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小学音乐活动合唱红星歌课件_第1页
2025 小学音乐活动合唱红星歌课件_第2页
2025 小学音乐活动合唱红星歌课件_第3页
2025 小学音乐活动合唱红星歌课件_第4页
2025 小学音乐活动合唱红星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教学背景分析:把握歌曲特质与学情特点演讲人CONTENTS教学背景分析:把握歌曲特质与学情特点教学目标设定:三维融合,指向核心素养教学实施过程:循序渐进,以实践促感悟拓展延伸:从课堂到生活的文化传承总结与反思:以音乐为媒,厚植家国情怀目录2025小学音乐活动合唱红星歌课件作为一名深耕小学音乐教育十余年的一线教师,我始终相信:音乐是情感的载体,而红色经典歌曲更是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精神桥梁。《红星歌》作为中国少年儿童的“红色启蒙曲”,自1974年诞生以来,以其明快的节奏、质朴的旋律和深厚的情感,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成长。本次以“合唱《红星歌》”为主题设计音乐活动,既是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要求,也是通过音乐实践引导学生感受红色文化、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契机。以下,我将从教学背景、目标设定、实施策略、拓展延伸等维度,系统呈现本次合唱活动的设计思路与具体方案。01教学背景分析:把握歌曲特质与学情特点1作品价值解析《红星歌》由邬大为、魏宝贵作词,傅庚辰作曲,原是1974年电影《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歌。全曲为C大调,2/4拍,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1-16小节)以级进为主的旋律线(如“红星闪闪放光彩”中“5-6-5”的级进)配合附点节奏(如“红星闪闪亮”的“53”),营造出温暖明亮的色彩;第二乐段(17-32小节)通过音区上行(从“i”到“3”)与切分节奏(如“跟着毛主席跟着党”的“235”),将情绪推向高潮,最终以“跟着毛主席跟着党”的重复强调,完成从“赞美红星”到“追随信仰”的情感升华。其歌词“红星”既指具体的五角星,更象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小学阶段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经典载体。2学情特点定位本次活动面向小学五年级学生(10-11岁),该年龄段学生已具备基础的识谱能力(能视唱简单的单旋律)、节奏模仿能力(能准确击打2/4拍基本节奏型)和合唱意识(通过前三年的训练,对二声部有初步感知)。但需注意两点:其一,五年级学生的音域集中在c1-c2(小字一组c到小字二组c),《红星歌》原曲最高音为e2(小字二组e),需适当调整音高(降半音至bB大调)以适应其发声特点;其二,受流行音乐影响,部分学生对“红歌”的接受度可能存在偏差,需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兴趣。3教学关联思考本次合唱活动需与学校“红色文化月”主题活动联动:前期已开展“我家的红色故事”分享会(语文)、“红色文物里的历史”美术课(美术),本次音乐活动将作为系列活动的“情感升华环节”,通过合唱这一群体性艺术形式,强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共情力。