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原电池 化学电源(好题冲关)解析版_第1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原电池 化学电源(好题冲关)解析版_第2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原电池 化学电源(好题冲关)解析版_第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原电池 化学电源(好题冲关)解析版_第4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原电池 化学电源(好题冲关)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18原电池化学电源

【基础过关】

i.下列选项描述的过程能实0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扇17

A.电池充电B.光合作用C.手机电池工作D.太阳能板充电

【答案】C

【解析】A项,电池充电,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错误;B项,光合作用是太阳能转变化为化

学能,故B错误;C项,手机电池工作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D项,太阳能板充电是光能转化

为电能,并向蓄电池充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故D错误。

2.(2023•浙江省诸暨市高三适应性考试)可充放电锂硫电池与传统锂电池相比,在能量密度、工作温度、

电压稳定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为被碳材料包装起来的硫单质,放电时Li与S8化合

成Li2s固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B.充电时,Li+向碳材料电极移动

+

C.正极的电极反应:S8+16Li+16e=8Li2S

D.该电池通常不选择水系电解液

【答案】B

【解析】可充放电锂硫电池放电时,Li为负极,Li失去电子被氧化,正极材料为被碳材料包装起来的

硫单质,硫单质得到电子被还原,充电时为电解池,阴极上锂离子得电子被还原,阳极上Li2s失去电子被

氧化。A项,放电时为原电池,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B项,充电时为电解池,Li+向阴极

Li移动,放电时为原电池,Li+向碳材料电极移动,B不正确;C项,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结合题干

+

信息可知,电极反应:S8+16Li+16e=8Li2S,C正确;D项,Li能与水反应,则该电池通常不选择水系电

解液,D正确;故选B。

3.(2023•辽宁省锦州市高三统考)我国科学家设计的“海泥电池”,既可用于深海水下仪器的电源补给,

又有利于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其中微生物代谢产物显酸性,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电极的电势高于B电极

B.质子从海底沉积层通过交接面向海水层移动

+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2O-4e+H2O=CO2+4H

D.海水和海泥作为电解质的一部分,富含盐分,导电性高,有利于输出电能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A极物质由氧气转化为水,化合价降低,所以A极是正极,B极是负极。A项,A

极是正极,B极是负极,正极的电势高于负极电势,所以A电极的电势高于B电极,故A正确;B项,A

极是正极,B极是负极,质子带正电荷,放电时向正极移动,所以质子从海底沉积层通过交接面向海水层移

动,故B正确;C项,CH2O在微生物作用下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CO2和HS-,并不是在负极的电极反应,

负极上HS-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硫单质,电极反应式为:HS--2e-=S;+H+,故C错误;D项,海水和

海泥作为电解质一部分,富含盐分,可增强水的导电性,有利于电池电能的输出,故D正确;故选C。

4.一种高达94.2%能效的可充电铝胺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用Ph表示苯基,三苯基胺(Ph3N)失去一

个电子后形成的Ph3N-+结构较为稳定。下列说法不乏硬的是()

A.与锂电池比,铝电池比能量略低,但铝含量丰富价格低廉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7Ale1《=4A12c方

C.充电时,AlCk-向铝电极移动

D.理论上每生成ImolPI13N,外电路通过Imol电子

【答案】C

【解析】A项,铝电池比能量略低,且含量丰富价格低廉,A项错误;B项,放电时,负极上A1失电

子和Aid-反应生成Al2c方,电极反应式为Al-3e-7AlClr=4Al2cB项正确;C项,充电时PhsN失电子

+

生成Ph3N,Ph3N阳极、Al为阴极,阴离子向阳极移动,所以A1CL-向阳极Ph3N移动,C项错误;D项,

+

充电时Ph3N失电子生成Ph3N,则生成1个Ph3N转移1个电子,所以理论上每生成ImolPluN,外电路通

过Imol电子,D项正确。故选C。

5.(2023•浙江省四校联盟选考模拟)下光催化钠离子二次电池的应用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该电池工作原

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子从光催化电极流出通过导线流向石墨电极

B.放电时,每消耗ImolNaL,离子交换膜左室电解质溶液质量减少46g

C.充电时,一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右室

D.放电时,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sJ6e-=S42-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放电时,石墨电极为负极,S3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在负极S4>,电极反应式

