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庆华诞安全记心间-国庆假期安全主题班会_第1页
盛世庆华诞安全记心间-国庆假期安全主题班会_第2页
盛世庆华诞安全记心间-国庆假期安全主题班会_第3页
盛世庆华诞安全记心间-国庆假期安全主题班会_第4页
盛世庆华诞安全记心间-国庆假期安全主题班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盛世庆华诞,安全记心间国庆假期安全主题班会假期安排目录01国庆知识科普

02牢记假期安全03礼赞祖国华诞04弘扬爱国精神

一、国庆知识科普

1.国庆节的由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并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这一时刻,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国庆节的由来:开国大典当天,北京各界群众约30万人齐聚天安门广场,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从此,这个日子不仅是国家的生日,更成为全体中国人民铭记历史、致敬奋斗、凝聚力量的重要象征。五星红旗代表的意义五星红旗的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红色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代表着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付出的牺牲与坚守的信念;旗面左上方的五颗黄色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星红旗代表的意义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分别代表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寓意着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心向一处聚、劲往一处使,紧密团结在一起。五星红旗代表的意义五星红旗的设计方案出自上海普通工人曾联松,1949年7月,全国公开征集国旗设计方案,曾联松的方案从2992件作品中脱颖而出,经过修改完善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这一过程,体现了“人民的国旗由人民设计”的初心,也让五星红旗更具人民性与凝聚力。国徽的意义:从元素中读懂使命国徽的中心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环绕着谷穗和齿轮。其中,五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与国旗的五星寓意一脉相承;天安门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也是新中国成立的重要见证(开国大典在此举行),象征着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谷穗代表农民阶级,齿轮代表工人阶级,二者环绕天安门,象征着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国家的根本力量,体现了我国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国徽的意义国徽的设计工作始于1949年,由梁思成、林徽因等著名建筑学家、艺术家组成的设计团队牵头,经过多次修改与讨论,最终在1950年6月23日召开的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同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颁布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国徽的设计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革命精神,是国家主权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国歌的诞生《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1935年——当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日本侵略者步步紧逼,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田汉在创作电影《风云儿女》的剧本时,写下了这首歌词;聂耳看到歌词后,被其中的爱国情怀与抗争精神打动,主动请缨谱曲,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创作。歌曲最初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随着电影的放映,迅速传遍全国,成为激励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独立的战斗号角。国歌的诞生1949年开国大典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奏响;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正式决定,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进一步明确了国歌的奏唱场合、奏唱礼仪和法律责任,让尊重国歌成为全体公民的法律义务与道德自觉。