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芜湖市公安局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05名(第三批次)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_第1页
2025年芜湖市公安局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05名(第三批次)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_第2页
2025年芜湖市公安局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05名(第三批次)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_第3页
2025年芜湖市公安局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05名(第三批次)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_第4页
2025年芜湖市公安局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05名(第三批次)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芜湖市公安局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05名(第三批次)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一、数量关系(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共20题)1.一批辅警参加体能测试,若每组分配8人,则多出5人;若每组分配10人,则少7人。这批辅警至少有多少人?A.37B.45C.53D.61【选项】A.37B.45C.53D.61【参考答案】C【解析】设总人数为N,组数为x,根据题意得N=8x+5和N=102.某次理论考试共30道题,答对得5分,答错扣2分,未答不得分。小李最终得分107分,则他答错的题比未答的多多少道?A.1B.2C.3D.4【选项】A.1B.2C.3D.4【参考答案】A【解析】设答对x题,答错y题,未答z题。根据题意得x+y+z=30和5x3.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前往B地,甲速度为60公里/小时,乙速度为80公里/小时。乙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并在距离B地30公里处与甲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公里?A.150B.180C.210D.240【选项】A.150B.180C.210D.240【参考答案】C【解析】设AB距离为S公里。乙到达B地用时S80小时,此时甲行驶距离为60⋅S80=4.一项任务由12人合作需20天完成。若增加3人,且每人效率提高25%,则所需天数为多少?A.12B.14C.15D.16【选项】A.12B.14C.15D.16【参考答案】D【解析】原效率为1240(每人每天),现效率为1.25×1240=5960。15人总效率为155.某部门男性占比60%,女性平均年龄比男性小3岁。若全体平均年龄为35岁,则女性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A.32B.33C.34D.35【选项】A.32B.33C.34D.35【参考答案】B【解析】设男性平均年龄为x岁,则女性为x-3岁。根据加权平均得0.6x+0.4(x6.某单位组织员工分批植树,第一批人数比第二批少20%,第三批人数是前两批总和的1.5倍。已知第三批比第一批多42人,三批总人数为()。A.180B.200C.220D.240【选项】A.180B.200C.220D.240【参考答案】C【解析】设第二批人数为5x,则第一批为4x。第三批为1.5×(4x+5x)=13.5x。根据题意,13.5x−4x7.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需12天,乙单独完成需15天。两人合作3天后,剩余工作由乙单独完成,还需()天。A.5.25B.6.75C.7.5D.8.25【选项】A.5.25B.6.75C.7.5D.8.25【参考答案】D【解析】甲每天完成112,乙每天完成115。合作3天完成3×(18.某商店销售一种商品,成本为每件80元,定价时期望利润率为30%。促销时打8折出售,实际每件利润为()元。A.4B.8C.12D.16【选项】A.4B.8C.12D.16【参考答案】B【解析】定价为80×(1+30%)=104元,打8折后售价为1049.某班级男生人数比女生多25%,若男生减少5人,女生增加5人,则男女比例变为3:2。原班级总人数为()。A.45B.50C.55D.60【选项】A.45B.50C.55D.60【参考答案】A【解析】设女生为4x,则男生为5x。调整后男生为5x−5,女生为4x+10.一项数据调查显示,60%的受访者喜欢A产品,50%喜欢B产品,20%两者都喜欢。不喜欢任何产品的受访者占比为()。A.10%B.15%C.20%D.25%【选项】A.10%B.15%C.20%D.25%【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容斥原理,喜欢A或B的占比为60%+5011.某单位组织员工进行体能测试,男员工平均用时比女员工多20秒。若男女员工人数比为3:2,全体平均用时为45秒,则女员工平均用时为()秒。A.36B.40C.42D.48【选项】A.36B.40C.42D.48【参考答案】B【解析】设女员工平均用时为x秒,则男员工为x+20秒。根据加权平均公式:3(x+12.一项任务由甲、乙两队合作10天完成。若甲队单独做比乙队少用15天,则乙队单独完成需要()天。A.25B.30C.35D.40【选项】A.25B.30C.35D.40【参考答案】B【解析】设乙队单独完成需x天,则甲队需x-15天。根据合作效率得:1x+113.某会议上午缺席人数是出席人数的16,下午又有5人离场,此时缺席与出席人数比为1:4。上午会议原定出席人数为(A.60B.72C.84D.90【选项】A.60B.72C.84D.90【参考答案】D【解析】设上午出席人数为6x,则缺席x,总人数7x。下午离场5人后,缺席x+5,出席6x-5。由题意得x14.一项工程若效率提高20%,可提前5天完成。原计划完成天数为()。A.25B.30C.35D.40【选项】A.25B.30C.35D.40【参考答案】B【解析】设原效率为1x,则提高后效率为1.2x。