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一分班数学资料专题试卷(比较难)及解析_第1页
(完整版)初一分班数学资料专题试卷(比较难)及解析_第2页
(完整版)初一分班数学资料专题试卷(比较难)及解析_第3页
(完整版)初一分班数学资料专题试卷(比较难)及解析_第4页
(完整版)初一分班数学资料专题试卷(比较难)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完整版)初一分班数学资料专题试卷(比较难)及解析一、选择题1.小郑有两个正方形骰子,每个面上点数符合如下规则:骰子相对两个面上的点数之和为7.下面是四个骰子的展开图.其中哪两个可能是小郑的骰子?A.Ⅰ和Ⅱ B.Ⅱ和Ⅲ C.Ⅲ和Ⅳ D.Ⅰ和Ⅳ答案:B解析:B【详解】正方体展开图,相对面的判断.2.有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两个角的度数之比是1∶2。这个三角形按角分不可能是()。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答案:C解析:C【分析】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的比可能是1∶1∶2,也可能是1∶2∶2,分别算出这两种情况的最大角,再判三角形的形状即可。【详解】当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的比可能是1∶1∶2时;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角=180°÷(1+1+2)×2=90°,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当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的比可能是1∶2∶2时;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角=180°÷(1+2+2)×2=72°,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所以不可能是钝角三角形。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比的应用。3.用1kg铁的和3kg棉花的相比较,结果是()。A.3kg棉花的重 B.1kg铁的重 C.一样重 D.无法比较答案:C解析:C【详解】略4.从前面看是,从右面看也是的图形是()A. B. C.答案:C解析:C【详解】根据从前面、右面看到的形状,所用的小正方体分上、下两层,前、后两行.首先排除A图;B图从前面能看到一列2个正方形,也不符合题意,排除;C图从正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上、下两行,上行1个,下行2个,左齐;从右面看到的形状与从正面看到的相同,符合题意5.根据下图,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鸭的只数比鹅少 B.鸭与鹅的只数之比是3∶4C.鹅与鸭的只数之比是5∶4 D.如果鹅有100只,鸭有75只答案:C解析:C【分析】把鹅的只数看作单位“1”,鸭的只数比鹅的只数少,则鸭的只数是鹅的,也就是鸭与鹅的只数之比是3∶4,结合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由分析可知:鸭的只数比鹅的只数少,则鸭的只数是鹅的,也就是鸭与鹅的只数之比是3∶4,如果鹅有100只,鸭有75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比的应用,明确鸭和鹅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6.大、小两个圆柱的底面积之比是2∶1,高之比是3∶2,这两个圆柱的体积之比是()。A.5∶3 B.6∶3 C.3∶1答案:C解析:C【分析】要求两个圆柱的体积比,需先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分别求出它们的体积,进而写比得解。【详解】解:设两个圆柱的底面积都2S、S,高分别为3h、2h。圆柱的体积分别是:体积比:故答案选:C。【点睛】此题考查圆柱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V圆柱=Sh。7.下图是一个健康人一天的体温曲线图从这幅图中可知()。A.7:30体温约是36.8℃ B.一天的体温波动不超过1℃C.8时到18时体温一直上升 D.6时和16时体温一样答案:B解析:B【分析】由题意知:可根据曲线的运动趋势来推断体温的变化情况。据此解答。【详解】A.7:30体温约是36.7℃;没有达到36.8℃。B.一天的体温最高是15时约37.3℃,最低是3时约36.4℃,波动不超过1℃。C.18时体温已经下降。D.6时的体温接近36.6,16时的体温略高于37.2。体温不一样。故说法正确的是B。【点睛】学会从折线统计图中找到相关的信息,并能进行合理的分析、判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一种电视机提价25%,又降价20%,现在的价钱和原来的价钱相比,价钱().A.降低了 B.没有变 C.提高了 D.不确定答案:B解析:B【详解】略9.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从图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下列等式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A.13=3+10 B.25=9+16 C.36=15+21 D.49=18+31答案:C解析:C【详解】解:这些三角形数的规律是1,3,6,10,15,21,28,36,45,…,且正方形数是这串数中相邻两数之和,很容易看到:恰有36=15+21.故选C.