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科学新课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科学新课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科学新课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科学新课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科学新课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科学新课标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厨房中观察到的下列现象,与“物质状态变化”无关的是A.水烧至100℃时壶口冒“白气”B.冷冻的馒头表面出现白色粉末C.用食盐腌制黄瓜时渗出水分D.冰箱取出的易拉罐外壁出现水珠2.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发现视野中有较多黑色圆圈。可能的操作失误是A.撕取的表皮细胞过厚B.盖盖玻片时留有气泡C.滴加的碘液浓度过高D.物镜与玻片距离过近3.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坚硬固体层,平均厚度约17千米B.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其中软流层位于下地幔顶部C.外核呈固态,内核呈液态,共同构成地球的金属核心D.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仅包含地表的液态水4.某兴趣小组设计“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保持线圈匝数不变,改变电流大小,观察吸引大头针的数量。该实验的变量是A.线圈匝数B.电流大小C.大头针数量D.铁芯有无5.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C.分解者不参与能量流动过程D.最高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最少6.实验室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酸碱度,正确操作是A.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B.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C.测得pH为5.6,记录为“弱酸性”D.试纸显色后与比色卡对比,30秒后读数7.下列关于月相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A.农历初一看到的是满月,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B.上弦月出现在农历初七、初八,亮面朝西C.下弦月出现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出现在清晨D.月相变化周期为24小时,与地球自转有关8.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三次测量结果分别为4.9N、5.0N、5.1N。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测量误差是由于弹簧测力计刻度不准造成的B.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为5.0N,可作为最终结果C.该物体实际重力一定是5.0ND.实验中不需要多次测量,单次测量即可9.下列植物的繁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马铃薯块茎发芽长出新植株B.月季枝条插入土壤生根C.西瓜种子萌发形成幼苗D.草莓匍匐茎上长出新个体10.关于物质的组成与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由氧原子构成,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B.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属于离子化合物C.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属于混合物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因为组成元素不同11.某地区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如下表,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是|月份|1|2|3|4|5|6|7|8|9|10|11|12||||||||||||-|-|-||降水量(mm)|5|8|15|35|60|120|210|180|70|30|15|5|A.热带雨林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1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C.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铜粉D.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硝酸钾13.关于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营养物质吸收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便于气体交换C.心脏的左心室壁最厚,与推动血液进入主动脉相适应D.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14.某同学设计“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下列设置合理的是A.用1只鼠妇进行实验,避免偶然性B.一侧盖黑纸板,另一侧盖玻璃板,形成明暗两种环境C.实验过程中频繁打开装置观察,确保数据准确D.实验结束后将鼠妇丢弃在实验室角落15.下列关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能、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应大力开发利用B.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会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C.核能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是完全清洁的能源D.推广电动汽车、发展公共交通可减少能源消耗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5分)16.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若用高锰酸钾作为反应物,发生装置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_时开始收集,收集满的标志是________。17.某同学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用刀片将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滴加碘液后,变蓝的结构是________,该结构的作用是________;菜豆种子中储存营养的结构是________。18.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________(举1例);地球公转的周期是________;北半球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19.某电路中,电阻R₁=10Ω,R₂=20Ω,若将它们并联在6V电源两端,总电阻为________Ω,通过R₁的电流为________A,R₂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__W。20.我国科学家在南海成功开采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水合物),甲烷的化学式为________;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可燃冰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写1点)。