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1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2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3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4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题库及答案一、最佳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关于药物手性对映体的生物活性差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氯胺酮的(S)对映体麻醉作用强于(R)对映体B.萘普生的(S)对映体为活性形式,(R)对映体无活性C.丙氧芬的(+)对映体为镇痛药,()对映体为镇咳药D.青霉胺的(D)对映体抗铜毒作用强于(L)对映体答案:B解析:萘普生的(S)对映体为活性形式,但(R)对映体可通过体内酶转化为(S)对映体,并非完全无活性,故B错误。2.下列关于药物剂型的表述,正确的是A.注射用无菌粉末属于液体剂型B.乳膏剂属于半固体剂型C.气雾剂属于气体分散型制剂D.滴丸剂属于固体分散体剂型答案:B解析:注射用无菌粉末为固体剂型(A错误);气雾剂是气体介质中分散液滴或固体颗粒(C错误);滴丸剂是固体剂型,固体分散体是其制备技术(D错误);乳膏剂为半固体剂型(B正确)。3.某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k=0.3465h⁻¹,其半衰期(t₁/₂)约为A.2hB.4hC.6hD.8h答案:A解析:t₁/₂=0.693/k=0.693/0.3465≈2h(A正确)。4.下列药物中,通过抑制环氧酶(COX)发挥作用的是A.吗啡B.卡托普利C.阿司匹林D.阿托品答案:C解析:阿司匹林通过抑制COX1/COX2减少前列腺素合成(C正确);吗啡作用于阿片受体(A错误);卡托普利抑制ACE(B错误);阿托品阻断M胆碱受体(D错误)。5.关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维生素C氧化变色属于化学不稳定性B.乳剂分层属于物理不稳定性C.青霉素钠盐水解属于生物学不稳定性D.片剂吸潮崩解属于物理不稳定性答案:C解析:青霉素水解是化学降解(C错误);生物学不稳定性指微生物污染(如霉变)。6.下列关于缓释、控释制剂的表述,错误的是A.可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顺应性B.血药浓度波动较普通制剂小C.一般适用于半衰期小于1h或大于24h的药物D.剂量调整灵活性较差答案:C解析:缓释/控释制剂一般适用于半衰期28h的药物(C错误);半衰期过短(<1h)需频繁给药,过长(>24h)每日一次即可,无需缓控释。7.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不包括A.可逆性结合B.饱和性C.竞争性D.不可逆性答案:D解析: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是可逆的(D错误),具有饱和性和竞争性(如华法林与保泰松合用易出血)。8.下列辅料中,可作为片剂崩解剂的是A.羟丙甲纤维素(HPMC)B.交联聚维酮(PVPP)C.硬脂酸镁D.微晶纤维素(MCC)答案:B解析:HPMC为黏合剂或缓释材料(A错误);PVPP为高效崩解剂(B正确);硬脂酸镁为润滑剂(C错误);MCC为填充剂/干黏合剂(D错误)。9.某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Vd)为50L,体重70kg的患者单次静脉注射100mg后,初始血药浓度(C₀)约为A.2μg/mLB.4μg/mLC.6μg/mLD.8μg/mL答案:A解析:C₀=剂量/Vd=100mg/50L=2mg/L=2μg/mL(A正确)。10.关于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log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ogP越大,药物水溶性越好B.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logP增大C.分子中引入羟基会增大logPD.生物膜转运主要依赖logP<0的药物答案:B解析:logP=脂相浓度/水相浓度,越大脂溶性越好(A错误);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度降低,脂溶性增加(logP增大,B正确);羟基增加水溶性,logP减小(C错误);生物膜转运偏好脂溶性药物(logP适中,D错误)。二、配伍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题目分为若干组,每组题目对应同一组备选项,备选项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1113】A.首过效应B.肠肝循环C.生物利用度D.清除率E.表观分布容积11.药物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被代谢,使进入体循环药量减少的现象是12.药物随胆汁排入肠道后被重新吸收的过程是13.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是答案:11.A12.B13.D【1416】A.溶液剂B.溶胶剂C.乳剂D.混悬剂E.高分子溶液剂14.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是15.由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的均相液体制剂是16.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相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中的非均相液体制剂是答案:14.D15.E16.C【1719】A.肾上腺素B.普萘洛尔C.阿托品D.毛果芸香碱E.筒箭毒碱17.M胆碱受体激动剂是18.