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一:某化工企业反应釜爆炸事故分析2022年6月15日,江西省南昌市某化工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苯系中间体)发生一起反应釜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200万元。事故经过:事发当日14时,该企业车间二班员工开始进行间硝基苯甲醚合成反应。反应釜设计压力为1.6MPa,设计温度为180℃,介质为苯、硝酸、硫酸等混合物。操作人员王某(工龄3年,持特种作业操作证)按工艺规程向反应釜内加入苯和混酸(硝酸与硫酸的混合液),启动搅拌并加热。15时10分,控制室监控显示反应釜内温度升至195℃(超过设计温度15℃),压力快速上升至2.1MPa(超过设计压力0.5MPa)。王某发现异常后,立即尝试启动紧急冷却系统,但冷却水泵因电机接触器触点氧化未正常启动;同时,反应釜超压泄放装置(安全阀)因长期未校验,阀瓣与阀座粘连,未能及时泄压。15时12分,反应釜封头法兰处发生爆炸,高温物料喷溅引发周边物料堆起火,火势蔓延至相邻的原料仓库。事故调查发现:1.企业近3年未按规定对反应釜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进行定期校验,仅由车间维修工自行调整刻度;2.2022年3月安全检查记录显示,冷却水泵存在“启动异常”隐患,但未落实整改;3.操作人员王某虽持有特种作业证,但近2年未参加企业组织的应急处置专项培训,对超温超压状态下的紧急操作流程不熟悉;4.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未明确规定反应釜超温超压时的分级响应措施(如一级报警、二级处置、三级停车);5.事故发生前1个月,当地应急管理部门曾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指出该企业“危险工艺自动控制系统缺失”问题,但企业以“改造费用高”为由未整改。问题及答案解析问题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事故属于哪一级事故?说明依据。答案:该事故属于较大事故。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规定,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本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200万元,符合“较大事故”判定标准。问题2: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答案:(1)直接原因:①物的不安全状态:反应釜超压泄放装置(安全阀)因长期未校验导致阀瓣粘连,无法正常泄压;冷却水泵电机接触器触点氧化,紧急冷却系统失效。②人的不安全行为:操作人员王某在反应釜超温超压时,未能有效执行应急操作(如手动开启备用冷却阀),且对异常工况的处置能力不足。(2)间接原因:①企业安全管理缺陷:未按规定对安全附件进行定期校验,隐患排查治理流于形式(冷却水泵“启动异常”隐患未整改);②教育培训不到位:操作人员近2年未参加应急处置专项培训,缺乏超温超压状态下的应急处置能力;③工艺技术保障缺失:未按要求配备危险工艺自动控制系统(如温度、压力联锁装置),无法实现异常工况的自动停车或泄放;④主体责任不落实:对监管部门下达的整改指令拒不执行,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问题3:指出该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至少5项),并说明对应的法律依据。答案:(1)未对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定期校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四十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的规定。(2)未落实隐患整改(冷却水泵启动异常):违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十五条“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规定。(3)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培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的规定。(4)未配备危险工艺自动控制系统:违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要求,涉及硝化工艺(间硝基苯甲醚合成属于硝化反应)的企业应装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温度、压力等参数的自动控制和联锁。(5)拒不执行监管部门整改指令: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百零八条“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予以关闭;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吊销其有关证照”的规定,企业对《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拒不执行,属于拒不改正的违法行为。问题4:提出针对该事故的防范和整改措施(至少6项)。答案:(1)立即停用涉事反应釜,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对全厂特种设备(反应釜、安全阀、压力表等)进行全面检验,确保安全附件校验合格并铅封。(2)完善危险工艺自动控制系统,加装温度、压力联锁装置,当温度超过185℃或压力超过1.7MPa时,自动启动冷却系统并停止加热;超过190℃或1.8MPa时,自动切断进料并泄放压力。(3)修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反应釜超温超压的分级响应流程(如一级报警:操作人员5分钟内调整参数;二级报警:10分钟内启动备用冷却;三级报警:15分钟内紧急停车)。(4)开展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重点针对危险工艺操作、应急处置流程进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掌握超温超压状态下的手动干预措施(如手动开启备用冷却阀、切断加热电源)。(5)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机制,对检查发现的隐患(包括冷却水泵问题)实行“登记-整改-验收-销号”流程,由安全总监签字确认整改效果。(6)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安全生产工作,接受全体员工监督;同时,按规定提取并使用安全生产费用(本案例中应优先用于自动控制系统改造)。案例二:某建材厂机械伤害事故分析2023年4月8日,江西省赣州市某建材有限公司(主营混凝土预制构件)发生一起机械伤害事故,造成1人死亡。事故经过:事发当日8时30分,混凝土搅拌机操作人员李某(临时工,未签订劳动合同)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现搅拌筒内有物料结块,未关闭电源即翻越防护栏,将手伸入搅拌筒内清理结块。此时,搅拌机控制按钮被现场搬运工张某误触,搅拌筒突然启动,李某右手被卷入搅拌叶片,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调查发现:1.该搅拌机为2018年购入的二手设备,未进行安装验收,防护栏(设计高度1.2米)因长期锈蚀变形,实际高度仅0.8米;2.企业未为李某办理入职手续,未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仅口头告知“注意安全”);3.搅拌机控制按钮未设置防止误触的保护装置(如防护罩),且操作区域未划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的警示标识;4.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未明确规定设备运行期间的“上锁挂牌”(LOTO)程序;5.车间主任王某(兼安全管理员)长期脱岗,事发时在办公室处理私事,未履行现场安全监督职责。问题及答案解析问题1:分析该起机械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答案:(1)直接原因:①人的不安全行为:操作人员李某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在设备运行时未关闭电源即进入危险区域清理物料;搬运工张某误触搅拌机控制按钮,导致设备意外启动。②物的不安全状态:搅拌机防护栏锈蚀变形(高度不足),无法有效阻挡人员进入危险区域;控制按钮无防误触装置,存在误操作风险。