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小学舞蹈蒙古族民族舞安代舞课件_第1页
2025 小学舞蹈蒙古族民族舞安代舞课件_第2页
2025 小学舞蹈蒙古族民族舞安代舞课件_第3页
2025 小学舞蹈蒙古族民族舞安代舞课件_第4页
2025 小学舞蹈蒙古族民族舞安代舞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演讲人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01教学过程设计(90分钟)02教学准备与学情分析03教学反思与文化传承04目录2025小学舞蹈蒙古族民族舞安代舞课件作为一名深耕民族舞蹈教育十余年的小学舞蹈教师,我始终坚信:民族舞蹈是文化的活态传承,而小学阶段正是播种文化认同的黄金期。蒙古族安代舞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质朴的动作语言、热烈的情感表达与团结向上的精神内核,恰好契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本次课件将围绕"认知-体验-传承"的递进逻辑,系统构建安代舞教学体系,助力学生在舞蹈实践中触摸民族文化的温度。01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1文化背景溯源安代舞起源于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据《蒙古秘史》记载,早期安代是蒙古族民间为患病者祈福的仪式舞蹈——人们手拉手围成圆圈,以踏地为节、甩巾为号,用集体的力量驱赶病痛。历经数百年演变,如今的安代舞已从"疗愈之舞"升华为"欢乐之舞",成为那达慕大会、节庆典礼中最具代表性的群众舞蹈形式。2006年,安代舞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圆融共生""积极向上"的文化基因,正是当代青少年需要传承的精神养分。2教学目标设定基于《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以美育人""文化理解"的核心要求,结合小学3-6年级学生(10-12岁)的身体发育特点(大肌肉群发展完善,模仿能力强但协调性待提升)与认知水平(具象思维为主,对故事性内容兴趣浓厚),本课程设定三级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安代舞基本动作要素(踏、摆、绕、转),了解其起源传说、道具功能(彩巾)及音乐特征(四胡主奏,2/4拍节奏);能力目标:能完成8-16拍的安代舞组合,发展下肢力量、手眼协调能力及团队协作意识;情感目标:感受蒙古族人民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建立"民族文化我传承"的责任感,在集体舞蹈中体会"同心共舞"的团结之美。3教学重难点重点:安代舞"踏地有力、摆臂舒展、绕巾划圆"的动作规范;集体舞蹈中"保持间距、同步进退"的协作技巧;难点:对"圆圈队形"文化寓意(象征天地和谐、家族团聚)的深度理解;快速旋转时重心控制与彩巾甩动的协调配合。02教学准备与学情分析1教师准备道具材料:定制儿童彩巾(长80cm,宽30cm,红、蓝、黄三色,避免过重影响甩动)、蒙古族特色地毯(模拟草原场景)、四胡演奏音频(选用《安代欢歌》《草原晨曲》等经典曲目);教学工具:动作分解视频(慢放+标注关键帧)、安代舞起源动画短片(5分钟,以"小姑娘患病-村民跳安代-病愈"为主线)、实景拍摄的那达慕大会安代舞现场录像;安全预案:地面防滑处理,提前检查学生鞋带;旋转动作教学时强调"抬头看一点"防眩晕技巧;设置"小老师"互助岗,帮助平衡能力较弱的学生。0102032学生准备课前任务:通过家庭访谈收集"长辈记忆中的民族舞蹈"(可选蒙古族或其他民族),课堂分享;1服装要求:穿运动服、软底鞋,女生束发避免遮挡视线;2分组安排:按4-6人一组划分,每组推选"节奏员"(负责喊拍)、"造型员"(负责调整圆圈弧度),培养责任意识。303教学过程设计(90分钟)1情境导入:寻味安代(15分钟)"同学们,上周大家分享了长辈们的舞蹈故事,有的说奶奶跳过东北大秧歌,有的说爷爷会跳彝族达体舞。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认识一种'能治病的舞蹈'——它来自辽阔的蒙古草原,当有人生病时,全村人会围成圆圈,踩着鼓点跳舞,用笑声和舞步赶走病魔。你们想知道它的名字吗?"(播放安代舞起源动画短片)待学生兴趣被激发后,展示实物彩巾:"这就是安代舞的'魔法道具'!它像彩带一样连接着每个人的心,当我们一起甩动彩巾时,就像草原上的风在传递温暖。