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江西省上饶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江西省上饶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江西省上饶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江西省上饶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西省上饶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历史学家发现,人类早期文明大多分布在北纬30度左右的地区,这里并列诞生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如下图所示)。北纬30度线因而被称为“人类文明发生线”。这反映出人类早期文明A.发展迅速并突破地域限制 B.在交流中形成了多元文化C.深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D.具有高度相似的文化特征【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结合所学可知,北纬30度左右的温带地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适合农业产生与发展,而农业产生为文明的诞生提供了物质基础,C项正确;材料并未展现各早期文明“突破了地域限制”,排除A项;“交流”侧重与文明之间的双向互动,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文明之间的互动,排除B项;材料能说明各大文明具有一定的地理相似性,强调这几种文明的产生在自然条件方面的相似性,但无法证实各大早期文明之间具有“高度相似”的文化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2.波斯人将辽阔的帝国分为一系列行省,由总督管理。总督由国王任命,大多由波斯贵族担任,负责执行中央政府的命令、遏止地方反叛和征收贡物。这一治理方式A.有利于巩固帝国的统治 B.有效杜绝了帝国的分裂C.促进了希腊文化的传播 D.弱化了国王的统治权力【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波斯帝国。根据材料“波斯人将辽阔的帝国分为一系列行省,由总督管理,总督由国王任命,大多由波斯贵族担任,负责执行中央政府的命令、遏止地方反叛和征收贡物”可知,波斯帝国疆域辽阔,在地方实行行省制,总督由国王任命,执行中央政府的命令,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帝国的统治,A项正确;“有效杜绝”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波斯帝国设置总督辖地有利于传播波斯文化,跟传播希腊文化没有关系,排除C项;设置总督辖地有利于加强国王的政治统治,而非“弱化”,排除D项。故选A项。3.12世纪后,西欧社会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庄园内的农民可以在市镇中售卖剩余的农产品,有些庄园主将传统的劳役地租转为以货币形式收取,英格兰北部有些庄园开始大量养羊以满足佛兰德斯忙碌的毛织需求。据此推知,这些变化A.削弱了封建专制思想束缚 B.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是黑死病广泛蔓延的后果 D.增强了世俗王权的政治实力【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世纪后西欧。根据材料可知,12世纪西欧缓慢但渐进的社会经济变化,如在市镇中售卖农产品、收取货币劳役以及大量养羊以满足工场的原料需求,共同反映了当时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而这种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有利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的,B项正确;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要到文艺复兴时才能有所削弱,排除A项;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以及庄园经济受冲击,是生产力恢复发展的结果,和黑死病没有直接关联,且黑死病主要在13世纪后蔓延,排除C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经济方面的变化,无法直接带来世俗王权的加强,而部分庄园的经济转型在最初增加了这些封建领主们的经济实力,反而不利于王权的加强,排除D项。故选B项。4.8世纪初,日本政府积极整备交通,以首都平城为中心,开辟了通往全国各地区的东海、东山、北陆、山阳、山阴、南海、西海等七条交通干道,各干道之间有大道相连,并在各道设置驿站,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络。该项措施A.阻碍了日本的经济发展 B.削弱了镰仓幕府统治C.树立了天皇的绝对权威 D.巩固了中央集权体制【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8世纪初日本。根据材料可知,日本修建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络,这有利于加强对于各地藩国的控制,巩固中央集权体制,D项正确;交通网络的建设,有利于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排除A项;镰仓幕府统治时间在12-14世纪,排除B项;此前通过大化改新等一系列政治改革,日本天皇的权威已经得到树立,排除C项。故选D项。5.阿兹特克人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农业耕作法——“浮园耕作法”,即在用芦苇编成的芦筏上堆积泥土,浮在水面,然后在这新造的土地上种植作物和果树,利用树根来巩固这些人造浮动园圃。阿兹特克人最有可能在浮园上种植的作物有A.