开国大典历史时刻国庆节承载着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记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铭记历史:见证国家独立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开端国庆最根本的意义,是纪念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一时刻标志着中国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近百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1949年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宣告,不仅是一个政权的诞生,更意味着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从“被奴役的群体”到“国家的建设者”,从“任人宰割的弱国”到“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国庆便是对这一“划时代转折”的永恒铭记。每逢国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开国大典相关的历史展览、文献纪录片等,都是在提醒后人:今日的和平与尊严,源于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牺牲需永远敬畏历史、缅怀先烈。国庆纪念意义凝聚认同:强化民族自豪感与国家归属感国庆是塑造“国家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通过统一的仪式、符号与集体记忆,让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的中国人形成对“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共同认同。国庆纪念意义传承精神:延续爱国主义与奋斗担当的内核国庆不仅是“庆祝的节日”,更是“精神的课堂”,通过纪念活动传递“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等核心精神,为后人注入前行的动力。爱国主义的具象化:国庆期间的红色教育活动(如参观革命纪念馆、“重走长征路”研学)、“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文化活动(歌曲传唱、书画展览),让“爱国”从抽象口号变为具体感知——不是空洞的情感,而是对国家历史的尊重、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国家发展的关注。例如,学生通过了解“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隐姓埋名搞研发、扶贫干部黄文秀牺牲在脱贫一线的事迹,能更深刻理解“爱国=担当与奉献”。奋斗精神的传承:国庆纪念的不仅是“建国”这一节点,更是建国以来一代代中国人的“奋斗史”——从建国初期“一穷二白”时搞工业化(如鞍钢建设),到改革开放后“敢闯敢试”搞经济(如深圳特区崛起),再到新时代“攻坚克难”搞创新(如北斗组网、新冠抗疫),国庆通过回顾这些奋斗历程,提醒后人:国家的发展从非一帆风顺,需延续“不畏难、不松懈”的奋斗精神,才能让祖国持续进步。国庆纪念意义凝聚力量:激发全民共建国家的向心力国庆是“全民参与的节日”,通过家庭团聚、社会活动、公益行动等,将个体的“小目标”与国家的“大发展”联结起来,形成“同心共建”的合力。家庭层面的情感联结:国庆假期恰逢金秋,许多人会返乡与家人团聚,或举家出游——在团圆饭桌上聊“家乡的变化”,在旅行中看“祖国的山河”,这种“小家的温馨”与“大国的欢庆”相互交融,让个体意识到:守护家庭的幸福,就是为国家的稳定“添砖加瓦”;支持国家的政策(如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就是为家庭的未来“铺路搭桥”。社会层面的行动凝聚:国庆期间,各地会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如社区清洁)、“公益送温暖”(如为孤寡老人送关怀)、“文明旅游倡议”等活动,鼓励民众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比如,清理景区垃圾是守护“国家的颜值”,遵守交通规则是维护“社会的秩序”,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在国庆语境下汇聚成“全民共建美好中国”的强大力量。国庆纪念意义展望未来:明确国家发展方向与个体责任国庆不仅是“回顾过去”,更是“展望未来”的重要节点——通过纪念活动总结发展经验、明确时代任务,让每个中国人清楚“国家要往哪里去”“我能为国家做什么”。国家层面的方向指引:每逢重要国庆节点(如逢十周年、逢五周年),国家会发布相关政策文件、领导人讲话,回顾发展成就的同时,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如“十四五”规划中的科技自立自强、共同富裕),让民众了解国家的“战略蓝图”,增强对国家发展的信心与期待。个体层面的责任唤醒:国庆对普通人而言,也是一次“自我审视”的机会——学生思考“如何学好知识,未来为科技强国出力”,上班族思考“如何在岗位上精益求精,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老年人思考“如何传承好家风,为社会和谐添份温暖”。这种“责任唤醒”,让国庆成为“个体与国家同频共振”的纽带,推动着“国家发展”与“个人成长”双向奔赴。