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月考历史试卷(75分钟100分)考试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50%)+第二单元(50%)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指出,在西周的分封过程中,“建国”“立家”在性质上总是与置侧室、分贰宗相一致的,不管是封同姓诸侯还是封异姓诸侯,受封诸侯均为周天子之分宗,分封即分宗。这说明A.分封制与宗法制结合紧密 B.分封制导致地方势力膨胀C.周代的等级秩序不容逾越 D.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2.军机章京是军机处办理文书事务的官员。雍正朝之军机章京多由军机大臣在自己所管阁部中挑选;至乾隆朝,内阁官员及各部院衙门司员均可被选用为军机章京;到嘉庆时期,皇帝开始直接插手军机章京的选任,并在军机章京的选任过程中增加了考试环节。军机章京选任变化反映出A.军机处是全国军政事务中枢 B.专制皇权呈现加强趋势C.军机处成为科举考试的部门 D.军机大臣擅权现象严重3.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古代雅典时制作的卡片。据此可以得出,在古代雅典在古代雅典,不管公民在财富上和能力上多么突出,即使是伯里克利,如果他的提议不能获得公民大会的支持,也无法顺利实施。A.公民的财富多寡决定权力大小 B.权力机构间的斗争非常激烈C.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高权力机关 D.公民的执政能力受到了重视4.关于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1787年宪法作了列举,联邦政府享有补充立法权、军事权、外交权、课税与借债权、币制权、通商立法权、衡量立法权、交通立法权、归化立法权、某些民事立法权、某些刑事立法权和联邦系统外领土立法权等。这些规定A.赋予了总统广泛的政治权力 B.强化了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C.借鉴了法国宪法的共和精神 D.使地方政府完全听命于中央5.在根据地政治建设上,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多次指出应该保障一切抗日人民的民主权利,强调既要“保证农民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又须保障地主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这A.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推动了无产阶级政权的发展C.增强了民众对苏维埃的认同 D.化解了农民与地主间的矛盾6.我国1954年宪法起草委员会成员来源广泛,包括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代表。1954年3月宪法草案被提交给全国政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中央和地方领导机关、社会各方面代表8000多人进行认真讨论。这体现了A.制宪过程的艰难 B.人民民主的基本原则C.民众民主素养高 D.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7.商鞅死后,秦“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甚至秦国的妇女儿童都能言“商君之法”。这从侧面说明商鞅变法A.凝聚了各阶层人心 B.维护民众利益C.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D.具有平等思想8.梁方仲先生说,“它”的内容有如下四个要点。据此可知,“它”(1)赋役合并(2)里甲十年一轮改为每年编派一次(3)赋役征收和解运事宜由人民自理改为官府办理(4)各项赋役普遍用银折纳A.旨在实现救亡图存 B.加重了百姓负担C.助推商品经济发展 D.加剧了财政危机9.养士是春秋特别是战国时期非常流行的社会风尚,为当时的各国君主招致和提供了不少治国人才。由于士是各国最高统治者的辅佐阶层,他们也就成为最优先的选拔对象,不少人由士一跃成为最高统治阶层的卿、相。这反映出当时A.宗法观念的淡薄 B.等级差别的消失C.士大夫政治形成 D.尚贤氛围较浓厚10.元朝科举取士制度经过两兴两废,但统治者最终还是采取了这个选官办法。这是因为科举制能够A.笼络汉族中小地主和知识分子 B.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C.弥补国家治理人才的巨大缺口 D.对蒙古贵族统治造成威胁11.据记载,为配合顺治十三年(1656年)京察,朝廷制定了考察机构、考察方法及处分方案,多采明制。京察由吏部、都察院、吏科等负责,在京四品以上官、在外督抚自陈,听皇帝考察;其他官员听现任衙门上官考察,填注考语造册,移送吏部、都察院等总察,以“四格八法”为考察标准,有奖有惩。这体现出清朝A.档案管理完善 B.官僚队伍庞大 C.对吏治的重视 D.缺乏制度创新12.1829年,杰克逊入主白宫,他认为政府工作很简单,人皆可官。他主张按照“战利品归胜利者”的原则,以党派划界,将政府官职分配给在选举中获胜政党的党徒。该主张的推行A.反映了工业革命的要求 B.使政府公职向社会开放C.有效地避免了徇私舞弊 D.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13.近代西方国家随着执政党的定期更迭,政府行政人员经常大规模的换班,流失了大批精于政府行政业务的管理官员。为改变这一状况,西方国家规定文官A.政治中立 B.职务常任 C.考试录用 D.任人唯亲14.下表所示为21世纪初法国公务员划分的等级。这反映出法国A类高级公务员一般必须具有正式的高等教育毕业文凭备注B类中级公务员进入B类的公务员必须具有初级高等教育或高中教育文凭通过教育和培训逐步将D类公务员并入C类C类初级公务员此类公务员至少要持有初中文凭并经过特定的职业教育D类低级公务员此类公务员具有初中或小学毕业文凭即可A.国家治理对文官素质要求提高 B.教育发展促进文官制度建立C.国家治理状况已经得到了好转 D.社会发展的不平等性已凸显15.下表所示为晚清学堂学生人数统计(单位:人)情况。该状况大学堂高等学堂专门学堂总数文理法医艺1907年16236822472494548030242126391909年549338719832111168833648518639A.为学堂选官创造了条件B.奠定了科举选拔人才的基础C.反映出晚清政治民主化D.体现了新旧选官制度的结合16.1957年10月,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政治和业务是对立统一的,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但是,专搞政治,不懂技术,不懂业务,也不行。”他还提出“搞一个十年计划”,使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达到“又红又专”的标准。这一探索A.顺应了社会主义建设需要B.意在完善干部选拔的方式C.淡化了“党管干部”原则D.旨在推进第一个五年计划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18分,第18题12分,第19题2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了共和国,民主的潮流汹涌澎湃,各阶层、团体纷纷成立政党,形成了政党林立的壮观场面。