为4s2--6e—=S4*,光催化电极为正极,b-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碘离子,电极反应式为

b+2e-=3L,为维持电荷守恒,左侧钠离子透过阳离子离子交换膜移向右侧;充电时,与直流电源负极相

连的石墨电极为阴极,光催化电极为阳极。A项,充电时,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石墨电极为阴极,光催

化电极为阳极,则电子从光催化电极流出,通过导线流向石墨电极,故A正确;B项,放电时,石墨电极

为负极,光催化电极为正极,为维持电荷守恒,左侧钠离子透过离子交换膜移向右侧,每消耗ImolNab时,

2moi钠离子从左室迁移到右室,则离子交换膜左室电解质溶液质量减少46g,故B正确;C项,放电时,

为维持电荷守恒,左侧钠离子透过阳离子离子交换膜移向右侧,则充电时,钠离子透过阳离子离子交换膜

移向左侧,故C错误;D项,放电时,石墨电极为负极,S2-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在负极S42一,电极

反应式为4s2-6e-=S4、故D正确;故选C。

6.如图,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利用它们对煤浆进行脱硫处理。下列叙述

中错误的是()

太阳光-,g-a电极

光伏并网・di

发电装置

b电极甲乙

A.光伏并网发电装置中b为正极

B.石墨1电极上消耗lmolMn2+,甲、乙中各转移0.5mol电子

C.脱硫反应原理为:15Mn3++FeS2+8H2O=15Mn2++Fe3++2SO42-+16H+

D.处理60gFeS2,石墨2电极上消耗7.5molH+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石墨1电极上Mn元素价态升高失电子,故石墨1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Mn2+e=Mn3+,

Mi?+与FeS2反应实现脱硫,反应为15Mn3++FeS2+8H2O=15Mn2++Fe3++2SO42-+I6H+,石墨2为阴极,电极

反应式为2H++2e=H2T。A项,石墨1为阳极极,则b极为电源的正极,A正确;B项,石墨1为阳极,电

2+3+

极反应式为Mn-e=Mn,消耗ImolMn?*,电路中转移Imol电子,B错误;C项,阳极生成的MiP+与FeS2

反应实现脱硫,反应为15Mn3++FeS2+8H2O=15Mn2++Fe3++2SO4”+16H+,C正确;D项,处理60gFeS2,消

60g

耗阳极生成的Mir5+的物质的量为xl5=7.5mol,转移电子7.5moL石墨2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nOgTmol1

2H++2e-=H2f,石墨2上消耗7.5molH+,D正确;故选B。

7.(2023•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三三模)内部重整式高温燃料电池具有良好的商业化前景,其基本工作原理

(以CH4为原料,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电子流向:a极一•导线一>b极—电解质―a极

2

C.a极电极反应为CH4-8e-+4CO3=5CO2+2H2O

D.该电池所用的隔膜一定属于阳离子交换膜

【答案】A

【解析】由装置可知a电极上C。和H2失电子生成CO2和HzO,则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b电极上

。2得电子结合CO2生成CChHCH4和水反应生成CO和H2。A项,由以上分析可知b极为正极,得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B项,电子不经过电解质,故B错误;C项,a极反应物不是甲烷,故C错误;

D项,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故隔膜允许碳酸根离子通过,为阴离子交换膜,故D错误;故选A。

8.(2023•山东省济南市高三期中)基于硫化学的金属硫电池是有望替代当前锂离子电池技术,满足人类

社会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该电池的结构及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电池可采用含K+的水溶液或有机物为电解质溶液

B.放电时,电子的移动方向:电极a—电极b—隔膜->电极a

C.充电时,正极区可能发生的反应有xK2s3-(2x-6)e-=3Sx2-+2xK+

D.充电时,电路中转移2mole「时,负极质量减少78g

【答案】C

【解析】该装置的电化学装置,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K电极为负极,b电极为正极。A项,该装置

为电化学装置,金属钾作负极,金属钾是活泼金属,能与水发生反应,因此电解质溶液不能是水溶液,故A

错误;B项,放电属于电化学,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即电子从电极a—灯

泡一电极b,电池内部没有电子通过,故B错误;C项,充电电池充电时,电池正极接电源正极,电池负极

接电源负极,充电时,电池正极上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根据装置图可知,正极反应式为

