,蚕宝宝一般在4月份出生。故选:B【点睛】考查蚕的孵化,蚕一般在4月份孵化。16.B解析:B【详解】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可以发育成动物。鸡卵由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及胚盘等部分组成。鸡蛋蛋黄上的小白点是胚,它是鸡宝宝生命的开端。17.B解析:B【详解】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青蛙在水边产卵后,经过一段时间,卵就会孵化成蝌蚪,并以水中的藻类和浮游生物做食物,蝌蚪是青蛙的幼虫阶段,蝌蚪的内外结构都与鱼相似;约一个半月后,蝌蚪尾巴的根部开始膨胀,一个星期后长出后腿,随后前肢开始成形,尾巴同时会缩短,这时候,小小的蝌蚪就变成小青蛙,AB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18.A解析:A【详解】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根据对昆虫的认识,蜜蜂、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符合昆虫的特征。蜘蛛胸部有四对足,属于蛛形纲;蜈蚣属于多足纲,都不是昆虫。19.B解析:B【详解】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可以发育成动物。许多卵生动物的卵都类似于球形,这种形状十分坚固,能有效地保护其内部,有利于生命的繁衍,不同动物的卵是有区别的,有的打大有的小,形状也不相同。20.C解析:C【详解】金鱼、青鱼属于鱼类,卵外都无卵壳保护,青蛙、蟾蜍属于两栖动物,卵外都无卵壳保护,乌龟、蛇属于爬行动物,蚂蚁属于昆虫,卵外无卵壳,鸡、家鸽属于鸟类,卵外有卵壳保护。21.B解析:B【详解】蚕宝宝的外形:长圆筒形,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青白色。头部:较小,呈扁圆形。胸部:有三个环节组成。胸部有三对胸足。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气门,是蚕的呼吸器官,所以B符合题意。22.B解析:B【详解】桑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育、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蚕宝宝是蚕的幼虫。23.A解析:A【详解】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幼虫、蛹、成虫(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蚕的幼虫:长圆筒形,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青白色。头部:呈扁圆形,蚕的头小,头部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下方是咀嚼式口器。蚕吃桑叶主要用口器咀嚼,所以A符合题意。24.A解析:A【详解】养蚕的桑叶要新鲜、干净,洗过的桑叶要吸干水分晾干。不用的桑叶要放冷藏室保存,所以A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蚕,要求学生掌握喂蚕的桑叶很讲究,一定要新鲜干燥。25.C解析:C【详解】蚕宝宝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我国的蚕一生共蜕六次皮,其中在蚕茧内蜕皮二次,所以C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蜕皮,要求学生掌握蚕的一生蜕皮的次数总共有6次。26.B解析:B【详解】卵、蚕、蚕蛹、蚕蛾是蚕的一生要经历的四个形态;蚕的生命周期中,蚕是幼虫,蚕蛾是成虫,蚕蛾交配繁殖后死亡。蚕蛹的体形像一个纺棰,颜色变成了深褐色,分头、胸、腹三个体段。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体节。27.B解析:B【详解】蚕之所以要用茧把自己包围起来,完全是为了创造一个蜕变的安全环境,最终还是要把茧咬破,从而繁殖后代的。蚕宝宝作茧是为了保护蛹,所以B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吐丝结茧的作用,要求学生掌握蚕的幼虫吐丝结茧是为了化蛹休眠,保护蚕蛹。28.B解析:B【详解】昆虫在个体发育中,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叫完全变态发育。蜻蜓属于昆虫,是变态发育的动物。而鸡是从卵直接孵化出小鸡,属于卵生动物;狗是胎生动物。因此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昆虫的发育特点。29.C解析:C【详解】蚕蛾的头部呈小球状,长有鼓起的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一对胸足及两对翅;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蚕蛹的体形像一个纺棰,分头、胸、腹三个体段。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体节。30.C解析:C【分析】桑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育、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整个世代只幼虫期摄食,并为蛹和成虫期的生命活动积贮营养。【详解】A蚕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说法对的。B蚕茧的作用是保护蚕蛹,说法对的。C蚕在蛹期是不进食的,说法错误。D蚕蛹是蚕吐丝做茧后在茧中变成的蛹虫,说法对的。31.A解析:A【详解】通过观察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由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所以A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要求学生掌握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是东升西落。32.B解析:B【详解】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长,中午影子比较短。太阳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33.A解析:A【详解】一天中,物体在阳光下产生的影子变化的规律是:早上和傍晚影子最长,中午最短,所以影子长短变化规律是长一短一长。34.A解析:ABC【详解】影子产生的条件必须要有光源、遮挡物和屏。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都要发生变化。古代的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作一些计时工具,如日晷。35.B解析:B【详解】影子的形成与光和不透明的物体有关。影子的形成的条件是光、遮挡物、屏。影子总在背光的一侧。手在产生影子的过程中是充当遮挡物,所以B符合题意。