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修改教案_第1页
六年级上册修改教案_第2页
六年级上册修改教案_第3页
六年级上册修改教案_第4页
六年级上册修改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安排备注18.31—9.6机动调节29.7—9.13欣赏:《奥林匹克号角》、《手拉手》139.14—9.20唱歌:《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249.21—9.27欣赏:《巴塞罗那》活动:《奔向2008》159.28—10.4机动610.5—10.11唱歌:《我爱银河》2710.12—10.18欣赏:《木星——欢乐的使者》1810.19—10.25唱歌:《蓝天向我们召唤》2910.26—11.1欣赏:《啊、高山》11011.2—11.8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欣赏:《小步舞曲》21111.9—11.15唱歌:《儿童圆舞曲》11211.16—11.22唱歌:《开心的感觉真好》活动:《绚丽多彩的舞剧音乐》21311.23—11.29欣赏:《花香鼓舞》、《藏羚羊》11411.30—12.6唱歌:《军民团结一家亲》欣赏:《快乐的女战士》、《天鹅湖组曲》21512.7—12.13活动:《异彩纷呈的世界影视音乐》欣赏:《碟中谍》11612.14—12.20唱歌:《啊!朋友》欣赏:《边疆处处赛江南》、《阿凡提之歌》21712.21—12.27期末考试1教材分析2011年—2012年第一学期科目:音乐年级:六年级学生知识现状分析有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歌唱时间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齐唱,合唱;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学习课堂小乐器竖笛的积极性高,有一部分学生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能参与节奏,旋律的创编表现;再分析歌曲与歌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弱。教材的教学重点教材突出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展示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重视音乐教学活动。全册教材编写特点精心设计、编排、合理、巧妙分配。采用“单元”的形式,个单元都有目的明确的主题,各主体之间具有有机联系。每个单元容量不同,课由教师掌握。课型丰富,贴近学生生活,为他们熟悉和理解。各类型教材的教学要求分析教材所选歌曲、乐曲、大多贴近学生生活,避免陈旧感,是学生易学、乐学。加强了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利于需热身综合组织俞能力培养。改进教学具体措施1、提高学生识谱能力。2、加强小乐器的训练,能完成课本歌曲旋律。3、加强音乐知识在歌曲中的运用和表现。4、拓宽音乐视野,了解更多更好的优秀歌曲和乐曲。5、对于处在变声期的孩子,要介绍一些嗓音保护的常识,解除他们不必要的顾虑,在歌唱是适当减少练唱的时间。总课时分配说明本学期实授课17周,双周三课时,共计25节课,按计划授课。第一单元奥林匹克风单元总要求:通过欣赏、演唱相关乐曲、歌曲,使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实际行动投身到奥林匹克运动中去。具体要求:1.通过欣赏乐曲《奥林匹克号角》,感受奥运赛场上运动员奋勇争先的激情。2.学唱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学习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从小立志为国增光。3.欣赏歌曲《手拉手》、《巴塞罗那》,向学生介绍奥运会歌曲。4.通过“奔向2008”这一综合性活动,使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单元难重点:欣赏《奥林匹克号角》、学唱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活动“奔向2008”。教学内容:1、欣赏《奥林匹克号角2、欣赏《手拉手》教学目标1、了解乐曲《奥林匹克号角》的情绪高亢激昂,向全世界传递着友谊和激情,鼓舞着运动健儿积极进取、奋力拼搏2、欣赏《手拉手》,第24届汉城奥运主题歌。教学重、难点:了解不同风格的奥运会歌曲。增进对奥林匹克运动的了解,积极投身到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去。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一、欣赏《奥林匹克号角》。教师介绍:管弦乐曲《奥林匹克号角》是为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召开的第23届奥运会而创作的。A、学生听赏歌曲《奥林匹克号角》,教师提示学生看主题音乐。主题A:乐曲以雄壮、嘹亮的号角主题A开始,催人奋进。仿佛宣告:奥林匹克运动会拉开了大幕。主题B:由弦乐为主奏乐器,节奏舒展、深情婉转,隐约还能听到铜管乐器演奏的号角音调,两主题呼应,好似在回忆奥林匹克历史。