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建湖县2026届物理八上期末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响度”②“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③“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的程序有七个步骤,下列关于七个步骤的顺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B.猜想与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C.提出问题、评估、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D.猜想与假设、评估、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交流与合作4.“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校园生活中,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A.乒乓球台高约为760cm B.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gC.教室内温度约为48℃ D.做完一套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15min5.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物理模型图,对这个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是A.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 B.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D.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6.两支内径不同、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会看到()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高,示数较大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高,示数较大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7.在常温下,声音传播速度最大的介质是()A.玻璃 B.空气 C.水 D.真空8.学校实验室内的温度是28℃,芳芳将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取出,发现温度计的示数()A.下降 B.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9.把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一段时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冰将熔化 B.冰不熔化C.水将凝固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以发生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V1、V2、V3的示数分别为U1、U2、U3,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Il、I2,那么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U2=Ul+U3,I1=I2 B.U1=U2=U3,Il=I2 C.Ul=U2=U3,I1<I2 D.U1=U2+U3,Il>I211.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迎风招展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折射红色光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C.士兵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是光源D.士兵响亮的口号,是通过超声波传入周围观众耳内的12.下列所示的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B.盛夏,露珠凝结C.深秋,绿叶凝霜D.严冬,冰棱倒挂13.一次需要量出100g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最合适的量筒是()A.量程100ml,分度值2ml B.量程500ml,分度值50mlC.量程250ml,分度值2ml D.量程400ml,分度值10ml14.关于误差,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消除误差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由于测量工具的原因所造成的误差C.测量物体长度,刻度尺与物体没有放平行,使测量值偏大,这属于误差D.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15.如图所示,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16.在旅游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提高声音的音调 B.增大声音的响度C.改变声音的音色 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17.放入密闭瓶子中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不变的是()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状态18.小丽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得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果中正确的是()A.当质量相同时,a物质的体积最小B.当体积相同时,a物质的质量最小C.b物质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D.a物质的密度是c物质密度的2倍1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图甲的手影游戏B.图乙中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七色光C.图丙中水面上的倒影D.图丁中筷子在水面处折断20.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4℃时,液体密度最小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21.如图所示,阳光从天窗沿着所示方向照射在墙上的一面镜子上,如果此时想将室内的一盆花放在阳光下生长,应该将它放在A.A处 B.B处 C.C处 D.D处2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B.声音的音调与物体的振幅有关C.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D.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冠状病毒的传播是扩散现象B.即使煤炭没有完全燃烧,其热值也不会改变C.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一定是它吸收了热量D.内燃机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4.小明走在上学的路上,以下列哪个物体做参照物,他是静止的A.路边的树 B.天空中飞的鸟C.他背的书包 D.他身边经过的汽车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最终会造出永动机,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正在面临着的能源危机B.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的内能大C.发射火箭时,化学能只转化为机械能D.电磁炉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26.小华实验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1和S2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小灯泡亮、电铃响B.小灯泡不亮、电铃不响C.小灯泡不亮、电铃响D.小灯泡亮、电铃不响27.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A.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km/hB.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m/sC.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km/hD.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m/s28.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传播C.防止风吹头部 D.防止噪声入耳2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只要取平均值或使用精密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误差D.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没有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30.如图表示小明看物体时视网膜上成像的光路,则其眼球特点及应采取的矫正措施是A.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用凸透镜矫正B.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用凹透镜矫正C.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用凸透镜矫正D.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用凹透镜矫正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长度为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如图,火车头距离桥头处鸣笛,时间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听到回声时间后,车尾驶过桥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则大桥的长度是___________;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是___________。32.小光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及相同高度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其中平板透明玻璃与水平纸面垂直时,将蜡烛放置在玻璃前某位置,蜡烛所成像的高度_________________蜡烛的高度;将蜡烛靠近玻璃时,蜡烛所成像的高度___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图乙,当平板玻璃向蜡烛倾斜时,蜡烛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A”“B”或“C”)3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车速度是______m/s,______车的速度与甲车的速度相同;(2)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是______车。34.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图中a、b、c三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开始运动,则甲图中运动最快的是________,其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________;乙图中运动最快的是________,其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________35.央视《是真的吗?》节目中,主持人做了“电池+口香糖锡纸=取火工具”的实验:取口香糖锡纸,剪成如左图所示中央窄两头宽的条状,将锡纸条带锡一面一端接在电池的正极,另一端接在电池的负极,很快发现纸条中间处开始冒烟,起火苗,如图所示,这是因为锡具有导电性,将它的两端直接接入电池正负极,就会造成______,从而迅速产生大量热量使温度达到锡纸的着火点使之燃烧。而从纸条中间处开始冒烟,起火苗,是因为中央横截面积小,电阻较______,电流相同时电阻越大,相同时间产生的热量______。36.如图所示,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看到瓶中出现了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37.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熔化或凝固的图线。由图线可知:属于晶体物质的是_____(选填“甲”、“乙”,下同);处于凝固过程的物质是_____。38.小强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块橡皮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调到零刻度线后,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移动。天平平衡后,在左盘放橡皮,右盘添加砝码,向右移动游码后,指针停在分度盘中央,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橡皮的质量是________g。如果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将游码调到零刻度线处,则他测量的橡皮质量比真实值偏________。39.瓶氧气的密度为5kg/m3,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瓶内剩余的氧气密度是______kg/m3。一块0℃的冰的密度为0.9×103kg/m3,当这块冰有一半质量缓慢熔化成水,则剩下的冰的密度是______g/cm3。40.人们常把集成电路称为微电子器件,这个“微”字不只是微小的意思,在物理学中,微电子器材是指芯片中元件的线宽在1μm以下的器材。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中的元件线宽已降到7nm,合___________m。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在做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时,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____,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____,会发现声音将逐渐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____.