由题意得x-x1.215.某商品按定价八折出售,利润率为20%。若按定价七五折出售,利润率为()。A.10%B.12.5%C.15%D.17.5%【选项】A.10%B.12.5%C.15%D.17.5%【参考答案】B【解析】设成本为1,定价为p。八折售价0.8p,利润为0.8p-1=0.2,解得p=16.一项工程由甲、乙两队合作12天完成,若甲队单独做需20天完成。现两队合作7天后,乙队因故离开,剩余工程由甲队单独完成,则完成整个工程共需多少天?A.15B.16C.17D.18【选项】A.15B.16C.17D.18【参考答案】C【解析】设工程总量为60(12和20的最小公倍数),则甲乙合作效率为6012=5,甲效率为6020=3,故乙效率为2。合作7天完成5×7=35,剩余60-35=17.某商店以每套120元的价格购进一批文具套装,按标价的八折出售后仍可获利20%,则标价为每套多少元?A.150B.160C.180D.200【选项】A.150B.160C.180D.200【参考答案】C【解析】设标价为x元,则售价为0.8x。根据利润率公式:0.8x-120120=0.218.某班共有50名学生,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28人,参加物理竞赛的有26人,两项都参加的有12人,则两项均未参加的有多少人?A.6B.8C.10D.12【选项】A.6B.8C.10D.12【参考答案】B【解析】根据容斥原理,至少参加一项的人数为28+26-19.一条船顺流而下用时4小时,逆流而上用时6小时。若船速为每小时15千米,则水流速度为每小时多少千米?A.2B.3C.4D.5【选项】A.2B.3C.4D.5【参考答案】B【解析】设水流速度为v,则顺流速度为15+v,逆流速度为15-v。根据路程相等,列式4(15+20.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为12,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为8,且百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2。则该三位数为多少?A.345B.435C.534D.543【选项】A.345B.435C.534D.543【参考答案】D【解析】设百位、十位、个位数字分别为a、b、c,根据条件得:a+b+c=12,a+c=8,a=b+2。解得b=a-2,代入第一式得二、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最恰当的答案,共20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选项】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丝绸【参考答案】D【解析】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丝绸虽为中国古代重要发明,但不属于四大发明范畴。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影响深远,而丝绸更多体现在贸易和文化交流中。2.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的哪个河段?【选项】A.上游B.中游C.下游D.入海口【参考答案】B【解析】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省宜昌市至重庆市奉节县段,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长江上游指青海至宜昌段,下游指湖口至入海口,入海口位于上海。3.我国现行的宪法修正案中,明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的是哪一年?【选项】A.2012年B.2017年C.2018年D.2020年【参考答案】C【解析】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成为国家指导思想。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2020年未涉及宪法修正。4.下列哪位科学家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选项】A.屠呦呦B.袁隆平C.钟南山D.李兰娟【参考答案】A【解析】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显著疗效,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钟南山和李兰娟为著名医学专家,但未获诺贝尔奖。5.我国“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冬季结束、春季开始的节气是?【选项】A.立春B.雨水C.惊蛰D.春分【参考答案】A【解析】“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冬季结束和春季开始,通常在每年2月3日至5日。雨水、惊蛰、春分均为春季节气,但分别表示降雨增多、冬眠动物苏醒和昼夜平分,时间上晚于立春。6.下列哪位科学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选项】A.爱因斯坦B.居里夫人C.门捷列夫D.牛顿【参考答案】B【解析】居里夫人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爱因斯坦主要贡献在相对论,门捷列夫发明了元素周期表,牛顿以经典力学闻名。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以下哪部著作?【选项】A.《资治通鉴》B.《史记》C.《汉书》D.《后汉书》【参考答案】B【解析】《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汉书》和《后汉书》均为断代史。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选项】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参考答案】C【解析】这两句诗出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通过“霜满天”和“江枫”等意象可判断描写的是深秋景色。秋季气候转凉,霜露出现,枫叶变红,与诗意吻合。9.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四大发明?