题目中“三角形数”的规律为1、3、6、10、15、21…“正方形数”的规律为1、4、9、16、25…,根据题目已知条件:从图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可得出最后结果.10.如图,每个小正方形都是由4根同样长的小棒摆成的。那么第8个图形中一共用()根小棒。A.324 B.144 C.160答案:B解析:B【分析】根据上图中已知的规律:图形边长×边数,继续排列出第8个图形中一共有8×18根小棒。【详解】图1有1×4图2有2×6图3有3×8图4有4×10图5有5×12图6有6×14图7有7×16图8有8×18=144(根)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数形结合,关键是找出规律,再用规律解决问题。11.时=(______)分600毫升=(______)立方分米解析:0.6【分析】利用单位换算方法解答,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上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乘上进率。1小时=60分钟;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详解】时=×60=80分钟;600毫升=600÷1000=0.6升=0.6立方分米故答案为:80;0.6【点睛】此题考查单位换算方法,以及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12.20%==()÷10=4∶()=()(填小数)。解析:;2;20;0.2【分析】20%==1∶5=1÷5=0.2,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和比的基本性质即可求得。【详解】20%=1÷5=(1×2)÷(5×2)=2÷1020%=1∶5=(1×4)∶(5×4)=4∶2020%==(2)÷10=4∶(20)=(0.2)(填小数)。【点睛】掌握百分数、比、分数、除法之间互化的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二、填空题13.一项工程,原计划10个月完成,实际8个月完成,工作时间缩短了(________)%,工作效率提高了(________)%。解析:25【分析】先求出缩短得时间,用缩短的时间除以计划的时间就是工作时间缩短得百分比;把这件工作的总量看成单位“1”,那么计划的工作效率是,实际的工作效率是,用实际的工作效率减去计划的工作效率再除以计划的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效率提高得百分比。【详解】(10-8)÷10=2÷10=20%;(-)÷=÷=25%【点睛】本题是百分数除法应用题得基本类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14.把一个直径为4cm的圆形纸片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cm,面积是(________)cm2。解析:5612.56【分析】长方形的周长=圆的周长+2条半径;长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详解】3.14×4+(4÷2×2)=12.56+4=16.56(厘米);3.14×(4÷2)²=3.14×4=12.56(平方厘米)【点睛】理解熟记圆的面积推导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某班学生有四十多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有男生(______)人,女生(______)人。答案:24【分析】根据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男女生共5+6份,将总份数扩大到40多,从而确定男女生人数。【详解】5+6=1111×4=44(人)44÷11=4(人)4×5=20(人)解析:24【分析】根据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男女生共5+6份,将总份数扩大到40多,从而确定男女生人数。【详解】5+6=1111×4=44(人)44÷11=4(人)4×5=20(人)4×6=24(人)【点睛】关键是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16.甲、乙两个城市之间高速公路的距离是101km,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这条公路的图上距离是(______)cm。答案:02【分析】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进行换算即可。【详解】101千米=10100000厘米10100000÷5000000=2.02(厘米)【点睛】关键是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解析:02【分析】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进行换算即可。【详解】101千米=10100000厘米10100000÷5000000=2.02(厘米)【点睛】关键是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方法。17.把一个高为5厘米的圆柱沿着底面直径往下切,表面积增加40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答案:92【分析】将一个高5厘米的圆柱沿底面直径垂直切成两部分,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两个面,这两个面是相等的长方形,宽等于圆柱的底面直径,长等于圆柱的高,据此求出底面直径;求出圆柱的底面直径,已知圆解析:92【分析】将一个高5厘米的圆柱沿底面直径垂直切成两部分,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两个面,这两个面是相等的长方形,宽等于圆柱的底面直径,长等于圆柱的高,据此求出底面直径;求出圆柱的底面直径,已知圆柱的高,根据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即可求解。