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山农家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注释】过:拜访,访问。山农:山野农夫。顾况(727—815?):唐代诗人。字逋翁。苏州(今属江苏)人。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号“华阳真逸”。他是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诗人,诗歌主张与诗风都与元结相似,对白居易有一定影响,而且白居易步入诗坛就是首先得到他的奖掖与提携的。有《华阳集》传世。板桥:用木板架设的桥。茅檐:茅,指盖屋的草;檐,本是房檐。茅檐指茅屋。日午:中午。嗔:嫌怨。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去掉水分。焙,用微火烘。晒谷:将稻谷散铺,曝晒于日光下,使水分蒸发。却:副词,表示转折,比“可”“倒”的语气稍轻。【译文】我访问山野农夫家时写的诗顾况走上板桥,只听桥下泉水叮咚;日过正午,茅草房前公鸡啼鸣。不要责怪烘茶冒出青烟,应当庆幸晒谷正逢晴天。【赏析】这是顾况访问山农时创作的纪行六言绝句,大约作于诗人晚年隐居润州延陵大茅山期间。此诗一本题为“山家”,说为张继所作。
六言绝句一体,整个唐代作者寥寥,作品很少。顾况的这首六言绝句质朴清淡、萧散自然,写出了地道的农家本色。首句“板桥人渡泉声”,截取了行途中的一景。当作者走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时,有淙淙的泉声伴随着他。句中并没有出现“山”字,只写了与山景相关的“板桥”与“泉声”,便颇有气氛地烘托出了山行的环境。“人渡泉声”,看似无理,却真切地表达了人渡板桥时满耳泉声淙淙的独特感受。“泉声”的“声”字,写活了泉水,反衬出山间的幽静。这一句写出农家附近的环境,暗点“过”字。“人渡”的“人”,实即诗人自己,写来却似画外观己,抒情的主体好像融入客体,成为景物的一部分了。短短一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仿佛分享到作者步入幽境时那种心旷神怡之情。从首句到次句,有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跳跃。“茅檐日午鸡鸣”,是作者穿山跨坡来到农家门前的情景。鸡鸣并不新奇,但安排在这句诗中,却使深山中的农舍顿时充满喧闹的世间情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茅檐陋舍,乃“山农家”本色;日午鸡鸣,仿佛是打破山村沉静的,却更透出了山村农家特有的悠然宁静。这句中的六个字,依次构成三组情事,与首句中按同样方式构成的三组情事相对,表现出六言诗体的特点。在音节上,又正好构成两字一顿的三个“音步”。由于采用这种句子结构和下平声八庚韵的韵脚,读起来特别富于节奏感,而且音节响亮。第三句“莫嗔焙茶烟暗”是山农陪作者焙茶时说的表示歉意的话。前两句从环境着笔,点出人物,而这一句是从人物着笔,带出环境。笔法的改变是为了突出山农的形象,作者在“焙茶烟暗”之前,加上“莫嗔”二字,便在展现劳动场景的同时,写出了山农的感情。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反映了他的爽直性格和劳动者的本色。“莫嗔”二字,入情入理而又富有情韵。第四句“却喜晒谷天晴”,和第三句连成一气。南方山区,收获季节云多雨盛,诗中写山农为天晴而欣喜,是有典型意义的。继“莫嗔”之后,第四句又用“却喜”二字再一次表现了山农感情的淳朴和性格的爽朗,深化了对山农形象的刻画,也为全诗的明朗色调增添了鲜明的一笔。这首诗,如果按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归类,似属于“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的“自然”一品。作者像是不经心地道出一件生活小事,却给人以一种美的艺术享受。总之,此诗写访问山农的情景,诗人按照走访的顺序,依次摄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和晒谷的四个镜头,层次清晰地再现了饶有兴味的访问经历。全诗绘声绘色,由物及人,传神入微地表现了江南山乡焙茶晒谷的劳动场景,以及山农爽直的性格和淳朴的感情,格调明朗,节奏轻快,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释】新晴:初晴。野望:放眼向田野眺望。王维(701—761):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原野:平原旷野。旷:空旷开阔。极目:穷尽目力向远处看。氛垢:雾气和尘埃;氛,雾气,云气;垢,污秽,肮脏。郭门:外城之门。郭,外城。渡头:犹渡口。过河的地方。白水:泛指清水。“白水”句:田埂外流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农月:农忙季节,农事繁忙的月份。闲人:清闲没事做的人。倾家:全家出动。事南亩:在田野干活。事,动词,从事。