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_第1页
延安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_第2页
延安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_第3页
延安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_第4页
延安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延安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2023年延安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科目试题案例背景2022年11月15日,延安市某县境内的宏远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远矿业”)发生一起井下透水事故。该矿为私营企业,主要开采侏罗纪煤层,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证照齐全,2021年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评审。事故发生前,矿井正常生产,井下作业人员共82人,其中综采一队35人在11203工作面回采,掘进二队28人在12405运输巷掘进,通风队10人负责井下通风系统维护,机电队9人在中央变电所值班。事故经过11月15日6:00,井下各作业班组召开班前会,强调“先探后掘”安全规程,掘进二队班长王某安排工人张某、李某等6人进入12405运输巷开展掘进作业。7:15,掘进机开始割煤,约30分钟后,工人张某发现迎头煤壁出现“挂红”现象(煤壁渗出淡红色水迹),立即向班长王某报告。王某查看后认为是顶板淋水,未停止作业,仅安排加强观察。8:00,掘进机割至12405运输巷85米位置时,迎头突然涌出大量黑色浑浊水,瞬间淹没巷道,水流裹挟煤矸石冲向下山方向。现场工人李某试图关闭掘进机电源,被水流冲倒;张某抓住巷道支护锚杆呼救,因水流冲击力过大被冲离。事故发生后,井下中央变电所值班员陈某于8:05通过电话向矿调度室“12405运输巷方向有异常水流声,可能透水!”调度员刘某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井下所有作业人员向进风大巷撤离,并向矿长赵某汇报。8:10,矿长赵某到达调度室,组织成立临时救援指挥部,下令停止全矿生产,切断井下非必要电源,调用2台大功率潜水泵向井底水仓排水。同时,向县应急管理局、煤矿安全监察分局报告事故情况。截至11月17日10:00,经全力救援,共搜救出68名作业人员(其中2人轻伤,5人重伤),仍有14人失联。11月20日,井下水位降至安全范围,搜救队进入12405运输巷,发现14名失联人员均因溺水窒息死亡。事故损失本次事故造成14人死亡、5人重伤、2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4200万元(含事故救援费用850万元、伤亡人员赔偿2100万元、设备损毁1250万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800万元(含停产整顿期间损失1500万元、行政处罚300万元)。---案例分析问题问题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判断该事故的类别,并说明依据。问题2:分析事故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需结合案例具体事实。问题3:指出宏远矿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漏洞(至少5项)。问题4: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说明该事故的等级及事故调查组的组成要求。问题5:提出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的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各至少3项)。---参考答案问题1答案:该事故属于“透水”事故。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透水事故指矿山、地下开采或其他坑道作业时,意外水源(如地表水、地下水、老空水等)大量涌入而造成的伤亡事故。本案例中,事故发生在井下掘进作业过程中,因未有效识别水患风险,导致迎头突然涌出大量水,造成人员伤亡,符合“透水”事故的定义。问题2答案:(1)直接原因:①掘进作业过程中未严格执行“先探后掘”规定。12405运输巷掘进前未按《煤矿防治水细则》要求开展超前探放水作业,对前方老空区积水情况未进行有效探测,导致掘进至老空区边界时发生透水。②现场作业人员对透水征兆识别能力不足。工人张某发现煤壁“挂红”(老空水典型征兆)后报告班长王某,但王某未意识到这是透水预警信号,未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人员,延误了应急处置时机。(2)间接原因:①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宏远矿业未建立健全防治水管理制度,未按规定配备专业防治水技术人员,对12405运输巷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资料掌握不全(事故后查明该区域存在1990年代关闭的小煤窑老空区,积水量约8000m³,未在矿井充水性图中标注)。②安全培训教育缺失。掘进二队班长王某及作业人员未接受过系统的透水事故防范培训,对“挂红”“挂汗”“空气变冷”等透水征兆的认知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现场应急处置能力。③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严格。矿井每月开展的防治水专项检查流于形式,未对12405运输巷掘进区域的水患风险进行针对性排查,未将老空区积水列为重大安全隐患并制定治理方案。④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善。虽然矿调度室接到透水报告后启动了应急预案,但井下作业人员对撤离路线不熟悉(部分工人因慌乱跑向回风巷,增加了救援难度),且矿井未按规定在12405运输巷设置防水闸门,导致透水后水流无法有效阻隔。问题3答案:宏远矿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以下主要漏洞:①防治水基础工作薄弱:未准确掌握井田范围内老空区分布及积水情况,矿井充水性图、矿井地质图等基础图纸与实际情况不符,未标注12405运输巷前方老空区位置及积水量。②现场安全管理缺失:掘进二队违反“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规定,未开展超前探放水作业即组织掘进,现场管理人员(班长王某)对透水征兆判断失误,未及时采取停工作业、撤离人员等措施。③安全培训不到位:作业人员(尤其是班组长)缺乏透水事故防范的实操培训,对透水预警信号的识别和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导致事故初期未能有效控制事态发展。④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失效:企业未将12405运输巷掘进区域的老空区水患列为重大安全隐患,未制定专项治理方案,月度、季度安全检查未发现该区域的水患风险。⑤应急设施不完善:井下未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在12405运输巷与其他巷道连通处设置防水闸门,透水后水流无阻隔,扩大了事故影响范围;部分作业人员对避灾路线不熟悉,增加了伤亡人数。问题4答案:(1)事故等级: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的事故为重大事故。本案例中死亡14人,属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2)事故调查组组成要求:①调查组应由延安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或授权、委托市应急管理局、市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等部门组织。②成员包括:延安市应急管理局、市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市公安局、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人员,以及有关专家(需具有煤矿安全、防治水等专业背景)。③邀请延安市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对事故涉及的渎职、失职等行为进行监督。④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具有事故调查所需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问题5答案:(一)技术措施:①严格落实“先探后掘”制度。在掘进作业前,采用物探(如瞬变电磁法)与钻探相结合的方式,查明前方100米范围内的老空区、断层、含水层分布及积水情况,探放水钻孔数量、深度、角度需符合《煤矿防治水细则》要求,经确认无透水风险后方可掘进。②完善防治水工程设施。在12405运输巷等易发生透水的巷道与其他巷道连通处增设防水闸门,闸门设计压力需满足最大可能突水压力要求;在掘进工作面安装水情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煤壁湿度、巷道涌水量及水压变化,预警值设置为正常涌水量的1.5倍,超限时自动触发声光报警。③优化矿井排水系统。对中央水仓进行扩容改造(原设计容量800m³,改为1500m³),增加3台大功率排水泵(单台排水量500m³/h),确保在突水时能快速降低水位;定期对排水管路、水泵进行检修,保持排水系统完好率100%。(二)管理措施:①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明确矿长为防治水第一责任人,设置专职防治水副总工程师,配备3名以上专业防治水技术人员(需持有注册安全工程师或水文地质专业中级以上职称);每月召开防治水专题会议,分析矿井水患风险,制定针对性治理措施。②加强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每季度组织井下作业人员开展透水事故专项培训,内容包括透水征兆识别(如“挂红”“空气发闷”)、避灾路线记忆(在巷道内设置反光标识,每50米标注一次撤离方向)、自救器使用等;每半年开展1次全矿透水事故应急演练,重点检验调度室指挥、作业人员撤离、排水系统启动等环节的响应速度,演练记录需存档备查。③严格隐患排查治理。建立“班组日查、区队周查、矿每月查”的三级防治水隐患排查体系,对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