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水的运动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每年4—6月,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河流常常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汛”,即白天河流流量很大,夜晚则洪峰消退。据此完成第1~2题。1.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主要是()A.大气降水B.高山冰川融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D.湖泊水2.“一日一汛”反映了当地()A.冰雪融化迅速B.昼夜温差大C.降水变率很大D.自然灾害频繁答案:1.C2.B解析:第1题,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每年4—6月,该地白天气温回升快,大量季节性积雪快速融化,导致河流流量增大,形成洪峰;夜晚降温快,气温较低,季节性积雪融水量小,河流流量变小,洪峰消退。第2题,“一日一汛”反映了当地昼夜温差大的特点。读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完成第3~4题。3.下列关于长江补给水源的判断,正确的是()A.a是雨水,b是地下水B.a是地下水,c是冰雪融水C.a是雨水,b是冰雪融水D.a是冰雪融水,c是地下水4.图中显示冬季没有b补给,其原因是()A.雨季结束,降水较少B.气温较低,冰雪不融化C.地下水位较低,无法补给河流D.农业灌溉减少,下渗减少答案:3.C4.B解析:第3题,长江以雨水补给为主,故a是雨水;地下水补给量稳定,水量变化小,故c是地下水;冰雪融水补给量较小,受温度的影响,春、夏季补给稍多,冬季基本无此补给,故b是冰雪融水。第4题,b为冰雪融水,西部山地、高原冬季气温低于0℃,冰雪不融化,所以无冰雪融水补给。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下图为L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5.注入L湖的甲、乙两河的水主要来源是()A.大气降水B.冰川融水C.湖泊水D.季节性积雪融水6.L湖水位最高的时间可能是()A.1月 B.4月C.8月 D.10月答案:5.B6.C解析:读材料可知,该区域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注入L湖的甲、乙两河的水主要来源是冰川融水。湖水水位最高的时间可能是8月,因为这个季节气温最高,冰雪融水量最大。水文地质剖面图是反映某一地段在一定垂直深度内水文地质条件的图件。它主要反映含水层的埋藏与分布,地下水位及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情况,地下水化学类型及其垂向变化等。下图是四川黄龙自然风景区水文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第7~8题。7.被人们称为人间瑶池的黄龙,以其奇幻美丽的钙化池闻名于世,如“迎宾池”“争艳池”和“五彩池”。判断钙化池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A.雨水和地下水B.雨水和河流C.冰雪融水和河流D.冰雪融水和地下水8.黄龙是一个比较脆弱的水文地质景观区。有研究表明黄龙景区钙化池目前正处在衰退阶段,其衰退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气候干旱加剧B.景区开发超载C.地下水位上升D.泉水溢出量减小答案:7.A8.D解析:第7题,四川黄龙自然风景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充沛;水文地质剖面图显示,山体地下贮存着丰富的地下水,地下水沿着断层处上升,溢出地表形成泉水,并以地表径流的形式逐级注入“五彩池”“争艳池”和“迎宾池”,故选A项。第8题,黄龙景区钙化池的兴衰取决于地下水的溢出状态。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景区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溢出量减小,钙化池景观呈衰退的趋势,故选D项。大泉河,敦煌莫高窟保护区内唯一的河流,因由河西走廊南盆地泉水汇流形成而得名。泉水汇流成河后纵穿河西走廊中部,经莫高窟前流入敦煌盆地。下图为大泉河莫高窟断面径流量日变化示意图,断面以上流域为无人居住区。读图,完成第9~10题。9.造成大泉河径流量日变化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下渗作用 B.人为引水C.蒸发作用 D.冰雪融化10.推测大泉河的枯水期最可能为()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答案:9.C10.B解析:第9题,下渗作用没有明显的日变化,A项错误;由材料“断面以上流域为无人居住区”可以排除人为引水这一因素,B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径流量日变化的特点是8时左右流量最大,20时左右流量最小,可以推测造成大泉河径流量日变化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蒸发作用,白天气温不断升高,蒸发量不断增加,径流量则不断减少,C项正确;冰雪融化受气温的影响,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径流量大,与图中所示曲线的变化特点不符,D项错误。第10题,结合图示及上题分析可知,大泉河径流量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四个季节中,夏季气温最高,蒸发量最大,径流量最小,所以大泉河的枯水期最可能为夏季。11.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一水电站大坝下游某水文站在修坝前后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B、C分别是这条河流水源的补给形式,A是补给,B是补给,C是补给。
(2)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哪一条是在修坝前测到的?判断理由是什么?(3)这条河流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地区,判断理由是什么?