据统计,武昌起义以后,涌现出各种名目的政党和社团312个。辛亥革命胜利后,国内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即以同盟会为代表的革命阵营和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专制阵营,以及革命党人、立宪派和北洋军阀三种势力并存。三种力量有各自的优点和弱点,处于不平衡状态,给政党活动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各方面都希望通过政党活动来扩大自己的势力,削弱对方的势力,企图在民初的政党政治中取得主动权。——摘编自陈源泉《清末民初政党政治探析》材料二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和立宪党人试图通过竞选,谋取议会多数席位,组成政党内阁,把欧美式的政党政治移植到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中来。然而,在以封建军阀势力为代表的袁世凯的抵制和破坏下,资产阶级喧嚣一时的政党政治以失败而告吹。——摘编自陈宁生《论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的政治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产阶级喧嚣一时的政党政治以失败而告吹”的原因。(10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古之取士,实异于今。……自七国之季,虽杂纵横,而汉代求才,犹征百行……魏氏取人,尤爱放达。晋宋之后,只重门资。……有梁荐士,雅爱属词;陈氏简贤,特珍赋咏。故其俗以诗酒为重,不以修身为务。逮至隋室,余风尚在。开皇中,李谔论之于文帝曰:“魏之三祖,更好文词,忽人君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代俗以此相高,朝廷以兹擢士。故文笔日烦,其政日乱。”帝纳李谔之策,由是下制,禁断文笔浮词。……炀帝嗣兴,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于是后生之徒,复相仿效。——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汉魏至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演变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材料一1854年年初,《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公布于众,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该报告从效率原则出发,总结了以往各项改革的经验,规划了未来英国文官制度的基本蓝图。一年后,克里米亚战争使英国文官质量差、政府效率低的弊端暴露无遗。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改革行政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854年5月,英国行政改革协会宣告成立,在全国各大城市组织群众集会,一场群众性文官改革运动勃然兴起,反对改革的阿伯丁内阁倒台。帕麦斯顿内阁尽管对文官改革态度冷淡,但也不得不采取改革措施,以缓和社会不满。材料二1855年5月21日,政府以枢密院令的名义颁布了文官改革的第一个正式法令。法令规定,成立三人文官委员会,负责对各政府部门推荐的文官候选人进行年龄、健康等条件的审查,并对其是否具有胜任文官工作的“必要知识水准”进行考试。审查考试合格者将被授予证书,并被分配到各用人单位,经过6个月的试用期后,再由政府决定是否正式录用。自1856年起,委员会每年提供一份年度报告,为进一步改革提供具体而详细的材料。报告透露,文官候选人素质太差,在1855—1856年大约有50%的候选人未能通过考试而落选。其原因在于各部门首脑徇私舞弊、不负责任,总是不顾条件地提名自己的亲朋故旧为候选人。——材料一、二均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50年代中期英国文官改革的背景。(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50年代中期英国文官改革的积极影响。(12分)
参考答案1.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西周的分封制下,不管是封同姓诸侯还是封异姓诸侯,受封诸侯都是周天子的分宗,“分封即分宗”,这说明分封制与宗法制结合紧密,故A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的地方势力膨胀与分封制有关,但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虽然分封制同宗法制相结合形成了森严的等级秩序,但是材料并未涉及周代等级秩序“不容逾越”,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而不是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排除D项。2.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雍正、乾隆时期的军机章京是由军机大臣选任的,到了嘉庆时期,军机章京要通过考试选拔,且皇帝直接插手军机章京的选任,这体现了专制皇权的加强,故B项正确。A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军机章京在选任过程中存在考试环节不等于军机处成为科举考试的部门,排除C项;军机大臣在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材料没有体现其擅权现象严重,排除D项。3.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古代雅典,不管公民在财富上和能力上多么突出,都需要获得公民大会的支持,这说明在古代雅典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高权力机关,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公民的财富多寡决定权力大小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执政官的提议如果不能获得公民大会的支持,也无法顺利实施不能说明古代雅典权力机构间的斗争非常激烈,排除B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知公民的执政能力受到了重视,排除D项。4.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赋予了联邦政府广泛的权力,这使美国改变了邦联制下中央政府软弱、国家一盘散沙的局面,强化了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央政府的权力而不是总统的权力,排除A项;法国确立共和制的时间晚于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的时间,排除C项;联邦制下,地方政府拥有自治权,并非完全听命于中央,排除D项。