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总结报告_第1页
端午节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总结报告_第2页
端午节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总结报告_第3页
端午节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总结报告_第4页
端午节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总结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端午节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总结报告一、活动背景与目的(一)活动背景留守儿童群体因亲情陪伴缺失、文化浸润不足,成长过程中易面临情感孤独、文化认同薄弱等问题。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兼具“文化传承”与“情感联结”双重价值。为回应留守儿童精神需求,XX公益组织联合XX镇政府、XX学校发起“粽香传情·童心护梦”端午节关爱活动,以传统习俗体验为载体,搭建情感支持与文化传承的桥梁。(二)活动目的1.情感慰藉:通过亲情互动、心灵陪伴,缓解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增强安全感与归属感;2.文化传承:以端午习俗体验为核心,传递传统文化内涵,提升儿童文化认同与民族自信;3.社会动员:凝聚社区、企业、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优化留守儿童关爱生态,形成长效支持网络。二、活动实施过程(一)前期筹备1.需求调研:走访XX镇3个行政村的62户留守儿童家庭,结合“一对一访谈+问卷调研”发现:85%儿童渴望参与传统习俗体验,72%希望通过视频与父母“云团聚”,68%存在轻微情绪焦虑(如孤独感、学习压力)。2.资源整合:联动社区居委会、本地企业、高校志愿者团队,募集粽子食材(糯米、粽叶等)、图书文具、体育器材等物资;招募20名志愿者(含教师、心理咨询师、非遗传承人),开展专项培训(如儿童心理沟通技巧、包粽子实操)。3.方案设计:围绕“习俗体验—亲情互动—心灵陪伴—物资传递”四大模块,设计1天沉浸式活动,分“上午民俗课堂+下午实践互动”两场,覆盖80余名留守儿童。(二)活动内容1.端午习俗沉浸式体验包粽子实践: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儿童从“泡米、裹叶、填馅、捆绳”全程参与。留守儿童小宇(化名)首次包出“歪扭”粽子,却笑着说“要寄给妈妈尝”,现场氛围温馨热烈。活动共制作粽子200余枚,成品由儿童赠家人或留作纪念。民俗讲堂:通过动画短片、实物展示(艾草、香囊、龙舟模型)讲解端午起源、习俗寓意,设置“端午知识问答”环节,儿童正确率达90%,体现文化认知显著提升。2.亲情“云”连线实时视频互动:提前协调家长工作时间,在活动室设置3个视频区,30组家庭实现“云端团聚”。留守儿童小雅(化名)向妈妈展示亲手包的粽子,家长反馈“孩子更开朗了,终于理解节日的意义”。祝福视频录制:儿童手写端午贺卡、录制祝福短视频,由志愿者统一寄送给外地父母,弥补“实时陪伴”的空缺。3.心灵陪伴与成长赋能团体心理辅导:以“我的端午愿望”为主题,引导儿童绘画、分享内心想法。心理咨询师发现3名儿童存在轻微焦虑(如担心父母安全),现场给予情绪疏导,并建立“重点儿童跟踪档案”。课业辅导+兴趣拓展:志愿者分组开展作业辅导、折纸龙舟、故事接龙等活动,培养儿童专注力与创造力。留守儿童小浩(化名)主动教同伴解数学题,团队协作意识明显增强。4.爱心物资传递为每名儿童发放“端午暖心包”(含粽子、图书、文具、驱蚊香囊),企业捐赠的篮球、跳绳等体育器材充实学校活动设施,助力儿童课余生活丰富化。(三)组织保障人员分工:设“统筹组”(资源协调)、“执行组”(活动开展)、“安全组”(防疫、应急),职责清晰、流程顺畅;安全管理:活动前核查健康码、场地全面消毒,设置应急通道与医疗点,全程无安全事故。三、活动成果(一)情感支持成效80余名儿童参与,92%反馈“感受到温暖”;亲情连线后,75%家庭的亲子通话频率从“每周1次”提升至“每周3次”,亲子关系显著改善。心理辅导中,3名重点儿童情绪状态明显好转,学校老师反馈其“课堂积极性提高,愿意主动分享想法”。(二)文化传承效果民俗讲堂后,儿童能准确复述“挂艾草、佩香囊、赛龙舟”等习俗寓意,80%表示“想和家人一起过传统节日”,文化认同与传承意识增强。包粽子实践中,非遗技艺得到“活态传承”,部分儿童活动后主动向祖辈请教“端午歌谣、五彩绳编织”等习俗,形成家庭文化互动。(三)社会影响力活动被本地媒体报道3次,引发社区居民关注;5家企业表达“长期合作意向”,志愿者团队新增15人报名,社会参与度显著提升。学校将活动纳入“校本课程”,计划每月开展“传统文化体验课”,形成“节日活动+日常教育”的长效传承机制。四、问题与改进方向(一)现存问题1.覆盖面有限:仅覆盖XX镇3个行政村,周边偏远村落的留守儿童未参与,需优化调研与资源调配;2.互动形式单一:亲情连线依赖家长“实时配合”,部分家庭因工作错过,异步互动(如语音信箱、书信漂流)需补充;3.后续跟进不足:心理辅导、文化培养缺乏“长期跟踪”,儿童成长档案需与学校、家庭联动完善。(二)改进措施1.扩大服务半径:与乡镇政府合作建立“留守儿童台账”,每季度开展“流动服务站”,覆盖更多偏远村落;2.创新互动模式:开发“端午记忆”线上小程序,上传活动照片、视频,家长可留言互动,弥补“实时连线”短板;3.搭建长效机制:联合心理咨询机构,为重点儿童提供“季度性心理支持”;与学校共建“民俗文化角”,定期开展传统节日活动。五、未来计划1.常态化关爱:将“节日活动”与“日常帮扶”结合,每月开展“童心课堂”(课业、兴趣、心理辅导),每季度组织“亲子主题活动”(如中秋赏月、春节送福);2.资源整合优化:打造“企业+社区+学校”三方联动平台,设立“留守儿童关爱基金”,保障物资与活动经费可持续;3.社会倡导行动:通过短视频、公益海报传播留守儿童故事,呼吁家庭重视亲情陪伴,推动政策层面完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六、总结本次端午节关爱活动,以“文化为纽带、情感为核心”,在满足留守儿童精神需求、传承传统习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