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及解析_第1页
贵阳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及解析_第2页
贵阳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及解析_第3页
贵阳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及解析_第4页
贵阳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阳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及解析一、考试范围与考查目标本次期末考试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为核心,覆盖细胞的物质基础、结构与功能、能量代谢(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细胞生命历程等模块,考查学生对生命观念的建构(如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科学思维的运用(如逻辑推理、数据分析)及实验探究能力。解析将结合教材知识点与命题意图,帮助学生厘清易错点、巩固核心概念。二、典型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示例5道,覆盖核心考点)1.细胞有机物的结构与功能题目: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因此二者的结构相同B.蛋白质变性后,其空间结构被破坏,但肽键未断裂C.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只存在于细胞核中D.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胆固醇对细胞有害无利解析:本题围绕“细胞有机物的结构与功能”命题,需结合糖类、蛋白质、核酸、脂质的核心知识点分析:选项A:淀粉与纤维素的基本单位均为葡萄糖,但葡萄糖的连接方式不同(淀粉含α-1,4和α-1,6糖苷键,纤维素为β-1,4糖苷键),导致二者空间结构差异显著(淀粉呈螺旋状,纤维素为链状并形成纤维束),A错误。选项B:蛋白质变性是空间结构被破坏(如高温、过酸过碱导致的折叠方式改变),但肽键是氨基酸的连接键,变性过程中未断裂(若断裂则为蛋白质水解),B正确。选项C:核酸包括DNA和RNA,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但RNA(如mRNA、tRNA、r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等结构中也有核酸),C错误。选项D: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维持膜的流动性),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适量存在对细胞有益,D错误。答案:B2.细胞器的分离与功能题目: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分离出的细胞器均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B.线粒体在健那绿染液中会被染成蓝绿色,说明其能进行有氧呼吸C.分离叶绿体时,沉淀速度比线粒体快,说明叶绿体比线粒体大D.若要分离出核糖体,需在较低的离心速度下进行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器的分离技术(差速离心法)与观察方法”,需结合细胞器的大小、结构特性分析:选项A: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叶绿体、线粒体(需健那绿染色)等,但核糖体、溶酶体等亚显微结构需电子显微镜观察,A错误。选项B:健那绿染线粒体成蓝绿色,是因为线粒体膜结构能让染料特异性结合,与有氧呼吸能力无直接因果关系(如死细胞线粒体也可被染色,但无法呼吸),B错误。选项C:差速离心法依据“颗粒越大、密度越高,沉降速度越快”的原理。叶绿体(直径约2-4μm)比线粒体(直径约0.5-1μm)大,因此沉淀速度更快,C正确。选项D:核糖体是最小的细胞器(直径约20nm),需在高离心速度(如超速离心)下才能从细胞质基质中沉淀,低速度下无法分离,D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侧重知识综合与应用,示例2道)3.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综合应用题目:下图为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图中序号:①细胞膜、②线粒体、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⑤核糖体、⑦叶绿体):(1)图中结构[②]______是细胞进行______的主要场所,该过程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______和热能。(2)结构[⑤]______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出细胞,依次经过的膜结构是______(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3)若该细胞为叶肉细胞,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结构还有[]______,它能将光能转化为______。解析:本题围绕“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命题,需结合细胞器的功能、分泌蛋白的合成路径分析:(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在此进行),通过分解有机物(如葡萄糖),将化学能转化为ATP中的活跃化学能(用于生命活动)和热能(散失)。(2)核糖体(无膜结构)是蛋白质合成的“车间”。分泌蛋白的合成路径为:核糖体(合成肽链)→③内质网(加工、折叠)→④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分类)→①细胞膜(胞吐分泌)。注意:核糖体无膜,因此“膜结构”需排除核糖体,故路径为③→④→①。(3)叶肉细胞中,⑦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稳定化学能(储存在葡萄糖等有机物中),与线粒体(化学能→ATP和热能)共同完成能量转换。答案:(1)线粒体;有氧呼吸;ATP中的化学能(或“活跃的化学能”)(2)核糖体;③→④→①(3)⑦叶绿体;化学能(或“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4.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综合分析题目:某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装置为密闭容器(内含CO₂缓冲液,维持CO₂浓度稳定),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O₂的释放速率,结果如下表:光照强度(klx)0246810----------------------------O₂释放速率(mL/h)-506101212请回答:(1)光照强度为0时,装置内O₂释放速率为-5mL/h,原因是______。此时植物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2)光照强度为4klx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______mL/h,实际光合速率为______mL/h(用O₂释放量表示)。(3)当光照强度超过8klx后,O₂释放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因素可能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解析:本题围绕“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净光合与总光合的计算”命题,需结合实验装置的作用(CO₂缓冲液维持浓度稳定)和生理过程分析:(1)光照为0时,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消耗O₂(释放CO₂,但CO₂被缓冲液吸收,因此装置内O₂减少,释放速率为“-5”表示“吸收5mL/h”)。此时ATP产生于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2)净光合速率是“O₂释放速率”(表中数据,因CO₂缓冲液维持浓度稳定,释放的O₂量直接反映净光合),故4klx时净光合为6mL/h。实际光合速率(总光合)=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呼吸速率为光照0时的O₂吸收速率,即5mL/h),因此总光合=6+5=11mL/h。(3)光照强度超过8klx后,达到光饱和点,此时CO₂浓度稳定(缓冲液维持),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可能是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色素含量(吸收光能的能力)、酶的数量(催化反应的效率)等。答案:(1)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O₂(或“细胞呼吸吸收O₂,CO₂被缓冲液吸收,装置内O₂减少”);细胞质基质、线粒体(2)6;11(3)酶的活性(或“温度”“色素含量”“酶的数量”,合理即可)三、总结与备考建议本次考试围绕“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功能→代谢→生命历程”的逻辑主线,重点考查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规律。建议学生结合解析:1.回归教材,梳理核心概念(如“细胞器的功能”“光合与呼吸的物质能量变化”);2.总结易错点(如“变性与水解的区别”“净光合与总光合的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