β受体拮抗剂是19.N胆碱受体拮抗剂是答案:17.D18.B19.E三、综合分析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题目基于一个临床情景、病例、实例或案例的背景信息逐题展开,每道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2022】患者,男,65岁,诊断为高血压合并稳定性心绞痛,医生开具处方: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qd,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qd。20.氨氯地平的作用机制是A.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B.阻断β受体C.阻断Ca²⁺通道D.阻断AT₁受体答案:C解析:氨氯地平为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正确)。21.美托洛尔缓释片的设计目的不包括A.减少血药浓度波动B.降低首过效应C.提高患者用药顺应性D.延长作用时间答案:B解析:缓释片通过控制释放延长作用时间,减少波动,提高顺应性(ACD正确);首过效应与给药途径和肝脏代谢有关,缓释片不影响首过效应(B错误)。22.若患者因漏服美托洛尔出现心悸、血压反跳,可能的机制是A.受体增敏B.受体脱敏C.耐药性D.依赖性答案:A解析:长期使用β受体拮抗剂突然停药,β受体数量增加(增敏),对体内儿茶酚胺敏感性升高,导致反跳现象(A正确)。【2325】某口服缓释片处方:主药200mg,羟丙甲纤维素(HPMCK4M)150mg,乳糖100mg,硬脂酸镁5mg,纯化水适量。23.处方中HPMC的主要作用是A.填充剂B.黏合剂C.缓释骨架材料D.崩解剂答案:C解析:HPMCK4M(中等黏度)为亲水凝胶骨架材料,通过溶胀形成凝胶层控制药物释放(C正确)。24.影响该缓释片释药速率的关键因素是A.硬脂酸镁的用量B.HPMC的黏度C.乳糖的粒度D.压片压力答案:B解析:亲水凝胶骨架片的释药速率主要由骨架材料的黏度(分子量)决定,黏度越高,释药越慢(B正确)。25.若该制剂在体外释放度检查中2小时释放80%,不符合缓释片要求,可能的原因是A.HPMC用量过多B.压片压力过大C.HPMC黏度偏低D.乳糖含量过少答案:C解析:HPMC黏度偏低会导致凝胶层形成慢,药物释放过快(C正确);用量过多或压力过大(骨架更紧密)会减缓释放(AB错误);乳糖为填充剂,不直接影响缓释(D错误)。四、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错选、少选均不得分)26.下列属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的有A.影响因素试验B.加速试验C.长期试验D.生物利用度试验答案:ABC解析: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高温、高湿、强光)、加速(40℃/75%RH)、长期(25℃/60%RH)试验(ABC正确);生物利用度试验属药效学评价(D错误)。27.关于药物的跨膜转运,正确的有A.被动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B.易化扩散需要载体但不消耗能量C.主动转运逆浓度梯度进行D.膜动转运主要针对大分子物质答案:ABCD解析:被动扩散(简单扩散)为顺浓度梯度,无载体能量(A正确);易化扩散(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载体,顺浓度(B正确);主动转运(如Na⁺K⁺泵)逆浓度,需载体能量(C正确);膜动转运(胞吞/胞吐)针对蛋白质等大分子(D正确)。28.可用于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A.制成盐类B.使用潜溶剂C.加入增溶剂D.制成共晶答案:ABCD解析:制成盐(如苯妥英钠)、潜溶剂(乙醇+水)、增溶剂(表面活性剂)、共晶(如咖啡因苹果酸共晶)均可增加溶解度(ABCD正确)。29.下列属于第二信使的有A.环磷腺苷(cAMP)B.钙离子(Ca²⁺)C.三磷酸肌醇(IP₃)D.生长因子答案:ABC解析:第二信使包括cAMP、cGMP、Ca²⁺、IP₃、二酰甘油(DAG)等(ABC正确);生长因子为第一信使(细胞外信号分子,D错误)。30.关于片剂包衣的目的,正确的有A.掩盖药物不良气味B.提高药物稳定性C.控制药物释放部位D.改善片剂外观答案:ABCD解析:包衣可掩盖气味(如红霉素)、防潮避光(提高稳定性)、定位释放(如肠溶衣)、改善外观(ABCD正确)。五、案例分析题(共10题,每题2分。根据提供的案例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40】患者,女,42岁,因“甲状腺功能亢进”服用甲巯咪唑片(10mgtid),治疗3个月后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8×10⁹/L(正常410×10⁹/L),中性粒细胞1.2×10⁹/L(正常27×10⁹/L),诊断为粒细胞减少症。31.甲巯咪唑的作用机制是A.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B.促进甲状腺激素代谢C.阻断甲状腺激素受体D.抑制TSH分泌答案:A解析:甲巯咪唑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阻止碘的活化与酪氨酸碘化,减少甲状腺激素合成(A正确)。32.该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是A.药物的剂量依赖性毒性B.药物的变态反应C.药物的继发反应D.药物的后遗效应答案:B解析: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多为免疫介导的变态反应(非剂量依赖,B正确)。33.针对该患者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立即停用甲巯咪唑B.给予升白细胞药物(如利可君)C.换用丙硫氧嘧啶(PTU)D.监测血常规答案:ABD解析:粒细胞减少为严重不良反应,需立即停药(A正确),使用升白药(B正确),监测血常规(D正确);换用PTU可能发生交叉过敏(C错误)。34.若患者经治疗后白细胞恢复正常,需调整治疗方案,可选择的替代治疗是A.放射性¹³¹I治疗B.甲状腺次全切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