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届山东省泰安宁阳县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C14H12O3),它具有抗癌性能,可抑制癌细胞的增生。下列关于白藜芦醇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6gC.白藜芦醇由1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D.该物质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2:32.“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行动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 B.露天焚烧垃圾 C.废气随意排放 D.工地洒水除尘3.2018年10月,南通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为了使南通这座江风海韵森林城变得天更蓝、水更清、景更美,下列做法应该禁止的是()A.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B.加强对烟花爆竹燃放管理C.生产生活垃圾分类放置D.鼓励对旧金属回收再利用4.中国对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研制取得了世界嘱目的成绩,实现了我国挺进深蓝的宏伟目标,乘蛟龙号下潜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节的是()A.O2和H2O的含量 B.O2和N2的含量C.O2和H2的含量 D.O2和CO2的含量5.2019年,化学元素周期表将迎来它的150周岁生日。为了给它“庆生”,联合国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对研制元素周期表贡献最大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 B.张青莲 C.门捷列夫 D.道尔顿6.工业上用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合反应制备丙,下列是三种分子的模型图,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C2H4B.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C.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7.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8.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是一个释放能量的反应B.反应①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属于缓慢氧化C.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反应②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能减少“白色污染”D.反应④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化合反应9.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的物质中存在两种单质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上图中共存在5种分子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检查气密性C.读取液体体积 D.加热液体11.下列物质中性质与用途不相关联的是()A.金刚石很硬﹣刻划玻璃 B.石墨导电﹣作电极C.CO可燃﹣作燃料 D.CO2溶于水﹣灭火12.世界上的物质多种多样,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葡萄糖(C6H12O6)B.一氧化碳C.液氧D.氯酸钾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某同学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中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需称取氯化钠__________g。(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_(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____保持水平。A.10mLB.25mLC.50mLD.100mL(4)取上述溶液10g加水________g,可稀释得到3%的NaCl溶液。(5)若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填序号)。A.氯化钠固体不纯B.用生锈砝码称量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D.溶解前烧杯内有少量水14.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实验Ⅰ:图1是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利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写出该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2)红磷熄灭,待______后打开弹簧夹,否则会使测定结果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3)实验前广口瓶内的空气体积为V,烧杯中水的体积为V1;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用V、V1、V2表示)。实验Ⅱ:图2是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利用足量的铜粉加热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与图1实验相比,图2实验的优点:______(答一点)。(5)图2实验中,为了使氧气反应更充分,实验中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A铜粉平铺在玻璃管中B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C增加铜粉的质量实验Ⅲ: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图1实验原理,图3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了图1实验过程中压强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6)解释图3中CD段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15.如图是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探究质量守恒定律。(2)要用如图装置继续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若药品不变,改变装置的方法是:______。16.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基础上,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出如图Ⅰ、图Ⅱ所示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探究一)甲同学用图Ⅰ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的注射器置于刻度处,并按图Ⅰ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⑤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b.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探究二)如图Ⅱ连接好仪器检查气密性良好后,集气瓶装入适量a体积的水,用玻璃棒引燃白磷燃烧,待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为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为c。①为保证测定结果,实验中的白磷必须足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实验非常成功,请写出a、b、c三个数据应满足的一个等式关系_____________。(3)(反思评价)以上两个改进实验相比于课本实验,明显的优点在于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aKg,1个碳12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bKg,请计算:(1)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2)一个硫原子的质量是_____(用仅含a的代数式表示)。(3)一个碳12原子的核外电子数_____。18.为防止碘缺乏病采取的有效措施是食盐“加碘”。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了少量的碘酸钾(KIO3),(1)“加碘食盐”为人体补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碘元素”或“碘单质”)。(2)计算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4)若一个人一天从食盐中摄入的碘酸钾的质量为25.4mg,则进入人体的是碘元素是_________mg(计算结果保留到0.1mg)。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氟化钠是某些牙膏的添加剂,能有效预防龋齿。(1)如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则氟元素的质子数是_____;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如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X=_____。写出钠离子的离子符号_____。(2)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元素化学性质同钠元素相似的是_____(填标号)。(3)氟气和氢气一样,都是由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氟化钠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
A、根据白藜芦醇的化学式C14H12O3分析可知,白藜芦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B、相对分子质量其单位是1,后面不能写g,故B错误;C、白藜芦醇由白藜芦醇分子构成的,一个白藜芦醇分子由1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故C错误;D、白藜芦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12):(16×3)=14:1:4,故D错误。故选A。2、D【解析】
A、燃放烟花爆竹,可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的污染,故选项错误;B、露天焚烧垃圾不可行,因为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故选项错误;C、废气随意排放会污染环境,故选项错误;D、工地洒水除尘,可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故选项正确。故选:D。3、A【解析】
A.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会污染河流中的水体,所以工业废水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选项错误;B.加强对烟花爆竹燃放管理,能够避免或减弱烟花爆竹燃放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选项正确;C.生产生活垃圾分类放置能够避免环境污染,且能回收某些资源,选项正确;D.鼓励对旧金属回收再利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和能源,选项正确,故选A。4、D【解析】
