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题型强化题库《文言文背诵》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沛公入咸阳,封存府库,以待项王来。——“封存”在句中的意思是封闭保存。B.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拔剑舞”在这里指剑术表演。C.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细谨”指的是繁琐的礼节。D.臣乃今然后知公子天下之贤公子也。——“乃今”在这里的意思是“现在才”。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所利,不处也。——“利”在这里作名词,意为“利益”。B.荆轲和氏璧,图穷而匕首见。——“见”在这里作动词,意为“出现”。C.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声”在这里作名词,意为“声音”。D.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深”在这里作形容词,意为“深邃”。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常”在这里的意思是“固定不变”。B.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在这里的意思是“真实”。C.我独泊兮,其未兆。——“兆”在这里的意思是“征兆”。D.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象”在这里的意思是“景象”。4.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者”在这里指流逝的时光。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十有五”在这里指十五岁。C.朝闻道,夕死可矣。——“朝”在这里的意思是“早晨”。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在这里指普通人。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骥”在这里的意思是“千里马”。B.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策”在这里的意思是“鞭打”。C.隶而从者,刘子骥也。——“隶”在这里的意思是“奴隶”。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斯”在这里指“这”。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鄙”在这里的意思是“边邑”。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旦日”在这里的意思是“第二天”。C.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数目”在这里的意思是“用目光示意”。D.臣请入,与将军同命。——“请”在这里的意思是“请求”。7.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沛公欲王之咸阳,秦王子婴即位。——“王”在这里的意思是“称王”。B.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在这里的意思是“意思”。C.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行”在这里的意思是“行为”。D.臣乃今然后知公子天下之贤公子也。——“知”在这里的意思是“知道”。8.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在这里的意思是“道路”。B.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在这里的意思是“真实”。C.我独泊兮,其未兆。——“泊”在这里的意思是“安静”。D.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在这里的意思是“伟大”。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骥”在这里的意思是“千里马”。B.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策”在这里的意思是“鞭打”。C.隶而从者,刘子骥也。——“隶”在这里的意思是“奴隶”。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斯”在这里指“这”。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鄙”在这里的意思是“边邑”。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旦日”在这里的意思是“第二天”。C.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数目”在这里的意思是“用目光示意”。D.臣请入,与将军同命。——“请”在这里的意思是“请允许”。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根据句意和上下文,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1.君子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2.__________,不令而行;身不行道,虽令不从。3.__________,其利断金;二人同心,其利断石。4.__________,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5.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6.__________,则无往而不胜。7.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8.__________,则无往而不胜。9.__________,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0.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判断下列句子或说法的正误,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请打“×”。)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这句话的意思是强调做大事要不顾及小的礼节和细节。()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话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句话出自曹操的《龟虽寿》,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壮志未酬的心境。()4.“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的意思是早晨明白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可以的,体现了孔子对真理的追求。()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出自《论语》,表达了孔子对时光流逝的感慨。()6.“苛政猛于虎”这句话出自《礼记》,表达了作者对暴政的批判。()7.“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的核心主张,体现了墨子反对战争、主张和平的思想。()8.“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出自《道德经》,体现了道家对“道”的深刻理解。()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出自《孟子》,体现了孟子对道义的重视。()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出自《论语》,体现了孔子对知识的严谨态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根据要求,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论语》中“君子”与“小人”的区别。2.简述《道德经》中“道”的含义。3.简述《孟子》中“义”的含义。4.简述《庄子》中“逍遥游”的内涵。5.简述《荀子》中“性恶论”的主要观点。五、翻译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鲍叔牙知管仲之贤,举荐于齐桓公,曰:“君且欲霸王,臣不如管仲;君且欲治齐,臣不如管仲。”2.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4.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5.庄子曰:“乘天地之正邪,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选择题答案及解析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拔剑舞”在这里并非指剑术表演,而是指项庄假装要舞剑,其实目的是要刺杀刘邦。所以B项解释错误。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活用。“利”在这里作名词,意为“利益”,与其他三项中“见”作动词,“声”作名词,“深”作形容词的活用方式不同。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常”在这里的意思是“固定不变”,与其他三项中“信”意为“真实”,“兆”意为“征兆”,“象”意为“景象”的含义不同。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匹夫”在这里指普通人,与其他三项中“逝者”指流逝的时光,“十有五”指十五岁,“朝”指早晨的含义不同。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隶”在这里的意思是“奴隶”,与其他三项中“骥”指千里马,“策”指鞭打,“斯”指“这”的含义不同。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数目”在这里的意思是“用目光示意”,与其他三项中“鄙”指边邑,“旦日”指第二天,“请”指请求的含义不同。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王”在这里的意思是“称王”,与其他三项中“意”指意思,“行”指行为,“知”指知道的含义不同。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道”在这里的意思是“道路”,与其他三项中“信”意为“真实”,“泊”意为“安静”,“大”意为“伟大”的含义不同。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骥”在这里的意思是“千里马”,与其他三项中“策”指鞭打,“隶”指奴隶,“斯”指“这”的含义不同。1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请”在这里的意思是“请允许”,与其他三项中“鄙”指边邑,“旦日”指第二天,“数目”指用目光示意的含义不同。二、填空题答案及解析1.答案:和而不同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语》中名句的识记。“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但在原则问题上则不妥协,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2.答案:其身正,不令而行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语》中名句的识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自身品行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推行;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命令,别人也不会听从。3.