现在,请大家摸摸彩巾的质感,猜猜它为什么是长方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长条形便于甩动划出圆圈,象征天地循环)3.2新授教学:解码动作(35分钟)1情境导入:寻味安代(15分钟)2.1基础步法:踏与摆的韵律安代舞的灵魂在"步",其核心步法是"前点踏跳步":双脚交替前点地,落地时膝盖微屈,脚掌先着地缓冲,同时身体随步伐小幅度摆动(如春风拂过草浪)。为降低难度,采用"分解-模仿-纠错"三步骤:01分解示范:教师面对学生,慢速做8拍动作(1-2拍:右脚前点地,左脚跟抬起;3-4拍:左脚前点地,右脚跟抬起;5-8拍:双脚交替踏跳,重心上下轻颠);02模仿练习:学生原地练习,教师逐个纠正"点地过轻""膝盖僵直"等问题,强调"像小马驹撒欢儿一样,脚掌要轻快触地";03趣味强化:播放《草原小骑手》音乐(节奏与安代相似),学生模仿"骑马"动作(手做握缰状)配合前点踏跳步,在动律熟悉后替换为彩巾。041情境导入:寻味安代(15分钟)2.2上肢动作:绕与甩的轨迹安代舞的彩巾运用讲究"划圆"——双臂自然抬起,以肩为轴划立圆(如抛洒奶酒),甩动时手腕发力,彩巾末端划出流畅的弧线。教学中采用"视觉辅助法":用激光笔在墙上投射圆形轨迹,学生跟随光斑练习绕巾,确保动作轨迹规范;对比错误示范(手臂生硬、甩巾时肘尖内扣)与正确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彩巾是否像彩虹一样舒展";加入"传递阳光"的情境:"想象彩巾是太阳的光线,我们要把阳光传递给圆圈里的每一个伙伴,所以甩巾时要尽量向远处延伸。"1情境导入:寻味安代(15分钟)2.3组合串联:圆的哲学安代舞的队形始终是闭合的圆圈,这是蒙古族"万物有灵""家庭团圆"观念的体现。当学生掌握步法与上肢动作后,进入"小圆圈"组合练习:01围圆训练:6人一组,手拉彩巾末端围成圆圈(间距1.5米),调整队形时强调"像蒙古包的天窗一样,每个人都是圆圈的一部分,缺一不可";02节奏配合:播放四胡音乐(速度60拍/分钟),教师喊拍领舞(1-8拍:前进踏跳;9-16拍:后退踏跳;17-24拍:原地旋转);03情感注入:加入语言提示:"现在我们是草原上的小牧民,刚刚迎来丰收的季节,和小伙伴们手拉手庆祝。踏地时要像踩在松软的草甸上,甩巾时要像向远方的亲人招手,笑起来,让快乐跟着彩巾飞!"043实践拓展:创编与展示(25分钟)3.1基础创编:动作变奏在熟练完成固定组合后,引导学生进行"1+1"创编(1个原动作+1个新动作):"安代舞是活的舞蹈,每一代牧民都会加入新的元素。比如有的牧民会在甩巾后加一个'举巾欢呼'的动作,有的会在踏跳时加一个'跺脚'的小跳跃。现在,请大家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属于你们的'安代新动作',并说说它的含义。"(示例:某组设计"捧哈达"动作——双手捧彩巾于胸前,代表对客人的欢迎;另一组设计"转羊鞭"动作——模仿牧民赶羊时的甩鞭,体现劳动场景)3实践拓展:创编与展示(25分钟)3.2成果展示:多元评价组内展示:每组在圆圈内表演创编组合,其他组员用"点赞贴"标注最喜欢的动作(贴在黑板的"安代树"上,寓意文化传承如树生长);师生互评:教师从"动作规范""创意内涵""团队配合"三方面点评(如"第三组的'捧哈达'动作既符合彩巾的使用逻辑,又传递了礼仪文化,非常有想法!");学生用"三个优点+一个建议"进行同伴评价(如"第二组的旋转很整齐,建议甩巾时手腕再灵活些");情感升华:播放那达慕大会现场视频(数千人同跳安代的壮观场景),提问:"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一起跳安代?"引导学生总结:"因为安代舞是大家的舞蹈,它让我们感受到团结的力量,就像草原上的草,单独一棵容易被风吹倒,一片草原却能守护大地。"4总结延伸:文化的种子(15分钟)课程尾声,带领学生回顾学习要点:"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安代舞的动作,更知道了它背后'用快乐战胜困难''团结就是力量'的故事。老师想请大家思考:除了课堂上的练习,我们还可以怎样传承安代舞?"(学生可能回答:教爸爸妈妈跳、在学校艺术节表演、画安代舞主题手抄报等)布置分层作业:基础层:与家长共跳8拍安代组合,录制视频(重点观察家长的表情变化,体会"传递快乐"的意义);拓展层:查阅资料了解其他蒙古族舞蹈(如筷子舞、顶碗舞),制作"蒙古族舞蹈小手册";挑战层:为班级"草原文化角"设计安代舞互动区(可包括动作图解、彩巾道具、音乐播放列表)。04教学反思与文化传承教学反思与文化传承本次教学以"动作-文化-情感"为脉络,通过情境创设、具象化指导与创编实践,让学生在"跳起来"的过程中"懂起来""爱起来"。课堂观察显示,90%的学生能完成基础组合,85%的学生能说出安代舞的文化寓意,尤其是在创编环节,学生将"帮同学捡文具""小组合作完成作业"等生活场景转化为舞蹈动作,体现了文化理解的内化。需要改进的是:部分学生在快速旋转时仍存在重心不稳的问题,后续可增加"单脚站立""小幅度旋转"的平衡训练;文化讲解可加入更多本土案例(如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