主题C:乐曲在低音鼓的衬托下,节奏疏密相间,奏出了主题C,好似奥运历史从远古走到了今天。这个主题重复一遍出现,仿佛世人在期待着奥运英雄的诞生。当A、B再次交替出现时,力度比前面有所增强,配以小军鼓奏出的节奏,乐曲情绪逐渐高涨,仿佛人们对奥运英雄的盼望之情日益高涨。最后主题A经过几次调性上的转换,在几个高亢的长音中结束乐曲。乐曲《奥林匹克号角》情绪高亢激昂,向全世界传递着友谊和激情,鼓舞着运动健儿积极进取、奋力拼搏。B、再次听歌曲《奥林匹克号角》,体会歌曲高亢激昂的情绪。二、欣赏《手拉手》教师介绍:由托姆·惠特洛克作词、乔吉奥·莫罗德尔作曲的第24届汉城奥运主题歌。A、学生听赏歌曲《手拉手》,教师提示学生看歌词和旋律。教师介绍:A段宽广、舒展。B段热情和号召性。后半句音乐情绪更热烈。在歌曲结尾处,原文中有“阿里郎”的词句。《阿里郎》是朝鲜半岛人民最喜爱的民歌,“阿里郎”在这里为虚词,象征这届奥运会在韩国举行。B、学生再次欣赏歌曲《手拉手》,轻声跟唱。教学后记:教学内容:唱歌《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2.了解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的含义。3.通过歌曲的学习,启发学生立志从小锻炼,长大后报效祖国的决心。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1、切分音的时值。2、音程的音准。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1.情景导人。出示奥林匹克五环标志,让学生回答这个标志是什么?谁知道奥林匹克五环旗的含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补充。2.学唱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首先阅读歌曲中的提示。和学生共同说一说对北京奥运会的了解。(1)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范唱。歌曲内容唱的是什么子②歌曲分为几段?(歌曲分两段)。(2)学生跟翻唱录音轻声模唱歌词。(3)学生自己有感情的朗读歌词。(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5)分段学唱歌谱。①第一乐段注意:A、切分音的时值以及节拍重音;B、每一句最后一个音要唱足时值(三拍);C、6—4、7—3音程的音准;要体现出进行曲的风格。②第二乐段注意:A、本段与第一乐段情绪上的对比;B、3—6、2—6、6—3音程的音准;C、乐句与乐句之间的力度变化。(6)集体练习歌曲的歌词部分。教学后记:教学内容:唱歌《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2.了解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的含义。3.通过歌曲的学习,启发学生立志从小锻炼,长大后报效祖国的决心。教学重、难点:处理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唱出歌曲的乐段情绪对比。教学课时:第三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歌曲1、学生跟范唱录音带复习歌词,教师纠正。2、学生分小组练习旋律。3、学生跟伴奏带练习歌曲旋律。二、处理歌曲。1、第一乐段用进行曲的风格演唱歌曲,激昂向上。2、第二乐段抒情,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3、唱出学生立志从小锻炼,长大后报效祖国的决心。4、用教师处理和学生理解完整跟伴奏带练习歌词。三、竖笛练习。1、自己练习歌曲旋律,教师指导。2、集体分乐段练习歌曲旋律。3、完整演奏歌曲。教学后记:教学内容:1、欣常《巴塞罗那》。2、音乐活动“奔向2008”。教学目标:1.了解第25届奥运会主题歌。2.了解与奥运会有关的相关文化。3、为画面选配适当的音乐。教学重、难点:了解与奥运会有关的相关文化。为画面选配适当的音乐。教学课时:第四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巴塞罗那》教师介绍:《巴塞罗那》原是英国流行音乐家弗雷迪·墨丘里1986年应西班牙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卡巴耶的邀请,为歌颂她的家乡巴塞罗那而创作的一首歌曲。1991年,被选为第25届奥运会主题歌。歌曲引子由合唱队发出热情的呼唤“巴塞罗那”开始,点明本届奥运会的地点。“维瓦”在西班牙语中是“万岁’’之意,歌曲抒情婉转而又气势磅礴,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与自豪之情。1、初次听赏《巴塞罗那》,学生看教材提供的歌词。2、轻声哼唱歌曲旋律。二、导入:这几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和奥运会有关的内容,今天我们来看看你们搜集的材料。我们进行一个与奥林匹克运动有关的音乐活动,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准备得更充分。好不好?三、分组展示、汇报(1)第一组同学介绍奥运五环标志的含义。