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修辞手法辨析与应用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秋风像一位技艺精湛的画家,把世界渲染得五彩斑斓。B.他走路的样子像只笨拙的企鹅,引得路人纷纷侧目。C.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淌在窗台上,带着一丝清冷。D.这座山峰高耸入云,宛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地平线上。2.“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谚语,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夸张B.对偶C.排比D.反问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雨点落在屋檐上,敲打着窗户,洒在池塘里,荡漾起一圈圈涟漪。B.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像百灵鸟的歌唱,像山涧的流水,像夜空的星光。C.书籍是智慧的源泉,书籍是进步的阶梯,书籍是生活的指南。D.他既聪明又勤奋,既善良又正直,既勇敢又谦虚。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句诗,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拟人B.夸张C.对比D.反复5.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B.风儿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C.雨后的天空挂着一道彩虹,像一座七彩的桥梁。D.月亮悄悄地爬上了东山,洒下一片银光。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对联,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对偶B.排比C.比喻D.夸张7.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难道我们不应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吗?B.他做事总是马马虎虎,怎么能取得好成绩呢?C.这里的风景真美啊,让人流连忘返。D.他昨天没有来上课,今天突然来了,真是奇怪。8.“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句诗,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夸张B.比喻C.拟人D.对偶9.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他生气的时候,眼睛都红了,好像要喷出火来。B.这本书厚得像一座山,我估计要看一个月才能看完。C.他的个子高得像一棵参天大树,站在那里就像一座小山。D.她跑得像一阵风,几秒钟就消失在街角了。1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对偶B.排比C.比喻D.夸张11.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春风吹拂着柳树,柳树在风中摇曳,柳树在风中歌唱。B.他一步一步地走向前方,每一步都充满了希望。C.这里的夜晚很安静,静得能听到虫鸣,静得能听到风声,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D.她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泪水里充满了委屈,委屈里充满了愤怒。12.“天上的星星像一颗颗钻石,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句诗,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拟人B.比喻C.夸张D.对偶1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B.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山高水长,志远情深。14.“他的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震得我耳膜生疼”这句诗,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拟人B.夸张C.比喻D.对偶15.下列句子中,运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你知道什么是修辞手法吗?这就是修辞手法。B.他为什么突然来了?因为他想看看我。C.这本书是谁送你的?是我的朋友送的。D.今天天气真好,适合出去散步。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谚语,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突出了桂林山水的______特点。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句诗,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情感。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对联,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说明了______的道理。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句诗,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突出了______的特点。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描绘了______的景象。6.“春风吹拂着柳树,柳树在风中摇曳,柳树在风中歌唱”这句诗,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表达了______的情感。7.“天上的星星像一颗颗钻石,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句诗,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描绘了______的景象。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对联,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体现了______的精神。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情感。10.“他的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震得我耳膜生疼”这句诗,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突出了______的特点。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填“√”,错误的填“×”。)1.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比较的方式,把两种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以便更形象地表达某种意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句诗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2.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进行有意地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3.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手法。“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这句话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4.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5.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或相反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用来表达相称、映衬的关系,增强语言的音乐性和节奏感的一种修辞手法。“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副对联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6.反复是把同一个词语或句子重复使用,以突出某种意思、加强某种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句话运用了反复修辞手法。()7.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的一种修辞手法。“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运用了设问修辞手法。()8.疑问是表示疑问的语气,用疑问的句式来提出问题,期待对方回答的一种修辞手法。“他今天为什么没有来上课?”这句话运用了疑问修辞手法。()9.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类型。“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谚语属于借喻。()10.修辞手法只有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更简洁明快、更有节奏感和表现力等作用。()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简述比喻的特点和作用。2.简述夸张的特点和作用。3.简述排比的特点和作用。4.简述拟人的特点和作用。5.简述对偶的特点和作用。五、作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题目:请以“生活中的修辞”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内容具体,语言流畅,结构完整,表达真情实感,运用至少三种修辞手法。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选择题答案及解析1.C解析:比喻是用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月光如水”把月光比作水,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清澈、明亮和柔和。2.A解析:夸张是为了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进行有意地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桂林山水甲天下”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桂林山水的美丽和独特。