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真模拟卷(语文知识趣味竞赛)-诗歌鉴赏与创作训练_第1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真模拟卷(语文知识趣味竞赛)-诗歌鉴赏与创作训练_第2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真模拟卷(语文知识趣味竞赛)-诗歌鉴赏与创作训练_第3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真模拟卷(语文知识趣味竞赛)-诗歌鉴赏与创作训练_第4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真模拟卷(语文知识趣味竞赛)-诗歌鉴赏与创作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真模拟卷(语文知识趣味竞赛)——诗歌鉴赏与创作训练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诗歌鉴赏(共30分)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题目。(10分)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5分)(2)诗中的"孤舟蓑笠翁"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5分)2.阅读下面的现代诗,回答问题。(10分)《雨巷》节选(戴望舒)撑着油纸伞,我独自在雨巷,巷子悠长,转角的地方,走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1)诗中反复出现的"丁香"有什么象征意义?请说说你的看法。(5分)(2)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5分)3.阅读古诗《静夜思》,完成题目。(10分)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5分)(2)诗中哪些景物最能表现"思乡"的主题?为什么?(5分)二、诗歌创作(共20分)1.看图写诗(10分)(请你想象这幅画面:清晨的公园里,一位老爷爷在喂鸽子,孩子们在远处玩耍,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请根据上面的画面,写一首四行的诗歌,要求至少用三个比喻。(比如:"阳光是金色的琴键,/跳跃在绿色的琴面上。")2.自由创作(10分)现在你是一名小诗人,请选择你熟悉的一个季节,写一首五行的诗歌,表达你对这个季节的感受。比如春天可以写花香、风筝、新芽;夏天可以写蝉鸣、荷塘、雷雨等等。记得用上至少一个拟人的修辞手法哦!(请注意,这里只展示了第一题和第二题的内容,后面的题目我会继续补充。)三、诗歌理解与赏析(共30分)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15分)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饮酣耳热,面红耳赤,乘势直指黄鹤楼。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披襟长啸,浩然独往矣。(1)这首词的上半阕描绘了怎样的场景?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7分)(2)词中"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性格?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8分)2.阅读现代诗《再别康桥》,完成问题。(15分)《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1)诗人为什么说"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7分)(2)诗中最能表现康桥美景的句子是哪一句?为什么?请结合诗句分析。(8分)四、诗歌创作实践(共30分)1.想象训练(15分)请你想象这样的画面:夜晚的窗台上,一盏台灯亮着,灯下摊开着一本童话书,旁边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水,窗外传来远处城市的车声,而屋子里只有轻柔的钢琴声在回荡。请根据这个画面,写一首八行的诗歌,要求运用至少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等),并且至少包含三个排比句。(提示:排比句可以是"星光在眨眼,/月光在流淌,/琴声在呼吸"这样的形式)2.主题创作(15分)现在,请你以"友谊"为主题,写一首六行的诗歌。可以写朋友在一起做过的某件事,也可以写朋友给你带来的某种感受。记得用上至少一个比喻和一个问句,让诗歌更有趣味。(比如:"友谊是什么?/是冬日里的一杯热茶,/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它在你需要时出现,/它在你忘记时提醒,/你感受到了吗?")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诗歌鉴赏1.阅读古诗《江雪》,完成题目。