2+

xK2S3-(2x-6)e=3Sx-+2xK,故C正确;D项,充电时,负极(阴极)反应式为K++e=K,电路中转移2moie;

生成2moiK,负极质量增重2moix39g/mol=78g,故D错误;故选C。

9.(2023•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高三联考)香港城市大学化学工作者首次提出了AI-N2电池(如图),该电

池使用N2为原料,以离子液体(Al2c17--A1C14-)为电解质,既实现了能量的存储,又实现了A1N的生产,A1N和

碱反应能产生NR,可进一步生产氮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l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总反应为2A1+N2=2

C.石墨烯电极反应式为8Al2Cl7-+N2+6e-=2AlN+14AlCU-

D.生成标准状况下33.6LNH3,电池中转移3moi电子

【答案】D

【解析】A项,根据图中原电池的结构,A1极为负极,A1极电极反应式为2A1+14Ale14、6e-=8Al2c

发生氧化反应,故A正确;B项,石墨烯电极为正极,正极反应式为8A12CH+N2+6e-=2AlN+14Ale以,Al极

电极反应式为2A1+14Alelr-6e-=8AbCH,所以电池总反应为2A1+N2=2A1N,故B正确;C项,石墨烯电极为

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8A12C17-+N2+6e-=2A!N+l4Ale故C正确;D项,标准状况下33.6LNH3

的物质的量为1.5moLA1N和碱反应产生NH3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1N+OH-+H2O=A1O2+NH3?,生成1.5mol

氨气消耗L5molAlN,根据2A1+N2=2A1N,电池中转移了4.5mol电子,故D错误;故选D。

10.(2023•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下期中)有研究表明,以CO?与辛胺CH3(CH2)7NH2为原料高选择性的合成

甲酸和辛月青CH3(CH2)7CN,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i2P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B.In/In2O3-x电极上可能有副产物H2生成

C.在In/ImCh”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O2+H2O+2e=HCOO+OH-

D.标准状况下33.6LCO2参与反应时Ni2P电极有L5mol辛月青生成

【答案】D

【解析】由图示知,该装置为电解池,In/ImCh-x电极发生反应CO?转化为HCOO,电极方程式为:

CO2+H2O+2e=HCOO+0H;Ni2PCH3(CH2)7NH2CH3(CH2)7CN,电极方程式为:

CH3(CH2)7NH2-4e-+4OH-=CH3(CH2)7CN+4H2OoA项,由图示知,该装置为电解池,In/ImCHx电极发生反

应C02转化为HCOO-,C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到+2价,得电子被还原,故In/In2O3-x电极为阴极,则NiP

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故A正确;B项,In/ImCh-x电极为阴极,溶液中H+可能在阴极放电产生副产物

H2,故B正确;C项,In/In2O3一x电极发生反应CO2转化为HCOO-,C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到+2价,根据

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电极方程式为:CO2+H2O+2e=HCOO+OH-,故C正确;D项,标准状况下

33.6LCO2的物质的量为L5mol,In/ImCh-x电极方程式为:CO2+H2O+2e=HCOO+OR-,失去3moi电子;

Ni2P电极电极方程式为:CH3(CH2)7NH2-4e-+4OH-=CH3(CH2)7CN+4H2O,得到3moi电子时,生成

0.75molCH3(CH2)7CN,故D错误;故选D。

11.(2023•浙江省重点中学拔尖学生培养联盟适应性考试)直接H2O2-H2O2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化学电

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负载

町2和K0H耳。2和H2s。4

混合液,匚二混合液

=]<------------------

----------y-----------

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K+通过)

A.电池工作时,电极I电势低

+

B.电极n的反应式为:H2O2+2e-+2H=2H2O

C.电池总反应为:2H2O2=2H2O+O2T

D.当电路中转移O.lmol电子时,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K+为3.9g

【答案】C

【解析】电池工作时,电势低的是负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故电极I为负极,电极n为正极,负极:

H2O2-2e-+2OH-=O2T+2H2O,正极:HzCh+Zer2H+=2氏0。A项,电池工作时,电势低的是负极,电子从负极

+

流向正极,故电极I电势低,A正确;B项,电极II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H2O2+2e+2H=2H2O,B正确;

C项,该电池放电过程中,负极区的OH来自KOH,正极区的H+来自H2so4,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正

极区与硫酸根结合生成K2SO4,因此电池总反应为:2H2O2+2KOH+H2sC>4=K2so4+4H2O+O2T,C错误;D项,

当电路中转移O.lmol电子时,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K+为O.lmol,即3.9g,D正确;故选C。

12.一种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正极反应被可以在正极区和氧化罐间循环流通,氧化罐中加入

的(NH4)2S2C)8可以将Fe2+氧化、自身被还原为S04、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放电时Li+由正极区移向负极区

C.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为Fe3++e=Fe"

2+23+2

D.氧化S042一罐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S2O8-=2Fe+2SO4-

【答案】D

【解析】A项,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错误;B项,

放电时原电池内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B错误;C项,放电时的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Li-e=Li+,C错误;D项,氧化罐中加入的(NH4)2S2O8可以将Fe2+氧化为Fe3+,自身被还原为SC^,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2Fe2++S2O82=2Fe3++2SO42-,D正确;故选D。

13.(2023•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高三联考)新能源汽车在我国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所用电池多采用三元

锂电池,某三元锂电池放电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M极有电子流入,发生还原反应

B.锂电池的优点是质量小,电容量大,可重复使用

C.用该电池电解精炼铜,当电池中迁移lmolLi+时,理论上可获得64g纯铜

D.充电时,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NiaCObMn.C)2-xe-=LLNiaCObMncO2+xLi+

【答案】C

【解析】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由图中锂离子运动方向可知,M为负极、N为正极。A项,充

电时,M极连接外接电源的负极,M为阴极,阴极有电子流入,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B项,锂电池的

能量比较高,优点是质量小,电容量大,可重复使用,B正确;C项,根据电子守恒可知,2Li+~2e—~C〃,

当电池中迁移lmolLi*时,理论上可获得32g纯铜,C错误;D项,充电时,N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为LiNiaCObMncO2.e-=Lii*NiaCObMncO2+xLi+,D正确;故选C。

14.(2023•河北省衡水市模拟)近日,某团队分步进行8电子转移的电化学硝酸盐还原反应实现高效合成

氨,装置如图所示。原理是:按照[2+6『电子路径进行还原(先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再将亚硝酸盐还原

成氨),可大幅度地降低8电子还原过程的能垒,提高其反应活性。

卜NO:

一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极为负极,发生了还原反应

B.NH3、NO?-的VSEPR模型名称分别为三角锥形、直线形

C.生成NO?-的电极反应式为NO3+H2O+2e-=NO2+2OH-

D.由NC>3-生成34gNH3时至少转移12mol电子

【答案】C

【解析】A项,该装置为原电池,N极上Zn转化为Zn(OH)42-失电子发生了氧化反应,为负极,A错误;

B项,NH3含有一对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数为4,VSEPR模型名称为正四面体、NCh-价层电子对数为3,