玉米、番茄、马铃薯 B.小麦、葡萄、无花果 C.水稻、辣椒、胡萝卜 D.桑树、西瓜、卷心菜【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美洲。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阿兹特克人生活在美洲,玉米、番茄、马铃薯都是美洲印第安人自主培育的农作物,A项正确;小麦、葡萄是西亚文明培育的作物,殖民者进入美洲前美洲未栽培此类作物,排除B项;水稻是中国原产作物,胡萝卜是西亚培育作物,排除C项;桑树是中国原产作物,且美洲印第安人并未掌握养蚕技术,所以不可能种植桑树,西瓜起源于非洲热带地区,卷心菜起源于地中海沿岸,排除D项。故选A项。6.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商人逐渐建立起横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贸易网络。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和亚洲,中国的丝绸、瓷器与茶叶成为全球性商品,非洲奴隶被贩卖到美洲种植园劳动。传统的阿拉伯商人和意大利商人的中介贸易地位下降,大西洋沿岸的里斯本、安特卫普等城市崛起为新的国际贸易枢纽。据此可知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交流 B.黑奴贸易遍布世界各地C.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D.世界贸易格局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材料提及新航路开辟后贸易线路、商品种类、贸易中心、贸易参与者的变化,这些都属于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D项正确;题目主要强调的是贸易网络的建立和白银、商品的流动,而不是物种的交流,排除A项;黑奴贸易主要集中在大西洋航线,从非洲到美洲,而不是“遍布世界各地”,排除B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在工业革命之后的事情,与题目描述的新航路开辟时期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7.1656年,路易十四颁布敕令建立巴黎总收容院,禁闭行乞的穷人,并要求他们依据自身能力在工地和工场劳作。路易十四认为可以通过劳动克服穷人的懒散,使他们成为国家有用之人。之后,国王屡次在巴黎成立具有济贫性质的劳动工场,为穷人提供薪水微薄的工作。这主要缘于A.重商主义的盛行 B.民主政治的影响力日益扩大C.工业革命的开展 D.思想解放推动理性主义传播【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原因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的法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7世纪中期,法国国王建立劳动工场以救济穷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西欧盛行重商主义,主要内容是“重商”、“重工”与“国家干预”。路易十四通过国家政策干预推动解决就业和工业发展问题,这可以看作是重商主义的一部分,A项正确。18世纪中叶法国还处于波旁王朝统治时期,民主政治影响力有限,排除B项;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时间不符,排除C项;理性主义是17世纪末到18世纪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强调理性和科学。虽然这一时期的思想解放对社会有一定影响,但路易十四的政策更倾向于经济和政治目的,而不是思想解放的直接结果,排除D项。故选A项。8.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欧洲列强首次提出“国际河川”概念,确立国际河流自由航行、共有共管原则,设立跨国管理机构并赋予管理章程法律效力。这一举措A.消除了欧洲列强之间的地缘政治冲突B.标志着全球海洋霸权竞争转向于法律化C.确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经济秩序D.体现大国通过制度协调跨国利益的模式【答案】D【解析】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初欧洲。根据材料得知维也纳会议通过设立跨国管理机构、赋予章程法律效力等制度化方式协调国际河流问题,突破传统强权博弈模式,符合“制度协调跨国利益”的核心特征,D项正确;“消除”表述绝对化。维也纳会议虽暂时协调矛盾,但未能根除列强间的地缘争夺(如后续克里米亚战争等),排除A项;题干聚焦“国际河川”(内河与跨境河流),而非海洋霸权,概念混淆,排除B项;维也纳会议确实强化了欧洲列强主导的国际秩序,但题干具体举措是围绕“国际河川管理”,未直接体现“欧洲中心”的国际秩序确立,非最佳选项,排除C项。故选D项。9.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兴起后,保守党领袖狄斯累利提出“给茅屋以面包,给宫廷以和平”的施政理念,19世纪下半叶英国议会相继通过《工厂法》和《工会法》等法案。这反映了A.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争取自身权益 B.工业无产阶级主导了社会改革进程C.英国政府通过渐进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D.社会主义思想在英国得到全面实践【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后的英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世纪英国宪章运动后,工人阶级的斗争促使统治阶级意识到社会改革的必要性。