42.小笛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发光体(箭头形状的发光二极管,长为3cm)、凸透镜(焦距f是15cm)、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1)如图所示,当发光体距离凸透镜39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找到一个倒立、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日常生活中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2)然后,小笛将物距依次减小3cm,并记录了每次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像的虚实像的正倒实像的高度cm36实像倒立2.2425.733实像倒立2.5027.530实像倒立3.0030.027实像倒立3.7533.824实像倒立5.0040.021实像倒立7.5052.51815不成像12虚像正立9虚像正立6虚像正立①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将会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像会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②实像和虚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小笛将发光体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时,发现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完整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一个容积为500cm3、质量为0.5kg的圆柱形容器,装满水后放入一金属球,金属球全部没入水中,溢出一些水,这时总质量为1150g,取出金属球后,容器和水的总质量为950g,求:(1)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2)金属球的体积;(3)此金属球如果是密度为5×103kg/m3的合金,金属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若是空心的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44.元宝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财富象征,在喜庆吉祥的春节,小明的妈妈买了一个金元宝。小明看着很喜欢,对物理有浓厚兴趣的他测出金元宝的质量为38.6g,体积为4cm3,并查阅密度表,得到黄金的密度为19.3×103kg/m3(1)计算金元宝的密度;(2)小明根据计算出来的金元宝的密度断定“金元宝一定不是黄金制作的”,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正确吗?如果金元宝就是黄金制作的,请你根据已有数据计算说明这个金元宝的构成。(3)若用黄金和铜混合制作一个质量与外形大小完全相同的实心金元宝,请计算需要金和铜的质量各为多少?(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B【详解】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冰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热;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后,室内的空气遇到温度低的饮料罐后液化形成小水珠,出现“出汗”现象;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雾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需要吸热;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很低时凝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凝华需要放热。故选B。2、C【解析】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题中解释正确.②“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题中解释错误.③“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不是光源,它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光照在人的脸上,在从人脸上反射出来,人脸就呈现红色;题中解释错误.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题中解释正确.3、A【详解】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及顺序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故选A4、B【详解】A.乒乓球台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与一部手机的质量差不多,在200g左右,故B符合实际;C.人体正常体温不超过37℃,教室内气温不高于体温,不可能达到48℃,故C不符合实际;D.中小学课间活动一般是10min,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5min,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5、B【详解】由图可知,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的路程先减小后增大,所以小球的速度也是先减小后增大,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速度一直增大;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的大小不变;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速度一也直增大。故选B。6、D【详解】同一杯热水说明最后温度计示数应该相同;玻璃泡中水银量相等,说明水银受热后膨胀程度相同,即增大的体积是相同的,内径的不同影响的是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故选D。7、A【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较大,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小,故选A。8、C【详解】温度计从酒精瓶中拿出后,温度计上的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计的示数下降,酒精蒸发完后,由于空气的温度较高,温度计的示数又开始上升,所以温度计的示数先下降后上升。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9、B【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但需要继续吸收热量;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详解】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因为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冰因不能吸收热量不能熔化;水因不能放出热量不能凝固.故选B.【点睛】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热传递的条件和晶体熔化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10、A【分析】首先要判断是什么电路,再根据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规律分析即可.【详解】由电路图知道,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经电流表A1和两个电阻、电流表A2回到电源的负极,即两电阻串联,且两电流表均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1测下边电阻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3测上面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的特点知道,U2=U1+U3,由于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所以Il=I2,故选A.11、B【解析】A.