(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答案:描绘了一幅在寒冷的冬季,天地间万物凋零、寂静无声的画面。所有的山岭看不到飞鸟的踪影,所有的小路上都没有人的足迹。只有一个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独自在一叶小舟上,在冰天雪地的江面上钓鱼。解析思路:考生需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意象"千山""万径""鸟飞绝""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来构建画面。重点理解"绝"和"灭"的夸张用词,以及"孤舟蓑笠翁"在空旷环境中的渺小与突出,从而描绘出极寒、极静、极孤寂的雪景图。(2)诗中的"孤舟蓑笠翁"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答案:"孤舟蓑笠翁"给我留下了孤独、坚韧、安详的印象。在如此广阔而寂寥的雪景中,老翁独自一人垂钓,既表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孤舟"),也展现了他不畏严寒、顺应自然的坚韧("蓑笠翁"),同时他专注于钓鱼的姿态又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安详与自得。解析思路:解答此题需要分析"孤舟"的孤独感,"蓑笠翁"的简朴与适应能力,以及"独钓"这一动作所蕴含的心态。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观察到的独自坚持做某件事的场景来谈理解,使解答更具个人色彩。2.阅读现代诗《雨巷》,回答问题。(1)诗中反复出现的"丁香"有什么象征意义?请说说你的看法。答案:"丁香"在诗中主要象征着美丽、凄婉、易逝的爱情或理想。丁香花通常在暮春开放,美丽而短暂,容易凋谢,这正像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美丽迷人却难以捕捉,转瞬即逝。诗人通过丁香,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中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因追求而感到的失落与惆怅。解析思路:考生需要了解丁香花的传统象征意义(美丽、愁思、孤独),并结合诗歌的整体氛围来理解。诗中姑娘的"丁香"特质与诗人孤独、渴望的心情相互映衬,构成了诗歌的核心意象。(2)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答案:诗人的心情是孤独、迷茫、渴望而又失落的。从"独自""悠长""寂寥""冷漠""凄清""愁怨"等词语可以看出他的孤独和低落情绪;"希望逢着"又表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而"丁香姑娘"的"飘过""消散"则暗示了他追求的落空和内心的失落。解析思路:解答此题需要抓住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情感词和描写诗人行为、感受的词语。通过分析这些词语的叠加效果,可以概括出诗人复杂而矛盾的心情。3.阅读古诗《静夜思》,完成题目。(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答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李白在远离家乡时,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写床前的月光、地上的霜、抬头望月的动作以及低头沉思的状态,将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我的感受是,这种思念就像诗中的月光一样,是普遍而深沉的。比如,当我放假回家前,看着窗外陌生的城市景色,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远方的亲人,那种感觉和诗人是相似的。解析思路:考生需要理解诗歌的核心情感是"思乡",并通过分析诗句中的具体意象(月光、霜、明月)来体会这种情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如离家上学、旅游等情境下的思念),可以使解答更生动、更有说服力。(2)诗中哪些景物最能表现"思乡"的主题?为什么?答案:诗中最能表现"思乡"主题的景物是"明月"和"地上霜"。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是思乡的代表性意象,人们常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霜"则可能勾起旅人对自己年岁增长、离家日久的感慨,也与夜晚寒冷、孤独的思乡氛围相吻合。这两个意象共同营造了浓厚的思乡情绪。解析思路:解答此题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文学文化常识,理解传统意象的含义。分析景物与主题的关联时,要说明为什么这些景物在文化语境中具有特殊象征意义,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服务于诗歌的主旨。二、诗歌创作1.