02教学目标设定:三维融合,指向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目标231能准确视唱《红星歌》二声部合唱谱,掌握附点节奏(如“53”)、切分节奏(如“235”)的演唱方法;理解二段体结构特征,能通过力度变化(第一乐段mp,第二乐段f)、速度处理(整体稍快但保持稳定)表现歌曲情绪递进;初步掌握合唱中的“倾听与配合”技巧,做到二声部音量均衡(高声部与低声部音量比约6:4)、音色统一(避免喊叫式发声)。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情境感知—模唱探究—合作实践—创新表现”四步教学法,经历从“单声部学唱”到“二声部合唱”的完整过程;在节奏模仿(用拍手、跺脚表现附点节奏)、旋律对比(听辨高低声部旋律差异)、角色体验(分组扮演“红星”与“追光者”)等活动中,提升音乐感知力与协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红星歌》中“红星”的象征意义,理解“跟着党、跟党走”的精神内涵;在合唱实践中体会集体协作的乐趣,增强班级凝聚力;萌发对红色经典音乐的兴趣,愿意主动了解更多红色歌曲。教学重难点:重点是二声部合唱的音准、节奏与情感表达;难点是低声部学生对“长音保持”(如第二乐段“长夜里”的“3—”)与“弱起进入”(如低声部第5小节“驱”字的弱起)的掌握。03教学实施过程:循序渐进,以实践促感悟1情境导入:以“光”为引,唤醒情感共鸣(5分钟)视频激趣:播放电影《闪闪的红星》片段(潘冬子手举红星、战士们冲锋),提问:“视频中反复出现的‘红星’给你什么感觉?如果用一种颜色形容它,你会选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温暖”“希望”“力量”等关键词。音乐初感:播放童声合唱版《红星歌》,提示学生关注“旋律的快慢”“声音的强弱”。待曲毕追问:“听这首歌时,你脑海中浮现了什么画面?”(预设回答:小朋友举着红旗、解放军叔叔战斗)教师顺势总结:“这首歌唱的就是‘红星’带来的希望,今天我们就一起用合唱的方式,把这份希望唱出来。”设计意图:通过视听结合的情境创设,将抽象的“红色精神”转化为具象的“光的意象”,降低学生对“红歌”的距离感。2基础感知:从单声部到二声部的阶梯式学习(20分钟)2.1节奏先行:解决难点节奏型拍击训练:出示第一乐段节奏谱(以“红星闪闪放光彩”为例,节奏为“XX|XX|”),用“拍手(强拍)+拍腿(弱拍)”的方式练习,重点强调附点节奏的“前长后短”(如“XX”中第一个音占3/4拍,第二个音占1/4拍)。对比辨析:出示第二乐段切分节奏(如“跟着毛主席跟着党”的节奏“XXX|XXX|”),用“跺脚(强拍)+拍手(弱拍)”练习,对比附点节奏与切分节奏的不同律动感(附点更舒展,切分更有力)。2基础感知:从单声部到二声部的阶梯式学习(20分钟)2.2单声部模唱:关注音准与音色视唱主旋律:分发简化版高声部歌谱(去掉临时变音记号,用“sol-mi-re”等唱名标注),教师用钢琴伴奏范唱,学生跟唱。重点解决两处难点:①第8小节“驱黑暗”的“3-”长音(提示“像吹蜡烛一样均匀呼气”);②第16小节“闪闪亮”的“5”到“i”上行(用“爬楼梯”比喻,引导学生渐强演唱)。学唱低声部:播放低声部旋律(降低八度),学生用“la”母音模唱,体会与高声部的和谐感(如第1-4小节,高声部“5653”与低声部“1216”构成三度、六度音程)。教师用钢琴同时演奏两个声部,让学生感受“像两个小朋友对话”的和声效果。2基础感知:从单声部到二声部的阶梯式学习(20分钟)2.3二声部初合:从“跟琴”到“跟人”分组合练:将学生分为高声部(音色明亮的学生)和低声部(音色浑厚的学生),各自在组内跟琴练习3遍。教师巡视指导,纠正低声部“压喉”问题(提示“下巴放松,声音从眉心流出”)。声部互听:两组面对面站立,高声部先唱,低声部默听并打拍子;随后交换角色。教师提问:“当你听另一声部时,你觉得自己的声音应该更响还是更轻?”引导学生理解“合唱不是比谁响,而是要像拼图一样互补”。设计意图:通过“节奏—单音—单声部—二声部”的梯度训练,降低合唱难度;用生活化比喻(如“吹蜡烛”“爬楼梯”)帮助学生理解发声技巧,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3.3情感升华:从“唱准”到“唱情”的深度表达(15分钟)2基础感知:从单声部到二声部的阶梯式学习(20分钟)3.1分析歌词,挖掘情感内核关键词解读:逐句分析歌词,提问:“‘红星闪闪放光彩’中的‘光彩’仅仅是指颜色吗?”