36.B解析:B【详解】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是一个月,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圆变缺。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37.A解析:A【详解】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月相变化依次为新月→娥眉月→上弦月→上凸月→满月→下凸月→下弦月→残月→新月。农历十六的月相是满月,A符合。38.C解析:C【详解】月球上没有风,云,雨,雪等天气变化,这是由于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人类到达月球后,要自带氧气装置,月球绕地球转动,月球上没有生命,ABC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在月球上,人可以说话,月球上空气非常稀薄,接近真空状态,所以声音无法传播,需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听见对方的话。39.A解析:A【详解】月球表面看上颜色较浅的地方,多是环形山。环形山又称为“月坑”,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大小不一。环形山有单个的,也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分布上没有规律。环形山数量众多,但它们的深浅不一。环形山是月球上面最显著的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月球上的环形山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在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中。我们通常用各种小球来模拟各种大小不同的陨石,所以A符合题意。40.C解析:C【详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月食等,爬上山顶看地面不能证明地球是球形。41.B解析:B【详解】地球自转一圈是24小时,也就是说24小时才转了360°,角速度很小,无法通过太阳等星体明显感觉到。人随地球一起运动,地球以外的参照物太远,人们感觉不到。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相对地球是静止的,所以感觉不到地球自转,所以B符合题意。42.C解析:C【详解】A.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海洋,地球96%左右的水分布在海洋,其余少数的水存在于陆地和冰川,错误;B.地球上的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需要节约,错误;C.人类、动物、植物都需要地球上的水资源,正确;所以C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地球上水,要求学生掌握人类、动物、植物都需要地球上的水资源。43.B解析:B【详解】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火星属于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中的一颗。44.C解析:C【详解】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有包括地球在内的八大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地球的体积是月球的49倍。根据太阳、地球、月球的体积大小可知,太阳、月球和地球三个星球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该是:月球、地球、太阳。45.A解析:A【详解】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天体,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叫行星,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叫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一般来说,恒星比行星大,行星比卫星大。46.A解析:A【详解】根据“过山车”设计要求,坡度要有变化。想要让“过山车”上的小球运动得更快,可以让轨道坡度再大一点。A符合题意。47.A解析:A【详解】人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运动相同时间,运动距离长的,说明运动得快,所以A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要求学生掌握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来比较运动快慢。48.C解析:C【详解】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叫做速度,我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测量物体的速度需要知道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故选:C49.B解析:B【详解】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所以速度和时间、距离都有关。B.物体的起点和终点指的是距离,符合题意。速度和物体的颜色、长度没有关系,所以A、C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科学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50.C解析:C【详解】在建造“过山车”时,我们要经历“设计一制作一评价”的过程。在设计和搭建“过山车”的过程中,小组讨论,根据“过山车”设计要求绘制设计图。按照设计图拼搭“过山车”轨道,过程中对设计进行了微调。组内分工,合作搭建,交流讨论,发现问题,及时调试。制作“过山车”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把工作分为设计、搭建、测试、完善,组内成员每人完成其中-项,应该组内分工,合作搭建,交流讨论,所以C符合题意。二、实验探究题51.C解析:(1)蚕卵幼虫蛹成虫(2)吐丝结茧6(3)C(4)C(5)B52.二气门呼吸小黑色狭长大快大灰色肥大短小慢【分析】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蜕的“皮”其实是它的外骨骼。昆虫没有像人一样的骨骼,所以要靠比较坚硬外骨骼支持和保护身体。但是硬化的外骨骼是不能随着身体的长面而长大的,所以当昆虫身体长大时,必须要脱掉之前窄小的那层“皮”才能继续长大。【详解】(1)根据图表可知,蚕在吐丝结茧前一共经历了四次蜕皮,其中生长最快的时期是第三次蜕皮后,身体长长了19毫米。(2)蚕宝宝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器管与外界联系的通道,称为“气门”,又称“气孔”,它是蚕的呼吸器官的开口。(3)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