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全章综合测试卷(基础篇)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一空间向量与它的相反向量都不相等B.不相等的两个空间向量的模必不相等C.同平面向量一样,任意两个空间向量都不能比较大小D.将空间向量所有的单位向量平移到同一起点,则它们的终点构成一个圆【解题思路】取零向量可判断A选项;利用任意一个非零向量与其相反向量可判断B选项;利用向量不能比大小可判断C选项;利用单位向量的概念可判断D选项.【解答过程】对于A选项,零向量与它的相反向量相等,A错;对于B选项,任意一个非零向量与其相反向量不相等,但它们的模相等,B错;对于C选项,同平面向量一样,任意两个空间向量都不能比较大小,C对;对于D选项,将空间向量所有的单位向量平移到同一起点,则它们的终点构成一个球,D错.故选:C.2.如图,M是四面体OABC的棱BC的中点,点N在线段OM上,点P在线段AN上,且MN=12ON,AP=34AN,用向量OA,OB,OC表示A.14OA+C.14OA−【解题思路】根据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求得正确答案.【解答过程】OP==1故选:A.3.已知a=1,1,0,bA.−1 B.1 C.0 D.2【解题思路】根据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与数量积的运算法则,求解即可.【解答过程】因为a=1,1,0,bq=a+2b−c4.已知空间向量a=1,0,1,b=x,1,2,且a⋅A.5π6 B.2π3 C.【解题思路】利用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求出向量a与b的夹角的余弦值,进而可求夹角.【解答过程】因为a⋅b=x+0+2=3,所以x=1则有a=1+1=因为<a,b5.已知a=(2,3,−1),b=(2,0,−4),A.a⊥b B.a⊥c C.【解题思路】根据向量平行、垂直的坐标表示直接判断即可.【解答过程】因为a⋅a⋅因为22≠03≠−4−1,所以6.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BC1与B1C相交于点O,∠A1AB=∠A1AC=60∘,∠BAC=90∘,A1A=3,AB=AC=2,则线段AO的长度为(A.292 B.29 C.232 【解题思路】用AB,AC,AA1表示出【解答过程】因为四边形BCC1B∴∵∠∴AB2=∴AO2=∴ |AO→7.布达佩斯的伊帕姆维泽蒂博物馆收藏的达·芬奇方砖,在正六边形上画了具有视觉效果的正方体图案(如图1),把三片这样的达·芬奇方砖形成图2的组合,这个组合表达了图3所示的几何体.若图3中每个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点A到平面QGC的距离是(
)A.14 B.12 C.22【解题思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平面QGC的法向量,用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过程】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C(0,2,0),Q(1,0,2),G(0,0,2),A(1,1,0),QC=(−1,2,−2),QG=(−1,0,0),AC=(−1,1,0),设平面QGC的法向量为n=(x,y,z),则n⋅QC则点A到平面QGC的距离d=n⋅8.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
A.AB.直线BD1与ACC.向量B1C与AD.AC1【解题思路】利用基底向量,结合向量模长公式即可判断A,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即可判断BC,由向量垂直即可得线线垂直,进而根据线面垂直的判断即可判断D.【解答过程】由题意可得AB=AA又AC1=AB2+由于BD则|BD1又BD则cos<由于BB1//AA1,所以向量B1C由于BB1=BC=6,∠CB进而B1C与BB1的夹角为∠BB1CAC1⋅所以AC1⊥B1故AC1⊥故选:D.二.多选题9.以下能判定空间四点P、M、A、B共面的条件是(
)A.MP=2MA+3C.PM⋅AB=0 D.PM【解题思路】根据空间向量的相关概念结合四点共面的结论逐项分析判断.【解答过程】对A:若MP=2MA+3MB,结合向量基本定理知:MP,MA,MB为共面向量,故四点对B:若OP=12OA+13OB+16对C:若PM⋅AB=0,则PM⊥AB,可知直线PM,AB的位置关系:异面或相交,故四点P、M、A对D:若PM∥AB,可知直线PM,AB的位置关系:平行或重合,故四点P、M、A、B共面,D正确;故选:ABD.10.已知向量a=(1,−1,m),b=(−2,m−1,2),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若|a|=2B.若a⊥bC.不存在实数,使得a=λD.若a⋅b【解题思路】运用空间向量的垂直、共线的表示及应用,以及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模的运算,逐项判断即可.【解答过程】对于A项,由|a|=2可得12对于B项,由a⊥b可得a⋅对于C项,假设存在实数λ,使得a=λb,则1=−2λ−1=λ(m−1)m=2λ⇒λ∈∅对于D项,由a⋅b=−1可得−2+1−m+2m=−1,解得m=0故选:ACD.11.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Q分别是棱BC,CCA.若t=1,则A1BB.若t=1,则过点M,P,Q的截面面积是9C.若t=12,则点A1到平面D.若t=12,则AB与平面MPQ【解题思路】t=1时有M与A重合,对于A选项,可以利用反证法判定;对于B选项,根据平面的性质计算即可;t=12时,M为【解答过程】如图所示,t=1时有M与A重合,对于A选项,延长PQ交BB1于L,连接AL,易得平面AB1∩平面MPQ=AL,若A1B1//平面MPQ,则A对于B项,连接AD1、D1Q,易知平面APQD1即该截面,显然该截面为等腰梯形,易得PQ=2=1
如图所示,t=12时,M为AB中点,以则M2,1,0MP=设平面MPQ的法向量为n=x,y,z,则令x=1,则y=1=z,故n对于C项,设点A1到平面MPQ的距离为d,则d=对于D项,设AB与平面MPQ所成角为α,则sinα=所以cosα=6三.填空题12.已知a=(3,−2,−3),b=(−1,x−1,1),且a与b的夹角为钝角,则x的取值范围是−2,【解题思路】由a⋅b<0求解,再排除a与b【解答过程】因为a与b的夹角为钝角,∴a⋅b由题意得a与b不共线,则−13≠x−1−2,解得x≠5故答案为:−2,513.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AB,D【解题思路】根据向量的分解和基底的定义求解.【解答过程】因为EF=所以x=−1,y=−12,z=1214.如图1,在直角梯形EFBC中,BF∥CE,EC⊥EF,EF=1,FB=2,EC=3,A为BF中点,现沿平行于EF的AD折叠,使得ED⊥DC,如图2所示,则关于图2下列结论正确的有①④.
