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注册道路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题及答案(肇庆)_第1页
2025年注册道路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题及答案(肇庆)_第2页
2025年注册道路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题及答案(肇庆)_第3页
2025年注册道路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题及答案(肇庆)_第4页
2025年注册道路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题及答案(肇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注册道路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题及答案(肇庆)一、道路工程材料部分复习题1.道路石油沥青的三大技术指标是什么,各自反映了沥青的什么性能?2.简述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和细集料的质量要求有哪些不同。3.某道路工程需要配制C30水泥混凝土,已知水泥的实际强度为48MPa,水灰比为0.5,单位用水量为180kg/m³,砂率为35%,试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砂、石子的用量(假定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2400kg/m³)。4.简述石灰稳定土基层的施工工艺要点。5.道路用钢材有哪些主要类型,其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分别是什么?答案1.道路石油沥青的三大技术指标是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针入度反映了沥青的稠度,针入度值越大,表明沥青越软,稠度越小;软化点反映了沥青的热稳定性,软化点越高,沥青在高温下越不容易变软;延度反映了沥青的塑性,延度值越大,沥青的塑性越好,在受力变形时越不容易开裂。2.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和细集料质量要求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粒径:粗集料粒径一般大于4.75mm,细集料粒径在0.15-4.75mm之间。-颗粒形状:粗集料要求颗粒形状接近立方体,针片状颗粒含量应符合规定,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细集料要求颗粒较圆润,含泥量和泥块含量较低。-强度:粗集料强度要求较高,通常采用压碎指标等指标来衡量;细集料对强度要求相对较低,但也应具有一定的强度。3.(1)计算水泥用量:根据公式$m_{co}=\frac{m_{wo}}{W/C}$,已知$m_{wo}=180kg/m³$,$W/C=0.5$,则$m_{co}=\frac{180}{0.5}=360kg/m³$。(2)计算砂石总用量:$m_{go}+m_{so}=m_{cp}-m_{co}-m_{wo}$,已知$m_{cp}=2400kg/m³$,$m_{co}=360kg/m³$,$m_{wo}=180kg/m³$,则$m_{go}+m_{so}=2400-360-180=1860kg/m³$。(3)计算砂和石子的用量:已知砂率$β_s=35\%$,则$m_{so}=(m_{go}+m_{so})\timesβ_s=1860×0.35=651kg/m³$,$m_{go}=m_{go}+m_{so}-m_{so}=1860-651=1209kg/m³$。所以,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为360kg,砂用量为651kg,石子用量为1209kg。4.石灰稳定土基层的施工工艺要点如下:-准备工作:包括下承层的检查与验收,备料(石灰、土等)。石灰应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并过筛。-混合料拌和:可采用路拌法或厂拌法。路拌法是在施工现场将石灰和土进行翻拌,应确保拌和均匀;厂拌法是在搅拌站集中拌和,质量更易控制。-运输与摊铺:拌和好的混合料应尽快运输到施工现场,采用摊铺机或平地机进行摊铺,摊铺时应控制好厚度和平整度。-碾压:摊铺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一般采用轻型压路机先稳压,再用重型压路机进行复压和终压,直至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养生:碾压完成后应进行养生,可采用洒水养生、覆盖养生等方法,养生期一般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5.道路用钢材主要类型及应用如下:-钢筋:包括热轧钢筋、冷轧带肋钢筋等。热轧钢筋常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如桥梁的梁、板、柱等构件,为混凝土提供抗拉能力;冷轧带肋钢筋可用于小型桥梁、涵洞等结构的配筋。-预应力钢材:如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钢丝等。主要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通过预先施加应力,提高结构的抗裂性能和承载能力,广泛应用于大跨度桥梁等工程。-钢材制品:如钢板、型钢等。钢板可用于制作桥梁的钢板梁、钢箱梁等;型钢可用于制作桥梁的支撑结构、栏杆等。二、道路勘测设计部分复习题1.简述道路平面线形的组成要素及其特点。2.什么是道路的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60km/h,圆曲线半径$R=300m$,缓和曲线长度$L_s=70m$,试计算该缓和曲线终点处的半径值和缓和曲线参数$A$。4.