保守党领袖狄斯累利的理念和议会通过的《工厂法》《工会法》等法案,体现了英国政府通过立法手段改善工人待遇、承认工会合法性,以渐进方式缓和社会矛盾,避免剧烈冲突,C项正确;“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争取自身权益”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工业无产阶级斗争激发了政府进行改革但未主导社会改革进程,排除B项;英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思想不可能得到全面实践,排除D项。故选C项。10.1906年,印度国民大会党代表达达拜·瑙罗吉在年会上提出:“当日本早已觉醒,东亚的中国与西亚的波斯正在觉醒,难道列于世界文明最早创造者之林的英属印度帝国的自由公民能在专制统治之下苟安吗?”该言论意在A.主张效仿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路径 B.表达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强烈抗议C.号召民众开展武装斗争反抗殖民统治 D.敦促加快印度社会改革的步伐【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6年(印度和世界)。根据材料可知,瑙罗吉的演说将印度与亚洲其他正在觉醒的国家相比较,激发印度人的民族意识,表达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不满和争取自治的诉求,B项正确;“向日本学习”偏离重点,材料只提到日本觉醒,但未提及学习明治维新的具体措施,排除A项;“武装反抗”属过度解读,1906年此时印度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下,民族独立运动逐渐兴起,但尚未形成大规模武装斗争,排除C项;材料主要围绕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抗议,而非敦促加快印度社会改革的步伐,排除D项。故选B项。11.下表为1914年英、法、德、美四国海外投资现价总值统计表(单位:百万美元,当期汇率)。其中,代表德国的是欧洲西方后裔国拉丁美洲亚洲非洲合计①197910009052384765598②7099001649246133514③5250386115883010238647④1129825436822873237318311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本题为推断题。时空是1914年的德国。根据表格题头“四国海外投资现价总值”得知投资数额大小主要与四国所占殖民地大小有关。①投资总额相对较少,且集中于欧洲,亚洲和非洲较少,结合所学知识,德国作为后起之秀其殖民地虽主要集中在非洲、亚洲和大洋洲,但与其他殖民帝国(如英国、法国)相比,德国的殖民版图较小,可知①应为德国,A项正确;②的投资总额在四个国家中最少,且主要集中在拉丁美洲,结合所学知识,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1914年美国主要精力是放在国内经济发展和西半球事务,海外投资相对有限,可知②应为美国,排除B项;③投资额位居第二,且在欧洲和非洲等地区的投资额有一定的规模,结合所学知识,法国在非洲有许多殖民地,可知③应为法国,排除C项;④投资额在四个国家中居首位,且在各地区的投资规模都较大,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世界各地拥有广泛的殖民地,所以海外投资广泛,可知④应为英国,排除D项。故选A项。12.1921年初,列宁在党内辩论中坚持“任何形式的自由贸易都是对革命原则的背叛”。几个月后,在苏维埃代表大会上他却提出“应当通过商业纽带建立起工农联盟,没有这种流转就不能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该政策调整主要着眼于A.建立计划经济管理模式 B.缓解战后经济和政治危机C.缓解城市工人失业问题 D.实现重工业领域优先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1年的苏俄。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21年苏俄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农民不满、生产停滞,甚至引发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列宁意识到必须调整政策以恢复经济,B项正确;计划经济是斯大林模式(1928年后)的核心,与新经济政策的市场调节相矛盾,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主要解决农村经济崩溃和粮食危机,而非城市失业,排除C项;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斯大林“社会主义工业化”(1928年后)的目标,与新经济政策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3.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和日本。德国经济崩溃,纳粹党趁机夺取政权,建立独裁统治并准备战争;日本为摆脱危机,建立起军事独裁,决定对外侵略。这反映了A.经济危机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B.各国为争抢资源导致国际冲突C.政府应对危机的措施彻底失败 D.德日对经济危机缺乏理性认识【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根据材料可知,题干强调大萧条导致德日经济崩溃,社会矛盾激化,为纳粹党和日本军部等极端势力上台创造了条件。两国政权的极端化(独裁统治、侵略政策)直接源于经济危机的政治后果,符合“经济→政治危机”的因果关系,A项正确;题干仅描述两国国内政治剧变,未提及国际冲突的直接表现,排除B项;“彻底失败”表述绝对化,如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逐渐摆脱了危机的影响,排除C项;德日选择极端手段是政治选择,而非“认识问题”。其行为本质是通过集权与扩张转移矛盾,而非对危机的理解偏差,排除D项。故选A项。14.下图为1938年9月英国报刊刊登的一副漫画《张伯伦意欲何为?》,漫画中推地球的人是英国首相张伯伦,他正跨过标有“捷克危机”的桥,桥的对面是“和平”,桥的下面是“战争”。对该图寓意解读最合理的是《WhatisChamberlaintryingtodo?》A.