国庆纪念意义国徽的象征意义构成元素:中心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环绕谷穗和齿轮。五星延续国旗寓意,象征党领导下的人民团结;天安门是开国大典举办地,象征国家独立与人民胜利;谷穗代表农民阶级,齿轮代表工人阶级,体现我国“工农联盟”的国家性质。设计故事:1949年,梁思成、林徽因等组成设计团队,最初考虑加入长城元素,后认为“天安门更能体现新中国诞生”,最终确定以天安门为核心。团队反复修改细节,仅谷穗形态就调整十余次,确保既美观又贴合“工农联盟”内涵;1950年6月,国徽方案通过,9月20日正式公布。VIEWMORE国旗的历史演变设计元素: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这红色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染成的,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英雄们用生命换来了国家独立;左上方五颗黄色五角星,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分别代表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颗小星尖朝大星中心,寓意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历史历程:1949年7月,全国征集国旗设计方案,上海工人曾联松的方案从2992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最初小星角尖朝向不同,经修改后确定“尖朝大星”,更突出“团结”;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从此成为新中国的象征。双节意义:双节期间,街道悬挂的国旗与中秋的灯笼相映成趣,既是对国家的致敬,也象征“家国同庆”——国旗守护着无数家庭的团圆,而每个家庭的幸福,又汇聚成国家的繁荣。比如国庆阅兵时,国旗在天安门广场飘扬,背后是亿万家庭的平安生活;中秋家庭聚会时,看到窗外的国旗,会更懂“团圆”的来之不易。VIEWMORE国歌的精神内涵创作背景:1935年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危机严重,田汉为电影《风云儿女》写歌词,聂耳主动谱曲。聂耳在上海简陋阁楼里仅用两天完成谱曲,旋律融入冲锋号节奏,充满“抗争”力量,成为抗日救亡的“战斗号角”。历史地位:1949年开国大典作为代国歌,1982年定为正式国歌,2017年《国歌法》施行,明确奏唱礼仪与法律责任。回顾建国76载,祖国的变化民生之变:从“生存”到“团圆幸福”衣:建国初期,物资匮乏,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中秋过节难有新衣;如今,衣服款式多样,中秋可穿新衣赏月,国庆可穿国潮服装表达爱国,衣服不仅是保暖,更是文化与个性的体现。食:建国初期,粮食短缺,中秋难有月饼,国庆聚餐多是粗粮;如今,中秋月饼口味丰富,国庆家庭聚餐食材多样,还能通过外卖、预制菜轻松准备,“吃饱”已变成“吃好、吃健康”,双节的“团圆饭”更香甜。住:建国初期,多是土坯房,中秋赏月只能在小院;如今,高楼大厦随处可见,不少家庭有阳台、客厅,中秋可舒适赏月,国庆可邀请亲友来家做客,居住条件的改善,让双节团圆更温馨。行:建国初期,出行靠步行、马车,中秋返乡难,国庆出游更难;如今,高铁、飞机普及,中秋可快速返乡与家人团圆,国庆可去全国旅游,“千里江陵一日还”成为现实,双节的“团圆路”更顺畅。爷爷小时候,中秋没有月饼吃,国庆只能听广播里的庆典;爸爸小时候,中秋能全家围坐看黑白电视,国庆能去县城游玩;现在的我们,双节能视频团圆、全国旅游,民生变化藏在每一个双节的细节里。回顾建国76载,祖国的变化民生之变:从“生存”到“团圆幸福”衣:建国初期,物资匮乏,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中秋过节难有新衣;如今,衣服款式多样,中秋可穿新衣赏月,国庆可穿国潮服装表达爱国,衣服不仅是保暖,更是文化与个性的体现。食:建国初期,粮食短缺,中秋难有月饼,国庆聚餐多是粗粮;如今,中秋月饼口味丰富,国庆家庭聚餐食材多样,还能通过外卖、预制菜轻松准备,“吃饱”已变成“吃好、吃健康”,双节的“团圆饭”更香甜。住:建国初期,多是土坯房,中秋赏月只能在小院;如今,高楼大厦随处可见,不少家庭有阳台、客厅,中秋可舒适赏月,国庆可邀请亲友来家做客,居住条件的改善,让双节团圆更温馨。行:建国初期,出行靠步行、马车,中秋返乡难,国庆出游更难;如今,高铁、飞机普及,中秋可快速返乡与家人团圆,国庆可去全国旅游,“千里江陵一日还”成为现实,双节的“团圆路”更顺畅。回顾建国76载,祖国的变化科技之变:从“落后”到“助力双节”通信:建国初期,靠书信联系,中秋寄信返乡需十几天;如今,5G网络覆盖,双节可视频通话“云团圆”,还能直播分享赏月、国庆活动,科技让“团圆”不受距离限制。交通:建国初期,全国铁路里程短,国庆出游难;如今,高铁运营里程超4万公里,双节出行便捷,“复兴号”高铁上还会举办国庆主题活动,科技让双节出行更有意义。航天:建国初期,科技落后,难探月球;如今,“嫦娥”探月、“祝融”探火,中秋赏月时,可给家人讲中国航天故事,国庆可观看航天成就展,科技让双节多了“家国自豪”。回顾建国76载,祖国的变化精神之变:从“奋斗”到“自信团圆”建国初期:精神核心是“艰苦奋斗”,如“铁人”王进喜,中秋仍在油田工作,为国家发展放弃小家团圆,换来后来的双节幸福。改革开放后:精神核心是“敢闯敢试”,如深圳建设者,国庆仍在工地拼搏,让城市快速发展,如今双节的深圳成为旅游热门地,吸引无数人团圆游玩。新时代:精神核心是“自信团圆”,双节期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二十四节气”、河南卫视的“中秋奇妙游”,展现文化自信;社区的双节联欢、家庭的团圆聚餐,体现生活自信,这些都是国家精神的生动体现。二、牢记假期安全

