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非选择题期末非选择题及答案_第1页
南通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非选择题期末非选择题及答案_第2页
南通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非选择题期末非选择题及答案_第3页
南通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非选择题期末非选择题及答案_第4页
南通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非选择题期末非选择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通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非选择题期末非选择题及答案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下接大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图一是小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图二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化学性消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小肠内表面有许多_____,它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为_____,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2)小肠中除_____分泌的肠液之外,还有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_____和胰液等多种消化液。(3)图二中,Ⅱ代表的是_____的消化曲线,代表小肠的一段是_____(填字母)。(4)某人为达到减肥目的,去医院切除一段小肠,以降低小肠的_____能力,但这样做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给出建议:平时应注意_____和合理运动。(5)由图可知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_____,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营养物质通过_____进入_____的过程叫做吸收。营养物质被吸收后随血液运往_____。(6)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_____的过程叫做消化。包括_____消化和_____消化,唾液淀粉酶能将少量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属于_____消化。2.图一表示食物“金字塔”,参照食物“金字塔”设计食谱,有利于人们均衡摄取营养物质。图二表示食物消化、吸收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图一图二(1)某同学牙龈经常出血,原因可能图一中第________层食物摄入量不足。(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它主要从图一的第三、四层食物中获得。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______内初步消化,然后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_________被吸收。(3)图二表示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被最终消化吸收的过程。食物的营养成分中,除了蛋白质外,糖类和_______也需要经过上述过程才能被人体吸收。(4)下列是几位同学设计的午餐食谱,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A.牛奶、煎鸡蛋、牛排、水果B.鸡腿汉堡、油炸苗条、可乐C.炒青菜、西红柿蛋汤、米饭D.肉片炒青椒、鲫鱼烧豆腐、青菜、米饭3.李大爷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但工作又比较紧张,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根据下表A、B、C、D、E5种食物(各100克,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帮他拟定一个较为科学的膳食计划。[注(1)、(2)、(3)只填序号]食物糖类(克)脂肪(克)蛋白质(克)维生素A(毫克)维生素C(毫克)维生素D(毫克)A0.49064740B48.273840120C8.89.56571014D76.80.67.7000E182632200(1)为保证李大爷在紧张劳动时及时获得较多的能量,应该让李大爷多吃食物_____。(2)李大爷有时牙龈出血,那么他平时应多吃食物_____。(3)有时他晚上看不清东西,建议他应多吃食物_____。(4)李大爷若将食物B作为长期主要食物,将易患_____。二、实验探究综合题4.下列图示中,图一为小刚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示意图:图二是他的肺与外界、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c、d表示气体进出的过程;图三是他进行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值的变化曲线,图中A、B、C、D、E是曲线上的五个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膈肌由①状态向②状态转变时,图二中气体进出的过程能够进行的有________(填序号);图三中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值对应曲线的________段(填“ABC”或“CDE”或“BCD”)。(2)在图二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有________(填序号)。(3)小刚在下列四种生活状态中,对应图三内A点到E点之间距离最短的是________(填序号)。A.漫步B.静坐C.打篮球D.睡觉(4)某人小腿受伤发炎,医生给他手臂静脉注射药物,该药物最少需________次经过丙血管才能到达小腿受伤部位。5.如图是呼吸系统模式图和呼吸运动的模拟图,请据图回答:(1)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2)发声器官是[]______。(3)肺泡的壁由______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外面有______围绕着,适于它与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4)痰的形成是由于[]______和[3]支气管壁内有腺细胞,能分泌黏液吸附着吸入气体中的细菌、灰尘,随管壁上纤毛的摆动被送到咽部,随咳嗽排出。(5)呼吸运动模拟图中乙处于______(填“吸气”或“呼气”)状态,此时④模拟的______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内气压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外界大气压。6.下图为人体呼吸系统组成和肺的显微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呼吸时,空气进入人体的顺序是鼻、[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这五个器官组成呼吸道,呼吸道使吸入的气体变得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对[6]_______的刺激。(2)人体组织细胞时刻进行__________作用,消耗氧气,分解__________,释放能量,同时产生__________气体。