【选项】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地动仪【参考答案】D【解析】我国四大发明为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地动仪是东汉张衡发明的测量地震的仪器,虽具重大科学意义,但不属于四大发明范畴。10.《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是哪个时期的著名军事家?【选项】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参考答案】B【解析】孙武是春秋末期吴国的军事家,其所著《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之一。战国时期孙膑是其后世子孙,秦朝时该书已广为流传。11.下列我国古代法律典籍中,最早确立“十恶”罪名的是哪一部?【选项】A.《唐律疏议》B.《宋刑统》C.《大明律》D.《开皇律》【参考答案】D【解析】“十恶”罪名最早确立于隋朝《开皇律》,后为历代法典沿用。《唐律疏议》是唐代对律文的注释,《宋刑统》为宋代法典,《大明律》是明代法律,均晚于《开皇律》。12.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选项】A.处暑B.霜降C.伏旱D.大暑【参考答案】C【解析】二十四节气包括处暑、霜降、大暑等,而“伏旱”是气象术语,指夏季高温少雨的干旱现象,并非节气名称。13.下列科学家与其成就对应错误的是?【选项】A.张衡——发明地动仪B.祖冲之——计算圆周率C.李时珍——编写《千金方》D.宋应星——著有《天工开物》【参考答案】C【解析】李时珍的著作是《本草纲目》,《千金方》为唐代孙思邈所著。张衡发明地动仪,祖冲之计算圆周率,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均为正确对应。14.下列湖泊中,完全位于我国境内的是?【选项】A.兴凯湖B.贝尔湖C.鄱阳湖D.班公错【参考答案】C【解析】鄱阳湖位于江西省,为我国最大淡水湖且全境属中国。兴凯湖为中俄界湖,贝尔湖为中蒙界湖,班公错为中印争议湖区。15.“三山五岳”中的“三山”通常不包括以下哪座山?【选项】A.黄山B.庐山C.雁荡山D.峨眉山【参考答案】D【解析】“三山”指黄山、庐山、雁荡山,均为传统名山。峨眉山属“五岳”之外的佛教名山,不属于“三山”范畴。16.下列哪项是我国现行宪法修正案中新增的内容?【选项】A.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B.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D.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参考答案】D【解析】2018年宪法修正案新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A项为2004年修正案内容,B项为1993年修正案内容,C项为1988年修正案内容,均非最新修正。17.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选项】A.安史之乱→王安石变法→郑和下西洋→鸦片战争B.王安石变法→安史之乱→郑和下西洋→鸦片战争C.安史之乱→郑和下西洋→王安石变法→鸦片战争D.王安石变法→郑和下西洋→安史之乱→鸦片战争【参考答案】A【解析】安史之乱(755-763年唐中期)最早,王安石变法(1069年北宋)次之,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明初)第三,鸦片战争(1840年晚清)最晚。其他选项时序混乱。18.下列哪项不属于《刑法》规定的附加刑?【选项】A.罚金B.剥夺政治权利C.没收财产D.拘役【参考答案】D【解析】根据《刑法》第34条,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针对外国人)。拘役属于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非附加刑。19.关于我国地理之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选项】A.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沙漠B.青海湖是我国最大咸水湖C.雅鲁藏布江是我国最长内流河D.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参考答案】C【解析】雅鲁藏布江是外流河(注入印度洋),我国最长内流河是塔里木河。A项正确(塔克拉玛干面积33万平方公里),B项正确(青海湖面积4435平方公里),D项正确(台湾岛面积3.58万平方公里)。20.下列科技成就与人物对应正确的是?【选项】A.杂交水稻——屠呦呦B.青蒿素——袁隆平C.第一颗人造卫星——钱学森D.量子通信——张衡【参考答案】C【解析】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之父",主导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1970年)研制。A项应为袁隆平,B项应为屠呦呦,D项潘建伟是量子通信领军人物,张衡为东汉天文学家。三、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20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选项】A.面对突发火情,消防队员趋之若鹜地冲向火场,成功控制火势。B.这位老刑警办案经验丰富,总能从蛛丝马迹中抽丝剥茧,锁定嫌疑人。C.新修订的条例公布后,市民们对此评头论足,提出了许多尖锐意见。D.嫌疑人起初态度强硬,但在确凿证据前终于理屈词穷,承认了罪行。【参考答案】B【解析】A项"趋之若鹜"含贬义,形容盲目追逐;C项"评头论足"多指对他人外表挑剔;D项"理屈词穷"与"承认罪行"逻辑矛盾。B项"抽丝剥茧"比喻逐步分析,符合语境。2.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段落,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快速筛选关键信息②这极大地提高了侦查人员的工作效率③传统警务工作中,信息筛查耗时费力④如今,科技手段已成为案件侦破的重要支撑【选项】A.③①②④B.④③①②C.③①④②D.④①③②【参考答案】A【解析】③提出传统问题,①说明技术解决,②强调效果提升,④总结科技作用。逻辑顺序应为先问题后解决方案,故选A。3.