(4)A的补给量在汛期时比枯水期时,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1)地下水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2)②。全年流量不稳定,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显然没有受到水库的调节作用。(3)东北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4)少汛期时河水水位较高,地下水水位较低,地下水补给减少,并且有部分河水补给地下水。解析:由图可知,该处河流有三种补给形式,且A补给较平稳,B补给量最多时发生在夏季,C补给量最多时发生在春季。两条全年流量曲线中一条比较平稳,一条变化较大,由水库具有调节作用即可判断出变化平稳的①曲线是修坝后测到的。图中河流有两个汛期,可判断其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能力提升江湖水量流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每年5—6月份鄱阳湖流入长江的水量较大,7—8月次之。2022年下半年,江西全省持续少雨,极端天气导致的鄱阳湖旱情已使流域内水文情况多次刷新1951年以来的历史纪录,在夏季出现大面积湖水干涸的现象。据此完成第1~2题。1.从水循环环节看,2022年夏季鄱阳湖湖水干涸的最主要原因是()A.生产、生活用水量大B.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萎缩C.地表径流汇入减少D.湖面蒸发弱2.鄱阳湖5—6月流入长江的水量大于7—8月的主要原因是()①5—6月鄱阳湖地区农业生产用水量少②5—6月夏季风锋面在长江以南③7—8月夏季风锋面在长江以北④7—8月长江干流顶托作用明显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答案:1.C2.A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每年生产、生活用水量比较稳定,不是2022年夏季鄱阳湖湖水干涸的主要原因;围湖造田不是从水循环环节来分析原因;由材料可知,2022年7月以来,江西全省持续少雨,极端天气导致的鄱阳湖旱情已使流域内水文情况多次刷新1951年以来的历史纪录,在夏季出现大面积湖水干涸的现象,说明地表径流汇入量比平时少,且蒸发旺盛。故C项正确。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6月鄱阳湖地区属于水稻播种和生长季节,农业生产用水量较大;我国锋面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5—6月夏季风锋面在长江以南,鄱阳湖支流流域进入汛期,注入鄱阳湖的水量大,鄱阳湖水位高,注入长江水量大,而7—8月夏季风锋面在长江以北,鄱阳湖支流的流量不是最大的,注入鄱阳湖的水量不是最多的,因此鄱阳湖注入长江水量相对较小;7—8月长江干流进入主汛期,河水水位高,河水对湖水注入起到顶托作用,使得湖水注入长江较少。鄱阳湖丰水期和枯水期之间面积变化很大,呈现出“高水是湖,低水似河”“夏秋一水连天,冬春荒滩无边”的独特自然景观。读图,完成第3~4题。图1鄱阳湖水系图图2鄱阳湖水位与面积变化的关系3.在正常年份,鄱阳湖水位开始进入丰水期的月份是()A.5月 B.6月C.7月 D.8月4.据图推断,鄱阳湖面积扩展最迅速时的水位高度变化范围是()A.3~8米 B.8~12米C.12~20米 D.20米及以上答案:3.A4.B解析:第3题,根据赣江的纬度位置可知,赣江发源于南岭山脉,南岭山区在5月份开始进入雨季,由于赣江流入鄱阳湖,所以可推知鄱阳湖5月份左右开始进入丰水期。第4题,由图2横坐标判断,湖泊面积扩展最迅速时是从500平方千米扩大到3000平方千米,结合纵坐标可知此时水位高度应为8~12米。水位是指河流某处的水面海拔,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天数之和称为历时。读水位过程线与历时曲线图,完成5~6题。5.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A.大气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C.高山冰川融水D.地下水6.若在该观测站上游修一水库,则历时曲线上的M、N点将出现的变化是()A.M、N同时右移B.M左移,N右移C.M、N同时左移D.M右移,N左移答案:5.A6.B解析:第5题,由图示可知,该河全年水位都大于0,无断流,排除C项;5—9月水位最高,与季风区降水变化基本一致;地下水一般是稳定的补给水源;季节性积雪融水多形成春汛。第6题,水库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可增加枯水期的流量,减少洪水期的流量,因而高水位出现的天数减少,结合纵坐标和上方横坐标,推断M点将左移;低水位出现的天数增多,结合纵坐标和上方横坐标,推断N点将右移。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乌伦古湖为咸水湖,自20世纪60年代起,乌伦古河流域人口、耕地猛增,乌伦古湖水位下降,湖水水质恶化,而后从额尔齐斯河调水改善乌伦古湖水质。阿勒泰水文站多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径流量年内变化(1)比较图示两个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2)阿勒泰水文站5—7月降水量增多,但径流量减少,请分析其自然原因。(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乌伦古湖成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答案:(1)与阿勒泰气象站相比,森塔斯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较大,出现的时间较迟。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对西风气流的抬升作用更明显,降水(雪)量较大;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降雪开始较早,融雪较迟,积雪时间较长,最大积雪深度大,出现时间较迟。(或从阿勒泰气象站的角度回答亦可)(2)冬季气温在0℃以下且降水量较大,累积积雪量大;随着气温回升,5月积雪大量融化,径流量大;6—7月融雪补给锐减,径流量减小;5—7月,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3)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燥,蒸发旺盛;乌伦古湖为内流湖,乌伦古河带来的盐分在湖中不断积累,形成咸水湖。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1900米),而阿勒泰气象站海拔较低(735米)。而该地降雪主要由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海拔高的地区抬升作用明显,降雪量大,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降雪早,融雪迟,积雪时间长,最大积雪深度出现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血友病症状辨识及护理措施
- 眼健康科普知识讲座
- 仓库领料流程管理规范
- 电梯安全使用方法培训
- 自我介绍和求职
- 保险公司新员工培训岗位介绍
- 生产线产品介绍
- 小偷行为违法与预防教育
- 精神分裂症症状分析及护理策略
- 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方法
- GB/T 20013.1-2025核医学仪器例行试验第1部分:γ辐射计数系统
- GB/T 20013.2-2025核医学仪器例行试验第2部分:闪烁照相机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装置
- 2025四川产业振兴基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幼儿园牦牛课件
- 2025年保健品行业保健品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船舶自动驾驶行业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延安整风运动
- 江苏财税知识培训课件
- 国防安全课件
- 业务跟单培训课件
- 2025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详细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