(3)如下图所示,在人体肺内,从外界吸入的氧气通过③______壁和其外的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这两层壁均由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液则变成含氧丰富的________血。(4)人在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________,胸廓的容积扩大,肺内气压________(小于/大于)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5)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它会随雾霾随空气进入呼吸系统危害人体健康,为了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你应该做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综合题7.健康问题,人人关心,请分析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夏季学生溺水事件时有发生,溺水停止呼吸是图中过程[_____]受阻造成的。(用字母表达)(2)过程[B]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其交换结果是血液变成_____血。(3)过程[D]表示_____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氧气最终进入组织细胞的_____中被利用。(4)图中运输氧的过程是[______]。(用字母表达)(5)若溺水者需要打点滴,则药物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______。(6)若A型血的溺水者受伤大出血,无A型血的紧急情况下可少量输入的血型是___型。(7)输送血液的泵是_______。8.下图1所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图3所示“人血涂片”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示意图,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过程中,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并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2)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管图像,你认为[1]是______血管,[3]是______血管,[2]是毛细血管,依据是______。(3)图3中[6]是______。某人经常情神不振,容易疲劳,经血液化验,此人红细胞数目偏少,据此判断此人患有______病。这种病人应多吃一些含铁和______丰富的食物。(4)当人患肺炎时,血液中[___]____的数量会明显增多,皮肤轻微划伤后,能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血细胞是[_]_。9.下图是人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中填写序号,“______”内填写文字。)(1)观察人血涂片实验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血细胞数量最多的是[]______。(2)当人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中[]______的数目会显著增加。(3)图中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有止血、凝血功能的是[]______。(4)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______。四、实验探究综合题10.小明妈妈回到家,先把米饭焖上,热油炒鸡蛋,炒得嫩嫩的盛出来,爆香了蒜末,放肉片,再放苦瓜丁,最后把鸡蛋倒回去,加点盐。米饭的香味混着苦瓜、鸡蛋和肉的气味,钻到鼻子里,让小明感到那么幸福。请根据材料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吃饭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能被肠液消化的有____________。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图一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2)完成图二中c、d过程是通过__________实现的,参与该活动的呼吸肌是___________。(3)被吸收的营养成分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图三中的①,此时血液成分的特点是____________。(4)图四中④内的液体中有葡萄糖,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由于[]___________的重吸收作用。(5)小明每天都喝适量的水,这样不但有利于体内的代谢废物随尿液及时排出体外,而且对调节人体内___________、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11.欣欣暑假回爷爷家,发现爷爷四肢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而且还有气短、呼吸不畅等症状,她和爸妈陪同爷爷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下表是部分检查结果:检查项目检查报告参考值(正常值)血常规红细胞(RBC)4.04.3-5.8×1012白细胞(WBC)9.43.5-9.5×109血小板(PLT)150125-350×109尿常规尿蛋白(PRO)++阴性尿潜血(BLD)+阴性胸部CT肺部感染、双肺肺气肿、主动脉及冠状动脉钙化注:“+”表示检出,“+”越多含量越多,“阴性”表示未检出。(1)根据血常规,推测爷爷可能患_________,医生建议他多补充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2)经尿常规检查,医生初步判断患者可能是肾单位的_________出现了病变。(3)通过口服药物可治疗肺部感染和肺气肿,药物主要在消化道的_被吸收,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再经过__(“肺循环”或“体循环”)到达肺部细胞。老人有四肢无力、精神不振等症状,这是因为肺气肿影响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致组织细胞缺氧,减弱了__,使机体供能减少。(4)主动脉及冠状动脉钙化可能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肌梗塞。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植入型辅助人工心脏(如图)适用于因心肌梗塞而导致心脏(左心室)泵血功能减弱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泵将血液泵入_________,辅助患者进行血液循环。12.传统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下表是一个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的三个样品中主要物质含量表(单位:克/100毫升),下图为肾内某结构模式图(1~6表示结构名称)。据图、表回答问题:物质样本A样本B样本C水989096葡萄糖0.10.10无机盐0.90.91.1蛋白质0.037.50尿素0.030.031.8(1)肾脏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依据上图分析,它是由肾小球[__]、[__](在图中①~⑤数字中选择)和组成。