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届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高新一中九上化学期中经典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如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一个镁原子的质量是1.31gB.镁原子有12个质子C.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D.镁元素在化合物中显正价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在一定温度下,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3.某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图甲是该化合物的元素质量分数饼状图,图乙是该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模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13.0%B.该化合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4.8%C.该化合物为氧化物D.该化合物中氢元素质量分数为52.2%4.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是加热红色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该反应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改变B.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C.氧化汞、汞、氧气都是化合物D.氧化汞、汞、氧气都由分子构成5.有Fe、Fe2+、Fe3+三种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它们的核外结构相同C.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D.它们都能构成铁单质6.儿童缺铁缺锌将严重影响儿童发育,医生通常建议服用锌铁口服液,这里的锌、铁指的是A.原子B.单质C.元素D.分子7.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烂 B.酒精挥发 C.火柴燃烧 D.铁器生锈8.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C.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D.硒元素在某些化合物中可显-2价9.下列物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则这些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木炭②铁③石蜡④红磷⑤硫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10.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下列关于物质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由氢分子、氧分子构成 B.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C.氯化钠晶体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 D.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20℃时,将等质量的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l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____乙(填“>”、“<”或“=”);(3)图l中向甲溶液中加入少量的________(填“能”或“不能”)溶解。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已知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核外有12个电子,作为原子质量标准的碳﹣12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求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中子数和原子的质量___、___、___(要有过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中要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的操作是向两瓶中分别加入_________。(2)实验二的实验过程中,如果红磷熄灭立即打开弹簧夹,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_(填“偏小”、“不变”或“偏大”)。(3)实验三中,烧杯__________(填序号)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14.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名称是____________,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_____。(2)所表示的粒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3)由原子序数为8和13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4)在元素周期表中存在很多规律,例如:元素的排列规律是按原子序数(或核电荷数)依次增大来进行排列的。你还能总结的一条规律是___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小明参观某养鱼池时,好奇地发现农民向养鱼池中撒一种叫做过氧化钙的淡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小明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想可否用过氧化钙来制取氧气。[提出问题]过氧化钙可否用于制取氧气?[查阅资料]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成氧气,可做增氧剂、杀菌剂等。[猜想与论证](1)小明依据_____,提出猜想Ⅰ。猜想Ⅰ:用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验证猜想Ⅰ是否正确的有关实验如下表,完成表中的空白处:实验装置实验主要过程①检验装置气密性。操作如下: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_____,松开后,有液体进入导管;②加入过氧化钙,加热,导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③收集一瓶气体,图示收集方法为_____,能用该方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④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前,应_____;⑤检验气体。方法是_____。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证明,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2)小明联想到农民用过氧化钙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Ⅱ。猜想Ⅱ: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验证猜想Ⅱ是否正确的有关实验如下面表格。实验装置实验主要过程①检装置气密性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看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震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证明,不能用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取氧气[分析与反思]:①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明认为农民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_____。②小明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你能帮他提出建议吗?你的合理建议是:_____。(建议是否可行,还需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质疑再探究]:纯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若氧气不纯能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呢?使带火星的本条复燃的氧气的最低浓度又是多少呢?带着这些问题小明查阅资料。实验编号①②③④氧气的体积分数20%30%40%50%带火星木条的状况无变化微亮复燃复燃①小明认为实验_____没有必要做,理由是_____。②自上表可知,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_____时,即可使带火星的木复燃。③采用“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若你还想更精准地测定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你选择氧气体积分数为_____来实验。假设排水法能收集到纯净的氧气,若用一个300mL的集气瓶来做此实验,需要计算出集气瓶中预先注入水的体积(设为x),请你列出关于x的方程:_____。16.人体代谢产生的过氧化氢,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人体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氯化铁(FeCl3)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的高低,该同学在28℃环境下进行了如下探究:(1)提出问题: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哪个更高?(2)猜想与假设:_____。(3)查阅资料: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而变化,生物体内各种酶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酶的活性最强,酶的活性越强,催化效果越好。(4)实验材料: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等。(5)实验步骤: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2,并各注入3mL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②向1号试管内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向2号试管内_____,写出2号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③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情况发现:2号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大于1号试管。(6)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7)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该同学又完成了“探究温度对猪肝研磨液和FeCl3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代表猪肝研磨液催化效率的曲线是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析】
