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含答案)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含答案)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含答案)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含答案)_第4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市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卷八年级历史姓名:班级: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所遭到的第一次大规模海上入侵,是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劳师远袭的侵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保卫家园同西方入侵者顽强斗争的第一次实践。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茶是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的重要商品。如表是1838﹣1855年广州、上海两地茶出口量的相关数据,其中的变化表明中国()年份广州的茶出口量/磅上海的茶出口量/磅1838﹣1842年42353000一1844年6932750011490001851年64468100367225001853年31796000694310001855年1670000080221000A.对外贸易政策逐渐收紧 B.旧有外贸格局发生变化 C.传统自然经济根深蒂固 D.国人抵制外国经济侵略3.19世纪70年代初,针对严重的边疆危机,时任陕甘总督的某大臣主张:“欲杜俄人狡谋,必先定回部(南疆);欲收伊犁,必先克乌鲁木齐”。清政府接受该大臣的主张并任命其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由此可知,该大臣是()A.邓世昌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曾国藩4.1860年,太平军兵临上海近郊。聚集在上海的官僚和地主非常惊恐,他们雇佣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抗拒太平军。不久,英法侵略军也撕下“中立”伪装,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这表明()A.洋务运动遭到战争阻断 B.清朝政府沦为洋人朝廷 C.农民运动面临联合绞杀 D.西方列强掀起瓜分狂潮5.它(如图)集天下园林之大成,汇集南北、中西特色建筑,被称为“万园之园”。在近代遭受一场浩劫,不仅秀丽的园林被毁坏得满目疮痍,其收藏的奇珍异宝也被劫掠一空。从中反映出()A.鸦片走私的猖獗 B.英法联军的贪婪 C.瓜分中国的狂潮 D.八国联军的残暴6.太平天国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的方案是()A.“拜上帝会” B.《天津条约》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7.如表是某历史社团研究课题所列的目录部分,由此推断,其研究的主题是()第二章日本侵略台湾1874年第三章俄国侵占伊犁1871﹣1881年第四章中法战争1883﹣1885年A.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 B.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 C.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8.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旗昌、德忌利士、太古、华海、扬子、怡和等外商轮船公司相继出现在各个口岸。据统计,各国外商船只进出吨位,自1868年的630余万吨增至1892年的2300万吨,24年间增长几达4倍。这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A.推动了中国交通的发展 B.使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深 C.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D.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9.1840年6月,由16艘兵船、4艘武装汽船、28艘运输船以及六七千名海陆士兵组成的英国军队,从开普敦、印度等地抵达广东海面,战争爆发。这场战争()A.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宣告了中国制度变革的失败 D.推翻了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10.1843年,魏源编写了《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1847年徐继畬撰成了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瀛寰志略》,率先突破天朝意识;1859年洪仁玕写成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资政新篇》。这表明鸦片战争后()A.中国近代新闻出版业有所发展 B.晚清政府加强海防建设 C.有识之士主动探索救国新出路 D.国人民族意识空前高涨11.林则徐对中西武器做了这样的对比:“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若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转展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由此可知,林则徐认识到()A.武器装备的落后 B.闭关锁国的弊端 C.制度改革的必要 D.鸦片输入的危害12.梁启超认为:“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新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这说明戊戌变法()A.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B.宣告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C.促进了近代中国人的思想解放 D.开创了中国民主与科学的先河13.有观点认为:“洋务运动唤醒的近代化的内涵,完全不同于明治维新,至少不能只凭甲午战争的结果,单纯地将两者优胜劣汰。”这一观点意在强调()A.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B.应全面客观看待洋务运动 C.洋务运动以失败收场 D.明治维新的经验无法借鉴14.黄海海战结束后,光绪帝为海战中壮烈殉国的海军将领垂泪写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位海军将领是()A.左宝贵 B.林则徐 C.邓世昌 D.丁汝昌15.如表所示表格反映出近代西方列强()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东南沿海)五处为通商口岸1858年《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十处为通商口岸1895年《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长江上游地区)、苏州,杭州为商埠A.侵略势力不断深入中国腹地 B.不断割占中国领土 C.逐渐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勒索中国大量赔款16.甲午中日战争后,梁启超提出:“昔者不自知其为国,今见败于他国,乃始自知其为国也。”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A.