(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在⑥中流动的是样品[___](填字母)(3)一个正常成年人一昼夜大约产生150升原尿,而尿只有1.5升,这说明当原尿流经___________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送回到血液中。五、实验探究综合题13.“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交通警察的职责所在,根据下列图示分析交警执勤的行为,回答相关问题:(1)刘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甲中(2)_____的曲度可以调节,在_____上形成物像,最终在_____形成视觉。(2)他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____反射。(3)“请出示你的驾驶证,行驶证”,随着刘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乙中(4)_____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____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____。(4)刘警官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以检测是否酒驾或醉驾,此时司机的膈肌处于____状态,肺内气压____外界气压(填写“高于”或“低于”)。(5)进一步检查车辆时,刘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即缩手,属于____反射。请用图丙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_____。14.小雅对自己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感到困惑。请你参照下图,利用所学知识帮她解惑:(1)小雅新生命的起点是③______。(2)⑤成熟后通过小雅妈妈的阴道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_______。(3)小雅刚出生,嘴巴碰到妈妈乳头就会吮吸。这是生来就有的吮吸反射,它的结构基础是_____,由嘴唇的感受器感受刺激→______→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嘴唇、面部的效应器形成的。(4)出生后,小雅的肺部完全打开,肺部与外界的空气联通。氧气由血液中的_______细胞运输,该细胞一般只能生存120天左右。(5)小雅妈妈的乳汁中钙含量丰富,可小雅还是出现缺钙的症状,医生建议补充______,或多晒太阳来促进钙的吸收。(6)小雅在家上网课时,她能够看到屏幕上的文字,这是因为光线经过______的折射作用,成像在了______上,并最终形成了视觉;听清老师讲话,依赖于她的听觉。在听觉形成过程中,能够接受振动刺激形成神经冲动的结构位于_______;神经冲动传到______才能形成听觉。15.下面是人体的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一辆汽车由远而近驶来,我们一直看的非常清晰,主要是由于图甲中[]___的曲度可以调节.近视眼的主要原因是_____甚至眼球的前后径变长,需要佩戴_____加以矫正.(2)刚进电影院时眼前一片黑,什么都看不到,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围物体,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眼球的[]_____变大所致.不同人种,④_____的颜色不同。(3)图乙是耳的基本结构,听觉感受器位于[]_____内,产生神经冲动后沿听神经传至____________形成听觉.(4)图丙中1是_______,4是_______,某人慎被尖锐物体刺到手指,他立刻缩手.请用图丙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_____,他缩手后又感觉到疼痛,由此说明了脊髓的两大重要功能是_____和_____.【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环形皱襞小肠绒毛肠腺胆汁蛋白质D吸收合理膳食毛细血管消化道壁循环系统全身小分子物质物理性解析:环形皱襞小肠绒毛肠腺胆汁蛋白质D吸收合理膳食毛细血管消化道壁循环系统全身小分子物质物理性化学性化学性【分析】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其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l曲线代表淀粉的消化,Ⅱ曲线代表蛋白质的消化,Ⅲ曲线代表脂肪的消化。【详解】(1)(2)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其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小肠内有肠腺,能够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除此之外,小肠内还有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胆汁,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3)图二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蛋白质在C胃内开始消化,可见曲线Ⅱ表示蛋白质的消化。(4)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去医院切除一段小肠,以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而达到减肥效果,这种做法对人体的健康是不利的,健康的减肥是做到合理膳食和合理运动。(5)由图可知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营养物质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各处,供组织细胞利用。(6)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唾液淀粉酶能将少量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发生了物质的改变,因此属于化学性消化。【点睛】解答该题时要结合消化系统的相关知识点,注意联系图示,正确识图是做好该题的关键。2.二胃氨基酸脂肪D【分析】(1)为了做到合理膳食,我国营养学家将这5类食物形象地设计成“平衡膳食宝塔”,提倡居民每天均衡地吃这5类食物;(2)食物中含蛋白质解析:二胃氨基酸脂肪D【分析】(1)为了做到合理膳食,我国营养学家将这5类食物形象地设计成“平衡膳食宝塔”,提倡居民每天均衡地吃这5类食物;(2)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详解】(1)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预防坏血病,所以某同学经常牙龈出血,原因可能是对第二层食物摄入量不足。(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主要存在于鱼、肉、蛋类食物中,从第三层食物中获得;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最终蛋白质在小肠内分解成氨基酸。(3)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必须经过消化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4)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肉片富含蛋白质和脂肪,鲫鱼烧豆腐含蛋白质,青菜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米饭含糖类,符合合理膳食的原则,故选D。【点睛】青少年要注意合理营养、均衡膳食。3.DEB骨质疏松【分析】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六大类,对人体各有不同的功能,据此答题。