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污水处理管理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污水处理管理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污水处理管理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污水处理管理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污水处理管理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污水处理管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某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A²/O工艺,设计进水BOD₅为200mg/L,出水要求BOD₅≤10mg/L。若该工艺对BOD₅的平均去除率为95%,则实际运行中出水BOD₅浓度应为()A.5mg/LB.8mg/LC.10mg/LD.12mg/L答案:A(计算:200×(1-95%)=10mg/L,但实际去除率可能高于设计值,取5mg/L更合理)2.下列关于MBR膜组件运行管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膜通量应控制在临界通量以下B.定期进行化学清洗时,次氯酸钠溶液pH应控制在10-12C.膜池污泥浓度(MLSS)宜维持在8000-12000mg/LD.曝气强度越大,膜污染控制效果越好答案:D(过度曝气会导致污泥絮体破碎,增加膜污染风险)3.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中总氮(TN)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A.15mg/LB.20mg/LC.8mg/LD.10mg/L答案:A(一级A标准TN≤15mg/L,一级B为20mg/L)4.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甲烷菌的最佳生长pH范围是()A.5.5-6.5B.6.5-7.5C.7.5-8.5D.8.5-9.5答案:B(产甲烷菌对pH敏感,最佳范围6.5-7.5,低于6.0或高于8.0会抑制活性)5.某污水厂进水氨氮浓度为35mg/L,出水要求氨氮≤1.5mg/L,若硝化反应中1g氨氮完全硝化需消耗4.57g氧气,则每处理1吨污水的需氧量约为()A.0.12kgB.0.16kgC.0.20kgD.0.24kg答案:B(计算:(35-1.5)×4.57=33.5×4.57≈153.1mg/L,即0.153kg/吨,接近0.16kg)6.下列不属于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单元的是()A.生物接触氧化池B.二沉池C.格栅D.氧化沟答案:C(格栅属于一级处理,去除大颗粒悬浮物)7.在线监测系统中,CODcr分析仪常用的检测方法是()A.重铬酸钾氧化法B.水杨酸分光光度法C.电极法D.纳氏试剂比色法答案:A(CODcr标准方法为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8.污泥膨胀的典型特征是()A.污泥沉降比(SV)降低B.污泥体积指数(SVI)>150mL/gC.污泥浓度(MLSS)显著升高D.二沉池出水清澈答案:B(SVI>150mL/g是污泥膨胀的主要判断指标)9.污水处理厂恶臭控制中,对H₂S最有效的处理技术是()A.活性炭吸附B.生物滤池C.化学洗涤(NaOH溶液)D.紫外光催化氧化答案:B(生物滤池对低浓度H₂S去除率可达90%以上,运行成本低)10.碳中和目标下,污水处理厂最直接的碳减排措施是()A.提高污泥厌氧消化沼气回收率B.改用太阳能驱动曝气设备C.降低出水TN浓度D.增加化学除磷药剂投加量答案:A(沼气回收可替代化石能源,直接减少碳排放)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A²/O工艺的运行原理及各功能区的主要作用。答:A²/O工艺(厌氧-缺氧-好氧)是典型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厌氧区(无溶解氧、无硝酸盐):聚磷菌释放磷,吸收污水中的挥发性脂肪酸(VFA)合成PHB;缺氧区(无溶解氧、有硝酸盐):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碳源将硝酸盐还原为N₂,完成脱氮;好氧区(有溶解氧):硝化菌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硝化反应),聚磷菌过量吸收磷(吸磷),同时降解有机物。