(2)第二组同学介绍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游泳馆;齐唱《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3)第三组同学介绍奥运会开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圣火点燃仪式。(4)第四组同学介绍奥运会会徽。教师提问课本中出现的奥运会会徽(①1900年巴黎奥运会会徽;②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会徽;③2000年悉尼奥运会会徽;④2004年雅典奥运会会徽)(5)第五小组同学介绍奥运会吉祥物;介绍北京奥运会吉祥物。(6)全班分五个组讨论,为画面选配熟悉的音乐。四、学生自我、互相评价。教学后记:第二单元星空畅想单元总要求:通过演唱和听赏有关星空畅想的歌曲、乐曲,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热情,继续培养合唱能力和听赏器乐曲的能力。具体要求:1、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我爱银河》;用热情、自豪的声音演唱《蓝天向我们召唤》,二声部合唱要准确、协调。2.学习八六拍的知识及指挥图式,能随音乐进行准确地划拍。3.充分展开想象,运用已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创编4—8小节旋律,表达对我国载人航天飞船飞行成功的喜悦之情。单元重、难点:学会两首音乐情绪不同的合唱歌曲,初步理解器乐曲所表达的音乐情绪并能用课堂乐器将其表现出来。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我爱银河》。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歌曲,感受合唱歌曲和谐、优美的音乐情绪。2、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教学重、难点:学会歌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用悠长的气息表现歌曲。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人。本单元的标题是“星空畅想”。星空能引起人无数的遐想,自古到今,关于星空有着很多美丽的神话故事,你们知道吗?(牛郎织女、嫦娥奔月)银河并不是“河”,但说它是一条巨大的“天河”也未尝不可。银河最少有2000亿颗恒星组成,地球只是其中的一颗行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童声合唱歌曲《我爱银河》。二、学唱歌曲。1、听一遍歌曲《我爱银河》录音范唱。2、歌曲优美动听,银河是童声合唱团的名字。合唱团员亲密合作、共同闪烁,美丽而纯洁。我们在合唱时也应做到人人努力,使声音和谐,让合唱的声音美妙动人。3、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4、随录音学唱歌词。注意:A、弱起乐句的起始,第二乐句要准确起唱。B、第一、三乐句前半句相同,后半句不同,较易混淆。5、随教师学唱第二乐段歌词,引导学生注意合唱部分的第二乐句。注意:第二结尾最后两个音“银河”,用稍弱的力度6、将两个乐段连起来演唱,并由学生自主设计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7、跟伴奏带练习歌词。教学后记: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我爱银河》。2、用竖笛吹奏歌曲。教学目标:1、将《我爱银河》唱得更加优美生动。2、用竖笛吹奏歌曲旋律。教学重、难点:用优美生动声音表现歌曲;用竖笛演奏歌曲旋律。合唱部分的声音统一、和谐。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我爱银河》歌词。1、听录音,集体练习歌词部分。2、第一乐段用不同的方式演唱,学生自己设计领唱、小组唱。3、合唱部分要求唱得亲切动人、声音协调,各个音区的声音较为统一。二、学唱歌曲旋律。1、学生跟伴奏练习旋律。2、学生分组练习。处理歌曲:第一乐段唱出对银河的向往、热爱之情。最后一个乐句表现欢乐之情和青春的朝气。乐句中的三个“银河”不换气,一气呵成。每个乐句都是弱起,聆听音乐节拍。3、跟伴奏带练习歌曲旋律。4、学生用竖笛练习歌曲。教学后记:教学内容:欣赏乐曲《木星——欢乐使者》。教学目标:1、启发音乐想象力,继续培养学生欣赏器乐曲的能力。2、能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歌》的旋律,并能创作4小节旋律进行演奏。教学重、难点:感受音乐欢乐、感恩的情绪。创作旋律并演奏。教学课时:第三课时一、欣赏乐曲《木星——欢乐使者》。教师讲解:英国有位叫霍尔斯特(1874—1934)的作曲家,凭着丰富的想象力,为除地球以外的七个行星各写了一段音乐,组成了《行星组曲》。他把火星称为战争之神、金星为和平之神、水星为飞行之神、木星为欢乐使者、土星为老年之神、天王星为魔术师、海王星为神秘主义者。第一乐章的残酷无情、第二乐章的静谧柔和、第三乐章的诙谐活泼、第四乐章的欢乐、感恩、第五乐章的阴郁空漠、第六乐章的变幻莫测、第七乐章的神秘朦胧。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是组曲的第四乐章《木星——欢乐使者》。音乐一开始出现了欢闹的主题,似乎众神的欢闹把天堂都震撼了,接着音乐变得宽广、神圣起来,出现了教科书中出示的旋律,有些宗教色彩,像是对天堂的颂歌。下面我们来欣赏这首乐曲。(教师播放乐曲)(1)学生初听乐曲。