(引导学生联想到党的光辉);“‘驱黑暗’‘指方向’中的‘黑暗’‘方向’分别象征什么?”(预设回答:旧社会的苦难、革命的道路)。情境联想:请学生分享课前收集的“身边的红星故事”(如爷爷作为党员参与抗疫、社区志愿者的红袖章),教师补充“脱贫攻坚中第一书记的徽章”“航天团队的党徽”等案例,将“红星”与当下生活联结。2基础感知:从单声部到二声部的阶梯式学习(20分钟)3.2处理细节,传递情感层次力度与速度:第一乐段(1-16小节)用mp(中弱)演唱,表现“红星静静发光”的温暖;第二乐段(17-32小节)渐强至f(强),表现“追随红星的热情”;结尾“跟着毛主席跟着党”重复时,速度稍加快(原速88拍/分钟→96拍/分钟),体现“越来越坚定”的决心。音色与语气:指导学生用“明亮而不尖锐”的音色演唱高声部(模仿小潘冬子的清澈),用“沉稳而不沉闷”的音色演唱低声部(模仿战士的厚重);在“红星闪闪亮”处加入“微笑的状态”(嘴角上提,声音更亲切)。2基础感知:从单声部到二声部的阶梯式学习(20分钟)3.3完整合排,体验情感流动加入动作:设计简单的肢体语言:第一乐段双手在胸前画圈(模拟红星闪烁);第二乐段右手举高(模拟追随红星);结尾双手握拳放于左胸(表示“红心向党”)。动作需简洁,避免干扰演唱。教师范唱:教师与音乐教师(或优秀学生)组成“教师合唱组”,现场演绎《红星歌》,重点展示音色融合与情感处理,学生观察后互评:“老师的声音哪里最打动你?”(预设回答:“低声部很稳,像靠山”“高声部很温暖,像阳光”)。设计意图:通过歌词解读、生活联结和细节处理,将“技术训练”转化为“情感表达”,让学生明白“合唱不仅是声音的配合,更是心的共鸣”。2基础感知:从单声部到二声部的阶梯式学习(20分钟)3.3完整合排,体验情感流动3.4展示评价:多元呈现,鼓励个性表达(10分钟)分组展示:以4-6人为一组,自主设计合唱形式(可加入朗诵、轮唱、道具——如小红星贴纸),进行3分钟展示。例如,A组在“红星闪闪放光彩”处加入童声朗诵“爷爷说,红星是他的入党徽章”;B组用手灯模拟红星闪烁的光影效果。多维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师评”模式:①学生自评:“我在合唱中最满意的部分是什么?遇到的困难是如何解决的?”;②学生互评:“哪一组的设计最有创意?他们的声音配合得怎么样?”;③教师点评:重点关注“情感表达”(是否传递了对红星的热爱)和“协作意识”(是否关注其他组员的声音),避免单纯评价音准。录制纪念:用手机录制全班合唱视频,后期剪辑时加入电影片段、学生分享的“红星故事”照片,制作成《我们的红星歌》纪念短片,作为班级文化墙的核心内容。2基础感知:从单声部到二声部的阶梯式学习(20分钟)3.3完整合排,体验情感流动设计意图:通过个性化展示和多元评价,尊重学生的创造性;纪念短片的制作,将课堂瞬间转化为长效的情感记忆。04拓展延伸:从课堂到生活的文化传承1跨学科联动与语文教师合作,开展“红色诗歌配唱”活动:选择《少年中国说》《延安,我把你追寻》等诗歌,用《红星歌》的旋律进行创编,体会“旧曲新唱”的艺术魅力。与美术教师合作,举办“我心中的红星”绘画展:学生用水彩、剪纸等形式表现“红星”,优秀作品在合唱时作为背景板展示。2社会实践延伸组织“红星小使者”活动:带领学生参观本地红色纪念馆(如革命烈士陵园、党史馆),在纪念馆内演唱《红星歌》,向烈士献花;开展“家庭红歌会”:鼓励学生回家教父母唱《红星歌》,录制“三代人同唱一首歌”视频,在班级群分享,延伸红色文化的代际传承。05总结与反思:以音乐为媒,厚植家国情怀总结与反思:以音乐为媒,厚植家国情怀本次“合唱《红星歌》”音乐活动,以“情感”为线,将节奏训练、合唱技巧与红色文化有机融合。学生不仅掌握了二声部合唱的基本方法,更在“唱”与“悟”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