【详解】(1)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解析:DEB骨质疏松【分析】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六大类,对人体各有不同的功能,据此答题。【详解】(1)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由表中的数据可知,食物D含糖量比较高,因此要保证李大爷在紧张劳动时及时获得较多的能量,应该让李大爷多吃食物D。(2)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其作用很大,缺乏维生素会引起相应的缺乏症,如缺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牙龈出血等,维生素C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量比较丰富,由表中的数据可知,食物E中含维生素C比较多。(3)缺乏维生素A会得夜盲症、皮肤粗糙等,李大爷晚上看不清东西,应该是夜盲症,应多补充维生素A,由表中的数据可知,食物B中含维生素A较多。(4)由表中的数据可知,食物B中不含维生素D,维生素D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如果缺乏,幼年会导致佝偻病,中老年人和妇女会导致骨质疏松,因此如果李大爷长期以食物B作为主要食物,会患骨质疏松症。【点睛】了解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掌握各类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主要作用。二、实验探究综合题4.aABC乙C1【分析】(1)图一①②表示膈肌不同的状态。(2)图二中ab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cd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甲是肺动脉,乙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解析:aABC乙C1【分析】(1)图一①②表示膈肌不同的状态。(2)图二中ab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cd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甲是肺动脉,乙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丙是肺静脉。(3)图三是某人在1个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纵坐标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横坐标表示呼吸时间;AB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曲线DCE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详解】(1)图一①②表示膈肌不同的状态。当膈肌由①状态向②状态转变时,即膈肌下降,表示吸气。即图二中a过程。图三中AB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2)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在图二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是乙。(3)选项中的打篮球状态,呼吸频率快,图三中A到E的距离最近。(4)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小腿炎时,药物到达小腿经过的路线是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小腿的毛细血管,因此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小腿炎时,药物需1次经过丙肺部毛细血管才能到达小腿。【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吸气呼吸时膈肌胸廓肺的状态和正确的识图。5.呼吸道7肺2喉1或一毛细血管6气管呼气膈(肌)高于【分析】图中的1鼻腔,2喉,3支气管,4肺泡,5咽,6气管,7肺。图甲中解析:呼吸道7肺2喉1或一毛细血管6气管呼气膈(肌)高于【分析】图中的1鼻腔,2喉,3支气管,4肺泡,5咽,6气管,7肺。图甲中模拟的是:①气管、②肺、③胸廓、④膈肌。【详解】(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7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2)2喉除了是气体出入肺的通道外,还是发声的器官。(3)4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它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外面有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围绕着,适于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4)由于6气管和3支气管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因此不要随地吐痰,以免传播病菌。(5)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模拟图中乙处于呼气状态,此时④模拟的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等有关知识点。6.咽喉气管支气管清洁、温暖、湿润肺呼吸有机物二氧化碳肺泡一动脉收缩小于多植树造林(合理即解析:咽喉气管支气管清洁、温暖、湿润肺呼吸有机物二氧化碳肺泡一动脉收缩小于多植树造林(合理即可)【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图中1鼻,2咽,3喉,4气管,5支气管,6肺。呼吸运动的原理如下图。【详解】(1)呼吸系统的组成是呼吸道和肺,呼吸道的功能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呼吸道的组成:由外到内分别是1鼻,2咽,3喉,4气管,5支气管,可以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清洁、湿润。图中6是肺。(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能量的过程。因此人体组织细胞时刻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3)肺泡是肺的基本单位,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如下图: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细胞组成,外界吸入的氧通过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4)人在吸气时:肋间肌、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肋骨上升→胸廓扩大→肺容积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入肺→吸气;所以,人在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的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5)雾霾天气主要是空气中的PM2.5过多,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这些微粒来源于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所以减缓雾霾天气需要减少PM2.5,所以小区集中供热、工厂废弃处理后排放,汽车单双号限行都能够减少雾霾天气,植树造林,低碳出行等措施,合理即可。