南亩,《诗经》有“今适南亩,或耘或耔”句,指到南边的田地里耕耘播种,后来南亩便成为农田的代称。【译文】天气初晴,我放眼向田野眺望时写的诗王维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开阔空旷,极目远望看不见半点雾气尘埃。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边的绿树连着溪流的入河口。埂外流水波光粼粼显得特别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正是农忙时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一家一家全都在田亩间忙碌着呢。【赏析】此诗当作于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之后,王维已过四十岁。其时王维的人生态度有着比较明显的转变,过上了种亦官亦隐的特殊生活,集中创作了大量栖心于田园山水的诗篇。《新晴野望》即为其中的一首。此诗描写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和农耕活动,抒写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诗的语言秀丽,情调明朗健康,意境清新,明净、开阔,宛若一幅优美迷人的水彩风景色,表现了王维高超的写景艺术才能。一般地说,刻画自然景色并不难,难的是用极精练的文字,描绘出特定的时间、空间和特定的季节、气候中的景色。这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并善于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突出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这首诗就是王维的一次成功的艺术实践。首联的“原野旷”和“无氛垢”六个字,便展现出经过雨水冲洗,空气特别清新明净,没有丝毫尘埃,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由于抓准了环境特征,不假雕绘地真切地再现出来,一下子就把读者引进雨后新晴的原野上去,同诗人一起极目远眺,一道呼吸新鲜的、潮润的空气。颔联写诗人纵目四望乡村周围的远近景色:远处,遥见外城的门楼临靠着河边的渡头;近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由总写原野的新晴、开阔,到写乡村周围景色,过渡自然。正因为空气洁净,增大了“望”中的透明度和深远度,才有可能如此清晰地看到郭门、渡头、村树、溪口。所以这一联所写景色,仍是雨后新晴之景。颈联最为精彩:田野外面,溪水与河水闪烁着粼粼银光;近山背后,一座座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上句的“白”字和“明”字,非常准确地表现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河流溪涧比平时显得明亮夺目;下句的“碧”字和“出”字,也十分逼真地描绘了雨洗远山,格外碧绿,雨后空气清新,山背峰峦得以叠现。这两个意象画面都紧扣着雨后新晴的特点,因而生动、具体、逼真,在总体的静态中富于动感,清幽明丽,生机勃勃,决非泛泛写景。尾联“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虽然只是虚点一笔,却给原野平添了无限生意,使人感受到农忙劳动的热烈欢快气氛,呼吸到农村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一笔既丰富了诗的生活内容,又因动静映衬而使这幅诗中画整个活起来了。苏轼评王维“诗中有画”。“诗中有画”并非王维所独有。然而,王维诗中的画意最浓,王维的诗中的画意不仅有形似,而且富有神韵和气象,不仅有形态、色彩和构图,而且有光线和颜色的和谐映衬,明与暗的对比,远近、高低、大小、虚实的巧妙布置而形成的层次感、纵深感,甚至还能表现出亮度、湿度。在《新晴野望》诗中,清新开阔的原野,明净无尘的天空,仿佛是画幅中的大背景。在这大背景下,乡村前面,较远处有郭门、渡头,较近处有村树、溪口;村庄后面,近处是田野和田外白水,远处是山后的碧峰。近景、中景和远景,组成了画面的纵深感和层次感,而山后的碧峰又构成立体的景深。明亮的白水,碧翠的峰峦,明与暗,光与色配置得和谐入妙。在“无氛垢”“临渡头”“连溪口”中有亮度,在田外白水、山后碧峰中有湿度。王维是大画家,善于以画家的眼睛观察和描绘景物,又精通画理,擅长将绘画技法运用于诗中,所以王维的诗最富于绘画的效果,既有画意,又有画理。当然,王维主要是诗人。王维的“诗中有画”,最主要的还是由于王维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的启示性,在读者头脑中唤起了对于光、色、态的丰富联想和想象,组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袁行霈《王维诗歌的禅意与画意》)。王维很懂得画长于描绘静态,诗长于表现动态的艺术规律。