【详解】底面直径:40÷2÷5=4(厘米)表面积:3.14×4×5+3.14×(4÷2)2×2=62.8+25.12=87.92(平方厘米).【点睛】本题考查圆柱的表面积,明确沿底面直径垂直切成两部分宽等于圆柱的底面直径,长等于圆柱的高是关键。18.踢毽子活动中,某班平均每人踢6下,如果只是女生踢,平均每人15下,如果只是男生踢,平均每人_____下.答案:10【解析】【分析】可以看作是工程问题来解答,把踢毽子总次数看成单位“1”,则合作的效率为,女生的工作效率为,由工作效率和=男生的工作效率+女生的工作效率,得出男生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之和﹣女解析:10【解析】【分析】可以看作是工程问题来解答,把踢毽子总次数看成单位“1”,则合作的效率为,女生的工作效率为,由工作效率和=男生的工作效率+女生的工作效率,得出男生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之和﹣女生的工作效率,设出男生踢毽子每人x下,代入关系式列方程解答.【详解】解:设男生踢毽子每人x下,+=,+﹣=﹣,=,x=10.答:平均每人10下.故答案为10.19.A、B两地相距203米。甲、乙、丙速度分别是每分4米、6米、5米,如果甲乙从A地,丙从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________)分钟或(________)分钟后,丙与乙的距离是丙与甲距离的2倍。答案:29【分析】甲、乙、丙在相遇前,是不可能存在题目问题处的情况的,故可以分为两种情况讨论:①第一次乙与丙的距离是甲与丙距离的2倍时,乙已经与丙相遇,而甲还没有与丙相遇。设x分钟后丙与乙的解析:29【分析】甲、乙、丙在相遇前,是不可能存在题目问题处的情况的,故可以分为两种情况讨论:①第一次乙与丙的距离是甲与丙距离的2倍时,乙已经与丙相遇,而甲还没有与丙相遇。设x分钟后丙与乙的距离是丙与甲距离的2倍,乙与丙一共走的路程是(6+5)x米,它们之间的距离是(6+5)x-203;甲与丙一共走的路程是(4+5)x,它们之间的距离是203-(4+5)x,由2倍关系可列得方程(6+5)x-203=2×[203-(4+5)x];②第二次丙与乙的距离是丙与甲距离的2倍时,甲、乙都已经和丙相遇,设y分钟后丙与乙的距离是丙与甲距离的2倍,丙与乙合走的路程就是(6+5)y米,它们之间的距离是(6+5)y-203,甲与丙一共走的路程是(4+5)y,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是(4+5)y-203,再由2倍关系,可列得方程(6+5)y-203=2×[(4+5)y-203]。【详解】①设x分钟后丙与乙的距离是丙与甲距离的2倍,(6+5)x-203=2×[203-(4+5)x]11x-203=2×[203-9x]29x=609x=21②设y分钟后丙与乙的距离是丙与甲距离的2倍,(6+5)y-203=2×[(4+5)y-203]11y-203=2[9y-203]11y-203=18y-4067y=203y=29【点睛】本题关键是找等量关系,并且知道等量关系存在于相遇之后,再结合题意分两种情况思考。20.(2分)左起第13个图形是(______),前40个图形中共有(______)个。答案:【详解】,(40÷4)×2=20(个)解析:【详解】,(40÷4)×2=20(个)21.直接写出得数。(1)(2)(3)(4)(5)(6)(7)(8)答案:(1)0.9;(2)0.52;(3);(4)0.9(5);(6);(7);(8)【分析】根据小数和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口算即可。【详解】(1)0.9(2)0.52(3解析:(1)0.9;(2)0.52;(3);(4)0.9(5);(6);(7);(8)【分析】根据小数和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口算即可。【详解】(1)0.9(2)0.52(3)(4)0.9(5)(6)(7)(8)【点睛】本题考查了口算综合,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2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①560÷16÷5

②6﹣÷6③11×()×7④[﹣()]×答案:①7②6③25④【分析】(1)根据除法的性质简算;(2)先同时计算两个除法,再算减法;(3)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解析:①7②6③25④【分析】(1)根据除法的性质简算;(2)先同时计算两个除法,再算减法;(3)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详解】①560÷16÷5=560÷(16×5)=560÷80=7;②6﹣÷6=7﹣=6;③11×()×7=11××7+×7×11=14+11=25;④[﹣()]×=[﹣]×=×=三、解答题23.解方程。答案:;【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相同的数等式仍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成立;再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解答。【详解】解:解析:;【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相同的数等式仍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成立;再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解答。