VSEPR模型名称分别平面三角形,B错误;C项,生成NO2-的电极反应式为NO3-+H2O+2e-=NO2-+2OH\C

正确;D项,N的化合价由+5—+3--3,由NO3-生成34gNH3(2mol)时至少转移16moi电子,D错误;故选

Co

15.(2023•安徽省马鞍山市二模)磷酸铁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具有较长的

使用寿命,放电时的反应为:LixC6+Lii.xFePO4=6C+LiFePCU。图1为某磷酸铁锂电池的切面,图2为LiFePO4

晶胞充放电时Li+脱出和嵌入的示意图。其中O围绕Fe和P分别形成正八面体和正四面体,它们通过共顶

点、共棱形成空间链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LixC6-xe=xLi++6c

3

B.(a)过程中Imol晶胞转移的电子数为7NA

16

C.(b)代表放电过程,Li+脱离石墨,经电解质嵌入正极

+

D.充电时的阳极反应:LiFePO4-xe=Lii.xFePO4+xLi

【答案】B

[解析]从总反应分析,LixC6变为C和Li+为氧化反应,该极为原电池的负极。而Lii-xFePCU变为LiFePO4

+

发生还原反应,它为原电池的正极。A项,放电的负极为LixC6-xe=xLi+6C,A项正确;B项,a过程由

于Fe?+化合价升高为Fe3+,为了平衡电荷Li+脱嵌减少。从图看晶胞中减少了棱上1个和面心的一个Li+总

1133

共减少:+:==,所以Imol晶体中转移=NA电子,B项错误;C项,放电时,该材料在正极发生还原反

4244

应,即Fe由+2变为+3为b过程,Li+嵌入正极,C项正确;D项,充电时的总反应为6C+LiFePO4=

LixC6+Lii.xFePO4,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为LiFePO4-xe-=Li「xFePO4+xLi+,D项正确;故选B。

16.(2023•辽宁省抚顺市普通高中高三模拟)液流电池因其具有可深度充放电、可模块化调控、不受地理

环境限制等优点,已成为大规模储能领域中备受重视的储能器件。其中锌/澳液流电池作为新能源储能技术

的代表,功率性能极佳且造价低廉。三单体串联锌/澳液流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循环回路

A.放电时,N极为负极

B.放电时,左侧贮液器中ZnB"的浓度不断减小

C.隔膜允许阳离子通过,也允许阴离子通过

D.充电时,M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2e=Zn

【答案】C

【解析】根据题中电池装置示意图,锌澳液流电池总反应为:Zn+Br2=ZnBr2,其中N为正极,发生还

原反应,电极反应方程式为Br2+2e-=2B「,M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方程式为Zn-2e-=Zn2+,正

极放电生成的澳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左侧,充电过程中,发生反应ZnBn型Zn+Bn。A项,放电时,

N为正极,A错误;B项,放电时,溶液中有ZB与Br生成,通过循环回路,左侧储液器中ZnBn的浓度

增大,B错误;C项,中间沉积锌位置的作用为提供电解液,故其隔膜既可以允许阳离子通过,也允许阴离

子通过,C正确;D项,依据二次电池工作原理,放电时,M为负极,充电时,M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

应,电极反应式为Zn2++2e=Zn,D错误;故选C。

17.(2023•浙江省Z20名校联盟高三第三次联考)钠离子电池具有低成本、高安全性和优异电化学属性,

其充放电过程是Na+在正负极同时镶嵌与脱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电解质

A.充电时A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充电时内电路电流方向从A极到B极

C.放电时电路中转移Imole:理论上负极质量增加23g

D.若正极材料为NaFe[Fe(CN)6],则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NaFe[Fe(CN)6]+xNa+xe-=Nai+xFe[Fe(CN)6]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放电时,A为负极,B为正极,充电时,A为阴极,B为阳极。A项,由分析可知,

充电时A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作阴极,故A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B项,充电时A为阴极,B为

阳极,故充电时内电路电流方向从阳极B极到阴极A极,B错误;C项,放电时,Na+由负极区移向正极

区,故电路中转移Imole:理论上负极将脱嵌lmolNa+,即质量减少23g,C错误;D项,放电时正极发生

还原反应,若正极材料为NaFe[Fe(CN)6],则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NaFe[Fe(CN)6]+xNa+xe-=Nai+xFe[Fe(CN)6],

D正确;故选D。

18.(2023•浙江省东阳市高三5月模拟考试)我国科研团队提出一种新型阴离子电极材料一Cu3(PO4)2的

水系双离子电池,该电池以Na^MnO?和Cu3(PO4)2为电极,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

是()

电源/用电器

国叫)2

充电时,电极a应接电源的正极

放电时,若电极a得至I]6.4gCu和1.44gCu2O,则电路中转移0.22mol电子

充电时,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NaowMnOz+xNaJxeZNao.44MnO

D.第2次放电时,溶液碱性逐渐增强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放电时a电极上CU3(PO4)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最终生成铜,为正极,则b为负

极。A项,放电时电极a为正极,则充电时电极a为阳极,应接电源的正极,故A正确;B项,放电时,

电子转移情况为Cu~2e\Cu2O~2e-,若电极a得到6.4gCu(为O.lmol)和L44gCu2()(为O.Olmol),则电路中

转移O.lmolx2+0.01molx2=0.22mol电子,B正确;C项,充电时,电极b为阴极,Na。,447MnO2得到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ag,MnOz,Na^MnO.+xNa++xe^Na^MnO,,故C错误;D项,第2