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1,单位不是g,故错误;B、由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镁原子的质子数为12,故正确;C、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故正确;D、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而化合价显+2价,故正确。故选A。2、B【解析】A、浓溶液是指含有溶质相对较多的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二者无必然的联系,错误;B、饱和溶液有两种判断方法:一是当溶液中有剩余固体存在时,溶液是饱和溶液,二是溶液中无剩余固体,但加入少量该溶质,其质量不减少,溶液也是饱和溶液,正确;C、稀溶液是指含有溶质相对较少的溶液,不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二者无必然的联系,错误;D、只有在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错误。故选C。3、B【解析】
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分子由2个C原子、6个A原子和1个B原子构成,则其化学式为C2A6B;1个分子中含有6个A原子,但A元素占13%,则A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较小,为氢元素;同理,则C元素为碳元素,B元素为氧元素。其化学式为C2H6O;A.该物质中含碳元素质量分数=×100%≈52.2%,故选项A错误;B.该物质中含氧元素质量分数=×100%≈34.8%,故选项B正确;C.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C错误;D.该物质中含氢元素质量分数=×100%≈13%,故选项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有一定难度,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确定该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A【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改变,故A正确;B.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B错误;C.氧化汞由两种元素组成,是化合物,汞和氧气分别是由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故C错误;D.汞是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D错误.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关系及其物质的分类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行解题,会通过图示发现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试题分析:Fe、Fe2+、Fe3+三种粒子中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因为它们外层的电子数不同;它们的核外结构不相同,因为带有不同的电荷;它们的质子数相同,因为形成离子过程中质子数没有发生变化;只有铁原子能构成铁单质。故选C.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6、C【解析】
锌铁口服液中的锌、铁指的是元素,故C选项符合题意。7、B【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食物腐烂是物质缓慢氧化的过程,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酒精挥发是分子的运动,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正确,C、火柴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铁器生锈是物质缓慢氧化的过程,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B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8、B【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4,表示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C、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硒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位于第4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D、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9、D【解析】试题分析::由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合反应②铁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合反应③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④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合反应⑤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合反应,故选D。考点:化合反应。10、A【解析】A、水由氢分子、氧分子构成,说法错误,因为水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而水分子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故A错误;B、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说法正确,故B正确;C、氯化钠晶体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说法正确,故C正确;D、氧气由氧分子构成,说法正确,故D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甲=能【解析】
解:(1)甲中还有未溶解的固体,所以甲一定为饱和溶液;(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的溶质质量相等,溶剂质量相等,因此质量分数也相等;(3)根据图1可知,向甲溶液中加入少量的能全部溶解。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2123.986×10﹣26kg【解析】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2,故填1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该原子的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24﹣12=12,故填12;解:设原子的质量是x则24=x=3.986×10﹣26kg答:该原子的的质量是3.986×10﹣26k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澄清石灰水偏小②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解析】
(1)向盛有空气和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后,呼出的气体中石灰水变浑浊,而空气中几乎不变浑浊,所以人呼出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比吸入的空气中要多;(2)实验二的实验过程中,如果红磷熄灭立即打开弹簧夹,会由于温度较高,压强较大,最终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少,测定结果偏小;(3)实验一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挥发性和碱性,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酚酞试液变红,验证分子是不断运动的。14、硅14SAl2O3每周期都是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或由金属元素逐渐过渡到非金属元素)【解析】
(1)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可知: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名称是硅;从元素周期表中可查硅元素的质子数为:14;故答案为:硅;14;
(2)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16,从元素周期表中可查核电荷数为16的元素符号为:S;
故答案为:S;
(3)从元素周期表中分别查出原子序数为8和13的两种元素分别为:O,Al,其化合物化学式为:Al2O3;故答案为:Al2O3;
(4)根据对元素周期表的观察可总结: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周期都从金属元素开始,到稀有气体元素结束(第一周期从非金属元素氢开始);故答案为:每周期都是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或由金属元素逐渐过渡到非金属元素).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过氧化钙在300℃时可分解出氧气。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过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缓慢、持续地放出氧气;加入催化剂①。因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已经达到21%40%35%【解析】
(1)因为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成氧气,提出猜想l。验证猜想Ⅰ:熟记加热固体制氧气的步骤为:查、装、定、点、收、移、熄。①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如下:先将导管一端伸入液面以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有液体进入导管;③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来收集;④为了防止冷水倒吸,炸裂试管,所以熄灭酒精灯前要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⑤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收集结束后,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2)[分析与反思]①虽然没有快速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东城区教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批招聘(47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4年高职单招考试黑钻押题及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应急事件车祸处理课件
- 难点解析-人教版7年级数学下册《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综合训练试题(含解析)
- 2023年度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模考模拟试题【考试直接用】附答案详解
- 车辆财产保险合同(标准版)
- 数字系统设计与VHDL(第3版)教案-第11章 Test Bench测试与时序分析
- 信息安全复习题
- 2025年消费金融行业用户画像与大数据精准营销平台构建报告
- 2025年生态循环农业经济效益与农业结构调整分析报告
-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中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职业卫生标准试题及答案
- 2025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大单元教学设计)
- 药械知识培训计划课件
- 2025年气瓶检验员闭卷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医院环境感染监测制度
- 医院新项目创新建设汇报
- 部编版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5. 这是我们班》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