交通安全步行安全过马路时遵守“一停二看三通过”原则,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不横穿马路、不翻越护栏;在小区、公园等场所步行时,不追逐打闹,注意避让车辆(尤其是低速行驶的电动车、自行车);夜间步行穿着颜色鲜艳的衣物,提高辨识度。01乘车安全乘坐家用车时,全程系好安全带,未满12周岁的学生不乘坐副驾驶位,不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乘坐公交车、地铁时,排队候车,待车辆停稳后上下车,不拥挤、不抢座,行驶过程中抓紧扶手;不乘坐无牌无证、超员超载的“黑车”,发现此类车辆及时向家长或交警举报。02骑行安全骑行自行车、电动车时,需年满法定年龄(自行车12周岁、电动车16周岁),佩戴好安全头盔;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不逆行、不闯红灯、不超速,不双手离把或手中持物;遇到路口、人行横道时,减速慢行,礼让行人。03应急处置若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应立即撤离至安全区域,避免二次事故,同时联系家长或报警(拨打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若不幸受伤,优先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救援时尽量保持冷静,向周围人求助。旅行安全景区游览:提前通过官方渠道了解景区开放时间、限流政策,预约门票,避免无票无法进入;进入景区后,遵守景区规定,不进入未开放区域,不触摸文物、不破坏自然景观;在人流密集区域(如观景台、热门景点),保管好个人物品(手机、钱包等),避免拥挤踩踏,若与家人走散,在原地等候或联系景区工作人员(通过景区广播寻人)。01户外探险:若参与登山、露营等户外活动,需选择成熟路线,提前了解天气情况(避免在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出行),携带必要的装备(如手电筒、急救包、饮用水、食物);与家人或朋友结伴而行,告知行程计划(去向、返回时间),不单独行动;遇到突发情况(如迷路、受伤),及时拨打当地救援电话(如110、119),保持体力等待救援。03住宿安全:选择正规、有资质的酒店或民宿,入住后检查房间门窗是否能正常锁闭,查看消防通道位置与逃生路线;不轻易给陌生人开门,若有人敲门,通过猫眼确认身份,必要时联系酒店前台核实;将贵重物品存入酒店保险柜或随身携带,不随意放置在房间显眼位置。02旅行期间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来源不明的食物;根据目的地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预防感冒、腹泻等疾病;随身携带常用药品(如感冒药、肠胃药、创可贴),必要时及时就医。04预防溺水安全预防为先:坚决做到“六不准”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同时,远离河边、湖边、海边、水库、池塘等危险水域,不在水边嬉戏打闹、不捡拾水中物品。预防溺水安全科学施救:若发现他人溺水,保持冷静,不盲目下水救人,应立即大声呼救,寻求周围成年人帮助(如拨打110、120、119),同时寻找身边的救援工具(如救生圈、木板、绳子、长竹竿等),将工具抛向溺水者,让其抓住后拖至岸边;若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失去意识,在专业医护人员到达前,可在家长或成年人指导下,协助进行心肺复苏(需提前了解心肺复苏基本步骤,避免操作不当造成二次伤害)。防校园欺凌安全识别校园欺凌:明确校园欺凌的常见形式,不仅包括肢体暴力(如殴打、推搡),还包括语言欺凌(如辱骂、嘲讽、起侮辱性绰号)、社交欺凌(如孤立、排斥、散播谣言)、网络欺凌(如在社交平台发布他人隐私、恶意P图、网络辱骂),让学生清楚“哪些行为属于欺凌”,避免因认知模糊而忽视欺凌现象。防校园欺凌安全主动规避:与同学相处时,尊重他人性格与习惯,不随意调侃他人的外貌、成绩、家庭背景;遇到意见分歧时,保持冷静沟通,不激化矛盾,若无法达成一致,可暂时搁置或寻求家长、老师帮助;不参与他人组织的欺凌活动,不围观、不附和,若发现同学有欺凌倾向,及时劝阻或转移话题,避免冲突升级。防校园欺凌安全自我保护:若不幸遭遇校园欺凌,首先保持冷静,避免与欺凌者正面对抗(防止自身受伤),记住欺凌者的外貌特征、行为细节(如时间、地点、参与人数);及时向信任的成年人(家长、老师、亲戚)倾诉,寻求帮助,不独自承受压力;若欺凌行为涉及身体伤害或网络传播,保留相关证据(如受伤照片、聊天记录、视频截图),必要时由家长陪同向学校或公安机关反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居家用火用电安全用火安全:使用燃气灶做饭时,保持厨房通风,不远离灶台(防止汤水溢出浇灭火焰导致燃气泄漏);使用打火机、火柴时,避免在易燃物(如窗帘、沙发、纸张)附近操作,使用后及时熄灭并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不私自燃放烟花爆竹(若当地允许燃放,需在家长陪同下到指定区域,遵守燃放规定);发现火灾隐患(如电线冒烟、燃气异味),立即关闭相关阀门或电源,撤离到安全区域后拨打119报警。居家用火用电安全用电安全:不私拉乱接电线,不随意拆卸、改装插座、开关、电器;使用电器前检查电源线是否破损,若发现破损及时更换(由家长或专业人员操作);不将电器插头长时间插在插座上(尤其是手机充电器、电暖器等),外出时关闭家中总电源或常用电器电源;避免用湿手触摸电器、开关、插座,防止触电;使用空调、电扇等电器时,不覆盖散热口,避免设备过热损坏。居家用火用电安全用气安全:定期检查燃气管道、阀门、热水器是否存在泄漏(可用肥皂水涂抹接口处,若出现气泡则表明泄漏);使用燃气热水器时,确保通风良好(避免使用直排式热水器),使用时间不超过30分钟;发现燃气泄漏,立即关闭燃气总阀,打开门窗通风(严禁开关电器、拨打电话、使用明火),撤离到室外安全区域后联系燃气公司维修人员。三、礼赞祖国华诞

