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道路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题及答案(2025年定西)_第1页
注册道路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题及答案(2025年定西)_第2页
注册道路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题及答案(2025年定西)_第3页
注册道路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题及答案(2025年定西)_第4页
注册道路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题及答案(2025年定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册道路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题及答案(2025年定西)一、道路工程专业基础复习题及答案(一)道路工程材料1.单项选择题(1)道路石油沥青的针入度越大,表明该沥青()。A.黏稠性越大B.感温性越大C.稠度越小D.高温稳定性越好答案:C。针入度是衡量沥青稠度的指标,针入度越大,沥青越软,稠度越小。(2)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划分的。A.立方体抗压强度设计值B.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C.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D.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答案:B。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2.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道路基层常用材料的有()。A.水泥稳定土B.石灰稳定土C.级配碎石D.沥青混凝土答案:ABC。沥青混凝土一般用于路面面层,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和级配碎石常用于道路基层。(2)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包括()。A.抗拉强度B.屈服强度C.伸长率D.冲击韧性答案:ABCD。这些都是钢材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3.简答题简述道路水泥混凝土对粗集料的质量要求。答案:道路水泥混凝土对粗集料的质量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颗粒形状:应接近立方体,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过多,一般要求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一定比例,以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最大粒径:粗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最小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净距的3/4;在两层或多层配筋的结构中,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1/2。对于道路混凝土,最大粒径不宜超过40mm。-级配:良好的级配可以使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同时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一般采用连续级配或间断级配。-强度:粗集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其抗压强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常用压碎指标来衡量粗集料的强度。-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含泥量和泥块含量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要严格控制。一般要求含泥量不超过一定百分比,泥块含量也有相应的限制。(二)工程测量1.单项选择题(1)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尺读数为1.213m,B尺读数为1.401m,则()。A.A点比B点高B.A点比B点低C.A点与B点等高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答案:A。后视读数小于前视读数,说明A点比B点高。后视读数与前视读数之差为高差,hAB=a-b=1.213-1.401=-0.188m,高差为负,A点高。(2)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测量时,需要设置的参数不包括()。A.测站点坐标B.后视点坐标C.仪器高D.温度答案:D。进行全站仪坐标测量时,需要设置测站点坐标、后视点坐标和仪器高,温度一般在进行距离测量的气象改正时会用到,但不是坐标测量必须设置的参数。2.多项选择题(1)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A.中误差B.系统误差C.偶然误差D.相对误差答案:BC。测量误差按性质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中误差和相对误差是衡量测量精度的指标。(2)以下属于高斯投影特点的是()。A.等角投影B.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线且长度不变C.离中央子午线越远,投影变形越大D.投影后所有图形保持相似答案:ABCD。高斯投影是等角投影,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线且长度不变,离中央子午线越远投影变形越大,投影后所有图形保持相似。3.简答题简述水准测量的主要步骤。答案:水准测量的主要步骤如下:-安置水准仪:在测站处选择合适的位置安置水准仪,并进行粗略整平,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后视读数:将水准尺立于后视点上,用望远镜瞄准水准尺,进行物镜调焦和目镜调焦,使水准尺成像清晰,消除视差,然后读取水准尺上的读数,记为后视读数a。-前视读数:将水准尺移至前视点上,再次用望远镜瞄准水准尺,读取前视读数b。-计算高差:根据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计算两点间的高差h=a-b。-记录与检核:将后视读数、前视读数和高差等数据记录在水准测量手簿中,同时进行计算检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搬站与重复测量:完成一个测站的测量后,将水准仪搬至下一个测站,重复上述步骤,继续进行水准测量,直到完成所有测量任务。二、道路工程专业知识复习题及答案(一)道路勘测设计1.单项选择题(1)道路平曲线半径小于()时,应设置加宽。A.250mB.300mC.350mD.400m答案:A。当道路平曲线半径小于250m时,应设置加宽。(2)道路纵断面设计中,竖曲线的切线长T与曲线长L的关系是()。A.T=LB.T=2LC.T=L/2D.T=L/3答案:C。竖曲线的切线长T等于曲线长L的一半,即T=L/2。2.多项选择题(1)道路选线应综合考虑的因素有()。A.地形地貌B.地质条件C.社会经济因素D.环境保护要求答案:ABCD。道路选线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和环境保护要求等多方面因素。(2)道路横断面的形式有()。A.单幅路B.双幅路C.三幅路D.四幅路答案:ABCD。常见的道路横断面形式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3.简答题简述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的基本要求。答案: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的基本要求如下:-满足汽车行驶的力学要求:道路平面线形应保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曲线半径应满足汽车行驶的离心力要求,避免因离心力过大而导致车辆侧滑或倾覆。-保证行车视距:行车视距是指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为了保证行车安全,能及时发现前方障碍物并采取措施所需的最短距离。平面线形设计应保证足够的停车视距、会车视距和超车视距等。-线形连续、均衡:平面线形应连续、平滑,避免出现突变或急剧转折的情况。