5.A根据材料信息“根据地政治建设”“抗日人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是敌后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保障包括农民和地主在内的“一切抗日人民的民主权利”,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A项正确。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权是抗日民主政权,不是无产阶级政权和苏维埃政府,排除B、C两项;“化解了农民与地主间的矛盾”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6.B根据材料信息“来源广泛”“8000多人进行认真讨论”可知,1954年,我国在制宪过程中充分发扬了民主,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基本原则,故B项正确。“制宪过程的艰难”“民众民主素养高”均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排除A、C两项;虽然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但材料信息没有体现1954年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排除D项。7.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商鞅变法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关注,这从侧面说明商鞅变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故C项正确。“凝聚了各阶层人心”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维护民众利益”“具有平等思想”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B、D两项。8.C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指的是一条鞭法,“各项赋役普遍用银折纳”的规定助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救亡图存”与当时的时代主题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赋役的多少,无法得知百姓负担加重,排除B项;一条鞭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排除D项。9.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养士、任用士人为官是尚贤的体现,“非常流行的社会风尚”“最优先的选拔对象”说明当时的尚贤氛围较浓厚,故D项正确;春秋时期宗法制被破坏,但是材料不能反映宗法观念淡薄,排除A项;B项所述不符合史实,排除;士大夫政治形成于宋代,排除C项。10.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元朝统治者最终选择了科举制作为选官办法,因为这项制度给知识分子带来上升渠道,能够笼络汉族中小地主和知识分子,进而巩固蒙古贵族统治,故A项正确,排除D项。B项表述正确,但不是统治者采取科举制的目的,排除;“弥补国家治理人才的巨大缺口”夸大了科举制的作用,排除C项。11.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政府为京察制定了严密的制度,涉及各级官员,这体现出清朝对官员管理的重视,故C项正确。A项所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官僚队伍规模的信息,排除B项;D项所述是对“多采明制”的夸大和误解,排除。12.D根据材料中的“将政府官职分配给在选举中获胜政党的党徒”可知,这一主张是实行政党分肥制,这种瓜分国家权力的做法不但造成腐败泛滥,还严重影响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故D项正确,排除C项。政党分肥制不能适应工业革命的要求,排除A项;“将政府官职分配给在选举中获胜政党的党徒”说明政府公职并未向社会开放,排除B项。13.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行政人员的频繁更换带来一定危害,不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鉴于此,西方国家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文官职务常任,故B项正确。政治中立和考试录用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C两项;D项所述与文官制度不符,排除。14.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法国公务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公务员等级越高要求的文凭越高,并且对文凭的要求呈现提升趋势,故A项正确。材料所述不是文官制度的建立问题,排除B项;材料所述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水平,但是据此无法得知国家治理状况好转,排除C项;公务员划分等级不等于社会等级,排除D项。15.A材料呈现的是各类学堂学生数量,反映了学堂教育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状况为学堂选官创造了条件,故A项正确。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排除B项;C项所述与材料主旨和史实均不符,排除;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知新旧选官制度的结合,排除D项。16.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毛泽东在强调干部的政治素质的基础上,提出对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政审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矿山电子高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征信考试题库及答案
- 商业合作市场调研分析报告合同
- 企业合同管理模板及风险提示
- 2025年新疆农作物制种质量保障合同
- 2025年贵州公需科目之乡村振兴试题(含答案)
- 祁阳历史中考试卷及答案
- 技校政治考试题目及答案
- 唐山单招十类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定制衣柜安装承揽合同范本
- 2025年MicroLED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6.1 初步认识分数(课件 )数学青岛五四版三年级上册(新教材)
- GPS的课件教学课件
- 肺栓塞考试题及答案
- 2024法考主观题真题及答案
- 综合实践 探索年月日的秘密(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 2025年医师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上半年)
- 《彩虹》课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