简述道路交叉口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5.道路选线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答案1.道路平面线形的组成要素有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直线:特点是方向明确、距离短捷,行车视距良好,驾驶操作简单。但直线过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劳,易引发交通事故,且不易适应地形变化。-圆曲线:具有一定的曲率,能适应地形变化,使道路线形更流畅。圆曲线半径越大,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越好,但受地形等条件限制,半径不能无限大。-缓和曲线:是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不同的圆曲线之间设置的过渡曲线。其特点是曲率连续变化,能使车辆行驶的离心力逐渐变化,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缓和曲线还能使驾驶员在视觉上有一个过渡,引导驾驶员视线。2.道路的纵断面设计是指在路线纵断面上进行竖向高程的设计,确定路线的坡度、坡长、变坡点位置等。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路线的纵坡和坡长:根据地形、设计速度、排水等要求,合理确定各路段的纵坡和坡长。-确定变坡点的位置和高程:变坡点是相邻两纵坡的交点,需要确定其在路线上的位置和高程。-竖曲线设计:在变坡点处设置竖曲线,以保证行车的平顺性和视距要求。竖曲线分为凸形竖曲线和凹形竖曲线。-计算路基设计高程:根据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计算路基边缘、路中心线等位置的设计高程。3.(1)缓和曲线终点处的半径值:缓和曲线是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起点半径为无穷大,终点半径等于圆曲线半径,所以缓和曲线终点处的半径$R=300m$。(2)计算缓和曲线参数$A$:根据公式$A^2=R\timesL_s$,已知$R=300m$,$L_s=70m$,则$A=\sqrt{R\timesL_s}=\sqrt{300×70}=\sqrt{21000}\approx144.91m$。4.道路交叉口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如下:-平面交叉口:-十字形交叉口:适用于两条道路垂直相交的情况,是最常见的交叉口形式,交通组织相对简单。-T形交叉口:适用于一条道路与另一条道路端部相交的情况,常用于道路的尽头或次要道路与主要道路的连接。-X形交叉口:适用于两条道路斜交的情况,但由于交通流线复杂,需要合理的交通组织和信号控制。-立体交叉口:-分离式立体交叉:适用于相交道路之间交通量较小,不需要设置交通转换的情况,如铁路与道路的交叉等。-互通式立体交叉:适用于交通量大、转向需求多的情况,可分为苜蓿叶式、喇叭式、定向式等多种形式。苜蓿叶式适用于两条高速公路或主要干道的交叉;喇叭式适用于主次干道的交叉;定向式适用于交通量特别大、对转向速度要求高的情况。5.道路选线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符合国家政策和规划:选线应符合国家的公路网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政策和规划要求。-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路线应具有良好的线形指标,保证足够的视距和行车平顺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充分利用有利地形,避开不良地质地段,降低工程造价和施工难度。-考虑沿线经济发展:选线应考虑沿线的城镇、村庄、厂矿等的分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便群众出行。-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平衡,避免对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等造成影响。-节约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尽量少占耕地和农田。三、道路路基路面部分复习题1.简述路基的主要病害类型及其产生原因。2.路面结构层一般由哪几层组成,各层的作用是什么?3.某路基填土高度为5m,采用分层填筑压实,每层压实厚度为0.3m,试计算该路基需要填筑的层数。4.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模板安装的技术要求。5.道路排水系统包括哪些部分,其作用分别是什么?答案1.路基的主要病害类型及其产生原因如下:-路基沉陷:-填方路基沉陷:主要是由于填方材料压实不足,在车辆荷载和自重作用下,填方土体进一步压缩变形;填方材料质量差,如含有大量的杂质、有机质等,也会导致路基沉陷。-地基沉陷:地基承载力不足,在路基填土荷载作用下,地基发生沉降;地基土为软土、湿陷性黄土等特殊土,未进行有效处理,也会引起路基沉陷。-边坡滑塌:-溜方:主要是由于边坡表层土在雨水冲刷、振动等作用下,沿坡面下滑。-滑坡:边坡土体的抗滑力小于下滑力,可能是由于边坡过陡、土体强度降低(如受水浸泡)、地震等因素引起。-路基冻胀与翻浆:在季节性冻土地区,冬季土中水冻结成冰,体积膨胀,导致路基冻胀;春季气温升高,冻土融化,土基含水量增大,强度降低,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出现翻浆现象。-泥石流:在山区,暴雨、洪水等引发大量的泥沙、石块等混合物流下,冲击路基,造成路基破坏。2.路面结构层一般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和垫层组成。-面层:直接承受车辆荷载和自然因素的作用,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平整度、抗滑性能和耐磨性,保证行车的安全、舒适和快速。