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质坝施工方案_第1页
土质坝施工方案_第2页
土质坝施工方案_第3页
土质坝施工方案_第4页
土质坝施工方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碾压式土质坝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阶段1.1技术准备组织技术团队深入学习《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SL/T848—2025),重点掌握料场复查、工艺试验、坝基处理等新增技术要求。开展施工图纸会审,编制专项施工技术交底文件,明确各工序质量控制指标。针对坝体防渗结构、坝基处理等关键部位,制定详细施工技术参数表,包括黏性土料压实度不低于95%,砂砾料相对密度不小于0.75等核心指标。1.2现场准备完成"四通一平"工程建设,修建临时道路2.5km,采用C20混凝土硬化处理施工便道,设置错车道12处。搭建自动化拌合站1座,配置3套JS500型搅拌机,确保日产能达500m³。划分料场开采区、弃渣区、土料堆放区等功能分区,各区设置2m高浆砌石挡墙分隔,配备DCS数字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料场含水率变化。1.3资源配置投入主要施工机械设备58台套,其中SD16推土机4台、20t振动碾3台、1m³液压反铲6台、20m³自卸汽车25辆。组建专业施工班组6个,包括土方开挖班(35人)、坝面填筑班(42人)、质量检测班(8人)等,所有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建立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土料进场需经颗粒分析、液塑限试验、有机质含量检测等12项指标检验。二、坝料开采与加工2.1料场规划划分3个土料场,总面积约8.2万m²,采用平面开采与立面开采相结合的方式。Ⅰ号料场(黏土区)采用正铲挖掘机立面开采,台阶高度8m,坡面角65°;Ⅱ号料场(砂砾料区)采用推土机平面开采,层厚0.5m,配置4台洒水车控制含水率。建立料场动态调配系统,根据坝体不同分区需求,实时调整各料场开采强度。2.2开采工艺黏性土料开采前进行翻晒处理,采用PY180平地机翻松30cm,晾晒时间控制在4-6小时,当含水率降至18-22%时进行开采。砂砾料采用深孔梯段微差爆破,孔距3.5m,排距4m,单孔装药量12kg,爆破后采用20t振动碾预压2遍。料场设置三级筛分系统,1号筛(孔径150mm)去除超径石,2号筛(50mm)控制中径颗粒,3号筛(5mm)分离细料。2.3料场处理对料场覆盖层进行彻底清理,清除厚度0.5-1.2m,采用GPS定位控制清理边界,超出设计基面线50cm。软弱夹层采用换填处理,挖除深度1.5m后回填级配砂石,分层压实至压实度93%以上。建立料场排水系统,设置主排水沟(底宽1.2m,深1.5m)和支排水沟(底宽0.8m,深1.0m),形成30m×30m网格排水体系。三、坝基与岸坡处理3.1清基施工采用1m³反铲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进行基面清理,清除范围延伸至坝轴线外3m。淤泥质土采用真空预压处理,铺设两层土工格栅,抽真空度维持在80kPa以上,预压时间不少于28天。基岩面采用高压水冲洗,清除表面松动岩块,对裂隙采用环氧树脂灌浆处理,灌浆压力0.3-0.5MPa。3.2防渗处理坝基设置混凝土截水墙,厚0.8m,插入基岩深度2.5m,采用跳仓法浇筑,仓段长度15m。岸坡处理采用台阶式开挖,台阶高度2m,宽度3m,坡面铺设复合土工膜(两布一膜,膜厚1.5mm),采用热熔焊接工艺,搭接宽度10cm,焊接温度控制在180-200℃。3.3碾压试验在坝基处理完成区域选取20m×30m试验段,进行碾压参数确定试验。采用变量控制法,分别测试铺土厚度(30cm、35cm、40cm)、碾压遍数(6遍、8遍、10遍)、振动频率(25Hz、30Hz、35Hz)组合下的干密度值。经试验确定最优参数为:铺土厚35cm,20t振动碾碾压8遍,行驶速度2.5km/h,此时干密度达1.78g/cm³,压实度96.5%。四、坝体填筑施工4.1填筑分区坝体分为5个主要填筑区:①防渗体(黏土心墙),顶宽4m,底宽25m,边坡1:1.75;②过渡区(砂砾料),水平宽度3m,颗粒级配5-80mm;③堆石区(主堆石/次堆石),最大粒径800mm,孔隙率≤28%;④反滤区(细砂),水平宽度2m,不均匀系数≤5;⑤护坡区(干砌石),厚度0.5m,块石重量≥30kg。