【详解】解:解:【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方程的解的意义,掌握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方法。24.育才小学有360名学生,其中有的学生没有参加兴趣活动小组,参加兴趣活动小组的有多少人?答案:288人【解析】【分析】育才小学有360名学生,其中有的学生没有参加兴趣活动小组,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占全部学生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总人数乘参加兴趣小组学生占全总解析:288人【解析】【分析】育才小学有360名学生,其中有的学生没有参加兴趣活动小组,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占全部学生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总人数乘参加兴趣小组学生占全总学生的分率,即得参加兴趣活动小组的有多少人.首先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求出参加兴趣小组人数占总人数的分率是完成本题的关键.【详解】360×(1﹣)=360×=288(人)答:参加兴趣活动小组的有288人。25.水果店购进一批苹果,第一天售出20%,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出15%,这批苹果共有1000千克,两天一共售出多少千克?答案:430千克【解析】【详解】1000×20%+1000×20%×(1+15%)=430(千克)解析:430千克【解析】【详解】1000×20%+1000×20%×(1+15%)=430(千克)26.为了筹备毕业联欢活动,六(1)班的同学全部行动起来了.全班的同学布置教室,的同学采购物品,其余的14名同学准备娱乐节目.全班有多少名同学?答案:40名【详解】14÷()=14÷=40(名)

答:全班有40名同学.解析:40名【详解】14÷()=14÷=40(名)

答:全班有40名同学.27.为响应“阳光体育”,唐老师坚持每天运动一小时,下图是他一次的晨跑路线图。(1)图中的“平均配速”指的是1千米所用的时间,唐老师晨跑的平均配速是6分30秒,合()分。(2)算一算,唐老师跑步的速度大约是()米/分钟。(得数保留整数)(3)照这样的速度,唐老师沿着直线跑了5分钟,请你在图中用“”表示出跑到的大致位置。(4)唐老师沿着半径300米的圆形跑了20分钟,请你在图中用“”表示出跑到的大致位置,并说明理由。答案:(1)6.5;(2)154;(3)(4)理由:(米)(米)(米)【分析】(1)根据1分=60秒,进行换算即可;(2)用路程÷时间=速度,列式计算即可;(3)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算解析:(1)6.5;(2)154;(3)(4)理由:(米)(米)(米)【分析】(1)根据1分=60秒,进行换算即可;(2)用路程÷时间=速度,列式计算即可;(3)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算出唐老师5分钟跑的距离,在图上标注即可;(4)分别算出圆形周长和唐老师20分钟跑的距离,再图中标注即可。【详解】(1)30÷60=0.5(分),所以6分30秒=6.5分;(2)1千米=1000米,1000÷6.5≈154(米/分钟)(3)154×5=770(米)(4)(米)(米)(米)【点睛】本题考查了路程问题,关键是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28.用铁皮制作一个圆柱形油桶,要求底面半径是6分米,高与底面半径之比是3:1,制作10个这样的油桶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接头处不计)答案:2平方分米【分析】根据“底面半径是6分米,高与底面半径之比是3:1”,可求得油桶的高为18分米;要求制作10个这样的油桶至少需要铁皮的平方分米数,要先求得做一个油桶需要铁皮的平方分米数,也就是求解析:2平方分米【分析】根据“底面半径是6分米,高与底面半径之比是3:1”,可求得油桶的高为18分米;要求制作10个这样的油桶至少需要铁皮的平方分米数,要先求得做一个油桶需要铁皮的平方分米数,也就是求圆柱形油桶的表面积,即一个侧面面积与两个底面圆的面积的和,由圆柱体侧面积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列式解答即可.【详解】油桶的高:6×3=18(分米)油桶的侧面积:2×3.14×6×l8=6.28×6×l8=37.68×l8=678.24(平方分米)油桶的底面积:3.14×36×2,=3.14×72,=226.08(平方分米)油桶的表面积:678.24+226.08=904.32(平方分米);10个这样的油桶至少需要铁皮的面积:904.32×10=9043.2(平方分米)答:制作10个这样的油桶至少需要铁皮9043.2平方分米.29.李明想买3本书,每本32.80元。庆六一各个书店推出不同的促销活动。李明在甲、乙、丙书店各应付多少钱?在哪个书店买更合算?答案:8元,68.4元,65.6元钱;丙书店【分析】甲书店:原价是单位“1”,打七五折就是按原价的75%出售;乙书店:算出应付总价钱,总价钱包含几个50元,就减去几个30元,是应付钱数;丙书店:只需买解析:8元,68.4元,65.6元钱;丙书店【分析】甲书店:原价是单位“1”,打七五折就是按原价的75%出售;乙书店:算出应付总价钱,总价钱包含几个50元,就减去几个30元,是应付钱数;丙书店:只需买2本即可得到3本书,求出两本书的价钱即可,再比较即可。【详解】甲书店:3×32.8×75%=73.8(元)乙书店:3×32.8=98.4(元)98.4-30=68.4(元)丙书店:2×32.8=65.6(元)73.8>68.4>65.6答:李明在甲、乙、丙书店各应付73.8元,68.4元,65.6元钱,在丙书店更合算。【点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