英国政府成功维护世界和平 B.英国绥靖政策加速战争到来C.张伯伦力主以武力解决争端 D.国际联盟有效化解捷克危机【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8年的英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该漫画创作背景是1938年9月慕尼黑会议的召开,该漫画形象地揭示了张伯伦推行的绥靖政策的本质和危害。张伯伦“推地球过桥”象征其艰难维持和平的努力;“捷克危机”指代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的《慕尼黑协定》;桥两端“和平”与“战争”的对比,暗示绥靖政策虽暂时避免战争,但实际助长法西斯侵略野心,最终将引发更大战争,B项正确;绥靖政策未能真正维护和平,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张伯伦倡导和平主义,反对用武力解决争端,排除C项;国际联盟在此事件中未能发挥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15.下表是1947-1954年美国国防开支统计表。表中美国国防开支出现重大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年份国防开支(亿美元)占GDP比重(%)19471435.71948913.519491254719501324.6195133311.3195245613.2195350414.2195442711.5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柏林危机的爆发 C.朝鲜半岛局势变化 D.越南战争的升级【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7-1954年美国。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全面介入,军费开支从1950年4.6%飙升至1953年14.2%,1954年下降与朝鲜战争已结束直接相关,故军费开支变化与朝鲜半岛局势变化息息相关,C项正确;马歇尔计划(1948-1952年)以经济援助为主,非军事开支,排除A项;柏林危机(1948-1949年、1961年)与1950年后军费激增无关,排除B项;越南战争升级始于1965年,与题干时间段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6.2018年以来,部分国家转向贸易保护主义,如美国对华加征关税、限制半导体技术出口。欧盟推动关键原材料供应链本土化,2020年英国正式脱离欧盟,退出欧盟单一市场和关税同盟。世界贸易组织数据显示,2019—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年均增速降至1.2%,不足2000—2008年水平(5.1%)的四分之一。这主要反映了A.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加强 B.传统国际协调机制作用失效C.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上升 D.经济全球化遭遇着严重挑战【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8年以来(世界)。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贸易保护主义、供应链收缩、英国脱欧和贸易增速下滑等现象,都表明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遭遇严重挑战,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D项正确;“区域集团化”与英国脱欧(脱离区域组织)矛盾,排除A项;传统国际协调机制仍在发挥着作用,排除B项;题目中没有提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上升的具体表现,反而更多地强调了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雅典戏剧起源于农庆活动,观看戏剧表演是古典时期雅典人民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深受人民喜爱。雅典戏剧包罗万象,诗人会对神话、文化、地理等各种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们在作品中论及政治、社会和文化等问题有教育普通人民的功能。城邦也通过发放“观剧津贴”鼓励民众观看。亚里士多德认为,戏剧通过摹仿行动调动观众移情能力,起到调节与平衡感情的作用,因此观看戏剧对人的内心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雅典戏剧表现出惊人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其积极的开放精神与宏壮的英雄气概,使得戏剧艺术在世界文学史上获得崇高的地位,影响了莎士比亚、莫里哀、易卜生、曹禺等人,对我国文艺事业发展也有着莫大助益。——摘编自李孟旸《古典时代雅典戏剧艺术的发展与作用》材料二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禁欲主义盛行,基督教会欲通过一切手段控制民众的精神和思想,而戏剧,亦成为教会手中颇为有力的控制工具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戏剧与农时更替、祭祀活动、节日庆典、市井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渗透融通,教会一时难以将其从民众生活中彻底除去。于是,戏剧得以在中世纪保留下来,其中不少带有世俗狂欢色彩的文化符号亦得以发展。如充满戏剧性的狂欢节,人们在狂欢节打破平日各种繁琐严厉的约束,佩戴面具与身着奇装异服,暂时抛弃世俗身份与等级地位差异,表演各种节目,尽情欢乐,享受禁欲生活主导下的短暂的快乐。尽管这些因素在中世纪教会控制下的禁欲主义时期形成了“颠覆的世界”,但这个世界无疑是狭小有限且转瞬即逝的,受到了来自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限制。