对下列公文句子改错最恰当的一项是:原句: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现要求各单位务必要在月底前完成所有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选项】A.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现要求各单位在月底前完成安全隐患排查工作。B.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现要求各单位务必于月底前完成所有安全隐患排查工作。C.依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现要求各单位在月底前务必完成全部安全隐患排查工作。D.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现要求各单位必须在月底前完成所有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参考答案】A【解析】原句存在"有关""务必要"重复赘余。A项删除冗余词保留核心信息;B、C、D仍保留"相关""务必""必须"等不必要强调词。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选项】A.本次行动分为三个阶段:现场勘查、线索追踪,和嫌疑人抓捕。B.《安全防范手册》要求做到"三查":查设备、查制度、查隐患。C.指挥中心下达指令时强调:第一,注意安全;第二,保留证据。D.专家指出当前社会治安面临的新挑战有电信诈骗、网络犯罪等。【参考答案】B【解析】A项"和"前不应加逗号;C项"强调"后应改用逗号;D项"有"后缺冒号。B项引号、冒号、顿号使用规范。5.阅读下列文字,推断作者的核心观点是:"现代社会治理中,技术手段的运用必须遵循比例原则。人脸识别等技防措施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引发隐私保护的争议。因此,需要在公共安全与个人权利之间寻找平衡点,通过立法明确技术使用的边界条件。"【选项】A.技防措施应当无条件推广以保障公共安全B.技术应用需兼顾效率与权利保护的平衡C.人脸识别技术已成为社会治理的首要选择D.立法滞后是当前技术应用面临的主要障碍【参考答案】B【解析】原文强调"平衡点""比例原则",排除片面化的A、C;D项非核心观点。B项准确概括技术应用的双重考量,符合主旨。6.当代公共安全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信息碎片化带来的决策困境。根据《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的论述,以下哪项最能概括文章的核心观点?【选项】A.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完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B.建立多源信息协同机制是提升处置效能的关键C.警用装备升级比信息系统整合更具现实意义D.基层警力短缺是制约应急响应的最主要因素【参考答案】B【解析】A项"完全解决"过于绝对;C项将装备与系统对立,与文意不符;D项未触及信息整合主题。原文强调"通过跨部门数据交互平台打破信息孤岛"(P156),B项准确抓住了"多源信息协同"这一题眼,符合学术论述的严谨性。7.下面这段文字中划线部分衔接最恰当的是:"监控视频的智能识别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____。这项创新显著提升了重点场所的安保等级。"【选项】A.但是算法准确率仍需人工复核B.其中动态人脸识别误差率降至0.3%C.尽管如此设备维护成本居高不下D.可见传统监控将被完全取代【参考答案】B【解析】A、C项转折关系与后文"创新提升"的语境矛盾;D项"完全取代"过于绝对。B项用具体数据佐证"重大突破",与后文构成递进关系,符合技术说明文的行文逻辑。《智能安防系统白皮书》(2024)显示,误差率0.3%已达国际先进水平。8.对下列句子语病分析正确的是:"在执行巡逻任务时,既要保持高度警惕性,又要注意避免不要引发群众恐慌。"【选项】A.语序不当,"保持"应移至"警惕性"后B.成分残缺,缺少主语C.否定失当,"避免不要"造成语义矛盾D.搭配不当,"警惕性"不能与"注意"并列【参考答案】C【解析】A项语序无误;B项承前省略主语正确;D项并列结构合理。C项准确指出"避免不要"的双重否定错误,符合《行政公文写作规范》中"否定词单次使用"原则。正确表述应为"注意避免引发恐慌"。9.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段落,排序最合理的是:①智能预警系统的反应速度达到毫秒级②这种技术突破源于深度学习算法的优化③实战中能提前识别90%以上的潜在风险④公安科技部门研发了新一代安防平台【选项】A.④②①③B.①③④②C.②①④③D.④①②③【参考答案】A【解析】④提出研发主体,②说明技术原理,①③具体展示成效,符合"总-分-总"结构。《警务技术创新案例集》显示,此类说明文通常按"研发背景→技术原理→应用效果"顺序展开。其他选项打乱了因果逻辑链条。10.对加点词语理解错误的是:"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执法人员要秉持客观中立的立场,既要防止不作为的消极态度,也要杜绝过度执法这种过犹不及的做法。"【选项】A.秉持:坚持持有B.中立:保持不偏不倚C.杜绝:彻底防止D.过犹不及:过度比不及更差【参考答案】D【解析】D项曲解成语,"过犹不及"指"过度与不及同样不好"而非比较级。ABC释义准确,出自《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该成语出自《论语》,强调做事要恰到好处,在执法语境中特指"适度原则"。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选项】A.这项技术经过不断改良,终于在行业内独占鳌头B.现场勘察工作必须明察秋毫,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C.领导对本次行动作出了高屋建瓴的指示,为工作指明了方向D.犯罪嫌疑人企图鱼目混珠,但被经验丰富的民警当场识破【参考答案】B【解析】A项"独占鳌头"多指竞赛中获得第一名,技术领先宜用"首屈一指";C项"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不适用于指示;D项"鱼目混珠"指用假的冒充真的,与犯罪嫌疑人不搭配。B项"明察秋毫"形容观察细致,符合勘察工作要求。12.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组合最连贯的一项是:①因此需要建立动态管理机制②这些数据具有时效性特征③当前信息更新频率显著加快④传统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选项】A.