3.D解析: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手法。选项D中的句子结构并不完全相同,因此没有运用排比修辞手法。4.B解析:夸张是为了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进行有意地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白发三千丈”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诗人愁绪的深重。5.D解析: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月亮悄悄地爬上了东山”把月亮拟人化,生动地描绘了月亮升起的情景。6.A解析: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或相反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用来表达相称、映衬的关系,增强语言的音乐性和节奏感的一种修辞手法。“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对仗工整,富有节奏感。7.A解析:反问是无疑而问,答案就在问题中,常用于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强烈的感情。“难道我们不应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吗?”通过反问,强调了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重要性。8.A解析:夸张是为了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进行有意地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危楼的高耸。9.B解析:夸张是为了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进行有意地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这本书厚得像一座山”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书的厚度。10.A解析: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或相反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用来表达相称、映衬的关系,增强语言的音乐性和节奏感的一种修辞手法。“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对仗工整,描绘了美丽的景象。11.C解析:反复是把同一个词语或句子重复使用,以突出某种意思、加强某种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这里的夜晚很安静,静得能听到虫鸣,静得能听到风声,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通过反复,突出了夜晚的安静。12.B解析:比喻是用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天上的星星像一颗颗钻石”把星星比作钻石,形象地写出了星星的闪亮和珍贵。13.B解析: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或相反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用来表达相称、映衬的关系,增强语言的音乐性和节奏感的一种修辞手法。“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虽然字数相等,但结构并不相同,因此没有运用对偶修辞手法。14.B解析:夸张是为了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进行有意地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他的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声音的响亮。15.A解析: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的一种修辞手法。“你知道什么是修辞手法吗?这就是修辞手法。”通过设问,引出了对修辞手法的解释。二、填空题答案及解析1.对偶;独特解析:“桂林山水甲天下”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通过对称的句式,突出了桂林山水的独特之处。2.夸张;愁绪解析:“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诗人愁绪的深重。3.对偶;勤奋好学解析:“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通过对称的句式,说明了勤奋好学的重要性。4.夸张;高耸解析:“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危楼的高耸。5.对偶;美丽解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通过对称的句式,描绘了美丽的景象。6.反复;喜悦解析:“春风吹拂着柳树,柳树在风中摇曳,柳树在风中歌唱”运用了反复修辞手法,通过重复的句式,表达了喜悦的情感。7.比喻;美丽解析:“天上的星星像一颗颗钻石,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通过比喻,描绘了美丽的景象。8.对偶;忧国忧民解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通过对称的句式,体现了忧国忧民的精神。9.比喻;深厚情谊解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深厚情谊的珍视。10.比喻;响亮解析:“他的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震得我耳膜生疼”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通过比喻,突出了声音的响亮。三、判断题答案及解析1.×解析:比喻是通过比较的方式,把两种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以便更形象地表达某种意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句诗运用了白描的修辞手法,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2.√解析: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进行有意地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突出了瀑布的雄伟壮观。3.√解析: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手法。“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这句话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突出了人物的高尚品质。4.√解析: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把小草拟人化,生动地描绘了小草的生长过程。5.√解析: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或相反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用来表达相称、映衬的关系,增强语言的音乐性和节奏感的一种修辞手法。“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副对联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对仗工整,寓意深刻。6.√解析:反复是把同一个词语或句子重复使用,以突出某种意思、加强某种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句话运用了反复修辞手法,通过重复,突出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7.√解析: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的一种修辞手法。“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运用了设问修辞手法,通过设问,引出了对幸福的解释。8.×解析:疑问是表示疑问的语气,用疑问的句式来提出问题,期待对方回答的一种修辞手法。“他今天为什么没有来上课?”这句话是疑问句,但并没有运用疑问修辞手法,只是简单地提出了一个问题。9.×解析: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类型。“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谚语属于明喻,因为它明确地使用了“像”这个比喻词。10.×解析:修辞手法不仅能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更简洁明快、更有节奏感和表现力等作用,还能表达情感、增强说服力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课件笔记
- 初源电子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表格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 民歌编花篮声部课件
- 新质生产力陕西行
- 金融业拥抱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内涵与发展路径
- 广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路径
- 广东视角: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与思考
- 端午节特色的活动策划方案
- 麻风病防治知识讲座
- 2023年威海桃威铁路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急性心梗诊疗(2025指南)解读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投资规划及前景预测报告
- 虾滑产品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30全球宠物电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吸痰护理操作课件
- 2025年天津市专业人员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3
- 主要诊断及主要手术的选择原则
- 2024年急危重症患者鼻空肠营养管管理专家共识
- 医学教材 《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3年版)》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