(2)教师范唱《欢乐颂歌》旋律。(3)学生边唱边挥拍。(4)复听,这段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3.器乐演奏。竖笛演奏《欢乐颂歌》的旋律,让学生感受参与的欢乐,加深对乐曲的感受。4.创编旋律。(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的感受是什么?用旋律来表达你对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飞行成功的感受?(2)作品展示。教师选择几个较为优秀的旋律,师生共同用课堂乐器演奏,创作热情。教学后记: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2.通过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的事例,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歌曲,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教学课时:第四课时教学过程:一、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1)从神舟I号、六号、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引出歌曲的主题——《蓝天向我们召唤》。女关神舟I号、六号、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的信息,学生大多也有所了解,可请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如能播放一段“神五”“神六”或“神七”的录像就更好了。自T教科书编写时·“神六”“神七”尚未上天,教科书第17页只介绍子“神五”,教⑩应补充“神六”“神七”的简介。“神五”是单人、单天飞行,“神六”是双人、多天(5X)、行,而“神七”成功实现了太空行走,这说明我国已经成功掌握了载人航天飞船的核心技术。(2)由学生朗读《蓝天向我们召唤》的歌词,并请学生说一说对歌词的理解和感受,结合课本中的第一个问题,说一说“向航天英雄们学习什么”。(3)欣赏歌曲的范唱录音。(4)随录音学唱歌曲第一乐段的歌词及歌谱,这部分旋律节奏比较多样,其中四分休A符、^分休止符和顿音的运用使旋律更加生动,但也增加了学唱的难度,可多随录音学D8弋咒言嚣苏悯三二,初步唱如如如孵生分析旋斟僻倾加理性,也可使学生养成分痴乐谱的好习愤。比如“x.,墨x—玉o”的节奏型出现?A6(?6p些乐句相似?·不同点在哪里?比教学内容:复习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教学目标:1、较为完整、熟练地演唱《蓝天向我们召唤》。2、用竖笛演奏歌曲旋律。教学重、难点:完整、熟练地演唱歌曲。用竖笛演奏歌曲。教学课时:第五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76[:26:”进入时,第一个吓’’音准较难把握,需注云倾听,及时练习纠正。要求将第一乐段唱得更加生动、准确,合唱部分更加和谐而有气势。第二声部和“‘5”处也需留意,可进行以下听辨练习,使学生分清叫4’’与“4”、345与3945、.76.5与7掀起本课的高潮,激发学生的这一单元,我们学唱了两首合唱歌曲,欣赏了一首合唱歌曲、一首管弦乐曲,还进行了旋律创作的练习,同学们收获真不小。我们要学习航天英雄,再过几十年,你们中间很可能有人会成为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那样的航天英雄。即使你不从事航天事业,只要你具有坚忍不拔的航天精神,就一定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教学后记: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啊,高山》。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鼓励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攀登科学的顶峰。2.初步学会八六拍的指挥图式。教学重、难点:听音乐给歌曲划拍子。初步学会八六拍的指挥图式。教学课时:第六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啊,高山》。(1)初听《啊,高山》录音。(2)歌中的“高山”是指什么?(高山是指科学的高峰)教师介绍:这首歌的歌词是受马克思的名言启发而创作的。马克思的名言是“登向科学高峰是没有平坦的路可走的,只有不畏艰险,敢于沿着崎岖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登上光辉的峰顶。”(3)八六拍的含义,即以八分音符为单位拍,一小节内有六拍。八六拍的强弱规律:强、弱、弱、次强、弱、弱。(4)学生练习八六拍的指挥图式。(5)学生随录音范唱做挥拍练习(第一乐段)。(6)复听《啊,高山》,提示歌曲的后半部分节拍变化了。二.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了银河,引发了我们对太空的兴趣,激发了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此外,还学习了新的节拍:八六拍。