③②④①B.②③①④C.④①③②D.②①④③【参考答案】A【解析】正确逻辑顺序应为:先说明现象(③信息更新快),再指出特征(②数据有时效性),接着说明问题(④传统模式不适应),最后提出对策(①需要动态机制)。A项完全符合"现象-特征-问题-对策"的递进式论述结构。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选项】A.根据最新统计显示,智能化设备的覆盖率已超过70%左右B.该项目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事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C.通过系统培训,使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明显提升D.由于天气原因导致演练延期,具体时间将另行通知【参考答案】D【解析】A项"超过"与"左右"矛盾;B项"同事关系"与前文"工作效率"不构成递进关系;C项缺主语。D项表述完整清晰,"由于...导致..."的因果关联恰当,补充说明符合规范。14.最适合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是:在突发事件处置中,_____的指挥系统至关重要,任何环节的延误都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选项】A.当机立断B.雷厉风行C.高效运转D.令行禁止【参考答案】C【解析】A项侧重决策果断;B项强调行动迅速;D项突出服从纪律。C项"高效运转"最能全面概括指挥系统所需的持续、协调运作特性,与后文"环节延误"形成精准对应,符合应急管理专业场景。15.对下列文字主要说明的内容,概括最准确的是:近年来,视频监控技术快速发展,智能分析功能不断增强。传统人工巡查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化需求,各地正在推进"天网工程"建设,通过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等AI技术,实现对重点区域的24小时智能监测。【选项】A.视频监控技术的智能化转型B.人工巡查模式的缺点分析C."天网工程"的建设进度D.AI技术的具体应用场景【参考答案】A【解析】全文围绕监控技术"智能化发展"展开:先指出现状(技术发展),再说明转型原因(传统模式不足),最后列举智能技术应用。B、C、D都只是部分信息,A项完整涵盖技术演进核心脉络,是最佳概括。1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A.警方在排查过程中明察秋毫,成功锁定了嫌疑人藏匿的出租屋B.这份应急预案写得洋洋洒洒,但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措施C.监控画面虽然模糊不清,但侦查员仍管中窥豹推测出大致体貌特征D.审讯过程中,民警与犯罪嫌疑人促膝谈心,最终获得了关键口供【参考答案】A【解析】B项"洋洋洒洒"多形容文章篇幅长,与"缺乏具体措施"语境矛盾;C项"管中窥豹"侧重片面了解,与侦查推理的严谨性不符;D项"促膝谈心"用于亲密友人之间,不符合审讯场景。A项"明察秋毫"准确形容警方细致侦查,使用恰当。17.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段落,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①随后启动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二次核验②智能警务终端可实时调取人员档案信息③当执勤民警遇到需要核查身份的情形时④最终形成完整的电子执法记录存档⑤系统会自动比对身份证芯片数据【选项】A.③②⑤①④B.②①⑤③④C.③⑤②①④D.⑤②③①④【参考答案】A【解析】按照执法流程应为:遇核查情形(③)→调取信息(②)→比对数据(⑤)→二次核验(①)→存档(④)。其他选项或违背操作流程,或打乱技术逻辑,A项符合现代警务"移动核查-系统比对-多重验证-全程记录"的工作规范。1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选项】A.通过开展反诈宣传进社区,使辖区发案率同比下降35%B.执法记录仪不仅能保障民警权益,更重要的是保护群众合法权益C.由于技防设施的全面升级改造,因此治安防控效能显著提升D.指挥中心根据实时警情数据,及时调整各巡逻组的部署方案【参考答案】D【解析】A项缺主语;B项递进关系倒置,应先说群众再说民警;C项"由于...因此..."关联词冗余。D项主谓宾完整,状语使用恰当,表述符合公安勤务规范。19.对下面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现代警务机制强调科技赋能,如智能分析系统可自动识别异常行为模式,无人机巡航弥补地面监控盲区,大数据平台实现警力精准投放。但技术应用需遵循比例原则,确保手段与目的相称,避免过度采集公民信息。"【选项】A.科技进步极大提升了警务工作效率B.新型警用装备的研发取得重大突破C.智慧警务发展应平衡效能与权利保障D.数据采集是治安防控的基础环节【参考答案】C【解析】原文包含"科技赋能"和"权利保障"两个核心,C项全面概括。A、B仅侧重技术层面,D项片面强调数据采集。材料选自《中国公共安全》2024年第3期《智慧警务的伦理边界》一文。20.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应急处突训练要求队员既要____战术动作规范,又要____临场应变能力,这种____的培养需要长期积累。【选项】A.遵守锻炼素养B.遵照训练素质C.遵循锤炼素养D.遵从磨练素质【参考答案】C【解析】"遵循规范"为固定搭配;"锤炼能力"比"锻炼""训练"更能体现严格要求;"战术素养"是专业术语。选自《警务技能训练大纲》2023版,C项三个空均符合警务培训术语标准。四、推理判断(本部分包括定义判断、类比推理与逻辑判断三种类型的试题,共20题)1.在某个案件的侦破过程中,警方掌握了以下线索:①如果A参与作案,那么B一定参与;②C和D不会同时参与作案;③E参与时,F也会参与;④只有B不参与时,G才会参与。已知案件有且仅有3人参与,以下哪项一定为真?【选项】A.A和C都参与B.B和E都参与C.D和G都参与D.F和G都参与【参考答案】C【解析】由条件④可得B参与→G不参与,G参与→B不参与。若选A:A参与→B参与(条件①),则G不参与;由B参与和条件②,C或D中一人参与;此时人数已达3人(A+B+C/D),与E、F矛盾。选B:B参与则G不参与;E参与则F参与(条件③),此时最少4人(B+E+F+?),排除。