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宜兴市陶都中学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金属生锈B.火药爆炸C.呼吸作用D.食物腐败2.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A.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B.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C.液氮作制冷利 D.氢气用作燃料3.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AB.BC.CD.D4.关于“物质的量”理解正确的是A.符号可以用“mol”表示 B.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量之一C.摩尔质量等于物质的式量 D.物质的量用于表示微粒集合体的物理量5.9月30日,我国高寒地区最长快速铁路哈佳铁路正式开通运营,结束沿线大多数地区不通火车的历史。哈尔滨至佳木斯最快运行时间从原来的5小时44分钟缩短至2小时3分钟。这一铁路的开通运营,将进一步完善我国东北地区铁路网结构,极大便利沿线群众出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对加快区域城镇化进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保障中俄口岸铁路后方通道顺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高铁的动力能源来自于电能C.哈佳高铁途径151座桥,建桥墩需要用到生石灰和沙子混合来砌砖D.铁路两侧的金属护栏表面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美观6.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之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①核外电子数②化学性质③相对原子质量④微粒的电性⑤原子核⑥电子层数⑦最外层电子数A.①④⑦ B.①②④⑦ C.①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⑥⑦7.根据下列哪项能判断镁带的燃烧是化学变化()A.发出耀眼强光 B.生成白色固体C.放出大量的热 D.以上各项中的任意一项8.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ABCD实验现象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分子图象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为红色
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
50mL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解释分子的体积很小
分子总是在
不断运动着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分子间有间隙A.A B.B C.C D.D9.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A.C2H4 B.CH3OH C.C2H5OH D.C2H610.最基本的生命分子中都有()A.氢原子 B.氧原子C.碳原子 D.氮原子11.色氨酸(C11H12N2O2)是一种氨基酸,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下列关于色氨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色氨酸由27个原子构成 B.色氨酸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6︰1C.色氨酸由4种元素组成 D.色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2.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A. B. C. D.1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氧气B.水C.高锰酸钾D.空气14.如图装置所示,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a,广口瓶内盛有固体b,如果将a滴加到b上后,气球会逐渐变瘪的是()选项液体a固体bA水氢氧化钠B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C水硝酸铵D水氯化钠A.A B.B C.C D.D1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树根“变”根雕 B.玉石“变”印章C.水果“变”果汁 D.葡萄“变”美酒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D中的x为________________C的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2)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解释现象。(1)两份质量相等的碳酸钙与相同的稀盐酸反应,粉末状的比块状的反应的速率快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但是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氧化碳能燃烧_____________。(用分子观点)(3)用汽油和洗洁精都能洗涤油垢,他们的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18.(8分)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1)在上述反应所涉及到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1个B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个原子;(2)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3)D物质的组成__________,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4)以甲图为例分析,请写出从微观角度获得关于化学变化的一条信息___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他们使用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所示,现分别以A、B、C、D表示如下:A、B、C、D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1)A实验:锥形瓶底放层细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______(填“前一种”或“后一种”),(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定律..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实验B、D均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同学们分析了B、D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A装置中只是将药品改为少量的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反应前后天平仍不平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一定__________(填“等于”或“不等于”)生成的水和氧气的质量总和.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A、铁生锈,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等共同作用,发生缓慢氧化所致,故选项错误;B、火药爆炸,属于剧烈的化学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C、呼吸作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D、食物腐烂,是食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根据缓慢氧化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缓慢氧化是指反应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2、C【解析】
A、稀有气体作保护气,是因为稀有气体不容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液氮作制冷剂是利用液氮吸热汽化,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D、氢气用作燃料,是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3、D【解析】
A、使用胶头滴管时,应将胶头滴管下端垂悬在试管口上方,防止造成试剂污染,选项错误;B、往试管中加入固体时,应将试管水平放置,将固体送至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立起来,防止固体药品砸坏试管,选项错误;C、倾倒液体时,应将试剂瓶口紧靠试管口,试管倾斜放置,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防止造成试剂污染,选项错误;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距管口三分之一处,试管倾斜45度,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选项正确。故本题选D。4、D【解析】
A、物质的量的符号为n,“mol”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故A错误;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故B错误;C、摩尔质量的数值上等于物质式量,故C错误;D、物质的量是用于表示微粒集合体的物理量,故D正确。故选D。5、C【解析】
A.该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对加快区域城镇化进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保障中俄口岸铁路后方通道顺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选项正确;B.高铁的动力能源来自于电能,此选项正确;C.哈佳高铁途径151座桥,建桥墩如果用生石灰和沙子混合来砌砖,承重能力差,需要用钢筋水泥等,此选项错误;D.铁路两侧的金属护栏表面刷漆,主要是为了防止金属护栏生锈,其次是为了美观,此选项错误。故选C。6、B【解析】