教学后记:第三单元旋转的舞步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童声合咱《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教学目标:1.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能够区分歌曲的段落,记忆歌曲第一圆舞曲的旋律2.感受这首充满活力、抒情优美的歌曲。3.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丰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1.导人。播放教师自制的录像片段:画面是春天来临的景色,背景音乐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提问:什么季节?表现了什么?背景音乐有谁听过?2.新授内容。(1)初听: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2)出示曲名:《蓝色多瑙河圆舞曲》。(3)复听:歌曲是几拍子的?(4)分段欣赏(欣赏重点是在第一圆舞曲)。①听赏第一圆舞曲第一圆舞曲的速度、旋律有什么特点?(节奏规整、旋律上行)记忆第一圆舞曲主题。模唱主题旋律,用课堂乐器演奏第一圆舞曲主题。②听赏第二圆舞曲速度、旋律有什么变化?(速度稍快、节奏跳跃)这段圆舞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如《小鸟圆舞曲》《快乐的舞蹈》等)③听赏第三圆舞曲这段旋律的音区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如《姑娘们的歌唱》《河水的歌唱》等)④听赏第四圆舞曲这段旋律的节奏与第三圆舞曲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如《自由的天空》《湛蓝的河水》等)⑤听赏第五圆舞曲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如《勤劳的人民》《歌唱幸福的生活》等)3.介绍曲作者。被称为“圆舞曲之王”的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Strauss,1825—1899),是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儿子。出生在风行跳舞的维也纳的一个音乐家家庭,与父亲同名。施特劳斯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演奏的主要曲目。其创作以《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等百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4.对比欣赏管弦乐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谈谈你的感受?你更喜欢哪种表现形式?为什么?5.对比欣赏民族管弦乐版、动画与管弦乐版《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谈谈你的感受?你更喜欢哪种表现形式?为什么?6.拓展。我们以前还听过哪些圆舞曲?(《溜冰圆舞曲》《杜鹃圆舞曲》等)下课后,请同学们收集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其他圆舞曲,下节课供大家欣赏。教学后记: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儿童圆舞曲》。教学目标:l,学唱歌曲《儿童圆舞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2.在音乐的伴奏下,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学会跳一段集体舞,培养学生协调的运动能力。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L导人。播放歌曲q/L童圆舞曲》。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学习歌曲的旋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视唱法或者课堂乐器演奏法使学生准确掌握歌曲的旋律。3.学唱歌词,演唱指导。指导学生运用连贯的气息演唱歌曲。注意每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演唱时要唱够它的时值;要注意旋律的起伏变化,运用稍有变化的力度表现各乐句的不同情绪。4.介绍圆舞曲。圆舞曲是一种外来的音乐体裁。英文是walt2,所以有时音译为“华尔兹”舞曲。圆舞曲是一种三拍子舞蹈,跳舞时一对对男女舞伴,按照舞曲的节奏旋转,动作轻快、优美,情绪热烈、欢快。5.请学生观赏一段圆舞曲的录像。6.跟着老师学习三拍子舞蹈的基本步伐。7.在《JL童圆舞曲》的音乐伴奏下边唱边跳。8.欣赏学生收集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其他圆舞曲,气质圆舞曲》《皇后圆舞曲》等。,教学后记:教学内容:欣赏《小步舞曲》。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神童——莫扎特的故事以及他的代表作。2.欣赏叫、步舞曲》,了解这首乐曲的结构。3.