次放电时,CU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和氢氧根离子,Cu2O+H2O+2e-=2Cu+2OH-,溶液碱性逐渐增

强,故D正确;故选C。

19.(2023•辽宁省大连市一模)我国科研人员将单独脱除SO2的反应与制备H2O2的反应相结合,实现协

同转化。

已知:反应①单独制备H2O2:2H2O+O2=2H2C)2,不能自发进行;

2

反应②单独脱除SO2:4OH-+2SO2+O2=2SO4-+2H2O,能自发进行。

协同转化装置如图(在电场作用下,双极膜中间层的H2O解离为OH和H+,并向两极迁移)。下列分析

错误的是()

A.反应②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反应①

+

B.产生H2O2的电极反应:O2+2H+2e-=H2O2

C.当生成0.1molHzCh时,负极区溶液质量增重9.8g

D.协同转化总反应:SO2+2H2O+O2=H2O2+H2SO4

【答案】D

【解析】根据电子流向可知,左边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SO2+4OH-2e-=SO42-+2H2O,右边电极为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e=H2O2。A项,反应②能自发进行,反应放出能量,反应①不能自发进行,

需要吸收能量,反应②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反应①,故A正确;B项,Ch在右侧电极得到电子生成H2O2,

电极方程式为:O2+2H++2e-=H2(D2,故B正确;C项,当正极生成0.1molH2O2时,得到0.2mol电子,左边

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SO2+4OH-2e-=SO42-+2H2O,当得到0.2mol电子时,吸收O.lmolSCh,同时双极

膜电离出。.2molOH-进入负极,负极区溶液质量增重0.1molx64g/mol+0.2moixl7g/mol=9.8g,故C正确;D

2+

项,负极电极反应式为SO2+4OH--2e=SO4-+2H2O,正极电极反应为O2+2H+2e-=H2O2,协同转化总反应为:

SO2+2NaOH+O2=H2O2+Na2so4,故D错误;故选D。

20.(2023.山东省济南市一模)电芬顿工艺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高级氧化技术,可用于降解去除

废水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工作原理如图a所示,工作lOmin时,Fe2\H2O2电极产生量(mmoLL」)与

电流强度关系如图b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流流动方向:Pt电极—电解质—HMC-3电极

B.Fe3+是该电芬顿工艺的催化剂

C.根据图b可判断合适的电流强度范围为40mA左右

D.若处理9.4g苯酚,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15.6815.68LO2

【答案】D

【解析】HMC-3电极上氧气、铁离子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则Pt电极为阳。A项,由分析可知,HMC-3

电极为阴极,则Pt电极为阳极,电流流动方向:Pt电极—电解质—HMC-3电极,A正确;B项,Fe3+转化

为亚铁离子,亚铁离子和过氧化氢生成羟基自由基和铁离子,铁离子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是该电芬顿工

艺的催化剂,B正确;C项,过量的过氧化氢会氧化亚铁离子,导致生成的羟基自由基减少,使得降解去除

废水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效率下降,故据图b可判断合适的电流强度范围为40mA左右,C正确;D项,

反应中氧气转化为过氧化氢,苯酚转化为二氧化碳,根据电子守恒可知,C6H5OH~28e~14O2,若处理9.4g

苯酚(为(Mmol),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1.4mol氧气,体积为31.36L,D错误;故选D。

21.(2023•陕西省西安市二模)燃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因其工艺简单、性能稳定等特点深受科学家的青睐。

一种钉基配合物作为光敏剂(S)的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一个电极可表示为TiO2/S,电极反

+

应为TiCh/S*->TiO2/S+e-„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太阳光

A.该电池工作时,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B.电池的正极反应为b+2e--31

+

C.电解质溶液中可发生反应TiO2/S+3I^TiO2/S+I3-

D.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1和I3-的浓度不会减少

【答案】C

【解析】根据电极反应为TiO2/S*—TiO2/S++e:可知该电极为负极,则Pt-导电玻璃为正极,电解质为

13-和1的混合物,13-在正极上得到电子被还原,正极反应为l3-+2e-=31。A项,由图可知,该电池工作时,

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A正确;B项,据分析可知,电池的正极反应为l3-+2e--3r,B正确;C项,该反应