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颜色与它相同的光,所以迎风招展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反射红色的光,故A错误;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即后面士兵反射的光线都被前面的士兵挡住了,所以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故B正确;C.士兵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反射太阳光,故C错误;D.士兵响亮的口号,是通过空气传入周围观众耳内的,故D错误;故选B。12、A【详解】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符合题意。B.露珠凝结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C.绿叶凝霜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D.冰凌倒挂,冰凌是水凝固形成的,凝固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13、C【详解】100g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体积为用量筒量取125cm3酒精的质量就是100g,因为要一次量取酒精,因此答案A不符合要求;要尽可能精确的量取,量筒的分度值越小越精确,因此要选用量程为250ml,分度值为2ml的量筒较合适。故选C。14、D【详解】AD.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人为疏忽所造成可以避免,但误差是由于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等因素所造成,它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故A错误,D正确;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由于测量人估读而造成的误差,不可以减小由于测量工具的原因所造成的误差,故B错误;C.测量物体长度,刻度尺与物体没有放平行,使测量值偏大,这属于错误,故C错误。故选D。15、C【详解】AD.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震动的次数,可以非常准确的控制和模拟,故AD不符合题意;B.响度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振幅是振动时的最大振动距离,可以非常准确的控制和模拟,故B不符合题意;C.音色由物体的材料、结构等很多因素共同决定的,不易控制和模拟,故C符合题意.16、B【详解】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扩音器增大了人的声音,即提高了响度,故B正确;而扩音器扩音过程中,不能改变音调和音色,故AC错误;扩音后的声音仍然在空气中传播,所以扩音器也不能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故D错误;故选B.【点睛】理解扩音器只是通过电流的放大作用,增大了响度,而音调和音色是不会改变的.17、B【分析】(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所处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2)可以根据公式来判断体积的变化。【详解】放入密闭瓶子中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状态发生了变化,但所含物质的多少并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因为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根据可知,体积将变小。故选B。18、A【分析】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从图像中找出一组对应的数据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a、b、c物质的密度。【详解】A.由图像可知,当a、b、c三种物质的质量都取2×103kg时,则有,,所以当质量相同时,a物质的体积最小,故A正确;B.由图像可知,当a、b、c三种物质的体积都取2m3时,则有,,所以当体积相同时,a物质的质量最大,故B错误;CD.由图像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由此可知,b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同,a物质的密度是c物质密度的4倍,故CD错误。故选A。19、C【详解】A.手影是由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手挡住,在后面的屏(墙)上光线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故A不符合题意;B.白光是复色光,白光经过三棱镜发生折射时,由于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所以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筷子折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0、C【详解】A.4℃时,液体的体积最小,在质量一定时,密度最大,A错误;B.温度升高,液体的体积增大,液体密度减小,B错误;C.从图像看出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C正确;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先减小了后增大,不是一直变大,D错误.21、D【详解】由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图知道,将室内的一盆花放于D处,故D符合题意。22、D【分析】(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2)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3)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4)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详解】A、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A错误;B、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故B错误;C、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并且能够传递信息,所以人们利用超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故C错误;D、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点睛】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征和防治噪声的途径,是声学中的综合题目,要结合各知识点进行分析解答.23、B【详解】A.冠状病毒属于微生物,它是通过飞沫传播的,不是扩散现象,故A不正确;B.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其大小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是否燃烧无关,故B正确;C.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它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功,故C不正确;D.内燃机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不正确。故选B。24、C【详解】小明走在上学的路上,小明与路边的树、天空中飞的鸟、他身边经过的汽车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所以以路边的树、天空中飞的鸟、他身边经过的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小明与他背的书包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他背的书包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25、D【详解】A.能量是不能凭空产生的,不能造出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故A错误;B.因为热气腾腾的汤温度很高、很烫,所以我们不敢大口喝,故B错误;C.发射火箭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故C错误;D.