人体吸入的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呼出的气体会增加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故需要调节的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故选D。5、C【解析】
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
B、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故选项错误。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D、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故选:C。6、C【解析】试题分析:由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判断分子构成,根据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O、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因此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但是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C。考点:分子的构成物质的分类化学变化的实质7、C【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错误;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会导致瓶内气压变化不大,无法测定氧气体积,所以不能将红磷换成木炭,故错误;C、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要制取氧气须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正确;D、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助燃,但不能燃烧,故错误;故选C.【点评】记住常见可燃物燃烧的现象,氧气的化学性质,明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须选用可在空气中燃烧、且不能生成气体的物质,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才能正确解答.8、C【解析】
A、由光合作用中能量的转化可知,反应①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是一个收集能量的反应,说法错误。B、反应①是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不属于缓慢氧化,说法错误。C、通过反应②得到了无毒、易降解的塑料,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说法正确。D、反应④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形式,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说法错误。故选:C。9、B【解析】
由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详解】A、图中四种物质中,只有由2个N原子构成的N2分子属于单质的分子,而其它三种物质的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故A不正确;B、反应的反应物质是CO和NO,都是有毒的气体,生成物为N2和CO2都是无毒气体,故B正确;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不正确;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图中共存在4种分子,故D不正确。故选B。【点睛】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10、B【解析】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11、D【解析】
A、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可以用于刻画玻璃,A正确;B、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可以用作电极,B正确;C、利用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可以用作燃料,C正确;D、利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不燃烧的性质可以用于灭火,D错误。故选D。12、B【解析】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葡萄糖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此选项符合题意;C.液氧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氯酸钾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氧化物的概念可简记为:两元素、氧元素、化合物。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②①⑤③④①广口瓶3或3.0C凹液面最低处10AD【解析】(1)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为:取固体药品,称量固体的质量,转移,量取液体体积,搅拌溶解,故正确顺序为:②①⑤③④;(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广口瓶,50g6%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0g需称取氯化钠3g;(3)50g6%的氯化钠溶液中水的质量为50g-3g=47g,经计算水的体积为47mL,故选用50mL的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4)10g6%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0g0.6g,0.6g3%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0.6g3%=20g,故加入水的质量为20g-10g=10g;(5)A、氯化钠固体不纯使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故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正确;B、用生锈砝码称量氯化钠,称量的氯化钠偏大,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错误;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只能使溶液的总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错误;D、溶解前烧杯内有少量水,配得的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偏大,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正确。故选AD。14、冷却至室温偏小更环保(或数据更准确)AB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导致瓶内压强减小【解析】
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详解】(1)在点燃的条件下,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符号表达式。(2)红磷熄灭,待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否则会使测定结果偏小。(3)烧杯中减少的水的体积即为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为V1-V2;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4)与图1实验相比,图2实验的优点:生成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装置始终密封,测定结果更精确。(5)A、铜粉平铺在玻璃管中,以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故A正确;B、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更充分,故B正确;C、增加铜粉的质量不能使反应更充分,故C不正确。故选AB。(6)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导致瓶内压强减小,CD段压强变小。15、不能用一个带有气球的锥形瓶,形成一个密闭装置【解析】
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详解】(1)烧杯中的现象是固体逐渐减少,产生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于空气中,故不能探究质量守恒定律。(2)在反应物不变的前提下,要保持天平平衡,应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改变装置的方法是用一个带有气球的锥形瓶,形成一个密闭装置。【点睛】质量守恒定律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16、⑤③①②④4P+5O22P2O5为了使氧气充分反应=不污染空气或实验结果更准确【解析】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连接仪器并检査装置的气密性;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I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簣夹紧橡皮;点燃酒精灯;徹去酒精灴,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
故答案为⑤③①②④;4P+5O22P2O5;(2)①为保证测定结果,实验中的白磷必须足量,目的是:为了使氧气充分反应;②若实验非常成功,a、b、c三个数据应满足的一个等式关系是:=;故答案为①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口退税审核疑点处理与合规证明开具实务考核试卷
- 2025年互联网金融行业数字货币监管政策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农村电商社交电商用户运营(画像分析)考核试卷
- 2025浙江嘉兴安邦护卫有限公司招聘民声服务队员(派遣至东栅街道工作)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楚雄大姚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人(十四)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云浮市郁南县“百万英才汇南粤”招聘机关事业单位紧缺人才15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昆明市延安医院招聘见习人员(27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北邯郸市第六医院急需紧缺医疗人才引进5名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石台县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3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辽宁鞍山市卫健系统事业单位面向2024-2026届毕业生第一批校园招聘143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圣诞寻宝活动策划方案
- 医院办公室管理PDCA案例
- 网吧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2025年内河船员考试(航道与引航5303·一类二/三副)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5)解读
- 初中生关于友情的作文范例集锦
- 眼科手术给药
- 石家庄市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2024
- 红色物业培训课件
- DG-TJ08-2134-2024 建筑装饰工程石材应用技术标准
- 理解当代中国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拓展版) B1U1课件 Unit1 Youth on the rise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