-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垂直力,并将其扩散到底基层和土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底基层:在基层之下,进一步扩散基层传来的荷载,对材料要求相对基层较低,可采用性能稍差的材料。-垫层:设置在底基层与土基之间,其作用是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保证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还能扩散基层传来的荷载,减小土基所受的应力。3.计算填筑层数:填筑层数$n=\frac{H}{h}$,其中$H=5m$,$h=0.3m$,则$n=\frac{5}{0.3}\approx16.67$,由于层数必须为整数,且要保证填筑高度,所以需要向上取整,即该路基需要填筑17层。4.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模板安装的技术要求如下:-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和施工荷载,不变形、不位移。-模板的高度应与混凝土面板厚度一致,误差不超过规定范围。-模板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应准确,安装应牢固,相邻模板的高差不应超过允许偏差。-模板的接头应严密平顺,不得有漏浆现象,可采用橡胶条等密封材料进行密封。-模板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检查和校正,确保其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在模板内侧涂刷脱模剂,便于混凝土脱模。5.道路排水系统包括以下部分及其作用:-地面排水设施:-边沟:设置在路基两侧,主要作用是汇集和排除路面和边坡的地表水,防止地表水渗入路基,影响路基的稳定性。-截水沟:设置在路堑边坡顶部或山坡上方,拦截流向路基的地表水,减少地表水对路基的冲刷。-排水沟:将边沟、截水沟等汇集的水引至桥涵或天然河流等排水出口,起到排水疏导的作用。-地下排水设施:-盲沟:用于排除路基范围内的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提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盲沟一般由碎石、砾石等透水性材料填充,外包反滤层。-渗沟:也是排除地下水的设施,可分为填石渗沟、管式渗沟和洞式渗沟等。渗沟能更有效地汇集和排除地下水。-检查井和疏通井:用于检查和疏通地下排水管道,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路面排水设施:-路面横坡:使路面表面的水迅速向两侧排走,减少路面积水,提高行车安全性。-雨水口:设置在路面边缘,收集路面雨水,并通过雨水支管将雨水引入排水管道。四、道路施工与管理部分复习题1.简述路基施工的一般流程。2.道路施工中如何进行质量控制?3.某道路工程合同工期为180天,计划在第30天开始进行路面基层施工,预计施工时间为60天,试绘制该路面基层施工的横道图。4.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应采取哪些措施?5.简述道路工程竣工验收的主要内容。答案1.路基施工的一般流程如下:-施工准备:包括技术准备(熟悉设计文件、进行技术交底等)、现场准备(场地清理、测量放线等)、材料准备(土料、石灰等)和机械设备准备。-基底处理:对路基基底进行处理,如清除杂草、树根等,对软土地基等不良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路基填筑:采用分层填筑的方法,将土料或其他填筑材料逐层铺填并压实。每层填筑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和填筑材料的性质确定。-路基压实:使用压实机械对填筑的路基进行压实,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压实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缘后中间的原则。-路基整修:对路基的边坡、顶面等进行整修,使其符合设计要求的坡度和高程。-质量检验:对路基的压实度、平整度、高程等指标进行检验,确保路基质量符合标准。2.道路施工中进行质量控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原材料质量控制:对水泥、钢材、砂石等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工艺控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如路基填筑的分层厚度、压实遍数,路面摊铺的温度、速度等。-施工过程质量检验:在施工过程中,对各分项工程的质量进行及时检验,如路基压实度检测、路面平整度检测等。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整改。-人员素质控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如质量责任制、质量检验制度等,确保质量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3.绘制路面基层施工横道图:|时间(天)|1-10|11-20|21-30|31-40|41-50|51-60|61-70|71-80|81-90||----|----|----|----|----|----|----|----|----|----||路面基层施工||||开始|施工中|施工中|施工中|施工结束||注:以上横道图以10天为一个时间单位,在第30天开始施工,持续60天。4.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应采取以下措施:-安全教育培训: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安全法规、安全操作规程等内容,提高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