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25分)21.(12分)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实验材料:两片相同的面包片、两个相同的透明塑料袋、滴管、水、冰箱。实验步骤:①将两片面包片分别标记为A、B;②用滴管在A、B上各滴加5滴水,使面包片湿润;③将A放入25℃的室内环境,B放入4℃的冰箱冷藏室;④每天观察并记录面包片上霉菌的生长情况。(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_(填“A”或“B”)。(2)预测实验现象:三天后,A面包片________,B面包片________。(3)实验中为什么要将两片面包片都滴加5滴水?________。(4)若实验中只使用一片面包片,将其一半放在25℃环境,另一半放在4℃环境,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___。(5)根据实验结论,日常生活中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保存食品,原理是________。22.(13分)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器材有:电源(3V)、小灯泡(额定电压2.5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________(填“左”或“右”)端。(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可能的故障是________。(4)排除故障后,进行多次测量,得到如下数据:|电压U(V)|0.5|1.0|1.5|2.0|2.5||--|||||||电流I(A)|0.10|0.16|0.20|0.23|0.25|计算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的电阻为___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5)分析数据发现,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升高而增大,原因是________。(6)若实验中电压表损坏,该同学用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₀、电流表和原电路器材,设计了图2所示电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写出实验步骤:①闭合开关S₁,断开S₂,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②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闭合S₂,断开S₁,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为I;③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23.(15分)2024年,我国在甘肃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光伏发电基地。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技术。(1)光伏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是:________能→________能。(2)某光伏板的面积为2m²,平均每平方米每小时接收的太阳能为1.8×10⁶J,光电转化效率为20%。该光伏板工作5小时可产生多少电能?(3)与火力发电相比,光伏发电的优点有哪些?(至少写2点)(4)为提高家庭光伏发电的利用率,可配套安装储能电池。当光照充足时,光伏板为电池充电;当夜间或阴雨天时,电池为家庭供电。请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充电和放电过程:充电时:________能→________能;放电时:________能→________能。(5)有人认为“光伏发电完全没有污染”,你是否认同?请说明理由。24.(15分)近年来,“无土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某农场采用水培法种植番茄,培养液中含有硝酸钾(KNO₃)、磷酸二氢铵(NH₄H₂PO₄)等物质。(1)硝酸钾属于________(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2)磷酸二氢铵中含有________种元素,各元素的质量比为N:H:P:O=________(化为最简整数比)。(3)无土栽培的优点有哪些?(至少写2点)(4)为探究“不同浓度的培养液对番茄生长的影响”,某同学设计实验:①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番茄幼苗30株,平均分为三组;②分别用浓度为0.5%、1.0%、1.5%的培养液进行培养;③定期测量株高、叶片数量等指标;④30天后统计数据。该实验的对照组应如何设置?为什么?(5)番茄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化学式为C₆H₈O₆)。某番茄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0.02g/100g,若成人每天需摄入维生素C60mg,每天需食用该番茄多少克?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A是水蒸气液化(液态),B是水蒸气凝华(固态),D是水蒸气液化(液态),均涉及状态变化;C是渗透作用,属于物质溶解,无状态变化。2.B解析:黑色圆圈是气泡,盖盖玻片时应一侧先接触水滴,缓缓放下避免气泡。3.A解析: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B错);外核液态,内核固态(C错);水圈包括气态、液态、固态水(D错)。4.B解析:实验中控制线圈匝数、铁芯有无不变,改变电流大小,变量是电流。5.C解析:分解者通过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参与能量流动。6.B解析:A会污染试剂;CpH试纸只能测整数;D应立即读数。7.B解析:初一为新月(A错);下弦月出现在下半夜(C错);月相周期约29.5天(D错)。8.B解析:误差不可避免(A错);平均值可减小误差(B对);实际值接近平均值但不一定等于(C错);多次测量取平均更准确(D错)。9.C解析:种子萌发涉及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有性生殖),其余为无性生殖。10.B解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A错);水由水分子构成(C错);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D错)。11.C解析: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符合温带季风气候特征。12.B解析: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支持燃烧(A错);盐酸与铁反应(C错);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应用降温结晶(D错)。13.D解析:肾小管重吸收的是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形成尿液。14.B解析:1只鼠妇偶然性大(A错);频繁观察会干扰环境(C错);应将鼠妇放回自然(D错)。15.C解析:核能发电会产生核废料,存在放射性污染(C错)。二、填空题16.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气泡连续均匀冒出;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17.胚乳;储存营养物质;子叶18.昼夜交替(或时差);一年(约365天);北回归线(23.5°N)19.6.67(或20/3);0.6;1.820.CH₄;CH₄+2O₂点燃CO₂+2H₂O;热值高(或污染小、储量大)三、实验探究题21.(1)温度;A(2)出现较多霉菌;无明显霉菌(或霉菌很少)(3)控制变量,保证水分条件相同(4)不合理,因为同一面包片的两部分可能存在其他差异(如初始霉菌数量),无法保证单一变量(5)低温冷藏;抑制霉菌的生长和繁殖22.(1)滑动变阻器右下接线柱与灯泡右端连接(2)左(3)小灯泡断路(4)10.0(5)温度升高,灯丝电阻增大(6)①2.5V/R₀(或0.5A,若R₀=5Ω);③2.5V×(I-0.5A)(需根据R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