电磁炉工作时,消耗了电能,得到了内能,因此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D正确。故选D。26、D【详解】由电路图知,开关S1控制整个电路,开关S2与电铃并联,当闭合开关S1和S2后,电铃被S2短路,为灯泡的基本电路,因此电铃不响,小灯泡发光。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27、C【详解】AB.因为不知道汽车行驶的路程,无法确定汽车在20s内的平均速度,故AB不符合题意;CD.速度表指针显示的是汽车此时的速度,此时速度为90km/h;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28、D【详解】因为飞机发生声音的响度非常大,所以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在人耳处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故选D。29、A【详解】A.在测量物体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故A正确;B.误差不可避免,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故B错误;C.只要取平均值或使用精密测量工具就可以减小误差,故C错误;D.测量错误是由于测量时没有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故D错误。故选A。30、B【详解】由图知道,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的是近视眼。矫正近视的方法是佩戴凹透镜,所以,此人应佩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故B正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详解】[1]火车的速度火车完全过桥通过的路程大桥的长度[2]从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距离设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是,则有解得32、等于不变B【详解】[1]将蜡烛放置在玻璃前某位置,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像大小相等,所以蜡烛所成像的高度等于蜡烛的高度;[2]将蜡烛靠近玻璃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像大小相等,由于蜡烛的高度不变,所以所成像的高度不变;[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知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左倾斜时,蜡烛成的像是B。33、4丙乙【详解】(1)[1][2]第一个图像是s-t图像,由图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s甲=20m,t甲=5s速度是v甲==4m/s第二个图像是v-t图像,由图可知,乙车与丙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乙=6m/s,v丙=4m/s丙车的速度与甲车的速度相等。(2)[3]乙车的速度最大,所以经过5s乙车在最前面。34、a相同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跑得越快a相同路程,所需时间越短,运动越快【解析】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相同时间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如图甲,a跑得最快.另一种是经过相同路程比较他们所用的时间,所用的时间少的物体运动得快,如图乙,也是a跑的最快.35、短路大越多【详解】[1][2][3]因为锡属于金属,因此具有导电性,将锡纸条带锡的一端接在电池的正极,另一端接在电池的负极,形成了电源短路,此时电路中迅速产生大量热量使温度达到锡纸的着火点而使之燃烧。纸条中央横截面积小,电阻较大,在电流、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所以从纸条中间处开始冒烟,起火苗。36、白雾液化【详解】[1][2]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瓶内气压增大,当气压把瓶塞从瓶口推出时,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使气体自身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受温度降低的影响,瓶口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液滴,即发生了液化现象,故这些小水滴就是看到的“白雾”。37、乙乙【详解】[1]甲图整个过程温度都在变化,故应该是个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乙图有段温度不变的过程,故应该是个晶体的凝固图象,故属于晶体物质的是乙。[2]甲图中表示物质温度在不断升高,故应该是个熔化图象;乙图的物质温度在降低,故应该是个凝固图象。故处于凝固过程的物质是乙。38、左33.2大【详解】[1][2]指针偏右,说明右侧质量偏大,因此要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图中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的示数为3.2g,故物体的质量为20g+10g+3.2g=33.2g[3]如果在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忘记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相当于零刻度改变了位置,零刻度右移到一定值,用它测量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大。【点睛】调节天平时,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哪一侧,说明哪一侧的质量偏大,应将平衡螺母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读取天平数值时,要先将砝码的质量相加,再加上游码的示数;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忘记将游码拨到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就相当于在左盘中已经多加了一个小物体。39、2.50.9【详解】[1]给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时,瓶内氧气的质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但是氧气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根据公式可知,瓶内氧气的密度将变为原来的一半,即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2.5kg/m3。[2]因为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所以剩下冰的密度仍为0.9×103kg/m3=0.9g/cm3【点睛】本题考查了密度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封顶仪式布置工程方案(3篇)
- 电气工拆除工程方案(3篇)
- 球儿真好玩课件
- 安全教育预期培训收益课件
- 猫狗咬伤护理课件
- 猫咪课件课程总结
- 文化自信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表征与落实途径初探
- 农业无人机租赁市场2025年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趋势分析
- 工程安全防台方案(3篇)
- 电梯工程分包方案范本(3篇)
- 2025-2026学年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浙江省A9协作体暑假返校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保安员培训考试题(附答案)
- (正式版)DB15∕T 2787-2022 《河套食用葵花籽精 选加工技术规程》
- 儿童文学完整教学课件
- 管网建设施工方案指导
- GB/T 20716.1-2025道路车辆牵引车和挂车之间的电连接器(7芯)第1部分:24 V标称电压车辆的制动系统和行走系的连接
- 吸脂培训课件
- 2023年一级建造师《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
- 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
- 人防标识标牌落实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