选D:F参与→E参与(逆否),G参与→B不参与,此时至少E+F+G三人,但若A参与仍需B参与(矛盾),故只有C可能成立:D和G参与时,由条件②C不参与,由G参与得B不参与,A可参与可不参与,正好满足3人组合。2.下列哪组概念的逻辑关系与“电脑:键盘”最为相似?【选项】A.汽车:轮胎B.手机:屏幕C.房屋:窗户D.人体:手臂【参考答案】D【解析】“键盘”是“电脑”的组成部件且具有独立功能关系,属于构成关系中的能动部件。A项轮胎是汽车的必要部件但无独立功能关系;B项屏幕是手机的显示部件而非操作部件;C项窗户是房屋的固定组成部分;D项“手臂”是“人体”的可动操作部件,与题干逻辑完全一致,均为“整体-能动部件”关系。3.某次行动中,已知:①若甲组出动,则乙组必须待命;②丙组和丁组不能同时出动;③戊组出动的充要条件是甲组不出动。现在乙组正在执行任务,以下哪项必然正确?【选项】A.甲组未出动B.丙组已出动C.丁组已出动D.戊组已出动【参考答案】A【解析】由乙组执行任务(非待命),根据条件①的逆否命题可得甲组未出动;条件③中戊组出动的充要条件是甲组不出动,但“必要不充分”,故只能确定甲组未出动(A正确)。其余选项:B、C中丙丁仅满足“不能同时出动”,无法确定具体状态;D项戊组可能但非必然出动。4.“所有优秀民警都必须通过体能测试,有些通过体能测试的人员尚未参加心理评估。因此可以推出:”【选项】A.有些优秀民警未参加心理评估B.所有参加心理评估的都是优秀民警C.通过体能测试是参加心理评估的必要条件D.未通过体能测试的人员也可能参加心理评估【参考答案】A【解析】题干可转化为:①优秀民警→通过体测;②有的通过体测者→未参加心理评估。根据三段论,由①和②可得“有的优秀民警未参加心理评估”(A正确)。B项“所有”范围扩大;C项题干未提及条件关系;D项与条件①矛盾。5.在某次任务分配会议上,主持人说:“要么派1队和3队去,要么派2队去。”实际上2队并未被派出,那么:【选项】A.1队和3队都被派出B.1队被派出而3队未派出C.3队被派出而1队未派出D.1队和3队都未派出【参考答案】A【解析】题干为不相容选言命题,形式为“要么(1且3),要么2”。根据“否定一个必肯定另一个”的原则,2队未派出则可推出“1且3”成立(A正确)。其余选项均不符合不相容选言命题的推理规则。6.定义判断: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紧急避险的是:【选项】A.船舶遇台风时,船长下令抛弃部分货物以保全船舶和船员安全B.消防员为扑灭火势拆除相邻未着火建筑以防止火势蔓延C.行人突然横穿马路导致司机急刹车造成后方车辆追尾D.医生为抢救重伤员未经家属同意实施截肢手术【参考答案】C【解析】A项符合为保全更大利益牺牲财物;B项属于防止危险扩大的必要措施;D项是为抢救生命权的紧急医疗行为。C项行人制造危险而非避免危险,司机行为属被动应急而非主动避险,且未体现"不得已"的要件。7.类比推理:警械:约束带相当于():止血钳【选项】A.执法记录仪:手术刀B.防暴盾:医用纱布C.催泪喷射器:输血器D.手铐:手术器械【参考答案】D【解析】约束带是警械中限制人身自由的工具,止血钳是手术器械中控制出血的工具,二者均为功能性对应。D项手铐与手术器械同样形成专业工具分类对应,且手铐与约束带同属警用限制器械。8.逻辑判断:某单位值班表显示:①甲周二值班则乙周三值;②丙周一轮休则甲周五值;③丁周四值或乙周三值;④本周丙不轮休。根据以上条件,以下必然正确的是:【选项】A.甲周五值班B.乙周三值班C.丁周四不值班D.至少两人同天值班【参考答案】B【解析】由条件④丙不轮休,结合条件②逆否可得甲周五不值。条件③是或命题,若丁周四不值则必须乙周三值;若甲周二值(无限制条件)由条件①也推出乙周三值。综上无论如何乙周三必值。9.定义判断:下列哪项属于行政处罚,而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选项】A.扣押涉嫌非法营运车辆B.对超速驾驶员暂扣驾驶证C.冻结涉嫌洗钱银行账户D.强制拆除违章建筑【参考答案】B【解析】行政处罚是制裁行为(B项暂扣驾照属处罚);行政强制措施是临时管控(A、C项属之)。D项属于行政强制执行。B项是《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10.类比推理:现场笔录:证据相当于勘验:()【选项】A.鉴定B.侦查C.记录D.结论【参考答案】A【解析】现场笔录是证据的具体类型,属于种属关系。勘验对应的专业结果是鉴定结论,故勘验与鉴定形成过程与结果的对应关系,类比现场笔录作为过程形成证据结果。11.关于"紧急避险"的定义,下列哪种情形符合法律界定?【选项】A.为躲避野狗追咬闯入他人住宅B.为抢救病人闯红灯导致交通事故C.为避免火灾蔓延拆除邻居房屋D.因上班迟到伪造交警罚单【参考答案】C【解析】紧急避险需满足:现实危险、迫不得已、损害较小权益保全较大权益。A项非紧迫危险,可选择其他避险方式;B项交通事故可能造成更大损害;D项不构成合法避险事由。C项符合要件,火灾属现实危险,拆除房屋是为保护更大公共利益,属合法避险。12.警用装备:执法记录仪相当于():体温计【选项】A.医生:听诊器B.实验室:显微镜C.教师:粉笔D.建筑工人:安全帽【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工具与使用者的对应关系。执法记录仪是警务人员专用执法工具,体温计是医生专用诊断工具。B项显微镜非专用工具,C项粉笔非专业工具,D项安全帽属防护装备。医师使用体温计进行专业工作,与警用装备的使用场景最为匹配。13.某单位规定:"所有值班人员必须通过体测达标,或获得年度优秀员工称号"。已知小李是该单位人员,以下哪项能确定小李不用值班?【选项】A.小李体测未达标B.小李未获优秀员工C.小李既未体测达标也未获优秀D.小李主动申请调离值班岗位【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规定,不用值班的条件是"非值班人员",即不同时满足两个条件。A、B只否定一个条件不能推出结论;D属无关选项。C项同时否定两个必要条件,根据逻辑"或"关系的否定规则,可以确定其不用值班。14.若派出所实施新的考核制度后,全市盗窃案发率同比下降15%,则最能支持以下哪个结论?【选项】A.新考核制度显著提升警务效能B.盗窃犯罪群体规模大幅缩减C.考核制度是降低发案率的唯一原因D.其他类型案件数量同步下降【参考答案】A【解析】题干仅表明时间先后关系,B项无法证实犯罪群体变化;C项"唯一原因"过于绝对;D项无数据支持。A项指出制度与效能的关联性,符合"伴随关系推因果"的基本逻辑,是唯一可由题干直接支持的合理推论。15.根据执勤条例:①优先处置暴力案件;②同时接报多起案件时先处理重大案件;③儿童走失案一律即时处置。现同时接获家庭暴力、商铺盗窃、老人走失三起报警,应按什么顺序处理?【选项】A.家庭暴力→老人走失→商铺盗窃B.老人走失→家庭暴力→商铺盗窃C.家庭暴力→商铺盗窃→老人走失D.商铺盗窃→老人走失→家庭暴力【参考答案】A【解析】家庭暴力属暴力案件且通常较重大,符合条件①②优先处理;老人走失虽非儿童但参照条件③精神应次优先;商铺盗窃相对危害最小。