三区段协同实现COD去除、脱氮(NH₃-N→NO₃⁻→N₂)和除磷(释磷→吸磷→排泥除磷)。2.分析污泥龄(SRT)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说明如何通过调整SRT控制硝化反应。答:污泥龄是活性污泥在系统中的平均停留时间,直接影响微生物组成和代谢活性。SRT过短(<3d):硝化菌(世代周期长)无法富集,导致氨氮去除率下降;SRT过长(>20d):污泥老化,沉降性能变差,二沉池易发生污泥上浮。控制硝化反应需维持足够SRT:硝化菌世代周期约3-5d,设计SRT应大于硝化菌世代周期的2倍(一般5-15d),冬季水温低时需延长至10-25d,确保硝化菌在系统中积累。3.列举三种常见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并说明其适用场景。答:(1)厌氧消化+土地利用:将污泥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产生沼气(资源化),消化后污泥经稳定化处理可用于园林绿化或农用(适用于污泥有机质含量高、土地资源较丰富地区);(2)深度脱水+焚烧:通过板框压滤将污泥含水率降至60%以下,焚烧减量化(>90%)并回收热能(适用于土地资源紧张、污泥热值高的城市);(3)好氧堆肥:利用好氧微生物发酵,将污泥转化为腐殖土(适用于污泥量较小、周边有农业或绿化需求的区域)。4.简述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及日常维护要点。答:组成:①采样单元(自动采样器、预处理装置);②分析单元(COD、NH₃-N、TP等分析仪);③数据传输单元(数采仪、VPN网络);④监控平台(实时数据显示、报警模块)。维护要点:①每日检查采样管路是否堵塞,清洗预处理过滤装置;②每周校准分析仪(零点、量程校准),更换试剂(注意有效期);③每月检查数据传输稳定性,备份历史数据;④每季度维护采样泵、蠕动泵等机械部件,测试应急备用电源。5.某污水厂进水水质突然出现大量表面活性剂(LAS),导致曝气池出现大量泡沫,简述应急处理措施及长期改进方案。答:应急措施:①投加消泡剂(如聚醚类消泡剂),控制泡沫扩散;②增大排泥量,缩短污泥龄,减少丝状菌增殖;③调整曝气强度(降低气量或采用间歇曝气),减少泡沫生成;④临时增加初沉池停留时间,通过混凝沉淀去除部分LAS。长期改进方案:①在进水口增设在线LAS监测仪表,设置预警阈值;②优化预处理工艺(如增加气浮池),提高对表面活性剂的拦截能力;③强化生物系统抗冲击能力(如投加生物增效菌剂,提高污泥浓度至6000-8000mg/L);④与上游企业签订水质协议,限制LAS排放浓度(建议≤10mg/L)。三、案例分析题(40分)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5万m³/d,采用“预处理+AAO+二沉池+深度处理(反硝化滤池+紫外消毒)”工艺,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2024年11月,运行人员发现以下异常:①进水COD浓度从280mg/L升至450mg/L,BOD₅/COD从0.5降至0.3;②曝气池溶解氧(DO)持续低于1.0mg/L(设计值2-3mg/L);③二沉池出现污泥上浮,出水SS为25mg/L(标准≤10mg/L);④在线监测显示出水TN为18mg/L(标准≤15mg/L)。问题1:分析上述异常现象的可能原因(15分)。答:①进水COD升高但可生化性下降(BOD₅/COD<0.3),可能因工业废水混入(如印染、化工废水),含难降解有机物;②DO不足可能由于COD负荷增加导致需氧量上升,而曝气设备未及时调整(如风机故障、曝气头堵塞);③二沉池污泥上浮:可能因污泥龄过长(污泥老化)或反硝化(缺氧区NO₃⁻进入二沉池,反硝化产生N₂气泡携带污泥上浮);④TN超标:反硝化碳源不足(BOD₅/COD低导致可利用碳源少),或缺氧区DO过高(抑制反硝化菌活性)。问题2:提出针对性的应急处理措施(15分)。答:①立即采样分析进水水质,联系环保部门排查上游污染源,限制高浓度废水接入;②增加曝气设备运行台数(或提高风机频率),将DO提升至2-3mg/L,同时检查曝气系统(清洗堵塞的曝气头);③缩短污泥龄(增加剩余污泥排放量),控制MLSS在3500-4500mg/L(原可能过高),缓解污泥老化;④向缺氧区投加外碳源(如乙酸钠),按C/N比4-5投加(计算:(18-15)×5万m³/d×4=600kg/d);⑤二沉池投加少量PAC(聚合氯化铝),增强污泥絮凝性,降低出水SS(投加量5-10mg/L)。问题3:从运营管理角度提出长期改进建议(10分)。答:①完善进水水质监控体系:增设COD、BOD₅在线监测仪表,设置三级预警(黄色:COD>350mg/L;橙色:BOD₅/COD<0.4;红色:触发应急流程);②优化工艺调控策略:建立“进水负荷-曝气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