4.2填筑工艺采用进占法卸料,自卸汽车在已压实层面上倒退卸料,卸料间距2.5m,形成梅花形料堆。使用SD16推土机平仓,采用"由低到高、分层摊铺"原则,每层铺土厚度严格控制在35±2cm。压实采用进退错距法,错距宽度根据碾滚净宽(2.1m)和碾压遍数(8遍)计算确定为26cm,碾压方向平行坝轴线,搭接宽度不小于1m。4.3特殊部位处理坝体与混凝土建筑物结合部,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浓黏土浆(配合比1:2.5),涂刷厚度2mm,采用小型振动夯(激振力30kN)夯实,搭接宽度1.5m。岸坡结合处采用台阶式填筑,台阶高度1.5m,宽度2m,每填筑3层进行一次削坡处理,坡面平整度控制在±5cm内。坝体纵向接缝采用斜面搭接,坡度1:3,搭接长度不小于5m,采用气胎碾补强压实2遍。4.4雨季施工措施配备200m长防雨布(厚度0.3mm),在预报降雨前2小时覆盖未压实坝面。设置坝面排水系统,每50m设置横向排水沟(底宽0.3m,深0.4m),与纵向排水沟(底宽0.6m,深0.8m)形成网格排水体系。雨后复工前进行"三检":①检查表层含水率,超过23%时进行翻晒处理;②检查表层松散厚度,超过15cm时重新压实;③检查土料含泥量,超标部分挖除重填。五、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5.1质量检测体系建立"三检制+第三方检测"质量管控模式,配置全自动压实度检测仪(分辨率0.1%)、核子密度仪(测量深度50cm)等精密设备。每填筑单元(1000m³)检测指标包括:①干密度(1次/100m³);②含水率(1次/50m³);③压实度(合格率≥95%);④渗透系数(1次/5000m³)。设置6个固定监测断面,每5m坝高埋设浸润线观测管,采用自动化采集系统实时监测渗流参数。5.2安全防护措施设置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特种作业人员每月专项培训不少于8学时。坝顶设置1.2m高防护栏杆,悬挂安全警示标志36块,夜间配备爆闪警示灯。施工用电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配电箱安装智能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0.1s)。制定边坡失稳应急预案,配备2台应急挖掘机、500m应急照明线路及200m³沙袋等应急物资。5.3进度控制采用BIM技术进行进度模拟,设置32个关键节点控制工期,其中:坝基处理35天、坝体填筑180天、护坡施工45天。建立周进度考核机制,当实际进度滞后计划5%以上时,启动赶工措施,包括增加2个作业班组、延长作业时间至14小时/天、调配备用设备3台套等。应用无人机航测技术,每周生成坝体填筑三维模型,与设计模型对比分析填筑偏差。六、施工监测与验收6.1变形监测布设12个表面变形观测点,采用全站仪按二等精度观测,平面位移精度±2mm,高程精度±1mm。在坝体内部埋设3组测斜仪(深度25m),监测深层水平位移,数据采集频率为施工期1次/3天,竣工后1次/月。设置4个沉降观测断面,每个断面布置5个观测点,采用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观测。6.2验收标准单元工程验收执行"四合格一通过"标准:①主控项目合格率100%;②一般项目合格率≥90%;③外观质量得分率≥85%;④施工记录完整规范;⑤通过第三方检测验证。分部工程验收需提交12类技术资料,包括施工日志、原材料检验报告、质量评定表等,其中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需附影像资料。单位工程验收前完成72小时蓄水试验,渗流量应≤0.5L/(s·km)。6.3资料归档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采用区块链技术存储关键验收数据,确保不可篡改。施工资料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三级分类,每个单元工程资料包含开工报审、技术交底、过程检测、验收签证等8类文件。竣工图编制采用CAD三维建模,精度达1:500,标注关键部位坐标、高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