看图写诗答案:清晨的公园里,阳光是金色的琴键,跳跃在绿色的琴面上;老爷爷是琴师,轻轻弹奏着爱的和弦;孩子们的笑声,是音符在空中飘荡;斑驳的光影,是旋律里的休止符,点缀着这宁静的乐章。解析思路:解答此题首先要仔细观察并提炼出画面的核心元素(阳光、老爷爷、鸽子、孩子、光影)。然后选择合适的比喻(如阳光比作琴键),围绕这些元素展开想象,用连贯的语言创作诗歌。诗歌要体现出画面中的和谐、温暖氛围,并注意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每句诗都要与画面内容相关联。2.自由创作答案:春天的早晨,风是信使,捎来花苞的消息;柳树是画家,用嫩绿涂抹新泥;风筝是梦想家,在蓝天上写下自由的诗;我伸出手,接住了一片花瓣,那是春天写给我的字。解析思路:解答此题需要考生先确定所选季节的特点(春天:生机、温暖、希望),然后围绕这些特点选择具体的意象(风、花苞、柳树、风筝、花瓣)。用拟人等修辞手法赋予意象人的情感或动作,使诗歌更具童趣和想象力。诗歌要表达出对所选季节的喜爱之情,语言要清新、自然。三、诗歌理解与赏析1.阅读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题目。(1)这首词的上半阕描绘了怎样的场景?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答案:上半阕描绘了一个壮阔而热烈的出猎场景。词人苏轼想象自己像年轻时一样,左手牵着黄犬,右手擎着猎鹰,带领着一千多名骑兵,像狂风一样冲过平坦的山冈。他穿着华贵的锦帽和貂皮衣裳,气宇轩昂,神采飞扬,仿佛要向全城的人展示自己的英姿,其中有几句还特别提到了他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的豪情。解析思路:考生需要抓住词中的动作(牵黄、擎苍、卷平冈)、服饰(锦帽貂裘)、队伍(千骑)、以及典故(孙郎)来构建场景。重点理解"聊发少年狂"定下的豪放基调,以及词人通过这些描写想要展现的英武之气。(2)词中"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性格?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答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表现了词人苏轼豪放不羁、热爱生活、渴望建功立业的性格。他之所以要如此英姿勃发地出猎,是为了回应全城百姓跟随他出猎的热切期待("为报倾城随太守"),这显示了他作为地方长官的自信和与民同乐的心意。而亲自射虎("亲射虎")和效仿孙权("看孙郎")则进一步突显了他不畏年长(当时已四十多岁)而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狂放与勇武,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展现自己的能力。解析思路:解答此题需要结合全词的豪放风格来分析。前半阕的铺陈描写了出猎的盛况和词人的英姿,后半阙的"酒酣胸胆尚开张"直接点明词人酒后意气风发,而"为报..."和"看孙郎"两句则具体体现了他的自信、对民意的关注以及内心深处的英雄情结和积极进取精神。2.阅读现代诗《再别康桥》,完成问题。(1)诗人为什么说"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诗人说"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是因为他即将离开康桥,但希望自己的离去不带走康桥的一丝痕迹,就像他来时一样悄无声息。这表达了他对康桥的深深眷恋和珍惜之情。他不愿惊扰这片宁静美好的土地,希望自己的告别是温柔而克制的,体现了诗人对康桥的热爱、尊重和一种淡淡的哀愁。解析思路:考生需要理解诗句中的"轻轻"所蕴含的轻柔、不刻意、不破坏的意味。将"来"和"走"联系起来思考,理解诗人希望自己的存在和离开都对康桥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这正是一种深情怀念的表现。(2)诗中最能表现康桥美景的句子是哪一句?为什么?请结合诗句分析。答案:诗中最能表现康桥美景的句子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句话运用了精彩的比喻,将夕阳下的金柳比作美丽的"新娘",既写出了柳树的鹅黄嫩绿之色,又赋予了她娇美、圣洁的气质。这个比喻非常新颖贴切,生动地描绘出柳树在夕阳照射下的动人姿态和光彩,画面感极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解析思路:解答此题需要识别诗歌中最具表现力的比喻句。分析这个比喻的本体(金柳)和喻体(新娘)之间的相似点(颜色、姿态、美感),以及这个比喻带来的艺术效果(生动形象、富有美感)。同时要说明为什么这个比喻比其他描写更突出,比如是否更形象、更独特等。四、诗歌创作实践1.想象训练答案:台灯是夜的眼睛,静静地凝望着一本书;书页是泛黄的记忆,在灯光下微微颤抖;水杯里热气是迷蒙的雾,缠绕着对远方的思念;窗外车声是都市的呼吸,在寂静中规律地起伏;钢琴声是灵魂的低语,在每一个音符里流浪。解析思路:解答此题首先要将所有给定的画面元素(台灯、书、水杯、车声、钢琴声)都纳入诗歌构思中。然后选择合适的比喻(如台灯比作眼睛),围绕这些元素展开想象,将它们串联成一个有逻辑、有情感的整体。注意运用多种修辞(至少两种,如比喻、拟人),并写出排比句来增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