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排痰护理的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关于排痰护理的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关于排痰护理的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关于排痰护理的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关于排痰护理的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排痰护理的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为防止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对一般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应鼓励患者每日饮水()A.500-1000mlB.1000-1500mlC.1500-2000mlD.2000-2500ml答案:C解析:一般患者每日饮水1500-2000ml可稀释痰液,防止痰液黏稠不易咳出。饮水过少不能达到稀释痰液的效果,饮水过多可能增加心脏负担等。2.进行胸部叩击时,正确的顺序是()A.自上而下,由内向外B.自上而下,由外向内C.自下而上,由内向外D.自下而上,由外向内答案:D解析:胸部叩击顺序为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这样的顺序有利于痰液从周边向中心聚集,再通过咳嗽排出体外。3.超声雾化吸入的主要优点是()A.雾滴直径在25μm左右B.雾量大小固定,便于使用C.气雾可直接到达终末支气管D.患者容易接受答案:C解析:超声雾化吸入能产生直径5μm以下的雾滴,可直接到达终末支气管及肺泡,起到湿化气道、稀释痰液等作用。雾滴直径不是25μm左右;雾量大小可以调节;患者容易接受不是其主要优点。4.机械吸痰时,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A.5秒B.10秒C.15秒D.20秒答案:C解析: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引起患者缺氧。时间过短可能吸痰不彻底,时间过长会加重患者缺氧状况。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以下属于排痰护理方法的有()A.有效咳嗽训练B.胸部叩击C.体位引流D.吸痰E.雾化吸入答案:ABCDE解析:有效咳嗽训练可通过正确的咳嗽方法促进痰液排出;胸部叩击可松动痰液;体位引流利用重力作用使痰液排出;吸痰可直接清除呼吸道内痰液;雾化吸入可湿化气道、稀释痰液,这些都是常用的排痰护理方法。2.进行体位引流时,正确的做法是()A.引流前向患者解释引流目的B.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合适体位C.引流时间每次15-20分钟D.引流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E.引流完毕后协助患者漱口答案:ABCDE解析:引流前向患者解释可取得患者配合;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合适体位能更好地利用重力引流痰液;引流时间一般每次15-20分钟;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可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引流完毕协助患者漱口可保持口腔清洁。3.雾化吸入的常用药物包括()A.庆大霉素B.地塞米松C.氨溴索D.沙丁胺醇E.氨茶碱答案:ABCDE解析:庆大霉素可起到抗感染作用;地塞米松有抗炎、抗过敏作用;氨溴索能稀释痰液;沙丁胺醇、氨茶碱可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这些药物都可用于雾化吸入辅助排痰等治疗。4.吸痰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A.严格无菌操作B.选择合适的吸痰管C.调节合适的负压D.吸痰动作轻柔E.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答案:ABCDE解析:严格无菌操作可防止呼吸道感染;选择合适吸痰管避免损伤呼吸道;调节合适负压既能有效吸痰又可减少对呼吸道黏膜损伤;吸痰动作轻柔防止损伤;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可及时发现吸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三、判断题(每题5分,共20分)1.进行胸部叩击时,应直接在患者胸部皮肤表面进行叩击。()答案:错误解析:胸部叩击时应在患者胸部覆盖单层薄布,避免直接叩击在皮肤上,防止皮肤损伤,同时也可缓冲叩击力量。2.体位引流适用于所有患者。()答案:错误解析:体位引流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如严重心力衰竭、呼吸功能不全、有明显呼吸困难和发绀者,近1-2周内曾有大咯血史等患者禁忌体位引流。3.雾化吸入时,水槽内水温超过60℃应及时更换冷蒸馏水。()答案:正确解析:超声雾化吸入时,水槽内水温超过60℃会影响雾化器的正常工作,且可能损坏仪器,此时应及时更换冷蒸馏水。4.机械吸痰时,先吸口腔再吸鼻腔。()答案:错误解析:机械吸痰时应先吸净气管内痰液,再吸口腔及鼻腔痰液,顺序不能颠倒,以防止呼吸道感染。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有效咳嗽训练的方法。答案:-患者准备: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一般为坐位或半卧位,放松双肩。-深吸气:指导患者缓慢深吸气,使膈肌下降,肺脏充分扩张,吸气末屏气3-5秒。-咳嗽动作:屏气后,腹肌收缩,胸廓快速收缩,产生爆破性气流,将痰液咳出。