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高中语文高二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川教版高中语文高二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川教版高中语文高二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川教版高中语文高二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川教版高中语文高二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川教版高中语文高二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2.《六国论》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出自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4.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________________。5.“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6.词按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________________。7.“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8.《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逸豫可以亡身”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9.“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10.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_________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赂秦(lù)暴霜露(bào)洎牧以谗诛(jì)B.管弦(xián)突兀(wù)妃嫔媵嫱(bīn)C.修葺(qì)栏楯(shǔn)呱呱而泣(gū)D.锱铢(zī)剽掠(piāo)鼎铛玉石(dāng)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B.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忧忧,梳晓鬟也。C.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辨人。D.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B.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C.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D.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散文家,是“公安派”的代表人物。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D.秦人视之,亦不甚惜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D.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6.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明星荧荧,开妆镜也”“舞殿冷袖,风雨凄凄”A.比喻比喻夸张B.比喻夸张夸张C.拟人比喻夸张D.拟人夸张比喻7.下列对《阿房宫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先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再写阿房宫中的人物活动和珍宝之多。B.作者用“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来形容秦人对珍宝的不珍惜。C.文章最后指出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都是不爱惜百姓。D.本文语言华丽,大量运用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感染力。8.下列对《六国论》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B.作者从“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方面进行论证。C.文中用“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D.本文借古讽今,目的是讽刺北宋王朝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屈辱求和政策。9.下列对《项脊轩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围绕项脊轩的兴废,写了与之相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B.“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描绘出项脊轩环境的清幽宁静。C.文中通过对祖母、母亲、妻子的回忆,刻画了三位女性的形象,都充满了温馨之情。D.归有光的散文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项脊轩志》是其代表作之一。10.下列对《伶官传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中心论点。B.作者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为论据,阐述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强调了防微杜渐的重要性。D.本文是一篇史论,语言平实,叙事简洁,论证严密。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有()A.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B.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C.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D.李煜,南唐末代君主,世称李后主,其词多写亡国之痛。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有()A.暴秦之欲无厌B.当与秦相较C.万几宸翰之宝D.至莫夜月明3.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有()A.“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B.“期功”指古代丧服的名称,期,穿一年孝服;功,按关系亲疏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C.“太牢”指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各一头,“少牢”指祭祀用的羊、猪各一头。D.“冠者”指成年人,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4.下列诗句中,描写秋天景色的有()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5.下列对《阿房宫赋》中语句的理解,正确的有()A.“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写出了阿房宫的走向。B.“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描绘了六国宫妃被掳至秦的情景。C.“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用对比突出阿房宫的奢华。D.“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思考。6.下列对《六国论》中论证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有()A.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进行对比论证。B.以“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为例进行举例论证。C.用“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进行比喻论证。D.以“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进行假设论证。7.下列对《项脊轩志》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正确的有()A.祖母“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表现出祖母对作者的殷切期望。B.母亲“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体现了母亲对作者的关爱。C.妻子“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写出了妻子的温柔娴静。D.文中通过对三位女性的描写,展现了她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形象。8.下列对《伶官传序》中作者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有()A.强调人事在国家兴衰中的重要作用。B.认为庄宗得天下是因为天命,失天下是因为人事。C.指出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D.告诫人们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9.下列诗词句中,表达爱国之情的有()A.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B.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0.下列对古代散文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A.内容丰富,题材广泛。B.形式多样,不拘一格。C.语言优美,富有文采。D.注重抒情,情感真挚。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词中表达了他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宋文帝刘义隆北伐失败的典故,警告南宋统治者不要草率出兵。()3.《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任舒州通判时所作,文章以游山为喻,阐述了治学的道理。()4.《过秦论》的作者是西汉文学家贾谊,文章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5.《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明确了教师的职责。()6.《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运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7.《赤壁赋》中作者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抒发了自己被贬谪后的苦闷心情,最终表现出一种豁达乐观的情怀。()8.《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是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共鸣,表达了对彼此命运的同情。()9.《蜀道难》描绘了蜀道的壮丽和艰险,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其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10.《登高》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全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年老多病、身世飘零的感慨。()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要概括《六国论》的中心论点及论证思路。答案: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论证思路:先提出论点,再从“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两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借古讽今,指出北宋不应重蹈六国覆辙。2.简述《阿房宫赋》的写作目的。答案: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秦王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警示他们不要重蹈秦朝覆辙,表现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3.《项脊轩志》中作者是如何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答案:作者围绕项脊轩的变迁,选取与亲人相关的生活细节,如祖母的殷切期望、母亲的关爱、妻子的温柔等,用质朴的语言描述,于平淡中蕴含深情,自然地抒发对亲人的思念。4.《伶官传序》中作者为什么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答案:庄宗起初承受父命,历尽艰辛,发愤图强,得以兴国;后来取得成功后,贪图享乐,放松警惕,最终导致国家灭亡。所以作者得出忧劳能使国家兴盛,逸豫会让自身灭亡的结论。六、讨论题(每题5分,共20分)1.有人认为《六国论》中六国灭亡的原因分析并不全面,你怎么看?答案:《六国论》认为赂秦是六国灭亡主因,有一定道理,但确实不全面。六国灭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各国政治腐败、军事策略失误、经济发展不平衡等。作者强调赂秦,主要是借古讽今,针对北宋现实提出警告。2.《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的奢华有什么作用?答案:描写阿房宫奢华,一方面生动展现秦朝统治者的骄奢淫逸,为后文秦朝灭亡埋下伏笔;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极度奢华与百姓生活的对比,突出秦对百姓的残酷剥削压迫,从而有力地揭示秦亡的原因,警醒唐朝统治者。3.在《项脊轩志》中,作者描写的家庭琐事看似平凡,却感人至深,这给我们写作带来什么启示?答案:启示我们写作要关注生活细节,从平凡中挖掘真情。通过对日常生活小事细致描绘,融入真挚情感,以小见大,能引发读者共鸣。用质朴语言表达内心感受,比华丽辞藻更具感染力,让文章富有生命力。4.《伶官传序》中所阐述的道理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哪些启示?答案:它告诉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勤奋努力、居安思危。不能因一时成功而骄傲自满、贪图安逸。面对困难挫折,应像庄宗起初那样发愤图强;取得成绩时,要保持清醒,避免重蹈庄宗覆辙,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实现目标。答案一、填空题1.秋水共长天一色2.苏洵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梦游天姥吟留别》4.《资治通鉴》5.长使英雄泪满襟6.长调7.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8.忧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