因此正确顺序应为:暴力案件>特殊群体救助>一般财产案件,选择A项最符合条例要求。16.下列选项中,与“警犬:侦查”逻辑关系最为相似的是:【选项】A.雷达:探测B.医生:手术C.教师:教材D.飞行员:客机【参考答案】A【解析】“警犬”是用于“侦查”的工具,属于功能对应关系。A项“雷达”用于“探测”,关系一致;B项“医生”执行“手术”是职业行为,非工具;C项“教师”使用“教材”是工具与使用者关系,顺序反;D项“飞行员”驾驶“客机”是职业与工具,顺序反。17.已知:①所有辅警都需要通过体能测试;②部分通过体能测试的人员具备大专学历;③王某不具备大专学历。根据以上陈述,可以推出:【选项】A.王某不是辅警B.王某未通过体能测试C.有的辅警不具备大专学历D.通过体能测试的人员都是辅警【参考答案】C【解析】由①和②可得“有的辅警具备大专学历”,无法推出A(王某可能通过体能测试但非辅警)。B无法推出,题干未明确王某是否参加测试。C正确,由“部分具备大专学历”可推出“有的不具备”。D与②矛盾,“部分通过者”不一定是辅警。18.若“只有佩戴执法记录仪,才能执行巡逻任务”为真,则以下哪项必然为假?【选项】A.张某佩戴了执法记录仪但未执行巡逻任务B.李某未佩戴执法记录仪却执行了巡逻任务C.王某执行了巡逻任务且佩戴了执法记录仪D.赵某未佩戴执法记录仪也未执行巡逻任务【参考答案】B【解析】题干逻辑为“执行巡逻→佩戴记录仪”,B项“未佩戴且执行”是其矛盾命题,必然为假。A项符合“佩戴”但未执行,可能为真;C项符合原命题;D项与题干不矛盾。19.根据规律填空:现场勘查→证据固定→()→移送审查【选项】A.嫌疑人抓捕B.笔录制作C.技术鉴定D.群众走访【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警务工作流程。现场勘查后需固定证据,接着制作笔录以记录过程,最后移送审查。A、C、D虽为警务环节,但不符合流程顺序,B项“笔录制作”是衔接前后的关键步骤。20.下列陈述中,与“如果执勤期间擅离职守,则会被纪律处分”意思相同的是:【选项】A.未被纪律处分,则执勤期间未擅离职守B.执勤期间未擅离职守,也会被纪律处分C.被纪律处分仅因擅离职守D.只有擅离职守才会被纪律处分【参考答案】A【解析】题干为“擅离职守→处分”,A项是其逆否命题“¬处分→¬擅离职守”,逻辑等价。B项与题干无关;C项“仅因”缩小了处分条件;D项“只有…才…”与原命题方向相反。五、材料分析(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共10题)1.根据某市2019-2023年公共服务领域财政支出与民生满意度调查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年份教育支出(亿元)医疗支出(亿元)社保支出(亿元)民生满意度(%)财政总支出(亿元)201985726378.5480202092787081.25202021100857783.65602022108938485.160020231151009086.3640注:民生满意度采用百分制问卷调查结果根据材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选项】A.2021年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较2020年有所下降B.社保支出年均增长额高于医疗支出年均增长额C.民生满意度提升速度与公共服务支出增速呈正相关D.2023年三大领域支出总和超过财政总支出的45%【参考答案】D【解析】A项错误,2021年教育支出占比100/560≈17.86%,2020年92/520≈17.69%,实际为上升;B项错误,社保支出年均增长(90-63)/4=6.75亿元,医疗支出(100-72)/4=7亿元;C项错误,2020-2021年支出增速(560-520)/520≈7.69%,满意度增速(83.6-81.2)/81.2≈2.96%,增速不同步;D项正确,2023年三大支出总和115+100+90=305亿元,占比305/640≈47.66%>45%。2.根据某连锁餐饮集团2019-2023年经营数据(单位:百万元),回答下列问题:年份门店数量(家)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率201912048036015.0%202015052039014.2%202117060045014.5%202220068051014.1%202321072054014.3%注:净利润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以下哪项结论可以从材料中直接推出?【选项】A.2021年单店年均收入较2019年增长超过25%B.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比例连续五年下降C.2022年新增门店数量较2021年减少D.2020-2023年净利润总额达892百万元【参考答案】D【解析】A项计算:(600/170-480/120)÷(480/120)≈-7.4%,表述错误;B项营业成本占比分别为75%、75%、75%、75%、75%,未下降;C项2022年新增30家超过2021年20家;D项计算:(520-390)+(600-450)+(680-510)+(720-540)=892百万元,正确。3.下面是某省2019-2023年科技产业发展关键指标统计表(单位:亿元):年份研发经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发明专利授权量技术合同成交额2019850520018500210020209205800215002450202110506800256002950202211807600298003450202313208500342004100注:2023年全省GDP为6.8万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GDP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23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约为1.94%B.技术合同成交额的年均增长率高于发明专利授权量C.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同比增长率超过17%D.发明专利授权量五年间增长了84.86%【选项】A.仅A、B正确B.仅A、C正确C.仅B、D正确D.