-重复进行:可让患者多次重复上述动作,每次训练时间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而定,一般为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举一反三:有效咳嗽训练对于呼吸道疾病患者排出痰液非常重要。在实际临床护理中,要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调整训练方法。比如对于老年人或身体虚弱患者,可能需要更缓慢的吸气和呼气过程,并且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头晕、乏力等不适。对于腹部有伤口的患者,咳嗽时可适当按压伤口部位,减轻咳嗽引起的疼痛。2.简述吸痰的操作要点。答案:-准备工作:备齐用物,检查吸引装置性能,调节合适负压(一般成人40.0-53.3kPa,儿童<40.0kPa),连接吸痰管,试吸少量生理盐水,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吸痰目的、方法等,取得患者配合。将患者头转向操作者一侧,昏迷患者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协助张口。-吸痰操作:一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另一手用无菌持物钳(镊)夹住吸痰管前端,插入口腔或鼻腔,再进入气管,插入深度一般为10-15cm,松开吸痰管末端,左右旋转并向上提拉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观察与处理: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及痰液性状、颜色、量等。吸痰完毕,用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防止痰液堵塞,将吸痰管妥善处理。举一反三:在吸痰操作中,要注意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防止交叉感染。对于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时先吸气管切开处,再吸口鼻腔。如果痰液黏稠不易吸出,可先向气管内注入少量生理盐水或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后再吸痰。五、讨论题(20分)请讨论在排痰护理过程中,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答案:在排痰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以下是针对不同排痰方法及相应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有效咳嗽训练:-预防呼吸肌疲劳:训练时间不宜过长,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整,一般每次10-15分钟,每天3-4次。避免患者过度用力咳嗽,可采用分段咳嗽的方法,即先进行几次轻咳,再进行一次深而有力的咳嗽。-预防胸痛:对于胸部有伤口或疼痛敏感的患者,咳嗽时可协助患者用双手按压伤口两侧,以减轻咳嗽时伤口的震动和牵拉,缓解疼痛。胸部叩击:-预防皮肤损伤:叩击时应在患者胸部覆盖单层薄布,避免直接叩击皮肤。叩击力量要适中,以患者不感到疼痛为宜,频率一般为每分钟40-60次。-预防肋骨骨折:对于骨质疏松、老年人等特殊患者,叩击力量要更加轻柔,避免因用力不当导致肋骨骨折。在叩击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患者出现疼痛加剧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体位引流:-预防窒息:引流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绀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引流,将患者恢复到舒适体位,并给予吸氧等急救措施。引流时间不宜过长,每次15-20分钟,避免患者因长时间保持特定体位导致疲劳或痰液引流不畅引起窒息。-预防低血压:对于体质虚弱的患者,体位引流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血压,避免因突然改变体位导致低血压。引流前后可适当让患者休息,缓慢改变体位,防止血压波动过大。雾化吸入:-预防呼吸道感染:雾化器应定期消毒,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吸完雾化后,协助患者漱口,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防止细菌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预防支气管痉挛:对于支气管哮喘等气道高反应性患者,雾化药物的选择要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或支气管痉挛的药物。在雾化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如出现喘息加重等支气管痉挛表现,应立即停止雾化,并给予相应处理。吸痰:-预防呼吸道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吸痰管一次性使用,吸痰前后要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吸痰时先吸气管内痰液,再吸口腔及鼻腔痰液。-预防缺氧: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吸痰前后可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以防止吸痰过程中引起缺氧。同时,吸痰动作要轻柔,避免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患者呛咳,加重缺氧。举一反三:在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