创编伴奏图谱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教学课时:第三课时教学过程:··.1.请同学们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莫扎特的故事。(1)认识莫扎特。①出示莫扎特的图片。②你认识他吗?他是哪国人?你知道他哪些故事?人们为什么称他为“音乐神童”?(2)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莫扎特,出生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他3岁开始学弹钢琴,4岁练习作曲,5岁创作钢琴协奏曲,6岁创作交响曲,11岁时,已经开始创作歌剧了,被誉为“音乐神童”。莫扎特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22部歌剧、49㈤交响曲,还有数百首钢琴曲、小提琴曲、协奏曲、室内乐重奏曲等。他的多部作品至今Q世界各地久演不衰,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他用美妙的旋律实践了自己的理想:“我把欢乐注进音乐,为的是让全世界感到欢乐。”2.欣赏《小步舞曲》。(1)初听乐曲。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速度?情绪?(2)分段欣赏。①记忆第一主题旋律。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用da模唱主题旋律、续编完成图谱并用打击乐器为第一乐段伴奏。②听赏第二主题。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与刚才的旋律有什么不同?(3)总结曲式结构:A—B——A。,(4)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创编图谱,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3.介绍小步舞曲。小步舞是一种起返于欧洲民间的三拍子舞蹈,原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生字苎个0S得名。小步舞速度中庸,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典雅。叫、步舞曲》的音&特点£旋律流畅、优美、华丽,节奏多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也有的作曲家在作品;选用带有附点的节奏.,使得乐曲更具有推动力,伴奏简单清晰。,4.观看录像片段:宫廷舞蹈《小步舞》。5.介绍不同作曲家创作的《小步舞曲》。18世9起,一些作曲家将《小步舞曲》用于古钢琴组曲或管弦乐曲中,使得小苎舞曲》成为了器乐小品体裁之一。许多作曲家选用这种体裁创作独立的器东曲,例严波凯9B的《x大调弦乐五重奏》的第三乐章《小步舞曲》、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曲》、巴赫的多首钢琴曲《小步舞曲》等。,,6.拓展欣赏。.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巴赫的钢琴曲《小步舞曲》等。教学后记: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教学目标:学唱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在音乐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教学过程1.导人。播放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提问:歌曲都唱了什么内容?什么事情会让你最开心?2.学唱歌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视唱法或者课堂乐器演奏法使学生准确掌握歌曲的旋律注意音准和音乐记号。3.学唱歌词,指导演唱。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注意歌曲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化,运用稍有变化的力度表现。4.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5.集体舞《开心的感觉真好》。教学评价1.学生的视唱能力、音准程度以及对歌曲的表现能力。2.在集体舞活动环节中学生的参与度以及表现力。教学后记:第四单元舞剧之窗本单元重点1.用热爱解放军的情感演唱《军民团结一家亲》。2.分辨管弦乐合奏《快乐的女战士》的音乐结构,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的一段旋律。本单元难点:1.感受歌曲《花香鼓舞》所具有的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2.分辨《西班牙舞曲》中些些l卫Z—卫的节奏,并用这个节奏型随音乐伴奏。(三)音乐材料分析1.欣赏《花香鼓舞》《花香鼓舞》是民族舞剧《小刀会》中的插曲,表现的是小刀会起义军打败清兵和英军,占领了上海城,老百姓跳起《花香鼓舞》欢迎起义军,庆祝胜利的情景。《花香鼓舞》的旋律取材于江苏扬州地区的《渔篮花鼓》。如果把《花香鼓舞》与《茉莉花》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