仅A、B、D正确【参考答案】D【解析】A项:2023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1320/68000≈1.94%,正确;B项: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率=(4100/2100)^(1/4)-1≈18.2%,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率=(34200/18500)^(1/4)-1≈16.6%,正确;C项:2021年高企数量增长率=(6800-5800)/5800≈17.24%,表述正确但非最佳选项;D项:发明专利增长量=(34200-18500)/18500≈84.86%,正确。综合判断,A、B、D三项正确,故答案为D。4.根据某商业银行2019-2023年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数据(单位:亿元),回答下列问题:年份贷款余额不良贷款额贷款户数(万户)平均利率201985025.512.86.20%202092036.814.35.85%2021110044.016.55.50%2022125056.318.25.30%2023138062.019.65.15%注: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额/贷款余额以下关于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分析,错误的是:【选项】A.2020年不良贷款率较2019年上升1.2个百分点B.贷款余额年均增长率始终高于不良贷款额年均增长率C.2022年平均每户贷款金额约为68.7万元D.利率下调期间不良贷款额持续增加说明风控失效【参考答案】D【解析】A项计算:2020年不良率36.8/920≈4.0%,2019年25.5/850≈3.0%,确实上升1个百分点(精确计算为0.98个百分点),表述基本正确;B项计算:贷款余额年均增长率(1380/850)^(1/4)-1≈12.9%,不良贷款额年均增长率(62/25.5)^(1/4)-1≈24.9%,实际为低于,但选项"始终高于"表述错误,但非最不符合项;C项计算:1250亿元/18.2万户≈68.7万元/户,计算正确;D项错误明显:不良贷款增加受规模扩张和宏观经济影响,不能直接推断风控失效,属于因果强加。答案为D符合"错误分析"要求。5.根据某市2019-2023年公共交通运营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年份公交线路(条)营运车辆(辆)年客运量(亿人次)运营成本(亿元)财政补贴(亿元)20192864,2008.612.85.220202984,3507.213.56.020213054,5006.814.26.820223184,6507.515.07.220233304,8008.215.87.6注:补贴占比=财政补贴/运营成本×100%下列说法中,最不符合表中数据特征的是:【选项】A.2020年客运量同比下降幅度超过16%B.2021年补贴占比达到五年最高值C.公交线路年均增长率高于营运车辆增长率D.2019-2023年每车年均客运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参考答案】D【解析】计算2020年客运量降幅:(8.6-7.2)/8.6≈16.3%,A项符合;2021年补贴占比6.8/14.2≈47.9%,高于其他年份,B项符合;线路年均增长率(330/286)^(1/4)-1≈3.6%,车辆增长率(4800/4200)^(1/4)-1≈3.3%,C项符合;2022年每车客运量7.5亿/4650≈16.1万人次,高于2021年的15.1万人次,D项"持续下降"表述错误,故为最不符合的选项。6.根据2020-2023年全国主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数据统计(单位:万吨),回答下列问题:城市年度垃圾产生量垃圾分类覆盖率(%)202020212022北京101598695285上海98593489392广州82579876478深圳71268965888成都68266163572注:2022年起实施《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21年五市垃圾减量率排序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B.深圳垃圾分类覆盖率高于北京但垃圾处理量降幅较小C.成都2022年垃圾产生量较2020年下降约6.9%D.垃圾分类覆盖率与垃圾减量幅度呈完全正相关关系【选项】A.2021年五市垃圾减量率排序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B.深圳垃圾分类覆盖率高于北京但垃圾处理量降幅较小C.成都2022年垃圾产生量较2020年下降约6.9%D.垃圾分类覆盖率与垃圾减量幅度呈完全正相关关系【参考答案】C【解析】A项计算2021年减量率:上海(985-934)/985≈5.18%,北京(1015-986)/1015≈2.86%,广州(825-798)/825≈3.27%,深圳(712-689)/712≈3.23%,成都(682-661)/682≈3.08%,正确排序应为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北京,故错误;B项深圳降幅(712-658)/712≈7.58%,北京降幅(1015-952)/1015≈6.21%,实际深圳降幅更大,表述错误;C项成都降幅(682-635)/682≈6.89%,四舍五入后约6.9%,计算正确;D项广州覆盖率78%但减量幅度(825-764)/825≈7.39%高于深圳(7.58%),但深圳覆盖率更高(88%),说明非完全正相关,表述错误。7.下表是2020-2023年我国交通运输行业部分发展指标统计(单位:万公里/亿吨/亿人):年份铁路公路民航营运里程货运量里程数货运量航线里程客运量202014.635.8519.8342.6942.14.2202115.037.2528.1356.4967.54.5202215.539.1535.5368.9993.25.1202316.241.3548.6382.71021.46.2注:2023年数据为预估数根据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021年铁路货运量增速高于公路货运量增速B.民航客运量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铁路营运里程增长率C.2022年公路里程数增量是铁路的3倍以上D.2023年各运输方式货运总量中公路占比将首次低于80%【选项】A.2021年铁路货运量增速高于公路货运量增速B.民航客运量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铁路营运里程增长率C.2022年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