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诗词格律与欣赏训练题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诗词格律与欣赏训练题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诗词格律与欣赏训练题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诗词格律与欣赏训练题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诗词格律与欣赏训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诗词格律与欣赏训练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诗句中,押韵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C.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的平仄格式是()A.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B.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C.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D.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3.下列诗句中,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D.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4.“五言绝句”是指()A.每句五个字,共四句,通常押韵的诗歌形式B.每句七个字,共四句,通常押韵的诗歌形式C.每句七个字,共八句,通常押韵的诗歌形式D.每句五个字,共八句,通常押韵的诗歌形式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B.对故乡的思念之情C.对江山的热爱之情D.对未来的憧憬之情6.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D.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7.“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要求较为严格,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A.首句可押可不押,后面各句都必须押韵B.首句必须押韵,后面各句都必须押韵C.首句可押可不押,后面各句都不必押韵D.首句必须押韵,后面各句都不必押韵8.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项是()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B.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C.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D.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9.“诗眼”是指诗歌中最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或意境的一个字,下列诗句中,“诗眼”使用最为突出的一项是()A.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0.下列诗句中,属于送别诗的一项是()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11.李白《静夜思》中的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2.杜甫的《登高》是一首著名的七言律诗,全诗八句,每句七个字,押韵的字分别是“_”“_”“_”“_”“_”“_”“_”“_”。1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的_。14.诗歌的对仗要求上下两句词语的_、_、_、_基本相对。1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的_。16.“诗眼”是诗歌中最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或意境的一个字,请举例说明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眼”是哪个字,并简要分析其作用。17.“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都属于绝句,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每首诗只有_句,而且通常在_、_、_句押韵。18.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_,_”两句诗描绘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也象征着诗人对友谊的珍视。1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20.“诗言志,歌永言”这句话出自《毛诗序》,意思是说诗歌可以_,歌可以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1.简述律诗与绝句在句数和平仄要求方面的主要区别。22.“诗眼”在诗歌创作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说明。23.“意境”是诗歌审美鉴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请结合具体诗歌实例,谈谈你对“意境”的理解。24.李白和杜甫的诗歌风格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25.送别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题材,请结合你熟悉的诗歌,谈谈送别诗通常表达了哪些情感。四、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唐代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中写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描绘了边塞雄浑壮阔的景象,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请你以“壮阔的景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选择题答案及解析1.B解析:A项押韵方式为“en韵”,B项押韵方式为“in韵”,C项押韵方式为“an韵”,D项押韵方式为“an韵”。故B项与其他三项不同。2.A解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平仄格式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故A项正确。3.B解析:A项“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中,“红豆”对“春来”,“生”对“发”,“南国”对“几枝”,“几”为仄声,与“枝”的平声不相对。C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对“上”,“翠柳”对“青天”,对仗工整。D项“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为问句,非对仗句。故B项对仗最为工整。4.A解析:五言绝句是指每句五个字,共四句,通常押韵的诗歌形式。故A项正确。5.A解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绘了友人孤帆远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故A项正确。6.C解析:A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运用了动作描写。B项“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借代手法,“青衿”代指学子。C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运用了比喻修辞,“齐飞”将落霞与孤鹜的动作人格化。D项“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运用了排比修辞。故C项正确。7.A解析: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要求较为严格,首句可押可不押,后面各句都必须押韵。故A项正确。8.D解析:A项出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B项出自杜牧《泊秦淮》。C项出自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D项出自李商隐《无题》。故D项正确。9.C解析:“诗眼”是指诗歌中最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或意境的一个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中的“诗眼”是“相思”,这个字点明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故C项正确。10.C解析:A项出自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项出自高适《别董大二首》。C项出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D项出自杜甫《望岳》。故C项正确。二、填空题答案及解析1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解析:这句诗通过描绘诗人举头望月、低头思乡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12.登高杜甫解析:杜甫的《登高》是一首著名的七言律诗,全诗八句,每句七个字,押韵的字分别是“高”“头”“愁”“休”“流”“钩”“尤”“楼”。13.王维使至塞上解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14.词性结构内容意境解析:诗歌的对仗要求上下两句词语的词性、结构、内容、意境基本相对。15.王维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解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6.诗眼是“圆”字,这个字点明了边塞的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圆寂。解析:“诗眼”是诗歌中最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或意境的一个字。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眼”是“圆”字,这个字描绘了落日余晖的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圆寂。17.四一二三四解析: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都属于绝句,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每首诗只有四句,而且通常在第一、二、四句押韵。1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解析: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诗描绘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也象征着诗人对友谊的珍视。19.描绘了边塞雄浑壮阔的景象:辽阔的沙漠上升起一缕孤烟,长长的河流上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解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描绘了边塞雄浑壮阔的景象:辽阔的沙漠上升起一缕孤烟,长长的河流上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20.言志永言解析:“诗言志,歌永言”这句话出自《毛诗序》,意思是说诗歌可以言志,歌可以永言。三、简答题答案及解析21.律诗与绝句在句数和平仄要求方面的主要区别在于:律诗通常为八句,而绝句通常为四句;律诗在平仄要求方面更为严格,例如首句通常需要符合平仄格式,且后面各句都需要押韵,而绝句的平仄要求相对宽松一些,首句可押可不押,后面各句也未必都需要押韵。解析:律诗与绝句在句数和平仄要求方面的主要区别在于句数和平仄的严格程度。律诗通常为八句,而绝句通常为四句;律诗在平仄要求方面更为严格,例如首句通常需要符合平仄格式,且后面各句都需要押韵,而绝句的平仄要求相对宽松一些,首句可押可不押,后面各句也未必都需要押韵。22.“诗眼”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是:可以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情感更加细腻,语言更加精练。例如,杜甫《登高》中的“诗眼”是“独”,这个字点明了诗人孤独的处境,也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解析:“诗眼”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是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情感更加细腻,语言更加精练。“诗眼”是诗歌中最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或意境的一个字。例如,杜甫《登高》中的“诗眼”是“独”,这个字点明了诗人孤独的处境,也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23.“意境”是诗歌审美鉴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诗歌通过语言描绘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例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边塞雄浑壮阔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意境。解析:“意境”是诗歌审美鉴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诗歌通过语言描绘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它可以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例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边塞雄浑壮阔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意境。24.李白和杜甫的诗歌风格有所不同:李白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现实主义色彩浓厚,语言精练凝重。例如,李白《将进酒》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了李白豪放的性格,而杜甫《石壕吏》中的“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则表现了杜甫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解析:李白和杜甫的诗歌风格有所不同。李白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现实主义色彩浓厚,语言精练凝重。例如,李白《将进酒》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了李白豪放的性格,而杜甫《石壕吏》中的“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则表现了杜甫对人民苦难的同情。25.送别诗通常表达了以下情感: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对未来的憧憬之情。例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而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之情。解析:送别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题材,通常表达了以下情感: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对未来的憧憬之情。例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而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之情。四、作文答案及解析26.壮阔的景象题目:边塞的风光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