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活动设计与实施案例_第1页
主题班会活动设计与实施案例_第2页
主题班会活动设计与实施案例_第3页
主题班会活动设计与实施案例_第4页
主题班会活动设计与实施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班会活动设计与实施案例一、案例背景班级作为学生成长的微观社群,其凝聚力与发展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责任意识的觉醒与践行。本学期初,笔者所带班级出现责任意识淡薄的显性问题:值日任务敷衍拖沓、集体活动参与度两极分化、小组合作中“搭便车”现象频发。结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自我意识增强但社会责任感尚在建构期),设计“培育责任意识,共筑班级成长共同体”主题班会,旨在通过体验式、互动式活动,引导学生从认知、情感到行为层面深化对“责任”的理解,推动班级从“管理型”向“成长型共同体”转型。二、活动设计(一)活动目标认知目标:厘清“责任”的内涵,区分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的边界,理解责任对个人成长、班级发展的价值。情感目标:激发主动承担责任的内驱力,增强对班级共同体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行为目标:掌握落实责任的具体方法,形成可操作的个人责任清单与班级共建行动方案。(二)活动准备1.资料与素材:剪辑校园生活中“责任缺失”(如值日推诿、自习课喧哗)与“责任闪光”(如默默整理图书角、帮扶同学)的对比短视频;收集名人责任故事(如袁隆平坚守科研、戍边战士守护国土)、学生家庭责任案例(如照顾长辈、自主管理学习)。2.道具与场地:准备“责任树”KT板(枝干为“个人”“家庭”“班级”“社会”,树叶为空白便签)、彩色便签纸、班级岗位认领卡(含“图书管理员”“节能监督员”等12类岗位)、小奖品(定制书签、绿植种子)。3.人员分工:学生主持人2名(提前培训串场词与控场技巧),摄影记录员1名,小组引导员(由班委担任,负责推动组内讨论)。(三)活动流程(90分钟)环节1:情境破冰·叩问责任(15分钟)视频导入:播放剪辑的校园冲突视频(值日生小李以“作业多”为由逃避值日,导致班级卫生扣分,引发同学不满),暂停后抛出问题:“如果你是小李的同学,你会如何沟通?如果你是小李,当时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小组讨论:4人小组围绕“责任是不是一种负担?”展开辩论式讨论,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观点(引导学生发现“责任”与“成长”“信任”的关联)。环节2:认知建构·解构责任(20分钟)概念共创:主持人展示“责任树”KT板,邀请小组用关键词填充“个人”“家庭”“班级”“社会”枝干(如个人:按时交作业、整理书桌;家庭:洗碗、陪长辈聊天;班级:维护课间纪律、保管公共财物)。案例思辨:呈现袁隆平“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抗疫志愿者“逆行坚守”的案例,结合班级“图书角守护者”(学生小张坚持每周整理书架)的真实故事,分组讨论“责任的动力来源”(如热爱、使命感、他人期待)。环节3:情感共鸣·看见责任(20分钟)故事盲盒:提前收集班级“责任故事”(匿名撰写,如“是谁每天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关灯?”“谁悄悄帮生病的同学记笔记?”),由主持人抽取并朗读,邀请当事人(或知情者)分享细节,现场用掌声致敬。角色代入:设置“假如班级失去责任”情境:“如果没人值日、没人管理图书、没人组织活动,班级会变成什么样?”引导学生用情景剧或绘画呈现“责任真空”的后果,强化情感冲击。环节4:行为践行·践行责任(25分钟)个人承诺:每人领取彩色便签,写下“本周我能为自己/班级做的3件负责任的事”(如“每天提前10分钟到校整理讲台”“提醒同桌完成背诵任务”),粘贴在“责任树”对应枝干上。岗位认领:发布班级12类服务岗位(含“创意策划岗”“情绪支持岗”等特色岗位),学生自主选择并阐述“我能为这个岗位创造什么价值”,现场完成岗位交接仪式(如前任图书管理员传授经验)。环节5:总结升华·共筑成长(10分钟)班主任寄语:结合“责任树”的繁茂,强调“每个责任的小行动,都是班级成长的养分”,赠送学生“责任种子”书签(背面印“你的责任,就是班级的光”)。集体宣誓:全体起立,以“我承诺:以责任之心对待自己、关爱集体,让班级因我而温暖,让成长因责任而精彩!”结束班会。三、实施过程班会当天,学生从“被动观看”到“主动参与”的转变超出预期:情境讨论环节,小李(视频原型)主动发言:“我当时怕被批评,现在觉得‘逃避’让班级更糟,下周我想申请‘卫生监督岗’弥补。”故事盲盒中,“关灯人”是平时沉默的小宇,他分享:“我住得近,关灯能让班级更安全,看到大家的掌声,我觉得这不是小事。”岗位认领时,“情绪支持岗”(倾听同学烦恼)竟有8人竞争,最终由心理委员牵头组建“心灵伙伴小组”。实施中也出现小插曲:部分学生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停留在“宏大叙事”,经引导结合“垃圾分类”“文明劝导”等校园实践,认知逐渐落地。四、效果评估(一)学生反馈(一周内开展匿名问卷+个别访谈)92%的学生认为“对责任的理解从‘任务’变成了‘成长机会’”;85%的学生在“本周责任行动”中完成2项以上承诺(如“帮同学讲题”“整理班级绿植”);典型案例:小昊(曾逃避值日)在周记中写道:“当我把教室地面扫干净,看到同学的笑脸,突然觉得‘被需要’很幸福。”(二)行为观察(持续两周跟踪)值日完成率从70%提升至95%,班级卫生评分从“良好”升至“优秀”;课间纪律纠纷减少60%,“责任岗”学生主动调解矛盾(如“情绪支持岗”成功化解同桌误会);集体活动参与度显著提高,运动会报名人数从20人增至38人。(三)班级氛围班级凝聚力测评(自制量表)显示,“归属感”“合作意愿”维度得分较班会前提升23%,学生自发发起“责任之星”评选,形成正向循环。五、反思与改进(一)经验沉淀1.贴近性原则:用“校园真实案例+家庭小事例”替代“高大上叙事”,更易引发共鸣;2.行动导向:将“责任”转化为可操作的“岗位”“承诺清单”,避免空泛说教;3.持续跟进:班会后设立“责任日志”“岗位反馈会”,让责任意识从“活动热”转向“日常化”。(二)改进方向1.分层设计:针对学困生、班干部等不同群体,定制差异化责任目标(如学困生从“按时交作业”起步,班干部侧重“团队协调”);2.家校联动:后续可开展“家庭责任挑战赛”,邀请家长录制孩子承担家庭责任的视频,在班级“责任树”更新时展示,强化家校协同;3.资源拓展:引入社区志愿服务(如图书馆整理、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