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任务目标】02从时空观念角度梳理晚清政府在民族危机的时代背景下选官制度的变革,理解晚清官制改革对近文官制度的莫基作用。0103利用史料认识中国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及历史意义,认识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选官制度的响,培养史料实证素养。分析中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影响,增强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时空定位改革科举1898年1905年1913年1929年废除科举文官考试制度建立《考试法》1904年1912年1929年1933年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南京临时政府出台文官选拔方面的一系列法规、草案《公务员任用条例》颁布《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199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2005年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1.科举制度的变化问题式预习背景①晚清时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科举制度受到很大冲击②西学的传播和的
开展表现戊戌变法时期①加设经济特科②废
,改试策论清末新政时期①设学堂(1901年),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②废
,(1905年)洋务运动八股科举2.选官制度的改革(1)改革背景:科举制度被废除,急需新的官制体系。(2)下列属于晚清官制改革的是
,属于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的是
(填序号)①裁减冗署冗官
②总理衙门一外务部
③设立新部门
④统一学制,正式设立学堂选官制度
⑤确立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问题式预习①②③④⑤史料阅读
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戢不虞之诡谋,所关甚宏,收效甚巨。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
阅读教材P40“史料阅读”。概括袁世凯的核心主张及目的。教材开发
阅读教材P40“史料阅读”。概括袁世凯的核心主张及目的。
教材开发
主张:废科举,设学堂,普及新学。
目的:培养新政人才;开通民智,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维护
清朝统治,换取列强支持。二、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依据: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2)内容①在官员选拔方面,以
为主,也就是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之中,国家建立
,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②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3)简要评价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问题式预习考试制度考试院
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进一步奠定了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虽然文官选拔制度基本停留在纸面上,但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余游欧美,深究其双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济欧美法律、政治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
——孙中山
指出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形成的原因。视野拓展力图纠正欧美各国政治体制的弊端;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2.北洋政府时期(1)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1913年初,颁布《
》。(2)文官甄别制度①含义: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通过检验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②意义:是旧人事制度向
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用意在于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问题式预习报考条件民国男子年满21岁者负责机构
铨叙局考试类型文官高等考试、文官普通考试、司法官考试、知事试验、
甄拔考试等文官考试法草案政事堂现代文官制度留学毕业生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制度(1)背景: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2)标志:从1929年制定《
》,到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3)实施: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关
负责,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部《
》,此后又颁布一系列法规。(4)评价①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几乎全部以
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确立。②《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
和
。③尽管有制度规定,但实施过程中漏洞百出,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现象始终无法禁绝。问题式预习公务员任用条例考试院考试法法律条文开放性平等性史料阅读
1929年公布的《考试法》规定,参加高等考试以备荐任职的应试人,需具有下列资格之一:一、国立或经立案之公私立大学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得有证书者;二、教育部承认之国外大学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得有证书者;三、有大学或专科学校毕业之同等学力,经检定考试及格者;四、确有专门学术技能或著作,经审查及格者;五、经普通考试及格四年后或曾任委任官及与委任官相当职务三年以上者。——《国民政府公报》第232号(1929年8月2日)
阅读教材P42“史料阅读”。分析史料中这些应试资格的规定有何积极意义。教材开发有利于保证考试合格人员应具有的高素质、高水平,以保证选用知识化、专业化、高素质的官员。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1.干部制度(1)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沿用旧制→建立新制(2)改革开放后(1978年以后):进人改革和进一步完善阶段。①根本原则:。②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③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加强
。问题式预习党管干部(中国共产党管理干部)廉政建设2.公务员制度
(1)建立过程①
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随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②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人法制化轨道。③200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
得到了全方位的推进和改善。(2)意义:公务员的