答案:二人同心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语》中名句的识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意思是两个人心意相通,团结一致,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就像利刃可以斩断金属一样。4.答案:不积跬步解析:本题考查对《荀子》中名句的识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意思是不一步一步地走,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细小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5.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解析:本题考查对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名句的识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的幸福出力,表现出崇高的政治抱负和道德情操。6.答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解析:本题考查对《周易》中名句的识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体运行刚健有力,相应地,君子也应效法天,刚毅坚卓,奋发图强,永不停息。7.答案:不积跬步解析:本题考查对《荀子》中名句的识记,与第4题相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意思是同样的名句,再次出现,考查学生对重要名句的掌握程度。8.答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解析:本题考查对《周易》中名句的识记,与第6题相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同样的名句,再次出现,考查学生对重要名句的掌握程度。9.答案:不积跬步解析:本题考查对《荀子》中名句的识记,与第4题和第7题相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意思是同样的名句,再次出现,考查学生对重要名句的掌握程度。10.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解析:本题考查对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名句的识记,与第5题相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是同样的名句,再次出现,考查学生对重要名句的掌握程度。三、判断题答案及解析1.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史记·项羽本纪》中名句的理解。“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意思是做大事不必顾及小的礼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让步,体现了做大事要顾全大局的思想。2.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顾宪成《顾端文公书院帖》中名句的理解。“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意思是各种声音都听进去,各种事情都要关心,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3.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曹操《龟虽寿》中名句的理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思是老马虽然卧在槽边,但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驰骋千里,比喻人虽然年老,但仍然怀有远大的志向。4.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语·里仁》中名句的理解。“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早晨明白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可以的,体现了孔子对真理的追求和重视。5.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语·子罕》中名句的理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流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逝,表达了孔子对时光流逝的感慨。6.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礼记·檀弓》中名句的识记。“苛政猛于虎”这句话出自《礼记·檀弓下》,原文是“吾小子尝师焉,闻之矣。君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意思是残酷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凶猛,表达了作者对暴政的批判。7.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墨家学派核心主张的掌握。“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的核心主张,出自《墨子·兼爱》,体现了墨子主张爱无差等、反对战争、主张和平的思想。8.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道德经》中名句的理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自《道德经》第一章,意思是可以言说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命名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体现了道家对“道”的深刻理解。9.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孟子·告子上》中名句的理解。“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意思是生命是我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牺牲生命来坚守道义,体现了孟子对道义的重视。10.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语·为政》中名句的理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体现了孔子对知识的严谨态度。四、简答题答案及解析1.答案:《论语》中“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君子重义轻利,小人重利轻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君子与君子尚且如此,而况于小人乎!(《论语·颜渊》)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语》中君子与小人的比较的理解。君子注重道义、品行端正、心胸开阔、反躬自省,而小人则注重利益、行为卑劣、心胸狭窄、推卸责任。2.答案:《道德经》中“道”的含义是:“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是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尝不着的,但又是真实存在的。它无名无状,无形无象,却是一切存在的根据。道的运行是无声无息、自然而然、循环往复的。人们应该效法“道”的特性,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解析:本题考查对《道德经》中“道”的理解。“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宇宙的本源和规律,具有无形无象、自然而然、循环往复的特性。3.答案:《孟子》中“义”的含义是:“义”是指合乎道德原则的行为准则和道德价值,是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孟子认为,“义”是人们天生具有的道德本性,是“仁”的外在表现。行“义”就是顺着人的本性去做事,就是“仁义”。孟子强调“义”的重要性,认为“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解析:本题考查对《孟子》中“义”的理解。“义”是孟子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合乎道德原则的行为准则和道德价值,是“仁”的外在表现,比生命更重要。4.答案:《庄子》中“逍遥游”的内涵是:“逍遥游”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名篇,表达了庄子对自由境界的追求。逍遥游是指不受任何外在束缚和限制,自由自在地遨游于天地之间,达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这种自由境界是通过对“物化”的理解和对“齐物论”的体悟而实现的。“逍遥游”体现了庄子追求精神自由、超越世俗、与天地万物合一的哲学思想。解析:本题考查对《庄子·逍遥游》的理解。“逍遥游”是庄子追求精神自由、超越世俗、与天地万物合一的哲学思想的体现,通过对“物化”的理解和对“齐物论”的体悟而实现。5.答案:《荀子》中“性恶论”的主要观点是: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这里的“恶”不是指道德上的邪恶,而是指人天生就有好利、嫉妒、耳目之欲等欲望。如果顺着人的本性发展,就会导致争夺、残杀、混乱等社会问题。因此,荀子主张“化性起伪”,通过后天的学习、教化和礼法制度来改造人的本性,使人能够遵守道德规范,成为有道德的人。解析:本题考查对《荀子·性恶》的理解。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主张通过后天的学习、教化和礼法制度来改造人的本性,使人能够遵守道德规范,成为有道德的人。五、翻译题答案及解析1.答案:鲍叔牙知道管仲的贤能,推荐给齐桓公,说:“您如果想要称霸天下,我不如管仲;您如果想要治理好齐国,我不如管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债务协商协议书
- 北京市丰台区2026届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正规五险合同(标准版)
- 湖南省长沙市部分学校2026届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地下停车场租赁合同模板
- 实验室安全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智慧校园行业市场现状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装饰工程涂料承包合同格式
- 公共安全培训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
- 融通基金从业考试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上海教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施工员的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玻璃幕墙清洗合同协议
-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劳动法试卷试题包括答案
- 2025年净水处理技术研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多动症非药物干预方法临床效果与市场接受度调查
- 社区安全生产内容宣讲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电子级六氟乙烷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粮库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 智能穿戴设备在运动健身中的心率与功耗监测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