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古诗鉴赏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饮酒·其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表达出他内心的宁静。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以设问的形式,解释了自己能在喧闹环境中保持宁静的原因。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通过描写诗人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看到南山的情景,展现出一种闲适、恬淡的心境。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由眼前的自然美景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却又难以用言语表达。答案: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并非身居闹市,而是在人聚居之地,但诗人内心宁静,所以感觉不到车马喧闹)2.下列对《春望》中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将诗人感时伤怀、怨恨离别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写出了战乱时间之长,“抵万金”强调了家书的珍贵。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外貌变化,表现出了对战乱中人民苦难的同情。答案: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主要是表现诗人自己因忧国忧民、思念亲人而愁苦不堪的情状,并非对战乱中人民苦难的同情)3.下列对《雁门太守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B.“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描写战场,表现了战争的惨烈。C.“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半卷红旗”是为了隐蔽行军,“霜重鼓寒”写出了天气的寒冷和战斗的艰难。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感激之情和对战争胜利的坚定信心。答案: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为报君主的知遇之恩,甘愿赴汤蹈火、为国捐躯的决心,并非诗人对君主的感激之情和对战争胜利的坚定信心)4.下列对《赤壁》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慨。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人从反面落笔,通过假设东吴失败的情景,来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独特看法。C.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赤壁之战这一历史事件,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D.诗中的“周郎”指周瑜,“二乔”指大乔和小乔,她们是东吴的美女,在这里象征着东吴的命运。答案: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从反面落笔,强调东风对赤壁之战胜负的关键作用,并非单纯假设东吴失败情景,而是借此表达历史的偶然和机遇对成败的影响)5.下列对《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描绘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为全词奠定了豪迈的基调。B.“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写词人在梦中来到天帝的居所,天帝关切地询问她的去向。C.“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路长”“日暮”表现出词人对自身处境的迷茫,“谩有”则流露出她对自己才华的否定。D.“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词人借助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理想境界的追求。答案:C(“谩有”并非对自己才华的否定,而是感慨自己空有才华,却在现实中找不到施展的机会,表达出一种怀才不遇的苦闷)6.下列诗句中,描写田园生活的一项是()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答案:C(A选项描写的是塞外风光;B选项描写的是登楼所见的江景;D选项表达的是诗人攀登泰山的豪情壮志,只有C选项描写的是田园生活)7.下列对诗歌意象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月”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团圆、思念,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B.“雁”在古诗中一般代表着喜悦、欢快,如“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C.“柳”在古诗中多表达离别之情,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D.“菊”在古诗中常象征着高洁、坚韧,如“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答案:B(“雁”在古诗中多象征着游子的思乡之情或传递书信等,“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中“雁”体现的是边塞的荒凉和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并非喜悦、欢快)8.下列诗句中,运用了典故的一项是()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答案:C(“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运用了燕昭王筑黄金台招揽贤才的典故)9.下列对诗歌语言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饮酒·其五》语言质朴自然,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B.《春望》语言沉郁顿挫,如“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通过简洁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C.《雁门太守行》语言绮丽浓艳,如“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色彩斑斓,富有感染力。D.《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语言婉约细腻,如“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细腻地表达了词人的复杂情感。答案:D(《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语言风格豪迈,并非婉约细腻)10.下列对诗歌情感主旨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饮酒·其五》表达了诗人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B.《春望》抒发了诗人杜甫忧国忧民、感时伤怀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C.《赤壁》表现了诗人杜牧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自身才华被埋没的愤懑。D.《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主要表达了词人李清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追求。答案:D(《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主要表达了词人李清照对自由、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孤独、苦闷等复杂情感,并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追求)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饮酒·其五》的说法,正确的有()A.这首诗是陶渊明酒后即兴之作,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喜爱。B.诗中“心远地自偏”一句,强调了心境对人的重要影响。C.“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时的不经意和自然。D.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体现了陶渊明诗歌的独特风格。答案:ABCD2.下列对《春望》的赏析,正确的有()A.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B.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花和鸟人格化,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C.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战乱时间之长和家书的珍贵,反映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D.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通过描写诗人的外貌变化,表现了他内心的愁苦。