直线与曲线、曲线与曲线之间应合理衔接,保证车辆行驶的舒适性。-与地形、地物相适应:道路平面线形应结合地形、地物进行设计,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低工程造价。同时,要考虑与周围建筑物、其他交通设施等的协调配合。-符合美学要求:良好的道路平面线形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给驾驶员和乘客带来视觉上的美感。例如,曲线的形状应流畅自然,避免出现生硬、呆板的线条。(二)道路路基路面工程1.单项选择题(1)路基压实度是指()。A.实测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之比B.实测湿密度与最大干密度之比C.实测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时干密度之比D.实测湿密度与最佳含水量时湿密度之比答案:A。路基压实度是实测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之比。(2)沥青路面的设计弯沉值是指()。A.路面竣工后第一年不利季节,路面在设计车道上,在设计标准轴载作用下,测得的最大回弹弯沉值B.路面竣工后第二年不利季节,路面在设计车道上,在设计标准轴载作用下,测得的最大回弹弯沉值C.路面竣工后第三年不利季节,路面在设计车道上,在设计标准轴载作用下,测得的最大回弹弯沉值D.路面竣工后第四年不利季节,路面在设计车道上,在设计标准轴载作用下,测得的最大回弹弯沉值答案:A。沥青路面的设计弯沉值是路面竣工后第一年不利季节,路面在设计车道上,在设计标准轴载作用下,测得的最大回弹弯沉值。2.多项选择题(1)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有()。A.工程地质法B.力学分析法C.圆弧滑动面法D.折线滑动面法答案:ABCD。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工程地质法、力学分析法,力学分析法中又有圆弧滑动面法和折线滑动面法等。(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类型有()。A.裂缝B.断板C.错台D.拱起答案:ABCD。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有裂缝、断板、错台和拱起等。3.简答题简述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答案: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施工准备:-原材料准备:对沥青、集料、矿粉等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机械设备准备:准备好摊铺机、压路机、运输车辆等施工机械设备,并进行调试和保养。-基层检查与处理:对基层的平整度、压实度、高程等进行检查,如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进行处理。-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根据设计配合比,将沥青、集料和矿粉等按一定比例投入拌和机中进行搅拌。-控制好拌和温度和时间,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均匀、稳定。-运输:-采用自卸汽车将拌制好的沥青混合料运输至施工现场。-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温、防雨和防污染,确保混合料的温度和质量。-摊铺:-用摊铺机将沥青混合料均匀地摊铺在基层上。-控制好摊铺速度、摊铺厚度和平整度,保证摊铺质量。-压实:-摊铺后及时进行压实,一般采用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初压采用轻型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装置的振动压路机碾压,复压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碾压,终压采用钢筒式压路机碾压,消除轮迹。-接缝处理:-纵向接缝应采用热接缝,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纵向接缝应错开150mm以上。-横向接缝应采用平接缝,在下次摊铺前,应将接缝处清扫干净,并涂刷粘层油。-质量检测与验收:-施工完成后,对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压实度、厚度、弯沉值等指标进行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后,进行验收。三、道路工程专业案例分析复习题及答案(一)案例一某新建道路,全长5km,设计车速60km/h,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宽度为12m,其中行车道宽9m,两侧硬路肩各宽1.5m。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一段软土地基,需要进行处理。1.问题(1)该道路的平曲线最小半径应满足什么要求?(2)对于软土地基,可采用哪些处理方法?(3)计算该道路的路基土方工程量(假设路基为梯形断面,边坡坡度为1:1.5,路基平均填土高度为1.5m)。2.答案(1)根据设计车速60km/h,查相关规范可知,该道路的平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为125m,极限值为60m。(2)对于软土地基,可采用以下处理方法:-换填法:将软土全部或部分挖除,换填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的材料,如砂、砾石、灰土等。-排水固结法:通过设置排水系统(如砂井、塑料排水板等),使软土中的水分排出,加速软土的固结,提高地基强度。-水泥搅拌桩法: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将水泥与软土强制搅拌,使软土硬结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桩,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法:在软土地基上铺设土工格栅、土工织物等土工合成材料,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3)首先计算路基横断面面积:梯形断面面积公式为S=(a+b)h/2,其中a为上底宽度(行车道宽+两侧硬路肩宽=9+1.5×2=12m),b为下底宽度,h为填土高度。下底宽度b=a+2×1.5×h=12+2×1.5×1.5=16.5m。则横断面面积S=(12+16.5)×1.5/2=21.375m²。路基土方工程量V=S×L=21.375×5000=106875m³。(二)案例二某城市道路改造工程,原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部分板块出现裂缝、断板等病害。设计方案采用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方法进行处理。1.问题(1)在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前,对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应进行哪些处理?(2)为防止反射裂缝的产生,可采取哪些措施?(3)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一般如何确定?2.答案(1)在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前,对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应进行以下处理:-病害处理:对裂缝、断板等病害进行修补,如采用灌缝、压浆、换板等方法。-表面处理:对原路面进行清扫、冲洗,去除表面的杂物、灰尘和油污等,保证路面清洁。-强度检测:对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强度进行检测,如回弹模量检测等,了解路面的承载能力。-铺设应力吸收层:在原路面上铺设应力吸收层,如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等,减少反射裂缝的产生。(2)为防止反射裂缝的产生,可采取以下措施:-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在原路面与沥青面层之间铺设土工格栅、土工织物等土工合成材料,分散应力,减少裂缝的扩展。-增加沥青面层厚度:适当增加沥青面层的厚度,可以延缓反射裂缝的出现。-采用应力吸收层:如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土工布浸渍沥青应力吸收层等,吸收和消散基层裂缝产生的应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