电荷不守恒,电解质溶液中可发生反应为2TiCh/S++3r-2TiO2/S+后,C错误;D项,由图可知,卜一和「在

不停的循环,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r和b-的浓度不会减少,D正确;故选C。

22.(2023•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二模)一款可充放电固态卤离子穿梭电池工作时原理如图所示,I室、II室、

III室均为HGPE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b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a电极反应为:FeOCl+e=FeO+CF

C.交换膜1、2分别为氯离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

D.充电时,每转移Imol电子,b电极增重35.5g

【答案】B

【解析】如图,II[室中b极为锂电极,为放电时的负极,发生反应:Li-e-+C「=LiCl,C「通过交换膜

2移向III室,交换膜2为阴离子交换膜,a极为放电时的正极,发生反应:FeOCl+e=FeO+Cl,CT通过交

换膜1向II室。A项,b极为锂电极,为放电时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Li-e-+Cr=LiCl,A错误;B项,

a极为放电时的正极,发生反应:FeOCl+e-=FeO+Cr,B正确;C项,交换膜1和交换膜2均为氯离子交

换膜,C错误;D项,充电时,b发生反应:LiCl+e-=Li+C「,LiCl-Li,质量减少,每转移Imol电子,

b电极减少35.5g,D错误;故选B。

【能力提升】

23.(2023•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三中协作体高三联考)如图,科学家基于CL易溶于CC14

的性质,发展了一种无需离子交换膜的新型氯流电池,可作储能设备,总方程式为:NaTi2(PO4)3+2NaCl

^J^Na3Ti2(PO4)3+C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NaCl溶液的pH减小

B.放电时cr透过多孔活性炭电极向ccL中迁移

放电一

充电时的阴极反应为)+()

c.NaTi2(PO43+2Na+2e-一充电NasTi2PO43

D.充电时,电路中每转移2moie:理论上从CCI4中释放ImolCL

【答案】C

【解析】由总反应可知多孔活性炭电极为电池的正极,钛电极为电池的负极。A项,放电时总反应式

为:Na3Ti2(PO4)3+C12=NaTi2(PO4)3+2NaCl,则放电时NaCl溶液的pH不变,A错误;B项,放电时,阴离子

移向负极,即Cl透过多孔活性炭电极移向NaCl溶液中,B错误;C项,根据总反应式可知,充电时的阴极

放电一

反应为NaTi(PO)+2Na++2e-NaTi(PO)3C正确;D项,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2Cl-2e=C12T,

243-充电324;

电路中每转移2mole-,理论上生成ImolCb进入到CC14中,D错误;故选C。

24.(2023.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镁锂双盐电池是结合镁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而设计的新型

二次离子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放电时,b极转化关系为:VS2TLixVS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Mg2+

•Li+

vY、Y、y'y,

vs2

A.充电或放电时,a极电势均高于b极

B.放电过程中电子经导线由a极向b极移动

+

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xVS2-xe^=VS2+Li

D.该电池工作时,若通过电路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负极质量变化2.4g

【答案】A

【解析】A项,由题可知,放电时b为正极,充电时b为阳极,充电或放电时,b极电势均高于a极,

A项错误;B项,放电时,b为正极,则电子经导线由a极向b极移动,B项正确;C项,已知放电时,b

极转化关系为VS2-LixVS2,则充电时b为阳极,转化关系为LixVS2-VS2,电极反应式为

+

LixVS2-xe=VS2+Li,C项正确;D项,放电时,负极反应为Mg-2e=Mg2+,则转移电子为0.2mol时,负

极质量变化2.4g,D项正确。故选A。

25.(2023•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联考)钠硒电池是一类以单质硒或含硒化合物为正极、金属钠为负极的新型

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导电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以Cu2/Se填充碳纳米管作为正极材料的一种钠硒电池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充放电过程中正极材料立方晶胞内未标出因放电产生的。价Cu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OSe2ONa\Cu\Cu?*可能占据的位置・Na,

A.每个Cu2bse晶胞中C/+个数为4x

B.在NazSe晶胞结构中,Se?-占据的位置是项点和面心

C.充分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Se+2Na++2e=Na2Se+(2-x)Cu

D.充电时外电路中转移Imol电子,两极质量变化差为23g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Cu2bse填充碳纳米管作为正极材料,钠较为活泼,钠为负极材料;A项,根据“均

摊法”,每个Cu2/Se晶胞中含8xJ+6>4=4个Se,则晶胞内铜离子、亚铜离子和为4x(2-x)个,设铜离子、

o2.