——摘编自于捷《世俗狂欢与禁欲主义的妥协式共存》(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戏剧的价值,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繁荣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中世纪戏剧的特点。【答案】(1)价值:丰富民众生活;提高民众素养;培育人文主义精神;深刻影响后世文艺事业。原因:雅典经济繁荣,工商业较为发达;雅典实行民主政治,文艺环境较为宽松;政府鼓励,发放观剧津贴刺激;雅典剧作家的努力。(2)特点:教会感化和控制民众的文化工具;民众反抗精神束缚、表达自我的重要渠道;受到时间和空间的严格限制;在世俗需求与宗教束缚中妥协共存。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法国使其土地增加350万平方英里、人口增加2600万;俄国在亚洲增加了50万平方英里土地和650万人口;德国增加了100万平方英里土地和1300万人口。甚至小小的比利时也设法获得了90万平方英里土地和850万居民。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到1914年,地球上大部分表面和世界上大部分人口已受到包括俄国在内的欧洲少数国家和美国的直接或间接的支配。这一发展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摘编自斯诺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材料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下表为某同学收集的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一些大事。国家/区域内容埃及在扎格鲁尔为首的华夫脱党领导下,通过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以及进行街垒战等斗争方式迫使英国作出让步,1922年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摩洛哥里夫地区的人民在酋长克里姆领导下,1923年建立里夫共和国。1926年共和国被西班牙、法国殖民军扼杀。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特征。【答案】(1)影响: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少数国家统治大多数国家的局面(亚非拉国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殖民国家的经济附庸);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扩张与争夺的加剧,孕育着新的更大冲突;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的根源;客观上有利于殖民地、半殖民的近代化转型。(2)特征:斗争目标明确(以民族独立为主要诉求);斗争形式多样化;领导力量多元化;群众基础广泛;部分国家取得阶段性成果;与国际形势紧密关联。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日本输入美国之商品,所征关税不得高于第三国同类商品;反之,美国输入日本之商品亦享同等待遇。两缔约国公民在对方境内从事商业、航运及制造业时,所享权利与本土公民无异。——1911年《日美通商航海条约》部分条款材料二鉴于日本在东亚的扩张违反国际秩序,自1940年1月26日起,终止与日本的通商条约。——1939年7月美国国务院声明材料三日本的复兴不应局限于经济领域,必须成为遏制共产主义在远东扩张的屏障。——1948年美国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谈话(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1911年至1939年美国对日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948年的对日政策并分析其影响。【答案】(1)变化:从合作到遏制。原因:日本侵华行为破坏了国际秩序;日本扩张威胁美国利益;国际局势的变化;日本暴行(如南京大屠杀),推动美国政府采取强硬立场。(2)政策:全面扶植日本复兴影响:促进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保障美国在远东地区的战略利益;未彻底清算日本二战中的罪行,遗留了大量历史问题。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揭示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①《航海者的圣母》(文艺复兴时期画作)②《牛顿的哲学原理》封面(1738年版)③《汽船和火车》④《宣言》⑤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占冬宫(绘画作品)⑥列强在亚洲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9世纪末20世纪初)⑦《权利法案》⑧《独立宣言》⑨巴黎公社宣告成立(绘画作品)备注:图②内容:“光明”从牛顿头上照下,通过缪斯女神手中的镜子反射到伏尔泰正在写作的手稿。运用所学知识,选取其中任意3-5幅图片,根据所选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确立主题,并进行阐述。(要求:明确所选图片,主题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示例一:选取图片:③④⑤⑨主题: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发展与传播(或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阐述: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启了工业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