【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呼吸运动的原理。三、实验探究综合题7.A动脉组织细胞线粒体C右心房O心脏【分析】如图为人体呼吸过程的模式图,人体的呼吸包括四个过程:A肺的通气;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C气解析:A动脉组织细胞线粒体C右心房O心脏【分析】如图为人体呼吸过程的模式图,人体的呼吸包括四个过程:A肺的通气;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详解】(1)人体呼吸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环节,导致了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不能正常进行,因而会影响肺的通气,进而影响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造成人体缺氧,严重的会危及生命。(2)过程B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由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3)过程D表示血液流经组织细胞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通过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氧气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利用。(4)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图中运输氧的过程是C。(5)若溺水者需要打点滴,药物经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右心房。(6)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是输同型血,实在没有同型血,可以少量输O型血。(7)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昼夜不停的跳动,推动着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所以,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是发动机。【点睛】关于呼吸的四个过程是考查的难点,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巩固。8.维持小鱼正常呼吸动脉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红细胞贫血蛋白质4白细胞5血小板【分析】(1)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解析:维持小鱼正常呼吸动脉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红细胞贫血蛋白质4白细胞5血小板【分析】(1)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图中1是动脉,2是毛细血管,3是静脉。(2)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从图中可以看出:数量最多的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的是6红细胞;数量最少的、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的是4白细胞;5血小板的个体最小,因而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的是血小板。【详解】(1)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2)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图中2是毛细血管,因红细胞是单行通过的,3是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3)6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贫血的人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因某人经常精神不振,容易疲劳,经血液化验,此人红细胞数目偏少,比正常值要少的多,因而此人患贫血,贫血的人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品。(4)4是白细胞,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5血小板的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9.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中A是红细胞,B是白细胞,C是血小板,D是血浆。【详解】解析: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中A是红细胞,B是白细胞,C是血小板,D是血浆。【详解】(1)视野中,数量最多,呈两面凹圆饼状的是A红细胞,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2)B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有防御疾病的作用,故人体被细菌感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3)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能释放出使血液凝固的物质,因此C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4)D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点睛】解答此题可结合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有关知识点来分析。四、实验探究综合题10.淀粉、蛋白质和脂肪②、④呼吸运动肋间肌和膈肌营养物质丰富,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⑤肾小管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分析】图一中①肝脏,②胃、③胰腺解析:淀粉、蛋白质和脂肪②、④呼吸运动肋间肌和膈肌营养物质丰富,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⑤肾小管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分析】图一中①肝脏,②胃、③胰腺、④小肠;图二中①肺动脉,②肺静脉;cd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图三中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图四中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详解】(1)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口腔可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但没有吸收功能;咽和食道既无消化功能又无吸收功能;在胃内,可把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又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可在小肠内被消化,它们的消化最终产物也都被小肠吸收;大肠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却没有消化功能。可见图中既有消化又有吸收功能的是②胃、④小肠。