从1949年开国大典的

“站起来”,到1978年改革开放的

“富起来”,再到新时代的

“强起来”,“粮票时代”

“全民温饱”

再到

“粮食安全”

的民生跨越,“自行车王国”

“高铁网络”

再到

“新能源汽车领跑”

的交通变革,“黑白电视”

“5G普及”

再到

“元宇宙探索”

的科技升级。回望祖国成就:从发展中见辉煌三代人的国庆记忆变化爷爷小时候国庆只能跟着大人去公社看黑白电影,爸爸小时候国庆能全家围坐看彩色电视,现在我们不仅能在手机上看国庆阅兵直播,还能通过VR技术

“沉浸式”

感受天安门广场的热闹——三代人的国庆记忆变化,正是祖国发展的生动缩影。“国庆微行动”

倡议家庭层面与家人一起观看国庆特别节目(如央视国庆晚会、阅兵纪录片),听长辈讲述他们的国庆记忆;参与家庭国庆装饰(如悬挂国旗、贴国庆主题窗花),营造节日氛围;为家人做一道“爱国主题”的家常菜(如“锦绣山河”拼盘、“国泰民安”糕点),传递节日祝福。01社区层面在家长陪同下,参与社区组织的国庆公益活动(如“爱国诗词朗诵”“国庆知识问答”);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张贴国庆宣传海报,向邻居讲解国旗、国歌的知识,传递爱国理念;随手清理社区内的垃圾,维护社区环境,用实际行动为祖国“庆生”。02个人层面绘制一幅国庆主题绘画(如“我心中的祖国”“盛世华诞”),或撰写一篇国庆感悟短文,记录自己对祖国的祝福;学习一首爱国歌曲(如《我和我的祖国》《歌唱祖国》),在家庭聚会或社区活动中演唱,传递爱国情感;规范自己的言行(如尊重国旗、奏唱国歌时保持庄重),用文明举止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的爱国素养。03四、弘扬爱国精神

建国76载,哪些英雄在践行着爱国主义精神?建国初期的“奠基者”:除了前文提到的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还有钱学森、钱三强、李四光等科学家。钱学森1955年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历经重重困难回国,主持中国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研发,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他说“我在美国前3、4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钱三强是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他带领团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为中国核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始终强调“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李四光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他推翻了“中国贫油论”,提出了中国东部油田的勘探理论,为中国大庆、胜利等油田的发现作出了重要贡献,让中国实现了石油自给。建国76载,哪些英雄在践行着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开放时期的“开拓者”:这一时期,除了小岗村村民、深圳建设者、中国女排,还有企业家任正非、科学家袁隆平、教育家陶行知(虽主要活动于建国前,但改革开放后其教育理念影响深远)等。任正非创立华为后,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在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时,他带领华为推出自主研发的鸿蒙操作系统,打破了美国在手机操作系统领域的垄断,他说“华为的目标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而不是单纯追求利润”;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除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还成功培育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水稻,使中国杂交水稻的产量不断刷新纪录,他不仅让中国人民吃饱饭,还将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多个国家,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改革开放后,他的教育思想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建国76载,哪些英雄在践行着爱国主义精神?新时代的“奋斗者”:新时代践行爱国精神的仁人志士遍布各个领域,包括航天员王亚平、扶贫干部黄文秀、医生张定宇、运动员苏炳添等。王亚平是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也是首位在太空授课的中国女教师,她在太空中向全球青少年展示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激发了无数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她说“我的梦想是把中国的旗帜插在更遥远的太空”;黄文秀

2016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广西百色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帮助全村88户418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