答案:ABCD3.下列关于《雁门太守行》的描述,正确的有()A.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惨烈的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B.“黑云压城城欲摧”中的“黑云”既形容敌军的来势汹汹,又象征着战场上的压抑气氛。C.“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战争的悲壮气氛。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运用典故,表达了将士们对君主的忠诚。答案:ABCD4.下列对《赤壁》的理解,正确的有()A.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赤壁之战的历史事件,抒发自己的感慨。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人从反面落笔,强调了东风在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作用。C.诗中的“周郎”指周瑜,“二乔”指大乔和小乔,她们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东吴的命运。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机遇的深刻思考和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答案:ABCD5.下列关于《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的说法,正确的有()A.这首词是李清照南渡后的作品,风格豪放,与她以往的词作有所不同。B.“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描绘出一幅奇幻壮丽的海天相接图。C.“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通过梦境,展现了词人内心的迷茫和对归宿的渴望。D.“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了词人对自由、理想境界的追求。答案:ABCD6.下列诗句中,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有()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D.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答案:ABCD7.下列诗歌中,属于唐代诗人作品的有()A.《饮酒·其五》B.《春望》C.《雁门太守行》D.《赤壁》答案:BCD(《饮酒·其五》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8.下列对诗歌中意象的分析,正确的有()A.“松”常常象征着坚韧、高洁,如“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B.“竹”一般代表着正直、虚心,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C.“梅”多寓意着不屈不挠、孤高,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D.“荷”常象征着纯洁、美好,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答案:ABCD9.下列诗歌中,运用了夸张手法的有()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答案:ABC(“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运用的是比喻手法)10.下列对诗歌语言特色的描述,正确的有()A.李白诗歌语言豪放飘逸,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B.杜甫诗歌语言沉郁顿挫,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C.王维诗歌语言清新自然,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D.岑参诗歌语言奇峭瑰丽,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答案:ABCD三、判断题1.《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见”字,若换成“望”字,会更能体现诗人看到南山时的悠然心境。()答案:错误(“见”字更能体现不经意间看到南山的悠然,“望”字有主动去看的意味,少了那份自然和悠然)2.《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诗人因感伤时事,见到鲜花反而落泪,听到鸟鸣更加惊心。()答案:正确3.《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答案:正确4.《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人通过假设,强调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重要作用。()答案:错误(强调的是东风对赤壁之战胜负的关键作用,并非周瑜的重要作用)5.《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九万里风鹏正举”运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对自由的向往。()答案:正确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中秋节的情景。()答案:错误(描写的是元宵节的情景)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杜甫登上泰山后的豪迈之情。()答案:错误(此时诗人并未登上泰山,是表达诗人想象登上泰山后的豪迈之情)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答案:正确9.古诗中“青鸟”常被用来指代信使。()答案:正确1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请简要分析《饮酒·其五》中“心远地自偏”一句的内涵。答案:“心远地自偏”强调了心境对人的重要影响。诗人虽身处人聚居之地,却能不受世俗喧嚣干扰,原因在于内心远离尘世的纷扰。只要心境超脱,即便身处闹市也如同置身偏远之地。此句体现出诗人追求精神上的宁静与自由,不为功名利禄所累的超脱心境,点明了诗人能在平凡生活中获得内心安宁的缘由。2.《春望》这首诗是如何表达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的?答案: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以“破”“深”写出国都沦陷、城池破败、杂草丛生的景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安徽池州市青阳县选聘县属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工作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江苏泰州学院招聘专职辅导员和专任教师1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河南安阳市殷都区殷墟文物保护志愿者招募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建设街道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江苏南通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66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第八届“人才·南平校园行”活动暨光泽县紧缺急需医疗人才引进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河南开封国禹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招聘园区转运中心工作人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国网物资有限公司第二批高校毕业生录用人选的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湖南长沙高新区中心幼儿园和馨园招聘教师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陕西安康市汉阴县道路运输管理所驾驶员招聘7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6届湖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一)数学试题
- 《国庆假期安全教育》课件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及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 2025湖北宜昌市不动产交易和登记中心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7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下半年四川内江市隆昌诚信农业产业化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招聘4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春江花月夜》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广州中侨置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债权资产评估报告
- 脑梗的课件和提纲
- 监控工程试运行方案(3篇)
- 2025年秋季学期学校红领巾监督岗工作实施细则
- 政务信息化统一建设项目监理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