亚铜离子分别为a、b,则a+b=4x(2-x),由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2a+b=4x2,解得a=4x,故A正确;B

项,由晶胞图示可知,在Na?Se晶胞结构中,Se?一占据的位置是项点和面心,故B正确;C项,充分放电时,

+-

正极Cu2Kse得至!]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零价铜,电极反应式为Cu2J:Se+2Na+2e=Na2Se+(2-x)Cu,故C正

确;D项,充电时外电路中转移Imol电子,阳极释放出Imol钠离子,质量减小23g,阴极生成Imol钠,

质量增加23g,两极质量变化差为46g,故D错误;故选D。

26.光催化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外加电阻

已知:电极a在光激发条件下会产生电子(e)空穴(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极电势:电极a>电极b

B.光激发时,光生电子会与02结合,光生空穴会与电极b产生的电子结合

C.电极b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96耳005『24€-+7H2O=6CO2T+24JT

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右侧溶液pH保持不变(不考虑C02的溶解)

【答案】C

【解析】A项,根据题图信息判断,(C6Hio05)n在电极b上失电子,转化为CO2,则电极b为负极,电

极a为正极,原电池中,正极的电极电势高于负极的电极电势,则电极电势:电极a>电极b,A正确;B项,

根据题图信息判断,电极a在光激发条件下会产生电子©)、空穴(h+),光生电子会与O2结合,光生空穴会

与电极b产生的电子结合,B正确;C项,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判断,电极b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C6H10O5);1-24ne-+7nH2O=6«CO2T+24«H,C错误;D项,根据电极反应判断,每转移24nmol电子时,

右侧溶液中生成24nmolH+,同时会有24nmolH+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移向左侧溶液,则右侧溶液的pH保持不

变,D正确;故选C。

27.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在稀硫酸中利用电催化可将CO2同时转化为多种燃料,其原理如图甲所示。

交换膜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

②铜电极上产生CH4的电极反应式为,若铜电极上只生成5.6gCO,则铜极区溶液质量变

化了go

③若铜极上只生成0.3molCH3cHO和0.4molHCOOH,则电路中转移mol电子。

(2)我国科学家报道了机理如图乙所示的电化学过程。

①Ni电极为,其电极反应式为。

②理论上,每有ImolCCh与-结合,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

【答案】(1)AB

++

(2)2H2O-4e-=4H+O2CO2+8e-+8H=CH4+2H2O3.63.8

22

(3)阴极CO3+4e=C+3O-4NA

【解析】(1)①阳极为钳电极,电极反应式为2H2。一4e-=4H++O2。②铜电极为阴极,实现的是二氧化

碳变甲烷或一氧化碳、甲酸、乙醛等,其中生成甲烷的,电极反应式为CO2+8e-+8H+=CH4+2H2O,若铜

电极上只生成5.6gCO,电极反应为CO2+2e-+2H+=CO+H2。,当有Imol一氧化碳生成,则铜极去溶液的

质量变化为44+2-28=18克,则当生成5.6克一氧化碳,即0.2mol一氧化碳时,铜极区溶液质量变化了3.6g。

③若铜极上每生成ImolCHsCHO,转移lOmol电子,每生成ImolHCOOH,转移2moi电子,则只生成

0.3molCH3CHO和0.4molHCOOH,则电路中转移3+0.8=3.8mol电子。(2)①Ni电极碳酸根离子生成碳和氧

气,为阴极,其电极反应式为CO32-+4eC+3O'②理论上,每有ImolCCh与-结合生成Imol碳酸根离

子,则意味着电路中有4moi电子转移,故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4NA.

28.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要。电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在宇

宙飞船、人造卫星、电脑、照相机等,都离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