不断提升,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问题式预习199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政治、文化素质任务1中国近代选官制度1.史料探究材料一
晚清选官制度变革进程先后历经1840-1898年的初步尝试、1899-1905年传统选官制度的彻底度止和新式选官制度的形成、1906-1911年新式选官制度的发展三个阶段。在这已近乎革命性的进程中,科举选官制被彻底度止,学堂选官制度、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议员选举制度成为新式选官制度的主体性内容。但是,由于晚清统治者守旧与变革思想的矛盾冲突,封建儒家思想的长期沉淀,以及传统选官制度中生员补考优贡、拔贡与考职,举贡会考,截取选官:封赠和荫典,保举,捐纳等方式仍然沿袭了下来。——摘编自张靖《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研究》(1)根据材料一,分析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的特点。
任务型课堂阶段性(渐进性);选官途径多样;具有近代色彩;变革不彻底,保留封建因素材料二
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包括考选制度和铨叙制度两大部分,由考试院具体负责管理公务员的考试、任用和叙……重要职位的公务员“应由该党长官,促研究党义,随时介绍入党”,“与党无深切关系,特非所宜,突出党性”的公务员制度成了国民党的工具。——摘编自马慧《公务员退休制度比较研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
任务型课堂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国家机构的正常运作;强调资历和劳绩,有利于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但突出党性为一党专政提供了方便之门。2.史论拓展--多角度认识中国近代的文官制度(1)中国近代文官制度的转型:中国近代文官制度构建既有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因子又有近代外国文官制度的异质细胞。晚清封建专制与吏治腐败的社会形势,迫使清政府展开对科举考试制度改革,废除科举制度。文官任用、考绩、俸禄、惩戒、培训等方面改革相继开始。(2)中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创立: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文官管理思想、对文官制度的设计完成了从科举考试到文官考试的对接,开创了我国文官制度的先河。(3)中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发展:国民政府的文官制度进一步发展,涉及文官考试、任用考绩、奖惩、培训及官员薪、服务与保障等方面,该时期的文官制度形成正式公文和法律。
任务型课堂3.迁移应用(1)1905年,湖北当局在黄陂县募兵,96人中有12个康生、24个秀才。同时有大量的旧文人转向新式教育,成为新学堂与学务机构的教职员。清末贡生陈蝶仙开办了许多公司,生产牙粉、酒、汽水及玻璃。由此可见,科举制的废除(
)A.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B.提高了士人群体的政治地位C.标志着新式教育体制的确立D.促进了国家政治认同的形成
任务型课堂A(2)民国北洋政府前后16年间虽然举办两届四次文官考试,总计录取1479人,但这一人数与当时充斥官场的大量旧式官吏相比,完全微不足道。据此推断,文官考试()A.旨在维护政府的专制统治B.利于保持政策的连续稳定C.体现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D.完全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
任务型课堂A任务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史料探究材料一
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选人用人方面的成功经脸,吸收到条例中来,使之及时上升为普遍适用的制度规范,固化下来、坚持下去,对于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具有重要意义。……着眼把党管干部原则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和各方面……将党的领导在干部工作中的把关定向作用进一步凸显出来。--中组部负责人就修订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答记者问(1)根据材料一,指出修订《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重要意义。
任务型课堂将中共十八大以来选人用人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规范,将党管干部原则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将党的领导在干部工作中的把关定向作用凸显出来。材料二
2006年1月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考录制度迈入法制化轨道。2007年11月,中组部、原人事部下发了《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公务员考录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截至2012年,全国共考录公务员160万人。--摘编自韩磊《公务员考录制度的评价标准》(2)有学者认为“现行的公务员招考制度,为国家公务员队伍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论证这一观点。
任务型课堂我国的公务员招考制度,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推动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专业化;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推动公务员队伍的正常化更替,增强了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为公务员队伍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因此这一观点是正确的。2.史论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1)中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和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2)中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3)中国公务员制度强调德才兼备(4)中国公务员制度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务员不是一个独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郡维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保安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scmp考试试题及答案
- 重症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请问合同可以授权他人代签吗
- 钢厂除尘维护方案范本
- 2025聚氨酯板采购合同协议模板
- 商场施工清场方案范本
- 床背景墙骨架施工方案
- 中交施工方案
- 生产主管转正工作总结
- 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及作品
- (完整版)高考英语考纲3500词汇表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 商务英语口语900句
- 辽宁省沈阳市基层诊所医疗机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名单目录信息
- 锅炉空预器清洗方案
- SF∕T 0111-2021 法医临床检验规范
- 药敏试验结果的解读
- DB14∕T 1319-2021 公路工程标准工程量清单及计量规范
- 冶金行业应用产品介绍(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