在此诗中,王维描写静景,便有意选用“明”“出”等字眼以动写静,给静物赋予动感,最后又给这幅静态的山水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总之,此诗描绘了在初夏雨后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田园风光,写出了农民抓紧了雨过天晴的有利时机而突击耕种的情形,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眷恋田园的情怀。全诗语言秀丽,情调明朗健康,意境清新开阔,紧紧扣住初夏农村雨后初晴的特征,融新晴景象与农民劳作为一体,构成一幅景色优美且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表现了诗人高超的写景艺术水平。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小题。过山农家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顾诗绘声绘色,由物及人,传神入微地表现了江南山间乡村的物和人,格调明朗,节奏轻快,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B.顾诗的三、四句是诗中主人公对山农说的话,间接地表现了山农的朴实、好客,呈现出一种朴素、真淳的生活美。C.王诗随着目之所及,写景由远而近,又由近及远,层次清晰,色彩明丽,意境清幽,体现了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D.王诗尾联描摹人物,给原野增添了无限生机,人与景融为一体,让人想象初夏田间活跃的情形,感受农忙劳动的气氛。16、顾况的《过山农家》写出了地道的农家本色。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5.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诗中主人公对山农说的话”“间接地表现”错误。顾况的三、四句是山农对诗中主人公说的话,直接地表现了山农的朴实、好客。故选B。16.①从景物描写来看,顾诗通过“板桥”“泉声”“茅檐”等典型意象描绘了雨后天晴的山村之景。②从人物描写来看,诗人走进农家,闻鸡鸣,看山农焙茶,与山农谈话,感受山农天晴好晒谷的喜悦,刻画了山农朴实好客的形象。[解析]【导语】顾况的《过山农家》和王维的《新晴野望》同以自然景色和村居生活为题材,但各有特色。顾况诗平实细腻,通过写板桥、泉声、鸡鸣、焙茶烟、晒谷天等景物,传达山村人家质朴而真实的生活状态,增强亲切感。王维诗景色悠远,运用白水、碧峰、村树等进行描绘,景中寓情,以“农月无闲人”点出农忙图景,既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又让人感受到劳动的舒心。两首诗皆体现了唐诗风格,但风格明丽优雅。[16题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口腔医院宣传知识培训课件
- 5 常见的水果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劳动一年级下册人教版生活适应(特殊教育)
- 第三节 河流说课稿初中地理粤人版八年级上册-粤人版2012
- 古建筑的保护 说课稿(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 第8章 人体的能量供应 大单元说课稿-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 高二联考试卷及答案贵州
- 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2课时 分子 原子说课稿 沪教版
- 第13课《唐诗五首-黄鹤楼、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教学设计中职专业课-内科护理-医学类-医药卫生大类
- 第5课 互联网接入教学设计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23七年级上册-浙教版2023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2024年12月真题(第一套)Part IV Translation
- 数据库应用技术-第三次形考作业(第10章~第11章)-国开-参考资料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测试卷附答案(能力提升)
- AIGC基础与应用第6章-AIGC造就绘画大师
- 食品有限公司化学品管理程序
- 【拆书阅读笔记】-《复盘》
- 媒介素养概论 课件 第0-2章 绪论、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影视鉴赏》教学课件 《影视鉴赏》第三章
- 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卡模版
- 新疆民族团结模范人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