①BC⊥平面BDE
②该几何体为三棱台③二面角B−EF−D的大小为30°
④该几何体的体积为2【解题思路】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即可得出①;根据棱台的定义即可判断②;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题知AB即为平面EFD的法向量,再求出平面BEF的法向量,即可判断出③;利用分割求出三棱锥E−BCD和四棱锥B−ADEF的体积,即可得出结论判断④.【解答过程】因为BF∥CE,EC⊥EF,EF=1,FB=2,EC=3,A为BF中点,所以BD=AD2+AB2=BC=CM2+BM又ED⊥DA,ED⊥DC,DA,DC⊂平面ABCD,DA∩DC=D,所以ED⊥平面ABCD,又BC⊂平面ABCD,则ED⊥BC,又ED,BD⊂平面BDE,ED∩BD=D,所以BC⊥平面BDE,①正确;
由题知,平面ABF//平面CDE,而EF∥AD,故EF和由题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则D0,0,0,E0,0,1,F1,0,1设平面BEF的法向量为n=x,y,z,又BE=则n⋅BE=−x−y+z=0n⋅BF=−y+z=0,得x=0所以二面角B−EF−D的大小不是30°,③错;该几何体的体积V=V故答案为:①④.四.解答题15.如图所示,已知正四面体OABC的棱长为1,点E,F分别是OA,OC的中点.求下列向量的数量积:(1)OA(2)EF(3)OA【解题思路】(1)正四面体的每个面均为等边三角形,夹角为60°,再结合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法则,得解;(2)由EF=(3)取AB的中点D,连接DO,DC,可推出(OA+OB)⋅(CA【解答过程】(1)OA(2)EF⋅(3)取AB的中点D,连接DO,DC,则OA+OB=2在△OCD中,DO=DC=32,由余弦定理知,cos∠ODC=所以(OA16.如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用a,b,(2)设E是棱DD1上的点,且DE=23【解题思路】(1)由O为AC的中点,结合平行六面体的性质可得AO=(2)根据向量的加减法法则结合已知条件求解.【解答过程】(1)因为O为AC的中点,AB=所以AO=所以A(2)因为DE=2=117.已知a=(2,−1,−4),(1)若(a−b(2)若(a+3b【解题思路】(1)根据空间平行向量的性质,结合空间向量线性运算坐标表示公式进行求解即可;(2)根据空间向量互相垂直的性质,结合空间向量线性运算坐标表示公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公式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过程】(1)a−b=2,−1,−4−−1,k,2=3,−1−k,−6,(2)a+3b=2,−1,−4+3−1,k,2=−1,3k−1,2,a+b=18.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D⊥AB,AB//DC,AD=DC=AP=2,AB=1,点E为棱PC的中点.证明:(1)BE⊥DC;(2)BE//平面PAD;(3)平面PCD⊥平面PAD.【解题思路】(1)以点A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点B,E,D,C的坐标,把BE,(2)取PD的中点,设为F,连接EF,AF,证出四边形ABEF为平行四边形,即得出AF//BE,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到BE//平面PAD.(3)利用PA⊥DC,DC⊥AD(线线垂直)推出DC⊥面PAD(线面垂直),由于DC⊂面PDC,再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推出平面PCD⊥平面PAD.【解答过程】(1)证明:依题意,以点A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AD=DC=AP=2,AB=1,可得B(1,0,0),C(2,2,0),D(0,2,0),P(0,0,2).由E为棱PC的中点,得E(1,1,1).(1)向量BE=(0,1,1),DC=(2,0,0)所以BE⋅(2)取PD的中点,设为F,连接EF,AF,∵E,F分别是PD,PC的中点,∴EF//DC且EF=12DC,由题意知AB//DC,DC=2AB=2,∴EF//AB且EF=AB,即四边形ABEF为平行四边形,即AF//BE,∵AF⊂面APD,BE⊄面PAD,∴BE//平面(3)∵PA⊥底面ABCD,DC⊂底面ABCD,∴PA⊥DC,∵AD⊥AB,AB//DC,∴DC⊥AD,PA,AD⊂面PAD,PA∩AD=A,∴DC⊥面PAD,∵DC⊂面PDC,∴平面PCD⊥平面19.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证明:BC1//(2)求直线BC1到平面(3)求平面AD1E【解题思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1)求出平面AD1E的法向量和B(2)直线BC1到平面AD1E的距离即为点B(3)求出平面ABCD的一个法向量设平面AD1E与平面ABCD夹角为θ【解答过程】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就业协会工作总结
- 公司工作总结亮点
- 阿里市重点中学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中级风力发电场运维员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6届云南省昆明市实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扬州市部分学校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小学教育课件教案雪雕和冰雕的历史与传统
- 2023年公共科考试:社区治理真题模拟汇编(共142题)
- 新版出口报关单模板
-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 众辰变频器z2400t-15gy-1说明书
- ov属性分析技术在地震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 一粒种子旅行
- GB 4287-19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10室外配电线路工程定额套用及项目设置
-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建模交互
- 急救中心急救站点建设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