肠液中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2)cd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3)由于小肠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是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细胞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因而流经小肠的血液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但消化后的小分子有机物在小肠被吸收进入血液,因此,经血液循环后首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的血液变为含营养物质丰富,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的静脉血。(4)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5)我们每天应该喝适量的水,这样有利于体内的代谢废物及时排出体外,而且对调节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11.贫血肾小球小肠肺循环呼吸作用(细胞呼吸)主动脉【分析】(1)血常规化验单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的数量,可通过与正常值对比了解患者的解析:贫血肾小球小肠肺循环呼吸作用(细胞呼吸)主动脉【分析】(1)血常规化验单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的数量,可通过与正常值对比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详解】(1)贫血是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目减少,或者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数目减少而造成的,红细胞的正常值是4.3-5.8×1012个/L,而此人测定值为4.0ⅹ1012/L,此人红细胞的数量较正常值少,故此人可能患有贫血,应多吃一些含铁或是蛋白质丰富的食物。(2)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经尿常规检查,欣欣的爷爷尿中含较多蛋白质,医生初步判断可能是肾小球处出现了病变。(3)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口服药物在消化道的小肠被吸收后,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再经过肺循环到达肺部细胞。肺气肿会影响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致组织细胞缺氧,减弱了呼吸作用,使机体供能减少。人会出现四肢无力、精神不振等症状。(4)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人工心脏适用于因心肌梗塞而导致心脏(左心室)泵血功能减弱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泵将血液泵入主动脉,辅助患者进行血液循环。【点睛】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12.肾单位④⑤C肾小管【分析】图示: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样本A是原尿;样品B是血浆;样品C是尿液。据此解答。【详解】解析:肾单位④⑤C肾小管【分析】图示: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样本A是原尿;样品B是血浆;样品C是尿液。据此解答。【详解】(1)肾脏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包括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三部分组成。因此据图分析,肾单位由③④⑤组成。(2)样品C无葡萄糖和蛋白质,尿素含量明显升高,是尿液。因此在⑥收集管处流动的是样品C尿液。(3)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一个正常成年人一昼夜大约产生150升原尿,而产生的尿只有1.5升,这说明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被肾小管重吸收进入毛细血管中。【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以及正确识图。五、实验探究综合题13.晶状体视网膜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条件耳蜗听神经听觉舒张高于非条件a→b→f→c→d【解析】【分析】呼吸运动解析:晶状体视网膜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条件耳蜗听神经听觉舒张高于非条件a→b→f→c→d【解析】【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图甲中1角膜、2晶状体、3玻璃体、4视网膜、5视神经。图乙中1鼓膜、2听小骨、3半规管、4耳蜗。图丙反射弧包括a感受器、b传入神经、f神经中枢、c传出神经、d效应器五部分,e是白质。【详解】(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刘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甲中2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2)司机看见交警靠边停车的手势后,是对手势这种信号的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此反射过程中,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属于条件反射。(3)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请出示你的驾驶证,行驶证”,随着刘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乙中4耳蜗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4)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刘警官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以检测是否酒驾或醉驾,此时司机的膈肌处于舒张状态,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5)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因此,进一步检查车辆时,刘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即缩手,属于非条件反射。请用图丙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a→b→f→c→d。【点睛】本题考查眼球和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视觉和听觉的形成,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反射的类型以及呼气和吸气过程。解题关键是熟记理解眼球和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视觉和听觉的形成,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反射的类型以及呼气和吸气过程。14.受精卵分娩反射弧传入神经红维生素D晶状体视网膜耳蜗大脑皮层【分析】(1)人体生命的起点是受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