(2)间接原因:①企业用工管理混乱:李某为临时工且未签订劳动合同,未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缺乏基本的安全操作知识;②设备管理缺失:二手搅拌机未经验收即投入使用,防护设施未定期检查维护(防护栏锈蚀未修复);③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未制定设备运行期间的“上锁挂牌”程序(未要求关闭电源并挂牌锁定),未在操作区域设置明确的警示标识;④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车间主任王某脱岗,未履行现场安全监督职责,对违规操作行为失察。问题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指出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至少3项)。答案:(1)未履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职责: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本案例中企业未对李某进行培训,主要负责人应承担责任。(2)未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企业未制定“上锁挂牌”等安全操作规程,主要负责人未督促制度建立,违反《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规定。(3)未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搅拌机防护栏锈蚀、控制按钮无防误触装置等隐患长期存在,主要负责人未督促整改,违反《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规定。问题3:提出针对该机械伤害事故的防范措施(至少5项)。答案:(1)立即停用涉事搅拌机,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安全性能检测,修复或更换锈蚀的防护栏(恢复至1.2米设计高度),在控制按钮处加装防护罩(如透明塑料盖),防止误触。(2)严格执行“上锁挂牌”(LOTO)程序:设备检修、清理前,必须关闭电源,取下启动钥匙并由操作人员保管,在控制按钮处悬挂“正在检修,禁止启动”警示牌。(3)规范用工管理:所有新入职员工(含临时工)必须签订劳动合同,经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车间级、班组级)并考核合格后上岗,培训内容包括机械操作安全规程、危险区域辨识等。(4)在设备操作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如“设备运行中,禁止进入”“清理前必须断电”),并在防护栏上加装红外感应报警装置(人员翻越时自动报警)。(5)落实安全管理人员职责: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车间主任不得兼任;安全管理员需每日巡查设备运行状态,纠正违规操作行为(如未断电清理设备),并做好巡查记录。案例三:某建筑工地触电事故分析2023年7月20日,江西省九江市某住宅建筑工地发生一起触电事故,造成2人死亡。事故经过:事发当日16时,外架班组工人陈某、刘某(均未取得电工操作证)在进行外脚手架拆除作业时,发现脚手架钢管与10kV架空线路(水平距离仅1.2米,小于安全距离4米)发生接触,两人未采取任何绝缘防护措施,直接用手推扶钢管试图移开。此时,钢管意外带电(因线路绝缘皮破损漏电),两人当场触电身亡。事故调查发现:1.该工地未与供电部门沟通,擅自在外架搭设前未对周边架空线路进行安全评估;2.外脚手架搭设方案中未明确与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要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规定,10kV线路与外架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米);3.陈某、刘某未接受过触电应急培训,现场未配备绝缘手套、绝缘杆等防护工具;4.项目监理单位未履行安全监理职责,未对脚手架与线路安全距离进行验收;5.施工单位未为作业人员配备个人防触电防护用品(如绝缘鞋)。问题及答案解析问题1:分析该起触电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答案:(1)直接原因:①人的不安全行为:陈某、刘某无电工操作证违规作业,未采取绝缘防护措施(未戴绝缘手套、未使用绝缘杆)直接接触带电钢管。②物的不安全状态:外脚手架与10kV架空线路水平距离不足(仅1.2米),线路绝缘皮破损导致钢管带电。(2)间接原因:①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缺失:外架搭设前未与供电部门沟通,未对周边线路进行安全评估,搭设方案未明确安全距离要求;②教育培训不到位:作业人员未接受触电风险辨识及应急防护培训,缺乏带电设备的安全处置知识;③监理单位履职不力:未对脚手架与线路安全距离进行验收,未制止违规作业行为;④防护用品配备不足:现场未配备绝缘手套、绝缘杆等防护工具,作业人员未穿戴绝缘鞋。问题2: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指出施工单位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至少3项)。答案:(1)未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本案例中外架搭设方案未明确与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属于未编制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2)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者新的施工现场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施工单位未对陈某、刘某进行培训,应承担责任。(3)未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品: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施工单位未配备绝缘手套、绝缘鞋等防护用品,违反该规定。问题3:提出针对该触电事故的防范措施(至少5项)。答案:(1)施工前与供电部门协调,对周边架空线路进行安全评估,若外架需靠近线路(水平距离小于4米),应采取绝缘隔离措施(如设置绝缘挡板)或调整外架搭设方案。(2)严格执行《施工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ERP系统原理课件
- ERP培训基础知识课件
- 高温预警预防中暑(说课稿)2023-2024学年初三下学期教育主题班会
- 第二单元 让机器认识我第1节“初识”人脸 说课稿 川教版(2019)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 2.6 指令的复用 说课稿 清华大学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国学简单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DSE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4.2.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说课稿)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 19.1最快的信使说课稿 (新版)粤教沪版
- 第二节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说课稿高中生物中图版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中图版
- 初中生物教师培训讲座
- 租金延迟缴纳申请书
- DL-T 2563-2022 分布式能源自动发电控制与自动电压控制系统测试技术规范
- 食堂工作人员培训内容
- 骨折康复护理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
- 泛影葡胺在消化道造影中的应用
- 2022年11月四川省凉山州中级人民法院逐级遴选4名法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两江三镇说武汉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武汉纺织大学
- GB/T 24468-2009半导体设备可靠性、可用性和维修性(RAM)的定义和测量规范
- 《元素》优课一等奖课件
- 开放性骨折处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