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促进了民族意识觉醒 C.促使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17.1904年在河南贡院举行的甲辰年会试,是我国最后一次会试,其中时务策论这一题型,涉及外国的教育、外交、聘用外国之人、农业、华工等问题,此题型的设计意在()A.选拔时代所需人才 B.全面接受西方文明 C.摒弃传统考试形式 D.弘扬儒家传统文化18.学者们在研究义和团运动时,发现其除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外,一些地方还打出了“捉拿洋教,振兴中国”“扶保中华,逐去外洋”“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大清亡,中国强”“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等口号。这些口号可以说明义和团运动()①倡导政治制度的变革②具有反帝爱国倾向③领导阶级的理论先进④存在盲目排外行为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9.战争的失败,使得近代中国的发展进程被打断,巨额财富被掠走;更为严重的是清朝的纸老虎形象被揭破,致使列强蜂拥而至,掀起了瓜分狂潮。这里的“战争”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发布上渝称:“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执干戈以卫社稷,……人人敢死,张我国威。”材料中的“义兵”是()A.太平天国将士 B.曾国藩的湘军 C.外国人的洋枪队 D.义和团战士21.面临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他们继承了“经事派”提出的“师夷长技”思想并极力将这种思想付诸实践,但是他们“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其中“新器”和“旧物”分别指()A.新思想、旧制度 B.新制度、旧制度 C.新技术、旧制度 D.新技术、旧思想22.如图是清末维新(含改革、改良)这一词语的使用次数统计,可用于说明()A.洋务运动起到维护和巩固清政府封建统治 B.维新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并产生持久的影响 C.戊戌变法改变了清王朝旧有的君主专制统治 D.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23.19世纪末,全国各地许多爱国知识分子利用诗歌、散文、小说、漫画等多种形式,号召人民起来进行反割台斗争。与这一斗争史事相关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4.清末人士麦孟华一针见血地指出:“该约虽未开放通商口岸和割地,但却是侵略之潜势力,限制我主权,足制其国之死命,玩之于股掌之间。”与材料所述内容相符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二、材料解析及探究题(共26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39年的这场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和英国的国情有什么不同?(2)根据材料一回答,英国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是什么?中国战败后被迫接受了英国的什么“条件”?(3)材料二中为什么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从鸦片战争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26.【太平天国运动】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两广地区发生水灾、旱灾、虫灾,百姓无以为生,纷纷起来反抗。洪秀全利用宗教组织宣传发动民众,响应甚众,于1851年1月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摘自范文澜著《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天朝田亩制度》材料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同样是非常深刻的。它同所有失败的农民起义一样,没有远大的战略眼光,这场由千百万群众参加的伟大战争,由于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地封建化,组织上不能始终保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缺乏经验太平天国所鼓吹的“同教一家”,使其领导人没有真正认识到列强的实质,最后遭到内外镇压,陷于失败。——摘编自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金田起义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天朝田亩制度》体现的思想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27.国弱遭人欺。近代中国,任人宰割,教训深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数量图表。材料二:1895年1月23日,日本海军司令写信给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信中说:“今天我给你写信不为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心平气和地考察一下,原因很简单。……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你如能来日本,海军中将、枢密顾问随便你当……”(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之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材料三:德国漫画《在中国作战》。(注:八名穿不同服装的军人肆意殴打一中国老人)(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英国每年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呈现出怎样的趋势?依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海军司令给丁汝昌写信的目的是什么?丁汝昌的态度如何?指出日本海军司令认为中国失败的原因。(3)材料三漫画反映的是哪一次侵华战争?这次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8.康有为,戊戌变法重要代表人物。历史上,人们对他与维新变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第2甲46名进士“康有为,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摘编自李周望《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康有为,字广厦,号更生,原名祖治,广东南海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用工部主事。——摘编自赵尔巽《清史稿》材料二:关于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人物原因分析康广仁(康有为之弟)兄长(推行变法)规模太大,包揽太多,参与人员……皇上又无实权,变法如何能够成功徐中约1898年康有为只有40岁,而他的主要支持者梁启超才25岁,两人以前都没有在政府供职的经验。康有为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认识,也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材料三:1899年,康有为回忆“公车上书”时说:“5月1日联合十八省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