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复习与测试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岳麓版2007选修探索历史的奥秘-岳麓版2007主备人备课成员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以高中历史岳麓版2007选修《探索历史的奥秘》为教材,围绕课本内容进行综合复习与测试。通过梳理课本知识,设计针对性强的复习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同时,通过测试环节,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阶段学习奠定基础。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责任感,提升历史意识。
2.培养学生通过史料分析、比较和归纳,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社会规律,增强历史解释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历史实践意识。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1.历史事件的时间线梳理:重点掌握课本中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和相互关系。
解决办法:通过时间轴绘制和事件串联活动,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历史时间框架。
难点:
1.历史人物的评价:如何客观、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
解决办法:引入多元视角,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史料解读等方法,形成自己的评价。
2.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深入理解历史现象产生的多方面原因。
解决办法: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历史背景,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原因,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探索历史的奥秘》教材,以便复习课本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与历史事件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用于直观展示历史背景和过程。
3.教学工具:准备历史时间轴、思维导图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准备白板或投影仪,展示教学资源。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
1.老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历史有哪些了解?有没有哪些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特别感兴趣?”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2.老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历史的奥秘,深入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了解历史发展脉络。”
3.老师展示一幅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历史图片,如历史地图、文物图片等,让学生初步感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讲授(15分钟)
1.时间线梳理:老师引导学生梳理课本中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脉络。
2.人物评价:老师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老师以历史事件为例,如“汉朝的统一”,引导学生分析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三)实践活动(15分钟)
1.时间轴绘制:学生分组合作,绘制课本中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时间观念。
2.历史人物辩论赛:学生分组,选取课本中的历史人物进行辩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历史现象分析:学生分组,分析课本中的历史现象,如“丝绸之路的开通”,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1.学生讨论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如“秦朝统一六国”,举例回答:“同学们认为,秦朝统一六国的时间顺序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
2.学生讨论历史人物的评价,如“秦始皇”,举例回答:“同学们如何评价秦始皇?请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3.学生讨论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如“汉朝的统一”,举例回答:“同学们认为,汉朝统一的原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五)总结回顾(5分钟)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如历史事件的时间线、人物评价、历史现象分析等。
2.老师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如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人物评价的方法和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
3.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历史,拓展知识面。
整个教学流程用时共计45分钟。教学资源拓展1.拓展资源:
-历史纪录片:推荐学生观看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历史纪录片,如《大秦帝国》、《汉朝那些事儿》等,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历史地图集:利用历史地图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疆域变迁、交通路线等,增强空间观念。
-历史文物图片:收集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文物图片,如秦始皇兵马俑、汉代的青铜器等,通过文物了解历史文化的细节。
-历史小说:推荐一些历史小说,如《史记》、《三国演义》等,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阅读《史记》中的相关篇章,了解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和影响。
-鼓励学生研究汉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情况,探讨汉朝如何实现经济繁荣。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址,亲身体验历史,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学生可以尝试撰写历史小论文,如分析某位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和贡献,提高写作能力。
-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历史论坛、历史博客等,让学生参与讨论,拓宽视野。
-安排历史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设计历史主题的班会或演讲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剧的排练和表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理解。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历史时间线,将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加深对历史发展脉络的认识。
-通过历史游戏,如“历史穿越”、“历史谜题”等,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学习历史知识。板书设计①历史事件时间线
-秦始皇统一六国
-汉朝的建立与发展
-丝绸之路的开通
②历史人物评价
-秦始皇: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
-汉武帝:推恩令、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促进文化交流
③历史现象分析
-秦朝统一六国的原因:中央集权、法家思想
-汉朝繁荣的原因:农业发展、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课后作业1.作业内容:请学生根据课本内容,整理一份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简要报告,包括统一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答案示例: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主要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法家思想的推行、强大的军事力量等。统一过程包括: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的影响有:结束了长期的战国纷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
2.作业内容:学生选择一位汉朝时期的历史人物,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生平事迹、主要贡献和历史评价。
答案示例:汉武帝:在位期间,推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开疆拓土,设立西域都护府;实行盐铁官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重视文化教育,设立太学。
3.作业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并撰写一份小组报告。
答案示例: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包括: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推动了汉朝的繁荣发展。
4.作业内容: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分析汉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情况,并撰写一份简要报告。
答案示例:汉朝时期农业发展:推广耕作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手工业发展:丝织业、铁器制造等手工业技术提高;商业发展: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商业繁荣。
5.作业内容:学生选择一个历史事件,分析其背后的历史原因,并撰写一份简要报告。
答案示例:分析汉朝统一的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法家思想的推行、强大的军事力量等。
6.作业内容:学生根据课本内容,编写一个关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剧本,并进行角色扮演。
答案示例:剧本内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故事。角色:秦始皇、赵国国王、楚国国王等。
7.作业内容: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呼吸制氧项目发展计划
- 十岁生日致辞(集锦15篇)
- 2025广东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生33人(第二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低辐射玻璃(采暖地区用)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招聘眼科劳务派遣特检1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长春市绿园区公办幼儿园公开招聘临聘人员(1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官洲街道环监所招聘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广西南宁隆安县南圩镇杨湾卫生院医学影像专业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恒丰银行昆明分行社会招聘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福建南平市建阳区园林服务中心招聘园林养护综合专员1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单病种住院诊疗费用控制表
- 2023年工业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 老旧小区改造监理实施细则
- 礼品售后服务承诺书
- 音乐治疗和心理剧演出你内心的音乐
- 液塑限自动计算程序
- 村卫生室药品管理制度
- 掩耳盗铃儿童故事绘本PPT
- CIED植入围手术期抗凝治疗
- 现代医学实验动物科学和比较医学研究
- 澳门立法会间接选举制度及其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