原子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之后,原子核不变,电子数发生改变。失去电子,带正电,形成阳离子;得到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详解】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之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①核外电子数②化学性质④微粒的电性⑦最外层电子数;③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一定不变;⑤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构成,一定不变;⑥电子层数可能改变。故选B。7、B【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A、发出耀眼的强光不能说明有新的物质生成,例如灯泡发光,就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生成白色固体,说明有新的物质生成,是镁条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故B正确;C、放出大量的热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灯泡照明也放出热量,就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以上A、C错误,故D错。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能证明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8、C【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解:A、苯分子的图象要用隧道显微镜才能获得,说明了分子的体积是非常小的,故解释正确;B、品红加入水中会使整杯水都变红,是因为品红的分子运动到了水分子之中,故解释正确;C、任何物质的微粒都是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只是在加热的条件下,微粒的运动速度会加快,故解释不正确;D、两种物质混合以后总体积会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这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混合后微粒之间相互穿插渗透的原因,故解释正确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微粒的基本特征解释日常生活现象.9、C【解析】试题分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有6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7个氧原子,所以一个M的分子中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X的化学式为C2H5OH考点:质量守恒定律10、C【解析】
最基本的生命物质有核酸、蛋白质、糖类等,它们都含有碳元素,故最基本的生命分子中都有碳原子,故选C。11、A【解析】
A、色氨酸是由色氨酸分子构成的,1个色氨酸分子由27个原子构成,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根据色氨酸的化学式可知,色氨酸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2=6︰1,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根据色氨酸的化学式可知,色氨酸由碳、氢、氮、氧4种元素组成,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色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1×12):(14×2):(16×2)=33:3:7:8,可知色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2、C【解析】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氢原子表示为2H,故选C。13、B【解析】A、氧气是一种只有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属于单质,故A错误;B、水是一种含有氢和氧两种元素且有氧元素的物质,则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C、高锰酸钾中含有三种元素,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D、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点睛:所谓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根据氧化物的概念,不能看出氧化物的组成特点是含有两种元素,并且其中一种必须是氧元素(如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铜等)。14、C【解析】
如果将a滴加到b上后,气球会逐渐变瘪,说明外界压强大于装置内压强,二者混合消耗装置内气体、反应吸热或溶解吸热。【详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气球变大,故A错误;B、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中产生氧气,气球变大,故B错误;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气球变瘪,故C正确;D、氯化钠溶于水几乎没有热量变化,故D错误。故选C。15、D【解析】
树根“变”根雕、玉石“变”印章、水果“变”果汁过程中都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葡萄“变”美酒过程中生成了酒精等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40.088Cl-B、CB【解析】
(1)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D中的x=18-2-8=8;C中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C为氯离子,其符号为Cl-;(2)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可知:B、C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属于同种元素;(3)根据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图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可以判断A和B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即A和B的化学性质相似。【点睛】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加快分子构成不同汽油可用溶解,洗洁精利用乳化【解析】
(1)质量相等的碳酸钙,粉末状的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比块状的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大,所以粉末状的比块状的反应的速率快,故填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加快。(2)虽然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而一个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原子,两种物质的分子的结构不同,所以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故填分子构成不同。(3)汽油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所以汽油洗涤油污的原理是溶解,而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够乳化油污,将大油滴乳化成小油滴分散到水中,故填汽油可用溶解,洗洁精利用乳化。18、Cl2、O22分解反应D是由氢元素、氧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等合理说法均给分)。【解析】
(1)单质的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所以可知甲、乙反应中涉及到到的单质有氯气、氧气;1个B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故填:Cl2、O2;2;(2)由乙图模型图及物质的微观构成模型图可以看出: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3)D是由氢元素、氧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D的化学式为HClO,其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0,解得x=+1,故填:是由氢元素、氧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1;(4)从甲图可以看出:反应前有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两个氯原子,反应后也有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两个氯原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故填: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行业方案设计流程
- 高层建筑排水方案设计
- 无人花店的营销方案设计
- 吉林温泉设计咨询方案
- led双色屏幕施工方案
- 乡村建筑展板分析方案设计
- 校长在乡贤会上的讲话:承乡贤厚爱启教育新程
-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 青少年元旦活动策划方案
- 2025年一级建筑师考试 建筑设计冲刺押题培训试卷详解
- 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ppt
- 房产证模板表格
- 小粒咖啡栽培技术措施课件
- 曲顶柱体的体积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2022年东台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课件
- 计量基础知识讲稿课件
- 领导班子及成员分析研判报告5篇
- 2022年初中化学新课标测试
- 《教育研究方法》研究生PPT课件
- 四年级上册英语阅读理解练习2075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